<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時節,許多單位都會組織去雨花臺祭掃,那是革命先烈為了勞苦大眾爭取民主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記憶中的祭掃雨花臺是從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開始的,班主任王老師教會我們自己動手扎小白花,然后將每人扎的幾朵白花,集中后扎成大花圈。大家做的都很認真,因為這里寄托著我們少先隊員對革命先烈的哀思。然后舉著少先隊的隊旗向雨花臺出發。少先隊的活動非常豐富,首先在紀念碑前列隊,然后出旗,敬禮,唱隊歌;新隊員入隊宣誓;還有革命烈士詩詞朗誦;參觀烈士紀念館;最后是圍坐在草坪上做游戲,還有人去撿雨花石等。</p> 這是當年的雨花臺烈士紀念碑(曉莊老師作品) 插隊多年回到南京,幾十年過去了,每年清明時總忘不了那些歲月。再隨單位共青團組織去雨花臺的祭掃活動,雨花臺已大變樣了。 后來手中有了相機,總想用相機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多次去雨花臺也拍了不少片子。 當看到了張成軍老師第十三屆國展的金獎作品《浩氣長存》,感到非常震憾。他用攝影藝術(膠卷片,在暗房用疊放等手法)將雨花臺展現革命烈士的英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 《浩氣長存》 我也看到了我們金陵石化公司的影友鐘聲在江蘇省紅色旅游攝影大賽中一等獎的作品《高潔》他用寫實手法表現了人們在冰天雪地中去祭奠先烈,潔白的雪花落在先烈雕塑上更顯得革命烈士不畏嚴寒,頂風冒雪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于是我也想嘗試拍出與他們不同的作品。為此我多次去雨花臺。 其中一次中國慶期間,臺階上布置的花壇擺放出國慶的字樣,新中國的建立正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前赴后繼的結果,我用莊嚴肅穆的對稱式構圖拍攝,用以表達這樣的主題,但由于現場條件所限拍攝高度不夠,紀念碑顯得不突出。我不很滿意。 我后來又多次來到這里,但還是沒找到感覺。有一次我走到平時很少去的雨花臺的南門,看到了兩尊雕塑,突然來了感覺,可是那天能見度不好,遠處的紀念碑看不清。后來我又再次來到雨花臺拍攝。<br>原打算用大光圈以突出人物雕塑,將紀念碑背景虛化。后來覺得不妥,對革命歷史不能模糊,而應該世代不忘。于是用小光圈加大景深。雖然前后景都很清楚了,但由于紀念碑在遠處,看起來比較小不顯眼,于是我采用了低視角拍攝,使紀念碑處在雕塑人物眼睛視線的延長線位置上,這是利用視覺線的引導作用,這樣紀念碑雖看起來不大,但也很突出了。這對畫面的平衡也起了很好的作用。這張攝影作品起名《緬懷》。作品在構圖上動了一些腦筋,基本表達了主題,但在用光上還有些欠缺。 《緬懷》 這是本人拍攝《緬懷》作品的一些感悟,拋磚引玉也請各位影友賜教。 學習PS軟件后期處理后的作品《烈火金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余江县|
益阳市|
宜宾县|
陵水|
山西省|
子长县|
奉新县|
桐城市|
墨竹工卡县|
盐亭县|
乌拉特后旗|
瓮安县|
宝山区|
临高县|
兴安盟|
鹤山市|
屏东市|
苍南县|
昭觉县|
河北区|
高青县|
德庆县|
项城市|
凤冈县|
梧州市|
石河子市|
长春市|
龙口市|
漳浦县|
湖南省|
蓬安县|
石泉县|
临夏市|
游戏|
清徐县|
甘泉县|
林州市|
龙陵县|
堆龙德庆县|
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