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虎年新春伊始,春寒料峭,我們山城文物古跡愛好者群群友一行十四人,在資深掃街群友“風雪夜歸人”的帶領下,探訪了沿渠江兩岸合川境內的雙鳳老街、水城門語錄石刻、獅灘老街、渭溪老街和川渝界橋五星橋。春天里紛繁的百花讓人賞心悅目,途中涓涓的溪流又讓人的思緒向著遠方靜靜流淌,一天的尋訪活動讓我們的收獲裝滿了行囊,并深深地體會到了“吉兆群“的資深群友“風雪夜歸人”的煞費苦心的妙安排。<br> 走進巨梁沱雙鳳老街,那被歲月打磨得圓潤光滑的石板路,臨街早已掉漆且有些腐朽的斑駁木板,仿佛在向人們述說著它的悠久與滄桑,那木門白墻黑瓦的老屋向我們述說著它曾經的熱鬧與喧囂。<br><br></h3> <h3> 老街上那早已看不見的人間煙火氣,也許還藏在曾經喧鬧的小鎮陋巷里,藏在昔日川流不息石板路上的喜怒哀樂的故事里,它收藏著歲月的痕跡,打磨著歲月的光陰。<br></h3> <h3> 合川獅灘鎮,地處合川區東南部,東鄰小沔鎮、三匯鎮,南連清平鎮,西接雙鳳鎮,北與官渡鎮隔渠江相望,渠江由任家村北端入境,自東向西沿境而過。穿梭在老街鎮中,迎面而來的古樸氣息,是老街的從容寧靜,老人們坐在門前聊著家長里短,慵懶著望著天空,臉上掛著渴望太陽再次露臉的期盼,而當你向他們問起這條老街上的過往舊事的時候,他們片刻間容光煥發,話語間滔滔不絕,如數家珍。<br></h3> <h3> 出了獅灘鎮,我們又匆匆前往雙鳳鎮佛山一社,2009年文物普查時,在佛山寺水城門崖壁上新發現一幅內容齊全、保存完好的毛主席語錄題刻。其規模之大、保存程度之完好,為全國所罕見。水城門語錄石刻位于距地表高約1.5米、長50米、高6.5米的崖壁上,延展面積325平方米,石刻雕刻竣工于1967年1月1日,全文完整地刻錄了“老三篇”——《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以及《反對自由主義》等和5幅大型標語(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等)。石刻上的字體,最小約有一個拳頭,最大的字直徑達一米。該處石刻內容記錄完整,字跡清晰、保存完好,充分反映出文革這一特殊時期的歷史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文物價值。 <br> 遙想當年,說不一定由于我在上語文課時,還因為默寫不出或者背誦不全,這當年要求全國人民人人都要領會和熟知的“老三篇”,被班主任老師罰過站或者罰抄過課文吧......</h3> <h3> 車出了雙槐鎮,直奔雙槐鎮雙門村,在那里重慶合川區雙門村與四川省華鎣市慶華鎮寶馬村交界的華鎣河上,橫臥著一座古樸宏偉的五拱廊橋,這座五拱橋廊橋當地人稱之為“五星橋”。 五星橋始建于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至今已有188年的歷史。它長60米,寬6米,高5米,橋面近400平方米。整座橋由5個石拱組成,每孔凈跨度達8.8米,橋墩寬3米,自河底至橋面均用方石砌成。橋面建有16間石木結構的房屋,橋上是硬山式穿斗木結構廊房建筑,17柱16開間,橋上過道寬3米,均由碧瓦遮蓋,房下有橋,橋下有潺潺的流水,橋上有房,房中有道,橋房之間相連。五星橋以橋中為界,橋南屬重慶市管轄,橋北屬四川省管轄,因此此橋又被稱為“川渝界橋”。在新時期“成渝雙城經濟圈開發”這一國家戰略的引領下,該橋會成為兩地人民之間互聯互通,融合發展,同時又人文相承的連心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江津市|
白城市|
来宾市|
三穗县|
谷城县|
黄平县|
绥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太保市|
永和县|
宝丰县|
和田市|
高邑县|
白城市|
和平区|
元氏县|
洛隆县|
永寿县|
海林市|
长子县|
镇宁|
沂源县|
德江县|
五常市|
大城县|
甘肃省|
长海县|
周口市|
华宁县|
白河县|
宁波市|
阿坝|
井研县|
黔西县|
浮梁县|
启东市|
额尔古纳市|
图木舒克市|
新和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