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8月,我從南寧三中高中畢業了。學校推選我們年級六位女同學(我,許蘇甦,凃湘建,周焰妹,蘇愛英,鄧衛華)去南寧市師范學校上學。當時,南寧市師范學校還沒有恢復正常教學,我們幾個人只能先到南寧市郊那洪公社插隊,進行勞動鍛煉。直到1972年9月,南寧市師范學校恢復正常教學,我們才得以回到南寧市師范學校,參加師范短期學習班培訓。?從此,我邁進了教師隊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至今,整整五十年。半個世紀過去了,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回首往事,人生無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72年9月3日的師范短期學習班編組名單。我們來自南寧三中的六位同學,都編在第四組。多年以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師范的含義——“學高為師,身正為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圖是2019年11月,南寧市師范學校72級同學舉辦聯誼活動,當年短訓班的同學們在一起合影留念。(前右三起:我、周焰妹、鄧衛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2年10月,我在南寧市師范學校師范短期學習班培訓了一個多月后,就回到了母校一一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學校安排我做了一名物理老師,師從蘇國榮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張相片拍攝于1972年。回首當年,?這是我的第一張工作照,也是我教師生涯最早的記錄。剛成為老師的我,第一次參加三中的秋季運動會,和其他老師一起做裁判,使用秒表來記錄跑步成績。(前排左起:許敏,施修業老師,鄧守溪老師;第二排左起:何健廷老師,易榮基老師,林恩材老師;第三排左起:楊展蘊老師,黃蘭芳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時候的我還未滿十八歲,青春洋溢、活力滿滿,被同事戲稱為“未成年教師”。由于我沒有經過師范學校的正規培訓,對教學上的事不是很了解,就倉促上陣。至今我還記得,給初71(四)班的學生上第一節物理課時的情景。那時,我是拿著蘇國榮老師的教案上講臺講課的,時至一半,教案上的內容講完了,我只好走到教室下面,問坐在教室后面聽課的蘇老師,接下來該怎么辦?蘇老師告訴我,“接著給學生講習題”,就這樣,我在蘇老師的指導下,給學生上完了第一堂課。感謝蘇國榮老師,是他領我走上了講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這就是那個時代老師的真實寫照。懷著感恩的心,我衷心的感謝,多年以來悉心指導和幫助我的老師及同事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2年,我從師范回到南寧三中后,學校就安排我擔任初71(4)班的副班主任,師從蘇煥茵老師。那時,蘇老師是這個班的班主任。這是2018年6月,我和蘇煥茵老師(左)及余頌陽老師(右)在校園里,參加初73級畢業四十周年聚會時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蘇老師原來是教俄語的,后來俄語課被取消了,他就改教地理課。上課時,他隨手一畫,一幅中國地圖就出現在黑板上,他還把各省會城市的名字編成順口溜,讓學生易記熟背,是一位很受學生歡迎喜愛的地理老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剛剛成為老師的我,還兼做學校文藝宣傳隊的指導老師,師從郭先安老師。這是2017年南寧三中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的慶典上,我與郭老師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郭老師是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她秉承著“真.愛”教育的理念,用愛心去管理和教育學生,教學上學識淵博,造詣深厚,廣受學生的愛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我跟著她,學到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為我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和郭老師也成了忘年交。她在退休后編寫了《榕樹下》等多本反映三中校園生活的散文集,在文章中,她多次表揚鼓勵我,把我比喻為一一盛開在校園里“紅艷艷的木棉花”。真心感謝郭老師的厚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2年12月,教授音樂課的甘俊雅老師休假,甘老師對我很信任,她向學校推薦,讓我代替她上初72年級五個班的音樂課,並接任她所帶的初72(1)班班主任工作。由此我成為了音樂老師,改任初72(1)班的代理班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帶班,雖然沒有經驗,也曾被學生捉弄而氣哭過,但也給了我很大的鍛煉。而作為音樂老師,學會一門樂器是必須的,為此我學會了拉手風琴,雖然屬于業余水平,但上音樂課做為輔助手段還是勉強可以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在南寧市檔案館查詢到的,1972年南寧三中的各班班主任老師及學生干部名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時,甘俊雅老師休完假,回來上班了,我就給甘老師做助手,改任初72(1)班的副班主任,同時教他們的物理課。因此,班里同學還給我起了個外號叫“小物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圖是1973年3月間,我擔任初72(1)班副班主任期間, 參加班上同學們在學校校園里舉行的《學雷鋒》演講活動。右蹲者為甘俊雅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多年以后,我和這些學生相聚時,說起往事(也是趣事)都感慨萬千。當時的副班長賈平同學后來提到一件事:有一次上課前,他專門交待班里的同學,上課時我要是讓同學回答問題,誰都不要回答,以此來氣我。果真上課時,我點名提問誰,誰就趴在桌子上,都不理我,那時的我也太年輕,沉不住氣,生氣地離開了教室。而教室里的同學們繼續打賭,賭許老師會不會回來上課,半數同學說許老師會回來,半數同學說許老師不會回來。他們告訴我,后來我還是回到教室里來了,我還說,“你們想氣走我,我偏不走,我是老師,上課是我的職責,我就是要回來給你們上課”……。這件事,我早已忘卻。三十年后,賈平同學為此事專門向我致歉。同學們都戲稱:許老師是和我們一起長大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圖是2022年國慶節期間,初72(1)班和高75(1)班的同學回母校三中看望當年的班主任甘俊雅老師(前右六)和許敏老師(前右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21年7月,我和甘俊雅老師在校園旁的合影。由衷感謝甘老師,您曾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從南寧市檔案館查閱到的,1973年南寧市第三中學全體教職工的名單。原來物理組有八位老師,后來又有幾位老師調走和退休,最后物理組只有五位老師了。那年,雖然我還算物理組的編內老師,可是,學校卻安排我給初73級十個班上音樂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份名單上的大多數教職工,都已經永遠的離開了,但他們的音容笑貌永存在我的記憶中,南寧三中的歷史上有著他們濃墨重彩的一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圖是1973年,我和一起到南寧三中做老師的同事余頌陽(左)、鄧衛華(中)在三中老實驗樓前的合影。那飛揚的笑容洋溢在我們的臉龐,青春年華,指點江山。那兩年我除了做音樂老師外,還給初72級上物理課,同時,還管理著學校的文藝宣傳隊。那個年代,年青的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盼!</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可是,沒有受過師范專業的正規教育,也沒有大學文憑的我們,只能是憑著滿腔熱忱,服從組織安排,做一顆螺絲釘,哪需要就到哪去。其實我心里明白,自己就是一打雜的,這讓我有了深深的危機感。我不甘成為只是打雜的“萬金油”,我想去上學,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老師。但是在那個特殊年代,無學可上,無書可讀,只能盡努力,跟著時代潮流走,去完成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期待著有一天能去上大學。</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我和高71級即將畢業的學生合影。引吭高歌,青春萬歲!(下圖左起:姜鳳,陳玲,許敏,張小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她們就要畢業了!這是我和高71級的同學(也是我的發小們)在三中校園里的合影。那時候,我們拿著樂器作道具,還在長褲外面套上花裙子,就為了拍個美美照。(右下圖左起:曹小艾,羅慧,許敏,曾大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18年,在高73屆畢業四十五周年的聚會上,我和羅慧(中)、曹小艾(右)的合影。可惜曾大明沒能來參加聚會,要不我們四人就齊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73年7、8月間,高71級同學畢業前夕,學校宣傳隊的師生們在老圖書館前的合影。下圖前排右起:傅林莉,黃建寧,戴綺紅,于筱筠,蒙暉;第二排右起:黃艷芬,覃河清,謝一曼,鄧衛華老師,郭先安老師,許敏,呂莎;第三排右起:黃兆昇老師,車士鳴,楊靜邁,覃乙寧,江寧,王志平,魯慧;第四排右起:劉國強,吳小平,張杰,胡錚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是三中宣傳隊隊員的謝一曼同學,畢業后,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成為了一名女中音歌唱家。她曾多次回到廣西,回到母校,參加廣西國際民歌藝術節及各種宣傳、演出活動。我為我們南寧三中的學生感到驕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18年3月,謝一曼回到母校南寧三中,參加初68級入校五十周年紀念活動,我和她在校園里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73年,宣傳隊的師生們在三中老實驗樓前的合影(前右一是鄧衛華老師,右二是我,右三是郭先安老師,后排右二是黃兆昇老師)。下圖是和宣傳隊女同學在學校老實驗樓前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3年,三中宣傳隊的師生們在校園里合影(前左三是我,二排右二是鄧衛華老師,右四是郭先安老師,后蹲者是黃兆昇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時宣傳隊的管理工作就像班主任帶班一樣,從早上起床,帶學生出操,帶領他們訓練舞蹈的基本功,到下午課外活動課進行節目排練,再到晚休巡視,檢查宿舍,無一遺漏的。后來,我在參加中學特級教師評選時,這段經歷,也作為了我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內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圖是1973年,學生在大操場上體育課,背景處是當年南寧三中唯一的教工宿舍樓。下圖是學生們在三中大操場進行隊列訓練。背景處是三中的老水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19年,在高72級畢業四十五年的聚會上,我和高72級曾經的宣傳隊員們合影。(上圖左起:杜海珊,從北京回來的劉湘香,許敏,黃建寧,李玉華,于筱筠;后左起:黃博奇,張杰,韋卓夫,甘錦奇,劉國強,從香港回來的戴綺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圖是1973年,高71級學生呂莎(當年學校文藝宣傳隊的隊長)在宣傳隊排練室(老圖書館樓下大教室)指導我練習打揚琴。右圖是我和她在學校大操場的合照,背景就是三中的老水塔。為了更好的管理文藝宣傳隊及上好音樂課,我在已有的簡譜基礎上自學五線譜,既做先生又做學生,把宣傳隊中的樂器都摸個遍,但沒有一樣是學得好、拿得出手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19年3月,我和呂莎在南寧三中宣傳隊的聚會中。呂莎后來成了一名優秀的內燃機車女司機,駕駛列車奔馳在祖國西南的大地上。我為我們的學生倍感自豪!</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圖是1973年,我和宣傳隊的學生蒙暉(中)、呂莎(右)在三中老圖書館二樓陽臺上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圖是2019年3月,46年后,我們又聚在一起,擺起姿勢,重現當年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73年下半年,各年級班主任老師和學生干部名單。我和劉雪英老師一起帶初73(6)班,劉雪英老師做班主任,我做副班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時候做班主任經常去家訪,我還記得和劉雪英老師在周末的晩上,騎自行車從學校到當時的南寧地委進行家訪,穿過整個南寧市,約有八公里的路程。同時,我還上這個年級十個班的音樂課。1974年我還做過圖書館管理員,這給我得以讀到大量的書籍提供了便利條件。其間還做了一個學期初74級的數學老師,1975年又回到物理組,繼續做物理老師直至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73年,在那個特殊年代里,我(登高者)在辦公樓前的大字報欄上張貼宣傳材料。那時候,我的父母親下放到了環江毛難族自治縣,我獨自一人在南寧,只能是以校為家,所以兼管著學校的廣播室及全校唯一的一臺電視機,周末就開放電視給留校的同學觀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圖是1974年,三中的青年教師參加校團委組織的活動,在邕江邊的合影,那時我是校團委委員。(前排左起:黃啟榮,金學文,梁桂松,盧昌雄書記,工宣隊長,陸志隆副書記,楊柏松,石鐘明老師;二排左起:吳藝玲老師,許敏,余頌陽,黎革寧,席麗平;三排左起:盧佐康,張紅,劉玉蘭,陶紅瑞,雷務勤,閆平方。)最后能在三中堅持到退休的只有我,劉玉蘭和盧佐康三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圖是2019年春,當年曾經在南寧三中工作過的年青教師們歡聚一堂,雖然已是兩鬢斑白,聊侃往事,追憶青春,無悔人生!(前排左起:席麗平,許敏,陶紅瑞,黃炎芬,趙凌慧;第二排左起:盧佐康,楊柏松,鄧衛華,張紅,王敏,劉玉蘭,雷務勤)</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在校團委組織的活動中,我在指揮學生進行合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可能是在1975年,我們全校教職工在三中大禮堂表演的合唱節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5年秋季,由南寧市委宣傳部直接管理的中山北小文藝班,直升初中落戶到了南寧三中。這個小文藝班由市里直接指派兩名專業老師,教舞蹈的陳老師(男)和教戲曲的黃老師(女)。我們學校則派出雷務勤老師做班主任,我也作為指導老師參與管理這個文藝班的樂隊。依照這個模式,學校的宣傳隊被撤消了,在各個年級組建了文藝班。因而就有了高75級大文藝班,高76級中文藝班和初75級小文藝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年,高75級的大文藝班來到南寧三中埌東分校學習、勞動,學校委派我跟隨這個班來到了分校,我和大文藝班在埌東分校呆了一個學期。上圖是我和高75級文藝班的同學在位于埌東的三中農村分校里的合影。下圖是在農村分校里,我和學生許宏(左)在練習月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圖是高76級的文藝班在三中老圖書館前的合影。下圖是學校宣傳隊的樂隊同學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圖是1975年和初72級幾位女同學的畢業離別合影。(左起:許敏,趙洪雯,李弘,劉麗蓉)左下圖是和學生董紅星合影,右下圖是和學生徐小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圖是1976年,我們青年女教師,參加在學校的大禮堂舉辦的悼念周恩來總理逝世的活動。(左起:許敏,林小平,王麗麗,凃湘建,閆平方,雷務勤,王敏,張紅,席麗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6年,隨著小文藝班的解散,其他年級的文藝班也解散了,學校又讓我把宣傳隊組建起來。這是學校宣傳隊的男生們在學校大禮堂,用詩朗誦哀悼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逝世。(中圖左起:朱方品,楊洲,戴軍,梁海軍,李小波,梁海聲,xx)女生們在悼念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逝世。(下圖前左:龐海燕,前右:李小梅,后左起:姜紅英,雷東輝,周衛紅,朱若華,常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是一個多事之年,因為唐山大地震的原因,各地都成立了地震辦公室,我也參加了南寧市科委舉辦的地震預測培訓班,還在三中建立了地震預報測試點,搞地電測量觀察。在課外活動課,我還給學生開辦地震預測及防護的講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77年夏天,高77屆學生就要畢業了,我也即將去廣西教育學院進修。臨別前,我和校文藝宣傳隊的全體隊員在三中老圖書館前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77年,我和校文藝宣傳隊全體隊員在老圖書館二樓排練室的合影。(前排左起:林燕寧,龐海燕,李小梅,陳莉萍,姜紅英,杜麗英,常芳,凌影蓮,梅立堅;第二排左起:杲超美,玉金鳳,周衛紅,朱若華,蔣曉睦,許敏,梁建平,詹荷,方麗英;第三排左起:韋紀寧,何江科,梁海軍,梁海聲,童立強,劉云山;第四排左起:雷東輝,孟小強,陳廣民,甘賞,趙春生,李少鳴,宋小冬,許少華,肖振剛,陳士,徐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圖是我和南寧三中文藝宣傳隊第一組同學在校園里合影留念。(前排左起:龐海燕,朱若華,雷東輝,陳莉萍;第二排左起:杜麗英,周衛紅,徐躍,杲超美,方麗英,我;第三排左起:梁海軍,陳士,肖振剛,趙春生,李少鳴,甘賞,韋紀寧,童立強。)下圖是和第二組同學們的合影。(前排左起:凌影蓮,李小梅,我,梅立堅,林燕寧;第二排左起:姜紅英,蔣曉睦,梁建平,玉金鳳,詹荷,常芳;第三排左起:孟小強,甘賞,何江科,宋小冬,陳廣民,梁海聲,劉云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樂隊的同學們在老實驗樓前的合影。上圖左起:李少鳴,宋小冬,許少華,許敏,何江科,陳士,靳寧,陳晉京,常民,陳廣民,沈自文;左下圖為,指揮:陳晉京,前排左起:(二胡)許敏,(揚琴)何江科,(小提琴)陳廣民,(小提琴)李少鳴;第二排左起:(板胡)宋小冬,(手風琴)許少華,(手風琴)沈自文,第三排左起:(笛子)陳士,(笛子)靳寧,(小號)常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77年,我和學生陳晉京在三中老實驗樓前的合影。后來,她跟隨父母親從部隊轉業回到河南洛陽,成了一名英語教師。在黃河小浪底水電站建設期間,擔任了負責小浪底工程的水利部副部長的英語翻譯,專門和外國專家打交道,為小浪底水電站的建設作出重大的貢獻。下圖是2021年4月,在牡丹花盛開的季節,我和陳晉京相聚在河南洛陽。</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宣傳隊的女生和男生們在校園里的合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宣傳隊員們在三中校園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高78屆的宣傳隊男生。他們馬上就要畢業了。前:戴軍,二排左起:趙春生,譚小明;三排左起:李少鳴,許少華;后:孟小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說起他們,還有個故事。那年廣西藝術學院招生,我就帶領他們去藝院面試,當時戴軍沒有報名去考藝院。那時畢業生還要下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我下鄉插過隊,知道在農村的日子不好過,為了能送走一個是一個,就偷偷幫戴軍報了名,騙他陪另外幾個同學去面試。待到招考老師點他的名字時,他說,我沒有報名啊,我就動員他說,“反正你都已經來了,考就考一下唄,得不得又沒什么大問題”,后來他就參加了面試。可能是他沒有心理負擔,考試放得開,結果只有他被錄取了。真應了那句話“無心插柳柳成蔭”。藝院畢業后,戴軍又留校做了老師,后來,他又考到中國音樂學院繼續深造,最后分配在中國戲曲學院做了老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7年,學校宣傳隊的女生在學校的舞臺上表演歌舞《壯家少年在紅旗下成長》(上圖)左起:梁建平,徐躍,朱若華…和《朵朵花兒向陽開》。(下圖)左起:梅立堅,凌影蓮,龐海燕,姜紅英,杜麗英,林燕寧,李小梅。《朵朵花兒向陽開》這個節目是我自己作詞作曲,且自行編排的舞蹈,曾到南寧市廣播電臺進行錄制播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初73(3)班的女同學在排練《采茶舞》。前排左起:梅立堅,陳玉梅,劉秋來;二排左起:梁建平,于桂琴,彭玲芝,后排:王月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宣傳隊員們在校園里練形體。這是最后的一批宣傳隊了,最終宣傳隊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成為了過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自1972年當老師開始,就一直擔任學校文藝宣傳隊(文藝班)的指導老師,直到1978年宣傳隊解散。當時,為了更好的管理學生,我還住到學生宿舍里,和學生同吃同住,打成一片。我帶領學生參加過南寧市中小學的各種文藝會演;參加過在街頭的宣傳演出;還帶領學生坐著拖拉機下鄉演出;按照市委宣傳部的安排,還到過消防部隊為官兵們進行春節慰問演出……很好地完成了各級各類的宣傳文藝演出任務。我也在這些工作中得到了鍛煉,和學生們一起成長起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19年11月,我應邀參加了《紀念南寧三中宣傳隊建隊五十周年》的慶祝活動。新老宣傳隊員們(文藝班)歡聚一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7年秋季,南寧三中送我去廣西教育學院,參加物理系首屆中學物理教師進修班,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左圖是我們班的女同學,在當時廣西教育學院校門的合影。右上圖是我們和進修班的李老師(右二)在廣西教育學院校園里的合影。右下圖是我們女同學在教學樓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78年7月,廣西教育學院物理系首屆進修班師生的結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8年秋季,我回到了南寧三中。這是我和南寧三中青年教師們在南湖公園搞團日活動的合影。上圖是青年女教師們(前排左起:許敏,張紅,黎革寧,余頌陽;后排左起:閆平方,陶紅瑞,劉玉蘭,凃湘建)。下圖前排左起:陶紅瑞,劉玉蘭,黎革寧,余頌陽;二排左起:閆平方,凃湘建,張紅,許敏;三排左起:劉定華,xxx,xxx,白融峰,楊敏,覃遠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女教工在參加團日活動后的合影。(下圖左起:許敏,張紅,黎革寧,王敏,畢小群,葛海燕,雷務勤)</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青年女教工在表演節目,舞臺上有著鮮明時代特點的背景墻。那時的我們正值青春,風華正茂!(下圖左起:林小平,黎革寧,席麗平,閆平方,王敏,黃炎芬,許敏,劉玉蘭,張紅,雷務勤)。</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18年,當年三中的青年女教師們一起參加初73級畢業四十年的聚會。(左起:陶紅瑞,余頌陽,黎革寧,涂湘建,黃炎芬,許敏,劉玉蘭,王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凃湘建(左)既是高中同班同學,又在一個生產隊里插隊,最后又成了同事,可謂緣分不淺吶!這是1980年暑假,三中青年教師去桂林游覽,我倆在七星公園里的月牙山,小廣寒宮襟江閣前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下圖是2018年6月,我和凃湘建(左)參加高78屆學生,畢業四十周年聚會活動時,與學生謝春芳(中)在校園里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8年,我和學生們在南湖公園搞活動。和學生們在一起,我滿心歡喜。(右圖一前排左起:陳青的妹妹,龐海燕,林燕寧;第二排左起:陳青,韋依理,許敏;后排左起:杜麗英,梁建平,蔣曉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初74級學生常芳、郭云、郭燕(雙胞姐妹)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圖是1979年,我和學生的合影(左起:李小梅,我,朱若蘭和朱若華姐妹)。下圖是2020年春節我和朱若華(左)、朱若蘭(右二)及荷蘭朋友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學生們的生活小照。左圖:和杜麗英、陳晉京;右上圖:和李小梅、杜麗英;右下圖:和趙群、柳麗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這是1980年,我和初77(四)班學生的畢業照。1978年我做他們初二那年的班主任,兼上這個年級三個班的物理課。那是我第一次完全獨立做班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這些學生的初一階段是在不同小學的帶帽初中完成的。他們也是文革后,首屆經過考試,擇優錄取到三中的初中生。到三中后成了住校生,很多同學不習慣,晚上想家哭鼻子,睡不著覺的都有。那時,我一有空就去學生宿舍看望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鋪床打開水,修理桌椅門窗,到給學生縫補衣服,那時候的班主任就好像一個“萬能保姆”,什么都要會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多年以后,和同學們相聚談起往事,他們說,那時感覺我就像他們的媽媽一樣,什么都管。下圖是2020年11月,當年的初77(四)班畢業四十年了,“彈指畢業四十載,師生同窗一世情”。我、林敏麗老師和學生們歡聚在“美麗南方”的“燕歸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圖是1980年初77(1)班的畢業照。下圖是三十多年后,我們師生又相聚在一起。前排左三是當年他們的班主任劉玉蘭老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初77(1)班女同學的畢業合影。(前排左二起:許敏,秦英瓊老師,戴月娥老師,劉玉蘭老師,林敏麗老師。)下圖是1980年,我和初77(1)班的女生在南湖公園的合影。大家是多么的開心啊!(左起:鄧桂蘭、吳斌、謝群、王明英、周蓮芳、沈鷗、梁寧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1年,我和已經畢業的原校宣傳隊學生們相聚在南寧的南湖公園。(左下圖前左起:林燕寧,龐海燕,凌影蓮;后排左起:常芳,朱若華,我,周衛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學生們相聚在人民公園。我們是一朝師生緣,一世好朋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2年,我和原三中宣傳隊同學們的合影。(前排左起:粟少慧,蔣曉睦,徐躍,我,杜麗英,梅立堅,龐海燕;第二排左起:童立強,常芳,朱若華,周衛紅,韋依理,甘賞;第三排左起:陳士,許少華,李少鳴,宋小冬,劉云山,梁海聲,李小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圖是1983年春節,我和原三中宣傳隊學生們的合影。(前排左起:梅立堅,朱若華,我,徐躍,杜麗英;后排左起:梁海聲,戴軍,孟小強,宋小冬,李少鳴,許少華,陳廣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們物理組由原來的5位老師增加到了13位老師和一位實驗員。這是物理組的老師們在學校大門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圖是我們的物理組在老圖書館前的合影。(前排左起:許敏,王敏,張紅,陳麗華;二排左起:陸順培,楊展蘊,宋建謙,廖祥勛,覃興健;三排左起:曾沸潮,劉唐榮,蔣建光,董善耀,王樹蔭)下圖是物理組在第二代辦公樓前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3年,我參加了南寧市電大的普通物理課程的學習,并取得了合格證。我心里明白,要想在南寧三中這所廣西數一數二的重點中學搞教學,沒有大學文憑是不行的!因此,我要上大學的愿望就更加強烈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我們物理組的女教工。(下圖左起:張紅,王敏,陳麗華,許敏)后來,只有我還留在三中工作,她們都陸續調走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們物理組在進行教研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1995年南寧三中物理組的合影。那時,物理組只有我一個女教師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于1985年考入廣西民族學院物理系,1989年從廣西民族學院物理系本科畢業,又回到南寧三中。大學畢業后,有了高中物理的教學資格,就象“鳳凰涅磐,浴火重生”,迎來教學生涯的新飛躍。(左起:梁祖寧,朱壽康,許敏,朱啟毅,王樹蔭,劉威,蔣建光,韋屏山,曾沸潮,梁德清,曾耿利,勞永能。)</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07年教師節,南寧三中物理組全體教師的“全家福”。二十多人濟濟一堂,我們的隊伍不斷壯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從青蔥至鬢秋,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及物理組老師們對我的大力支持,于2006年,我榮獲了《中學物理特級教師》的光榮稱號。(前排右六是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7年是我邁入教師行列的四十五周年,也是南寧三中建校一百二十周年。學校給我們退休教師頒發《南寧三中教育終身成就獎》,表彰我們多年來為學校做出的貢獻,這是對我們最好的肯定和最貼心的褒獎。我由衷地感謝我的母校一一南寧三中,給了我成長的空間和發展的平臺。回首半個世紀走過的人生路,做老師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17年,南寧三中的黨委書記韋屏山與物理組獲“南寧三中教育終身成就獎”的老師合影。(左起:許敏,韋屏山書記,朱啟毅老師,曾沸潮老書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特以此美篇獻給我敬愛的老師和同事們!獻給陪同我一起成長的親愛的同學和學生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愛我的學校一一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龙州县|
峨眉山市|
彭州市|
城固县|
正蓝旗|
扎赉特旗|
靖西县|
澎湖县|
湘乡市|
怀柔区|
石台县|
黎平县|
右玉县|
兰西县|
永春县|
防城港市|
丹寨县|
合江县|
南澳县|
筠连县|
太保市|
阿荣旗|
吉首市|
昌宁县|
天峻县|
宣化县|
竹北市|
汉源县|
连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长葛市|
县级市|
万宁市|
景德镇市|
亳州市|
巴彦淖尔市|
永新县|
漳平市|
大港区|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