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進入2022年的第二天,就去泰州市人民公園拍了銅藍鹟,發現銅藍鹟的王學輝老師說,銅藍鹟在人民公園有一段時間了,這幾天才開始活躍起來。</p><p class="ql-block">雖然我一大早就進了公園,4點后再離開,拍的也算多了,比起王學輝老師的片子,那叫小巫見大巫,不值一看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民公園的銅藍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銅藍鹟并不多見,近幾年上海、南京雖然都曾出現,但出鏡的頻率極低,守了一整天也就幾次,甚至有時毛都不見。泰州市人民公園的銅藍鹟就不一樣了,出鏡率高,拍攝距離近,位置低,表演動作豐富,就你爆熱的銅藍鹟專場演唱會。很多人去了又去,拍了又拍,各種姿態應有盡有,真是拍的痛快,拍的爽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說到人民公園的銅藍鹟,必須要說說首先發現的王學輝老師。網名黑土的王學輝是北方人,人家稱他王總,前些年一直住在上海,去年才剛到泰州定居。</p><p class="ql-block">前幾年,王學輝在上海就拍過銅藍鹟,對銅藍鹟何時在上海出現,又啥時離去,又在什么位置,什么環境,喜歡吃什么果實等都還記憶猶新。到泰州定居后,王學輝自然要在泰州開發新的拍鳥基地,熟悉泰州的拍鳥場所,了解泰州的拍鳥資源。</p><p class="ql-block">在人民公園,他發現了一批大小不一的百杜樹,到了秋天,秋風落葉后,百度樹了露出了一片片紅果子,并且,樹上還有多種小蟲,那些都是小鳥們喜愛吃的,如北紅、紅脅藍尾鴝、柳鶯、白頭鵯、椋鳥和八哥等,那些都是冬天常見的鳥。他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園拍過的銅藍鹟,就是在這種百杜樹上拍到的,他感覺到,如果人民公園有銅藍鹟,肯定也會來這里。于是,他把這里作為拍鳥的新基點,探測有無欣喜,有事沒事就到人民公園。終于,他發現了一只藍色小鳥從這里飛過,感覺就是銅藍鹟。沒錯,真是銅藍鹟,是銅藍鹟的雄鳥,藍綠的色彩特別靚麗,他拍到了。</p><p class="ql-block">這可是個大發現,了不得的發現,能轟動泰州乃至周邊地區拍鳥界的重大發現。自從他發現銅藍鹟的那天起,每天都到人民公園,“準時上下班”,8點前到達,4點后離去,無論晴天還是陰雨天,他都堅守在這片百杜樹的附近。記得有一天,他已經連續觀察了第35天,至后還一直堅持著,近日看他的信息,還在那里觀察,做了比動物學家還敬業的志愿者工作,對銅藍鹟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什么時間出現,常在那棵樹枝上吃食,什么時間吃果子,什么時間吃蟲子,吃飽了又飛到那棵樹枝上休息,什么時間開始梳理羽毛,又什么時候開始起飛,起飛后又常落在那枝樹枝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消息傳開后,王學輝更加忙碌了,他每天還要接不少電話,回很多微信,發位置,指點在哪停車,沿什么線路步行,什么時間最好拍,想拍什么姿態就在什么位置守候,上午拍啥,下午又可拍啥,都交待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還要幫鳥友訂盒飯,你把飯錢打去,他還堅決不收。</p><p class="ql-block">看了王學輝拍的銅藍鹟,那是一個爽啊,高清,釣著紅果子,婀娜多姿的各種飛版,讓人贊不絕口。</p><p class="ql-block">真心感謝王學輝,在辭舊迎新的時候,為拍鳥人提供了方便,給拍鳥人送來的福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說南通今年也發現了銅藍鹟,不過沒泰州的好拍。常州紅梅公園發現了銅藍鹟母鳥,喜歡在草坪上找蟲子吃,可悲的是,公園管理方在草坪上除蟲,灑了什么藥水,銅藍鹟吃了這種蟲子,命歸黃泉了,悲哀!嗚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銅藍鹟相關資料摘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林鳥觀察入門指南》</p><p class="ql-block">p12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銅藍鹟</p><p class="ql-block">Eumyias thalassinus</p><p class="ql-block">Verditer Flycatcher</p><p class="ql-block">居留型:旅鳥</p><p class="ql-block">常見度:★</p><p class="ql-block">體長: 15-17cm</p><p class="ql-block">級別:三有</p><p class="ql-block">雌雄幾近同型。</p><p class="ql-block">描述:雄成鳥全身亮麗的湖藍色,眼先黑色,尾下覆羽具白色鱗狀斑。雌成鳥羽色較淡,眼先偏灰。</p><p class="ql-block">生境:多見于開闊林區、林緣空地。</p><p class="ql-block">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活動于樹冠層、林下灌木,很少下到地上。性大膽,不甚怕人,可在空中捕食飛行性昆蟲,亦能在枝葉間覓食。</p><p class="ql-block">食性:主要捕食昆蟲,亦取食植物果實和種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鳥類觀察手冊》</p><p class="ql-block">劉陽 陳水華 主編</p><p class="ql-block">P528</p><p class="ql-block">Eumyias thalassinus</p><p class="ql-block">銅藍鹟</p><p class="ql-block">Verditer Flycatcher</p><p class="ql-block">L:13 ~ 16 cm</p><p class="ql-block">生境:常棲息于海拔 1000 ~ 3500 m的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林緣等地帶,冬季亦會到次生林、人工林、林緣灌叢、果園等地活動。</p><p class="ql-block">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在林冠層活動,有時到林中層或灌叢活動,很少至地面。性大膽,不甚懼人,常在空中捕食飛蟲。</p><p class="ql-block">分布:國內見于南方多數地區,多為分布區內不常見夏候鳥和留鳥。偶有迷鳥記錄見于河北、北京等地。</p><p class="ql-block">鳴聲:鳴唱婉轉復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鳥類圖鑒》</p><p class="ql-block">趙欣如 主編</p><p class="ql-block">P62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32.銅藍鹟</p><p class="ql-block">Verditer Flycatcher Eumyias thalassinus</p><p class="ql-block">【野外識別】體長 14~17 cm 的中型鹟科鳥類。雄鳥通體為鮮艷的湖藍色。眼先黑色,兩翼為略深的銅藍綠色,但飛羽內翔為褐色。尾下覆羽為深藍綠色,具白色羽緣。雌鳥與雄鳥相似,但眼先為灰色或灰藍色,且全身羽色略淡,不如雄鳥鮮艷。本種上下體羽色一致,且雌雄相差不多,在鹟科中比較特殊,僅與純藍仙鹟雄鳥相似,但純藍仙鹟全身為天藍色,且腹部為白色。</p><p class="ql-block">虹膜-深褐色;喙一黑色;跗跖-黑色。</p><p class="ql-block">【分布與習性】廣布于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國內于西藏南部及秦嶺以南地區皆有分布,為較常見留鳥或候鳥,甚至華北地區亦有零星記錄,但不排除為逃逸的籠養個體。主要生境為中低海拔較開闊的林地和林緣。</p><p class="ql-block">【鳴聲】鳴唱聲連續而復雜多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平市|
岗巴县|
宿州市|
十堰市|
鄂州市|
裕民县|
永兴县|
高台县|
忻城县|
板桥市|
珲春市|
水城县|
栾城县|
嵊泗县|
南乐县|
安宁市|
芷江|
萝北县|
浠水县|
昌宁县|
高雄市|
青浦区|
万盛区|
米脂县|
安阳县|
张家界市|
鄂州市|
景德镇市|
竹山县|
开化县|
抚顺市|
汾西县|
肃宁县|
沽源县|
积石山|
灵武市|
安远县|
福州市|
呼玛县|
沽源县|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