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光感理念日記(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Light Sense Idea Diary</span></p><p class="ql-block">藝術大師與簇族藝術(2)</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畫的時候,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種物體,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藍色、一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一絲黃色?!薄藙诘?莫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法國著名畫家,是印象派主要人物,被世人稱為“印象派之父”。</p> <p class="ql-block"> 1840年出生于法國的莫奈,從一開始就接受了藝術家歐仁?布丹(Eugene Boudin)的影響,歐仁?布丹強調:繪畫要特別注意對所描繪對象的第一印象,要注意光,注意畫面要在描繪外光條件下看到的場景。即便于1860年莫奈進入巴黎斯維賽學院學習和后來得到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繪畫的啟示后,仍然堅持布丹的理論和實踐。</p> <p class="ql-block"> 莫奈在大自然面前,表現出對光和色彩執著的追求,熱衷于描繪景物在光線下產生的瞬間印象。在營造空間環境、光線、煙霧、氣流的色彩構成的畫面中,呈現出高超的對光與影的理解,色彩層次微妙豐富,用最真實的色彩來直觀反映物或景的瞬間視覺效果,突出的繪畫風格表現在:改變了以往物體投射陰影和輪廓線的處理畫法,以至于后來樹立了“印象派”的繪畫風格。</p>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紀后期誕生于法國的印象主義畫派是西方繪畫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藝術流派。印象主義畫派突破了此前學院派的保守思想,極大的沖擊了十九世紀后半葉占據西方畫壇統治地位的官方藝術,成為后來創立的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的藝術流派畫家,取之不盡的藝術寶藏。</p><p class="ql-block"> 因為印象派特別強調對客觀事物的瞬間感受和印象是建立在光的基礎上的,所以又被尊稱為“外光派”。后來一部分畫家出現了對印象派風格的反叛,他們不滿足于刻板、片面地只追求光與色的瞬間印象,他們強調在作品的表現上要抒發畫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情感——后印象派。后印象派作品在色彩上成為傳遞情緒的語言,主要在于體現一種象征的意義。代表人物有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及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等。</p> <p class="ql-block"> 后印象派從印象派擺脫古典主義束縛中得到啟示和利用互補色對比的關系表現色彩的方法,使畫面的色彩表現力上大大提高,由此讓色彩更好地擺脫自然找到了方法,打破傳統觀念和意識,關注于表現畫家的感受和思想,成為當時社會的一種藝術風尚。</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一世紀當下的簇族光影藝術,從月光得到太陽的照耀后惠及地球照亮他人的人文思考開始,從工作室的暗房出發,惠顧于多色光疊加的效應,到鬧市借用繁華都市霓虹燈光參與多色光照對裝置物像的照耀,將關注點放在光和光影與場景氣氛的聯系上,成為當今印象畫派和后印象畫派理念的延續進行式。簇族裝置光影作品將莫奈的《干草垛》的投影處理轉換至簇頭的投影上,并借用科學光譜的色彩學原理,為印象畫派在用互補色處理自然景觀光與影的色彩關系上,找到了科學的演示依據。</p> <p class="ql-block"> 莫奈曾說“作畫的時候,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種物體,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藍色、一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一絲黃色。”這說明處理畫面關系時,“印象”來自于對色塊的歸納和總結,也就是具象的審視和抽象的筆觸依靠光影在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作用下對同一景致所蘊涵不同美的總結。</p> <p class="ql-block"> 藝術從第一世界里來,以對大自然的“感物”而生成的“印象”是對第一世界發自內心的贊美,用不同時間記錄大自然受到光照后的物象改變,是人性表達探索之美的具體行動。一味地追求第一世界客體之美,會丟失第二世界審美的主體性,為此,后印象畫派帶來的后印象主義強調主體意識需要覺醒,用色彩表達自我認知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莫奈在后印象派出現以后,發現主客體關系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后來他補充說“對我來說,主題是次要的東西。我想要表現的,是主題與我之間的東西?!?(見圖1 簇族藝術與第三世界)</p><p class="ql-block"> 探索“人性本體的美”承載了后印象畫派演變成其它形式的藝術流派。</p> <p class="ql-block"> 就藝術流派而言,印象派、后印象派、簇族藝術等都屬于第三世界的產物。究其主觀的表達上,印象派側重于表達第一世界的自然世界,后印象派側重于表達第二世界的主觀情感,簇族藝術側重于表達第三世界與其它世界的交互共聯。(見圖2 個體觀念與簇頭之間的掩映關系)</p> <p class="ql-block"> 一個主體下的三個世界與另一個主體下的三個世界產生共鳴,不在于各個相對應世界相互認同,而在于因前一個主體的第一、二世界與后一個主體的第二、三世界產生認知層面的通感交會,產生彼此互益的影響,被簇族藝術表示為“異彩共聯”的效應。將“異彩共聯”效應放在石墨烯材料微觀概念里叫“超導互聯”,放在科學研究領域里被錢學森先生定義為集“大成智慧工程”,放在萬維電子網絡空間里被定義為“元宇宙的共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02月07日寫于中國龍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焦作市|
弥勒县|
屯门区|
吉木乃县|
吴江市|
巧家县|
龙泉市|
原平市|
尚义县|
大竹县|
金山区|
白水县|
诸城市|
奈曼旗|
合川市|
嘉兴市|
张掖市|
东台市|
类乌齐县|
依兰县|
讷河市|
花垣县|
延边|
长乐市|
海淀区|
南康市|
台江县|
安陆市|
宁陕县|
容城县|
九江县|
通江县|
安平县|
辽阳县|
孟津县|
方城县|
靖安县|
都昌县|
建湖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