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紀念2022百年誕辰開國戰士 老戰士紀念館創始人 一生追求共產主義信仰的人 卓繼福同志 </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卓繼福同志是一位平凡而傳奇的老兵,緊跟共產黨毛主席領導的隊伍參加了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八年的抗美援朝,在朝鮮戰場曾與韓國總統樸槿惠父親指揮的韓九師交過惡戰,是第七批祖國接韓國烈士回家的親密戰友和幸存見證者,1958年最后一批回到祖國,參加了19場重大戰役后又馬不停蹄的跟隨王震將軍領導的十萬官兵開發北大荒、海南島及三線建設等,一生無怨無悔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正氣長存,永不退色的珍貴考卷</b></h1><p class="ql-block"><br></p> <p>《沂蒙之子—卓繼?;貞涗洝肥瞧胀☉鹗康拇?,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題詞,全國青少年健康成長推薦讀物,中共黨史宣傳讀物,國家八大戰役紀念館永久收藏,政府公務員學習資料,被媒體堪稱“戰場活字典”</p> <h3>女兒卓振翠將老兵卓繼福的經歷寫成了書獻給父親說:“您的一生忠誠于黨,我要讓黨知道您!您的這本書已被中共黨史出版,已被國家八大戰役紀念館和中國駐朝鮮大使館收藏,使館人員拿著您的書深情地說很感恩你們志愿軍老戰士,這座駐朝大使館也是當年你們志愿軍停戰后修建的。國防部長也表揚了您并為您題詞!”在病榻上的卓繼福老兵手拿著書,非常欣慰,露出了久違的笑容。<br>就是這本書足足讓父親多活了十年。書出版后,因為是普通戰士的傳奇經歷,是正能量,是主旋律,所以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反響,感動了很多普通老戰士,為了能為國家搶救更多的黨史和軍史,于是女兒卓振翠就用這本書作為敲門磚,敲開了千家萬戶老戰士的家門,把他們同一個團的同一個軍的以及同一場戰爭的戰友都找了回來。就這樣通過父親找戰友,戰友再去找戰友,把那些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來不及記錄的耄耋老兵口述史和革命文物全部搶救回來,從一個人的記憶到一群人的記憶,成為國家記憶,終于完成了老戰士紀念館這個大業。<br></h3><p><br></p><p> </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紀念2022百年誕辰開國戰士</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一生追求共產主義信仰的人</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老戰士紀念館創始人之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卓繼福一生無悔的奮斗足跡</b></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正氣長存永不褪色的珍貴考卷</b></h1><p><br></p> 卓繼福,男,1922年 2月,出生在山東省萊蕪縣辛莊鎮后城子村;祖、父輩勤勞節儉,家有四合院一套,住過開國將軍黎玉、王建安、廖容標指揮八路軍四支隊抗日<br><br>1940年 5月,參加革命,同年由后城子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池法田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萊蕪縣辛莊鄉人民武裝即基干團武工隊,配合八路軍山東縱隊 4支隊發動群眾建立農村抗日根據地打擊日寇(四支隊的政委是胡奇才將軍,政治部主任汪洋,支隊長王建安、廖容標。華楠將軍當時是黎玉的秘書,劉振華將軍當時是營教導員)<br><br>1941年,擔任辛莊區后城子村黨支部組織委員,發動群眾給八路軍攤煎餅納鞋底挨家挨戶收公糧。當時萊蕪縣內日本鬼子設據點20多處,僅辛莊區就有四個日本據點和三個漢奸據點,設崗樓、炮樓、封鎖墻,對我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實行“三光政策”,搞黨員自首、抓捕、活埋,殺害我一大批黨員干部后又向山東根據地中心沂蒙山區進攻。這時山東縱隊歸 115師指揮,領導有朱瑞、羅榮桓、黎玉、陳光、肖華、陳士榘、羅舜初、江華等,他們率領部隊在沂蒙山區廣泛開展游擊戰爭,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掃蕩<br><br>1941年,抗戰進入最艱苦期,中央指示山東分局由朱瑞、羅榮桓、黎玉、陳光等人組成,統一領導抗日根據地時,卓繼福被選拔擔任山東省委秘密交通員,負責傳送沂蒙山至延安和晉冀魯豫、綏遠、察哈爾的重要保密信件(直接領導是張兆德,區委組織委員是尚秀云)<br><br>1943年,擔任后城子村第二任黨支部書記,組織群眾指揮獨輪車擔架隊籌糧運糧打擊日寇??箲饎倮笃漕I導的秘密黨支部,在白色恐怖下無一人叛變,被評為“萊蕪縣抗日戰爭模范黨支部”<br><br>1944年,兼任村指導員和民兵指導員,向抗戰英雄池玉貴(犧牲時 27歲)要漢陽造發展武裝斗爭,與“爆炸大王”李念林、左太傳一起領導民兵造地雷、埋地雷打擊日本鬼子,配合八路軍 115師打敗偽軍吳化文部隊和消滅秦啟龍部隊 <br><br>1945年 3月,率擔架隊參加八路軍收復蒙陰城戰斗<br><br>1945年 8月,積極發動全村青年參軍赴前線繼續參加解放戰爭,并親自帶頭送胞弟卓繼祿參加華野八縱戰斗。胞弟卓繼祿參加主要戰役有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菏澤、洛陽、許昌、新鄭、宛西、攻打黃伯韜兵團和濟南戰役。濟南戰役是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攻濟打援”的作戰方針,在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的指揮下,戰斗中非常慘烈,與遲浩田(后來的國防部長)打過同一個陣地。卓繼祿在濟南戰役中壯烈犧牲,犧牲時右手被炸斷,最后一顆手榴彈是用左手扔出的。卓繼福胞弟卓繼祿所在部隊是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八縱二十二師六十五團,領導是陳毅、粟裕、皮定均、陳士榘、宋時輪、王建安、李耀文、張仁初、韋國清、成均、陶勇等著名將帥。卓繼福率千人擔架隊、獨輪車隊跟隨戰斗<br><br>1945年抗戰勝利后,率 500多民工為羅榮桓領導的部隊即將奔赴東北戰場運送山炮等武器彈藥<br><br>1945年9月,調萊蕪縣辛莊區委組織部工作<br><br>1946年5月,赴泰山地委聯訓班學習,后調章丘縣委組織部工作,參加敵后武工隊深入敵占區發動群眾打擊瓦解敵人(泰山地委聯訓班是由地委書記林呼加和組織部長劉子正親自主講。林呼加后任北京市委書記,劉子正后任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br><br>1947年 2月,率千人擔架隊、獨輪車隊參加了陳毅、粟裕、譚震林等將帥指揮的著名的萊蕪戰役 <br><br>1947年 4月,在章丘縣委書記蘇展(后任北京市副市長)劉眾前(后任山東省副省長)的直接領導下擔任章丘縣虎門區擔架營的教導員,放棄提拔區民運部部長的機會,又率千人擔架隊跟隨華野八縱、十縱赴魯西南掩護劉鄧大軍渡黃河挺進大別山<br><br>1947年 7月,率千人擔架隊參加圍攻汶上城、梁山阻擊戰、沙土集等重要戰役,在戰場上巧遇胞弟卓繼祿,未料竟是最后一面<br><br>1948年 4月,率千人獨輪車隊參加魯中南運糧指揮部,為解放全中國再上前線<br><br>1948年 6月,率千人獨輪車隊參加兗州戰役<br><br>1948年 8月,率千人獨輪車隊參加濟南戰役<br><br>1948年 10月至 1949年元月,調入華東支前司令部率千人獨輪車隊繼續淮海戰役,獲淮海戰役紀念勛章一枚。(華東野戰軍后勤司令員是劉瑞龍,華東支前司令部司令員是傅秋濤,后到中央軍委任職,站長楊大昌,后任國家糧食部司長)<br><br>1949年 4月,率千人獨輪車隊、擔架隊參加渡江戰役,解放南京,奪取總統府,獲渡江戰役紀念勛章一枚,獎狀一面<br><br>1949年 5月,率千人獨輪車隊參加解放上海戰役,為了投鼠忌器,夜間開始是睡馬路后來是睡倉庫<br><br>1949年 6月,華東支前司令部撤銷,為參戰支前人員頒發支前立功獎狀的是傅秋濤司令員,宋任窮政治委員,曹荻秋副司令員,陳丕顕副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是魏思文<br><br>1949年 10月,中國革命勝利,華東支前司令部撤銷后,可選擇上?;蛘憬冯S老領導蘇展工作,但卓繼福后來選擇了朝鮮戰場(蘇展是率山東南下干部接管浙江的老領導)<br><br>1950年 10月,入伍參加抗美援朝,任志愿軍總后勤部第四分部 17大站政治處組織干事,后調戰勤營四連任指導員,17大站政委是老紅軍陳炎,政治部主任是老紅軍張玉佃<br><br>1950年 10月至 1951年 6月,連續參加了著名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大戰役,將美國鬼子從鴨綠江邊打退到三八線以南并占領漢城<br><br>1952年,隨戰勤營調入 38軍,在山洞里聽軍長梁興初作歡迎和鼓舞我擔架營士氣的報告,會后獲專門接見。參加了攻取 394.8、281.2高地的戰役,攻取白馬山等重大戰役(韓九師的指揮者之一就是樸槿惠的父親,祖國從韓國接回的第七批烈士就是當年在此陣地犧牲的親密戰友,卓繼福是幸存見證者)<br><br>1953年,萬歲軍 38軍回國后,又被調入 46軍,在坑道里聽肖全夫軍長作歡迎我擔架營的報告,參加了馬踏里、夏季反擊戰,一直打到停戰前的最后一仗。46軍后勤部隊傷亡很大,擔架連 180人。剛進入陣地,還沒見到傷員,就被敵人炸得僅剩 20多人<br><br>1953年 7月 27日停戰后,擔架營取消,全體被調入二分部十九大站,政委是柴凱同志。后又調入志愿軍第二分部留守,任二分部警衛連指導員,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偤笄诓坎块L是洪學智司令兼任、副參謀長是羅文同志,二分部第一任部長和政委分別由王???、李鋼同志擔任,第二任由丁先國將軍、劉應啟老紅軍擔任<br><br>1958年最后一批撤出朝鮮回國,成為軍中率獨輪車擔架隊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八年抗美援朝戰爭革命歷程最完整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完成了祖國人民賦予的八年抗美援朝的使命,獲得金日成首相、毛澤東主席頒發的紀念章軍功章和獎勵的一枚蘇聯懷表、一面獎狀和一雙象牙筷子(后來送給了一個立功的戰士)。自此,卓繼福同志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共經歷了 19場著名的重大戰役<br><br>1958年 3月從朝鮮轉業帶頭報名參加了王震將軍親自領導的十萬官兵開發北大荒,率隊徒步 200里到大青山農場擔任三分場第一生產隊指導員,三年中兩次被評為“紅旗生產隊”<br><br>1960年 10月,被提拔為第五分場(興凱湖農場)黨委副書記兼政治處主任<br><div><br></div><div>1961年被王震將軍親自點將入選 400名優秀干部隊列,赴海南島開發建設。1961年—1964年,任海南島屯昌縣晨星農場場長和黨委書記,因政策改變,連續提拔兩級均未計入職務級別;文革后落實政策嫌麻煩也未主動聯系原單位上報</div><div><br></div><div>1964年—1969年,調汕頭市農墾局任人事科長<br><br>1965年,帶頭響應國家備戰號召,送妻子、兒女回到艱苦的沂蒙山區,八年后落實政策返回廣東<br><br>1970年帶頭離開機關干部崗位,赴湖南、廣東、粵北山區參加三線建設,主要是給礦山蓋房子。湖南陵鄉縣山區參加的是三線建設備戰項目 <br><br>1971年,被調往廣東省韶關粵北山區的大寶山礦,完成任務后被留在了韶關冶煉廠任勞資科科長,因未給一廠領導(副廳級)妥善安置其刑滿釋放的兒子工作,被調離<br><br>1983年 7月,于中國有色韶關冶煉廠工會副主席(科級崗位)離休<br><br>從 1963年至 1983年曾漲過兩次工資,均主動放棄讓給了更困難的下屬(一個潮汕人,一個湖南人)<br><br>2005至2008年,被女兒卓振翠發現了他是開國戰士,他的人生軌跡不尋常,已 83歲高齡與女兒、外孫共同完成了由他口述的革命回憶錄《沂蒙之子—卓繼福回憶錄》<br><br>2008年,全國首家老戰士紀念館在深圳成功創辦,該館在建黨百年之際被載入國家史冊。《沂蒙之子》和老戰士紀念館成功的秘訣是寫一個人訪一群人育千萬人。從一個人的記憶喚起一群人的記憶成為國家記憶!這無疑是中國主流價值觀的最好詮釋,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和青睞。<br><br>2015年 8月 15日從韶關坐火車、坐擔架、坐輪椅到深圳與十多位抗日老兵及 500多名部隊官兵、學生和共青團市委一起隆重紀念抗日戰爭 70周年并和全體抗戰老兵為老戰士紀念館升級裝修布展重新開業剪彩、升起國旗。曾接受過中央、鳳凰、及廣東等多家媒體采訪。廣東省民政廳領導、韶關軍分區領導(深圳市警備區領導)深圳市、寶安區委領導等到醫院親切慰問。<br><div><br></div><div>2016 年 12 月 22 日 13 時 25 分在廣東韶關與世長辭,享年 95 歲。臨終前囑咐 女兒親筆:“振翠,永遠跟黨走”,成為寶貴遺產。被深圳特區報等媒體譽為“戰 場活字典”,原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發來唁電:深切懷念沂蒙之子卓繼福同志: 全心全意跟黨走,鞠躬盡瘁為人民。全國各地老領導老戰友發來唁電,沉痛悼念這位平凡而傳奇的偉大的普通戰士卓繼福同志。</div><div><br>一生榮獲十一枚軍功章、紀念章和獎狀獎品,其中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 軍委和胡錦濤主席、習近平主席頒發的抗日戰爭六十周年、七十周年、解放戰 爭七十周年、抗美援朝戰爭七十周年紀念勛章各一枚。<br></div></div> <p>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哪里艱苦哪安家,打起背包就出發,這雙腳在戰場上,在坑道里、在雪地里,在深山里,在山洞里、在老林間,可以說這雙腳見證了創建共和國和建設新中國前前后后那些最為艱苦、最易犧牲、最難忘懷的歲月。這就是人民軍隊“戰士雙腳走天下”的一個縮影。 不論白天黑夜,五冬六夏,這雙南征北戰的腳就是這樣穿著毛襪還要用毛巾裹著,飽受折磨一輩子無怨無悔。</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將軍余琳對《沂蒙之子—卓繼?;貞涗洝返母叨仍u價</h5> 2013年12月女兒代表父親受邀向老領導《淮海兵站》新聞發布會匯報致詞 <h5>卓繼福同志一生忠于黨,忠于祖國。去世時,女兒卓振翠為他蓋上了莊嚴的黨旗,原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為他題詞緬懷:“鞠躬盡瘁為人民,全心全意跟黨走”。</h5> <br><br> <p>各級領導老將軍老戰友高度評價:</p><p><br></p><p>抗美援朝擊落美軍五架戰機的戰斗英雄、南京軍區副司令韓德彩題詞:</p><p>九十不停步,革命絕頂人!</p><p>其傳奇人生經歷,被深圳特區報黨報堪稱“戰場活字典” </p><p>全國各地老戰友老戰士發唁電沉痛悼念,稱其為高尚情操普通戰士優秀代表,是我黨我軍寶貴財富。</p><p>原青島警備區政委戰地記者李治亭將軍說:“卓繼福和其胞弟卓繼祿都是我的戰友,他們為國家做出了很大貢獻??!振翠你要保管好,這些都是難得的真實的影視資料啊,一定要宣傳出去!”<br></p><p>軍旅作家馬仲喜同志寫楹聯,表達對老英雄的敬仰:</p><p>血火風煙歌猛志,途經八千里極至艱難,</p><p>馭輜重于軍中,始出沂蒙;</p><p>天南地北留履痕,親歷十九場重大戰役,</p><p>置生死其度外,終歸南粵。</p><p>軍旅作家李存葆同志:</p><p>用熱血和苦難鑄就的歷史,往往更能震古爍今,搖魂動魄。</p><p>紅色劇作家李金喜同志:</p><p>黨旗,軍旗,國旗中鮮艷的紅色有卓老英雄的汗水與鮮血。</p><p>中華英烈褒揚事業促進會副秘書長李和平空軍上校:<br></p><p>向老戰士紀念館創始人之一、開國戰士卓繼福老英雄致敬!壯麗的人生經歷,卓越的犧牲奉獻,英勇的戰斗精神,高尚的戰士品格,忠誠的愛國情懷,永遠都是子孫后代學習、繼續和弘揚的寶貴財富。</p><p>政府官員翁慶德同志:</p><p>反復閱讀了《老戰士紀念館創始人之一開國戰士卓繼福簡介》一文,讓我深受感動,向老英雄和為新中國建立獻出生命的無數革命先烈們致敬!</p><p>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皦邀惖娜松洑v,卓越的犧牲奉獻,英勇的戰斗精神,高尚的戰士品格,忠誠的愛國情懷”,永遠值得全國人民學習,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寶貴財富,應永遠繼承和發揚光大!向老英雄卓繼福致敬!謝謝卓館長為我們提供了這樣鮮活的黨史軍史,你們父女為國家貢獻很大!祝愿卓館長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祝愿老戰士紀念館越辦越好!</p><p>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研究室司長陳文玲:</p><p>卓老回憶錄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p><p>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巡視員岳頌東教授:</p><p>萬里跋涉,一生光榮!這是一位共產黨員一生聽從黨號召的英雄歷程,是黨的精神文明建設的優秀成果,是黨史軍史的珍貴史料,這是教育子孫后代難得的教材啊!建議出版。卓老是國家級的老英雄,他的一生是艱苦卓絕的,奮斗的一生,希望卓老能安度一個幸福的晚年,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長壽!2007年1月10 日</p><p>原山東省委宣傳部領導:</p><p>《沂蒙之子—卓繼?;貞涗洝芳坝嘘P資料都很感人,可拍影視劇</p><p>廣東省政協主席、原深圳市委書記王榮:</p><p>卓振翠同志,所送一書,已閱,內容與寫作均很好!謝謝你所做一切,祝好!</p><p>原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p><p>祝卓振翠事業成功!健康快樂!</p><p>卓繼福女兒卓振翠:</p><p>今年是我敬愛的父親百歲誕辰,他屬狗,我也屬狗,相差36歲,雖說是父女,但更像戰友,真不知道他的脾氣性格是怎樣煉成的,對人總是那樣的謙卑,無論遇到多么不恭的事情,從來不發火,總是會操著那老土的山東話口頭禪“咱不和他一般見識”,他就是這樣認為,干革命就不是為了一官半職,要不是我像擠牙膏似的給他寫回憶錄,哪能知道他緊跟共產黨的這段輝煌歷史啊!在他的晚年讓我最難忘的一次對話是我曾用電影《南征北戰》里的一句話調侃他說:“你打了一輩子仗才是個連級,要是我是你起碼整個旅長軍長來干干”。我父親聽后哈哈大笑用八路軍開玩笑的話說:“你騎馬?你就是騎驢也不行!戰爭年代我們都沒有想過當官,我們只想趕緊把帝國主義趕出去,就可以回家種地了,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沒有人欺負人,沒有人壓迫人那多好啊!”</p><p>“人這一輩子能當大官當然好??僧敳涣舜蠊?,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了,也一樣為國家做出貢獻。你看我從抗日時就當支部書記,當時白色恐怖考驗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有不少人叛變了??墒俏翌I導的這個支部沒有一個人叛變的,抗戰勝利后被授予抗戰模范黨支部的光榮稱號。后來到了朝鮮,我們有個戰士因遭遇婚變而影響情緒,我就寫信給他家鄉配合做女方思想工作,最后他們重歸于好了,沒想到在遙遠的國外我還促成了一樁美事。所以我的經驗是黨風正不正,黨支部就是關鍵,官不大,但他可是個火車頭,火車全靠車頭帶,這火車頭好了,多了,這火車不就跑得快了嗎?這共產主義不就實現了嗎?哈哈”。絕對忠誠,兢兢業業,這是我從我父親那里對共產黨最初的認識。爸爸的話,振聾發聵。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廣大基層干部是黨執政大廈地基中的鋼筋,位子不大但責任很大! 正是共產黨人這種國而忘家、公而忘私、默默奉獻的精神,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此時此刻,我沉默了,我驚呆了,我真切地感到父親人格的崇高和偉大,更體會到新中國正因有這樣千千萬萬的老戰士所共有的精神,所以偉大而富強,毫無疑問,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是國家的精魂!是共產主義戰士!是最高尚的人!在父親的百年誕辰之時,告慰父親:您的中國夢實現了!我現在已經成為第一個將普通戰士寫進中共黨史的人,糾正了一個村沒有抗戰史的村史。您帶領后人創辦的老戰士紀念館建黨百年已載入了國家史冊,祖國不會忘記您和您的戰友們!你們的英雄精神永垂不朽!我為您自豪!我決心用我的后半生來講好老戰士紀念館里的中國故事!今后我的任務就是以實際行動不忘初心講好老戰士們一生忠于黨,前赴后繼不怕流血犧牲保家衛國的故事,這是我的責任,更是我的無上光榮!</p><p><br></p> <p>卓繼福女兒卓振翠代表九十多歲的老父親到他戰斗過八年的朝鮮,祭拜緬懷了那場戰爭長眠在異國他鄉犧牲的毛岸英等所有烈士,還到大榆洞看了當年的志愿軍司令部,看了領導中國人民志愿軍八年輝煌歷史的五任司令員彭德懷元帥、陳賡大將、鄧華上將、楊得志上將,楊勇上將住過的地方,還有志愿軍副司令員兼任后方勤務司令部司令員洪學智上將住過的地方。從志愿軍1950年跨過鴨綠江出國作戰到1958年從朝鮮全部撤軍,志愿軍總部就設在“大榆洞”等處。還去看了韓國的白馬山戰場、砥平里、38線、坡州墓地、戰俘營等多處陣地</p> 卓繼福的女兒把父親一生無悔的奮斗事跡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沂蒙之子—卓繼?;貞涗洝愤f交給了中國駐朝鮮大使館的柴參贊兩位負責同志。柴參贊接過書后深情地說:“這段歷史很珍貴啊!我們這個駐朝大使館就是志愿軍當年停戰后建造的,向老人家致敬,祝他健康長壽!” <p>和烈士后代一起去看望犧牲在朝鮮的烈士和志愿軍最高職務的李湘軍長并專程采訪了其夫人安淑靜同志</p> <p>把親自從朝鮮、韓國墓碑上抄寫下來的烈士名單寫成故事做成展板放進紀念館講給青少年聽</p> <p>與韓國老兵互贈親歷戰爭回憶錄</p> <p>與美國老兵友好交流</p> <p>在聯合國所在地紐約與美國青少年合影</p> <p>2019年,卓繼福女兒卓振翠又專程赴美國走訪了那里的參戰老兵和紀念館,從此全面了解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八年抗美援朝的偉大歷史。</p><p>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首戰。中國人民志愿軍浴血奮戰,用三年時間徹底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由美國、英國、加拿大 、澳大利亞、菲律賓 、土耳其、荷蘭、法國、新西蘭、泰國、埃塞俄比亞、希臘、哥倫比亞、比利時、南非、盧森堡等16國組成的“聯合國軍”,打出了國威軍威和大國地位。</p><p>志愿軍在之后的五年時間里,繼續幫助朝鮮鞏固國防,支援朝鮮各方面的建設,與朝鮮人民結下了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友誼。</p> <p style="text-align: left;">中國人民志愿軍八年抗美援朝最后撤軍回國視頻<br></p><p><br></p> <p></p><ul><li>1958年最后一批撤軍朝鮮回國,卓繼福成為軍中率千人獨輪車擔架隊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八年抗美援朝革命歷程最完整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完成了黨和祖國人民賦予的八年抗美援朝的使命。萬里跋涉,一生光榮!</li></ul><p></p> 2020年9月27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率隊代表國家從韓國接回來的第七批烈士就是老戰士卓繼福在38軍親歷的394.8高地、281.2高地等惡戰,攻取白馬山等重大戰役同一陣地的好戰友。這場戰役的指揮者之一就是韓九師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 這是韓國軍人在挖遺骸的視頻。他們的做法是沿著整條戰壕小心謹慎探尋、分離… 這是挖遺骸現場,他們拉起的警戒線。 這是韓國軍人在用挖掘機挖遺骸 這個韓文牌子上面寫的是“遺骸發掘現場” 下面寫的是“前方” 我以《沂蒙之子》作為敲門磚,敲開了千家萬戶老戰士的家門,搶救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志愿軍老戰士數千名口述歷史和上萬件革命文物<div><br></div><div>老戰士紀念館共設七個展廳,包含紅軍廳,抗日戰爭廳,解放戰爭廳,抗美援朝戰爭廳,深圳籍老兵及東縱北撤山東廳,將士傳記研究廳,領導題詞、政府、高等院校授牌榮譽廳<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美援朝戰爭廳</h3> <p>老戰士紀念館以一個普通戰士伴隨共和國誕生成長的風云歲月經歷為線索,側重展現和講述在硝煙與炮火的戰場上沒有被記錄下來的萬千無名老戰士為共和國奉獻的歷史片段。它以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解放和建設新中國的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通過一個個老戰士的口述歷史,通過一件件具體真實的紅色文物,用接地氣的形式來詮釋和補充黨史、軍史,為無數的老戰士保留和收藏一份珍貴的不可復制的紅色記憶,從一個人的記憶到一群人的記憶,成為國家記憶。構建了一座愛國主義教育的資源寶庫和老戰士忘我奉獻精神的研究基地,為老戰士立起了一座活的偉大豐碑。</p><p>老戰士紀念館具有情系千家萬戶紅色基因特色,具有用普通戰士的經歷詮釋中國革命重大歷史事件的特色,點燃了市民心中的信仰之火,傳承發揚了革命的優良傳統,是學習黨史軍史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平臺。目前,老戰士紀念館已成為國防愛國主義教育重要陣地,成為黨建、新兵入伍,大學生入黨宣誓必來之地。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實踐教育基地,中小學革命傳統教育陣地。建黨百年,老戰士紀念館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彭德懷紀念館等60家單位共同舉辦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抗戰文物展大型展覽。老戰士的光榮傳統在這里得以傳承發揚,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家園。在紅色資源利用方面,獲得政府及中國博物館協會頒發的19塊匾牌,包括懸掛在海上田園景區的“紅領巾愛國教育基地”匾牌。</p> <p>2010年-2013年,第一個將老戰士最優秀的紅色文化,搬進了中國(深圳)文博會,成為首創,連續三屆在92個國家參加的中國文博會上,為耄耋老兵頒發革命文物捐贈證書,成為媒體追蹤一大亮點,吸引了全國各地老戰士及后代紛紛來深圳參會旅游觀光,在推動旅游產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p> <p>參觀者可任意點擊大屏幕名字查看老戰士親歷戰爭口述史及其捐贈的革命文物的故事,讓參觀者真切感受到“軍人是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里是教育子孫后代最寶貴的、最有說服力的不可再生的好教材,是黨的精神文明建設的優秀成果,是黨史軍史的珍貴史料。</p> <p>原市委、宣傳部和區委老領導,老兵及各界愛國人士參加老戰士紀念館大型活動</p> <p>國家檔案局、解放軍報老領導及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相關領導參觀盛贊老戰士紀念館:卓越的事業</p> <p>深圳市委常委警備區首長參觀盛贊老戰士紀念館:真不一般</p> <p>西藏軍區首長和紅軍后代康橋大校(國家一級專業作家)參觀老戰士紀念館,兩人一起提出:該館是紅色地標</p> <p>開國將軍后代,紅軍后代張勝蘭少將代表百名開國將軍后代送匾牌:紅色基因代代傳</p> <p>老戰士紀念館出品紀錄片《百人百集老戰士口述史獻給百歲的黨》續篇三部。目前,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老戰士口述史,正在加緊征集、篩選和錄制中,并將陸續展出</p> <p>老戰士紀念館創始人之一老兵卓繼福</p><p>老戰士紀念館創始人之一老兵卓繼福之女卓振翠</p> <p>2015年8月15日卓繼福從韶關坐火車、坐擔架、坐輪椅到深圳與十多位抗日老兵及500多名部隊官兵、學生和共青團市委一起隆重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并和全體抗戰老兵為老戰士紀念館升級裝修布展重新開業剪彩、升旗。</p> <h3 style="text-align: left;">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抗戰老戰士為老戰士紀念館升級改造揭幕</h3> <h3>93歲沂蒙之子卓繼福與東江縱隊北撤山東老戰友于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團聚在老戰士紀念館,回望硝煙,與部隊戰士、青少年共憶獨輪車精神</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93歲沂蒙之子卓繼福被部隊戰士抬到會場簽名報到</h3> <h3>抗戰老兵為老戰士紀念館舉行與十多位抗日老兵及500多名部隊官兵、學生和共青團市委一起隆重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并和全體抗戰老兵為老戰士紀念館升級裝修布展重新開業剪彩、升旗</h3> 老戰士紀念館創始人之一95歲開國戰士卓繼福留下親筆,成為留給后人的寶貴遺產 <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老戰士紀念館館長卓振翠:</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同學們好!我為什么要建這個革命紀念館,我們的國防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要從娃娃抓起,因為我是從小聽著父輩的英雄故事長大的,我們要學習英雄講好英雄故事,要世世代代傳下去!今天這個紅色江山就是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志愿軍老戰士為國家赴湯蹈火打下的。</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我們的青少年在學校里有物理實驗室,有化學實驗室,就是沒有歷史實驗室,老戰士紀念館的革命文物都是英雄的老戰士們前赴后繼革命成功的證物,今天你們在老戰士紀念館學好這些黨史軍史,你們的中國歷史和德育課考試一定得100分的!什么是老戰士?老戰士是一塊磚。能鑄就鋼鐵長城。老戰士是一滴水,融入大海就會波濤翻滾,老戰士是一個人,融入革命隊伍,就是共產主義戰士!</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需要老兵精神</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b></p><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不忘初心砥礪前行!</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紅色文化和紀念館的重要論述</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一、傳承和弘揚,是紀念館的重要價值</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二、萬物所生而未有其根</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三、革命紀念館,是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四、堅守共產黨精神家園</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五、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保護革命文物人人有責意義重大,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b></p> <h1><b>2022年是父親卓繼福的百年誕辰,女兒卓振翠以此文深表懷念和紀念并告慰父親:您的中國夢實現了!您帶領后人創辦的老戰士紀念館建黨百年已載入了國家史冊,祖國不會忘記您和您的戰友們!老戰士紀念館將堅決守護黨的這一紅色根脈,扛起父輩旗幟,宣傳黨史軍史講好中國故事做好革命傳統教育,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延安精神、沂蒙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span style="color: inherit;">將英雄精神世世代代傳下去。</span></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射洪县|
小金县|
乐陵市|
南京市|
绥中县|
禄劝|
资阳市|
乌兰察布市|
青龙|
博罗县|
中西区|
星子县|
都匀市|
文安县|
海阳市|
汉源县|
酉阳|
左权县|
苍山县|
布拖县|
房产|
苏尼特左旗|
福安市|
望城县|
垫江县|
子洲县|
历史|
罗城|
乾安县|
平湖市|
九江县|
桦甸市|
高阳县|
武邑县|
鲜城|
思茅市|
郁南县|
商丘市|
武平县|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