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大佛壩蔡氏收族續譜,暨箍墳立碑修拜臺紀實

果果

<p class="ql-block">資料提供:啟鵬、光瓊、明申、鑒良、</p><p class="ql-block"> 儀祥、仁山、鑒鑄、義元、</p><p class="ql-block"> 炯、循州、果仁。</p><p class="ql-block">圖片拍攝:李世元、生偉、果仁。</p><p class="ql-block">編 撰:果仁。</p><p class="ql-block">校 正:義元、鑒鑄。</p> 目錄 <p class="ql-block">  一、緣起內江蔡氏宗親會</p><p class="ql-block"> 二、收集整理老譜</p><p class="ql-block"> 三、同宗共祖倆分支。</p><p class="ql-block"> 四、成立修譜領導小組</p><p class="ql-block"> 五、開設講座</p><p class="ql-block"> 六、續修族譜</p><p class="ql-block"> 七、大佛壩蔡氏歷史名人</p><p class="ql-block"> 八、祖塋重光</p><p class="ql-block"> 九、祭祀先祖</p><p class="ql-block"> </p> 一、緣起蔡氏內江宗親會 <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21日、戊戌歲正月初六,四川蔡氏宗親內江分會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 這次宗親會有來自資中縣大佛壩、資中縣長河堰、資中縣宋家鋪、資中縣大河溝、資中縣金帶場等地的蔡氏宗親匯聚一堂。</p><p class="ql-block"> 正是這次聚會促成了蔡氏大佛壩老三房與長河堰蔡氏宗親地深入交流,進而以各自老譜為據實現了合譜。</p> <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21日,蔡氏長河堰分支金帶場支系部分宗親參加內江宗親分會留影。</p> 二、收集整理老譜 <p class="ql-block">收集老譜:</p><p class="ql-block"> 2018年蔡氏宗親會成立之后,大佛壩蔡義元、蔡炯,長河堰蔡鑒鑄、蔡果仁等在果仁家認真分析蔡炯保存的大佛壩老三房《蔡氏萬俸家乘》復印件與蔡鑒鑄主編于2017年2月出書的長河堰新編《蔡氏族譜》。結論是:大佛壩蔡氏老三房與長河堰蔡氏屬同一入川始祖洪(鴻)公后裔。</p><p class="ql-block"> 一向孝道,謹尊父命概然以續修族譜擔其任的蔡義元,在蔡炯提供的族譜之后,進而在蔡啟鵬處尋得1890年雕板印刷的《蔡氏萬俸家乘》原件。甚為欣慰。《蔡氏萬俸家乘》一套共四本。其中首集一本;二集三本,它們是長房、二房、三房各一本。</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蔡鑒鑄從奉安鄉四社明申之子仁庚家尋得光瓊公根據1876年以志公約族修譜將成,囑甥鄭輔德作序,后由侍生雷學芝于1909年抄謄完成的長河堰《蔡氏族譜》的手抄本。但雷學芝抄本未現世;</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蔡鑒鑄又在公民鎮蔡儀祥處借得另一本由鑒良公依據雷學芝抄本轉抄的長河堰《蔡氏族譜》。鑒良公于弱冠之年(約1922年)開始抄寫,至1934年續譜完成。該抄本比光瓊公抄本更完整。該譜從長河堰先祖如祥公至光字輩各世次傳承關系記錄祥實,為三修族譜提供了可靠依據。</p><p class="ql-block"> 至此,老譜收集已告一段落,共收集到大佛壩1890年二修族譜原版《蔡氏萬俸家乘》一套;長河堰1909年以志公約族首修《蔡氏族譜》光瓊公抄本和鑒良公抄本各一本;還有長河堰2017年二修《蔡氏族譜新編》多本。這些各版本族譜為續譜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整理老譜:</p><p class="ql-block"> 收集到的老譜資料,多因年代久遠而出現部分殘缺,為了保護這些珍貴資料,蔡義元首先想到的是拍照留存。他耐心地逐本、逐頁拍照,然后保存到電腦備查。</p><p class="ql-block"> 收集到的老譜均是一百多年前由當時的舉人、貢生、文生等前輩所撰寫,其文字功底相當深厚,其內容具有濃厚的歷史信息,能與正史互為佐證,是不可復制的歷史文化遺存。但老譜的文章是文言文、其字是繁體字,今人讀不能斷句、識不認繁體字,閱讀艱難。為了便于今人閱讀和學習,蔡義元將原譜逐字逐句輸入電腦,同時對句讀隔斷處理、繁體字改簡體字、老譜內所有干支紀年保留但同時在旁補記相應的公元紀年、對原雕板明顯錯字在錄入時加以改正、還增編了各分支世系圖。蔡義元把重新整理后的老譜與蔡鑒鑄、蔡果仁等反復校對,成功的讓老譜煥發新生。</p><p class="ql-block"> 為了順利進行以上工作,蔡義元捐款5600元購油墨、買打印紙、修打印機等,為宗親們不計報酬、不辭辛勞地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創建手機版網絡家譜:</p><p class="ql-block"> 2017年夏,蔡果仁曾在手機《懷恩》家譜軟件上根據蔡鑒鑄主編的《蔡氏族譜新編》創建了長河堰手機版網絡家譜。感覺該軟件很實用。</p><p class="ql-block"> 2018年夏,因證實了大佛壩蔡氏老三房與長河堰蔡氏同屬入川始祖洪公后裔,并決定將倆分支合譜,遂重新創建手機版網絡家譜《資州大佛壩洪保堂蔡氏家乘》,將倆分支老譜合二為一,為下一步續譜工作奠定基礎。</p><p class="ql-block"> 在創建網絡家譜過程中,開發軟件的《懷恩》團隊開始收費,果仁出于創建族譜所需,捐款3000元購得創建者個人“尊貴會員”資格。開通個人“尊貴會員”后,創建者才能順利完成和使用網絡族譜。</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長河堰蔡鑒鑄、蔡仁山各捐款4500元,共9000元購得網絡家譜全譜“黃金會員”資格。開通“黃金會員”后,家譜以金黃色為標志,此后凡已入譜并激活網絡家譜的宗親,可永久、隨時、無限地免費查閱該族譜,極大的方便了各位宗親。</p><p class="ql-block"> 同時,蔡義元為續修族譜和打印紙質家譜,前后共捐款6600元,用以購買打印油墨、打印紙、修理打印機等修譜必備村料。</p><p class="ql-block"> 蔡義元將老譜輸入電腦后重新打印出來的紙質家譜與蔡果仁創建的手機版網絡家譜內容相同,二者互補優劣,滿足了宗親們的不同需求。</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底,開通手機版網絡家譜“黃金會員”資格后,在領導小組群里發的通知。</p> 三、同宗共祖倆分支 <p class="ql-block">  大佛壩時攀公在二修《蔡氏萬俸家乘》序言中記載:大佛壩入川始祖是洪公,并提及其后裔有明朝進士子孝公和如蕙公,而如蕙公就是長河堰蔡氏先祖如祥公之兄長。</p> <p class="ql-block">  圖左是大佛壩老三房1890年版《蔡氏萬俸家乘》在“補遺”中記載的如蕙公和如梅公。稱如蕙公其字排有“正大光明等字”,這正是長河堰蔡氏字排。還說如蕙公與大佛壩老三房第四世同班。這一線索給予了兩分支班行字輩排列的充分依據。還稱如梅公祖上是由大佛壩移居長河堰,進一步證明長河堰蔡氏早年是由大佛壩徙出,其子孫每年還不忘前來祭掛入川始祖洪公。</p><p class="ql-block"> 圖右是長河堰光瓊公抄本對如蕙公的原始記錄:“則有如蕙公……歿于國難。”而鑒良公抄本則說“如蕙公大義討賊,不克,歿于國難。”</p><p class="ql-block"> 通過比對,可知大佛壩蔡氏老三房與長河堰蔡氏同屬入川始祖洪公后裔;長河堰如蕙公與大佛壩老三房第四世同班。以此類推,下至大佛壩老三房各房一百字輩的首字剛好與長河堰三十二字輩的首字同班。這一重要信息,為同宗共祖但失聯了數百年的倆蔡氏分支順利合譜掃清了障礙。</p> <p class="ql-block">  長河堰鑒良公抄本記載:“如蕙公,明末大義說賊不克,歿于國難。至大清乾隆圣主親封節愍伯。其弟如祥公傳派。”</p> <p class="ql-block">  長河堰蔡氏族譜記載,其入川始祖是洪(鴻)公。洪公后裔中有蔡如蕙:遭獻賊亂,舉義討賊不克,歿,無嗣。至乾隆四十一年賜節愍伯。其弟如祥公傳派。</p> <p class="ql-block">  這是長河堰鑒良公1934年抄本內容。范本是獻亂后長河堰以志公約族于1876年首修族譜將成。囑甥鄭輔德撰序,后由侍生雷學芝于1909年抄謄完成的原譜。雷學芝抄本未現世。</p> <p class="ql-block">  資中縣縣志、《蔡氏萬俸家乘》和《蔡氏族譜》均記載:如蕙公是明朝天啟五年乙丑科進士,官刑部郎中,其居住地在白崖(注:白崖疑為北崖)后稱觀音坎。</p> <p class="ql-block">  以上資料說明:長河堰蔡氏與大佛壩蔡氏老三房同宗共祖。其一、倆分支老譜都記錄了其入川始祖是明朝初年入蜀的洪公。其二、都記錄有先祖如蕙公是明朝天啟五年乙丑科進士,官刑部郎中。《蔡氏萬俸家乘》還提供了如蕙公與大佛壩老三房第四世同班的班行排序。</p><p class="ql-block"> 至此,因獻亂而失聯了數百年的蔡氏族人倆分支再次攜手同行。蔡氏大佛壩老三房與長河堰蔡氏合譜之事已水到渠成。</p> 四、成立修譜領導小組 <p class="ql-block">  2020年元月上旬,因續譜工作需要,大佛壩蔡氏組建了三修族譜三人領導小組,組長蔡義元,組員蔡鑒鑄、蔡果仁。</p><p class="ql-block"> 組長蔡義元建立了“大佛壩洪祖后裔宗親群”,不斷擴充群員,為聯系宗親續譜提供信息。還把收集到的老譜拍照存檔,將其內容輸入電腦,打印成新譜反復校對,唯恐有誤。</p><p class="ql-block"> 組員蔡鑒鑄繼續收集長河堰蔡氏老譜,查尋長河堰蔡氏先祖尚存墓碑以獲取相關信息。敦促長河堰蔡氏宗親完善入譜個人信息。</p><p class="ql-block"> 組員蔡果仁負責將老譜及墓碑上的文言文譯成白話文。在微信群內設立講座,向宗親們宣講老譜內所記先祖善行功德。負責創建手機版網絡家譜,推廣家譜的普及工作。</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元月下旬,修譜領導小組增補蔡炯、蔡循州為小組成員。圖為修續譜五人領導小組會后發出的公告。</p> <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21日,修譜領導小組增補蔡循斌為小組成員。圖為續譜六人領導小組在孟壙鎮蔡循州家開會的會議公告。</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11日,修譜領導小組增補蔡懷軍、蔡懷生、蔡運熙為小組成員。此時修譜領導小組成員增至九人。會后,小組成員在大佛小學升旗臺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2年元月25日,先后又增補了蔡均仕、蔡生榮、蔡紅軍、蔡建利、蔡啟毛、蔡啟全等六人為小組成員。至此,大佛壩蔡氏修譜領導小組成員增至15人。</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11日,九人續譜領導小組會議記錄。</p> 五、開設講座 <p class="ql-block">  大佛壩蔡氏修譜領導小組成立之后,開展了很多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立“大佛壩洪祖后裔宗親群”以后,為了讓族人了解大佛壩蔡氏的歷史,領導小組成員蔡果仁在網上開設了“大佛壩蔡氏先祖善行功德錄講座”,前后發表了二十余講。深受宗親好評。</p><p class="ql-block"> 圖為“講座”第十二講《二房登云公一家的故事(1)》。</p> <p class="ql-block">  第八講,《關于網絡家譜》。</p> <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蔡果仁在年初開設的二十余講“譜記事跡講座”深受宗親好評,于是將其匯集整理,重命名為《資州大佛壩蔡氏姓氏源流暨先祖善行功德錄》發表在“美篇”平臺上,并多次轉發給各房宗親了解和研究。現已有1500余人閱讀。</p><p class="ql-block"> 隨后,果仁又將大佛壩老三房《蔡氏萬俸家乘》、長河堰《蔡氏族譜》內共七篇老祖宗所撰文言文《序言》收集、整理,釋義,譯成百話文后以《蔡氏族譜序言解讀》為名,以《美篇》形式發表。至今也有1100余人閱讀,深受宗親好評。</p> <p class="ql-block">  仕宦功名錄。(以上僅其部分。)</p> 六、續修族譜 <p class="ql-block">  大佛壩蔡氏宗親在成立了修譜領導小組以后,有序地開展了收集老譜,整理老譜,創建宗親微信群以團結族人,開設講座宣傳宗功祖德以傳播正能量等等工作。在進行以上工作的同時,其重中之重還是收族續譜。從以上修譜領導小組成員不斷增補可以看出,所增補的組員都是各房熱心宗親工作,具有奉獻精神,在宗親中有一定聲望,有能力的續譜骨干。通過他們聯系各房宗親并按照義元組長設計的續譜表格(見圖)認真填寫每位宗親的入譜信息。我們應該記住這些宗親的名字,他們是:</p><p class="ql-block"> 長房:運熙、啟毛、啟全;</p><p class="ql-block"> 二房:懷軍、懷生、均仕、生榮、紅軍;</p><p class="ql-block"> 三房:義元、循先(字炯)、循州、循斌;</p><p class="ql-block"> 長河堰分支:鑒鑄、果仁。</p><p class="ql-block"> 蔡氏內江分會會長:蔡建利。</p><p class="ql-block"> 我們還應記住手機版網絡家譜管理員的名字,他們不但擔當著當前聯絡宗親收族續譜的工作,還為今后各家人員生、老、嫁、娶、添丁、進口、遷入、徙出等等人員變化情況繼續及時地為宗親們服務。他們是:</p><p class="ql-block">網絡家譜創建者:果仁。</p><p class="ql-block">網絡家譜管理員:</p><p class="ql-block"> 義元、鑒鑄、仁藝、信軍、循啟、懷軍、常山、循道、儀祥、德、濤、雙全、仁山、長星。</p><p class="ql-block"> 網絡家譜管理員隊伍還應繼續擴充人員,希望眾宗親推薦或自薦熱愛宗親工作、無私為宗親服務的人員加入管理員隊伍,為祖脈永續貢獻力量。</p>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因長河堰《蔡氏族譜》鑒良公抄本現世,根據該譜記載,順利的解決了長河堰蔡鑒鑄主編二修族譜時上下傳承關系的銜接問題,圖為大佛壩蔡氏修譜領導小組向長河堰分支發出的續譜通知。</p> <p class="ql-block">  至今,三修族譜已錄入宗親總數達13075人。其中:在世3782人;已歿;9293人。隨著修譜工作的深入進行,入譜人數還在不斷增加。</p> <p class="ql-block">  根據這次修譜過程的不完全統計:蔡氏大佛壩洪祖后裔分布全國各地包括臺灣省在內的19個省市自治區,含臺北市、新竹市在內的236個城市。</p><p class="ql-block"> 為了統計的準確性,希望未入譜的宗親盡快入譜;已入譜但未完善個人信息的宗親趕快補填個人信息。你們的行動是對社會的貢獻,是在為大數據時代貢獻個人的力量。</p> 七、大佛壩蔡氏歷史名人 <p class="ql-block">  洪祖:大佛壩蔡氏入川始祖。系湖廣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羊馬河蔡家巷民籍。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楚遷來成都府資縣化上鄉大佛壩楊家灣即今孟壙鎮大佛壩祖屋灣,距今已650余年矣!</p><p class="ql-block"> 圖為大佛壩《蔡氏萬俸家乘》介紹的入川始祖洪公事跡。</p><p class="ql-block"> 洪公墓在全國第二次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時被列為文物點。</p><p class="ql-block"> 2021年經縣文廣旅游局批準,闔族為洪公墓箍墳、立碑、修拜臺,現洪公墓已煥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資中縣縣志和大佛壩《蔡氏萬俸家乘》均記載:蔡子孝、蔡如蕙明朝時期進士。</p><p class="ql-block"> 子孝公:明成化八年壬辰科進士,官國子祭酒。</p><p class="ql-block"> 如蕙公:明天啟五年乙丑科進士,授刑部郎中。遭獻賊亂,舉義討賊,不克,歿于國難。乾隆四十一年,賜“節愍伯”。</p> <p class="ql-block">  澤棠公。道光時期經修資州文廟。</p><p class="ql-block"> 大佛壩《蔡氏萬俸家乘》記載:澤棠公“道光時經修資州文廟。”短短一句話填補了正史資料中無資州文廟建造者的空白。</p><p class="ql-block"> 澤棠公是資州孟壙鄉大佛壩人。道光時期的大佛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有建造文廟的上好木材;位于原孟壙鄉紅巖七隊的高巖石廠,石材紅潤優良,是道光時期建造文廟的首選石材。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修葺資中文廟和建造重龍閣時,也是采集的該石廠的石材。</p> <p class="ql-block">  解鵬。勅授宣威將軍。 </p><p class="ql-block"> 長房第六世裔學棟,宗進子,出撫解姓為子,更姓解,仍名學棟。誥封(五品以上)宣威將軍,其子解鵬,號博久,康熙丙子年科(1696年)武舉,揀選兵部任直棣宣化守府兼都司事加協鎮銜、勅授(五品以下)宣威將軍。</p><p class="ql-block"> 位于龍江鎮龍結村九社的兩柱“宣威將軍望柱”,其柱頂的石雕獅子已風化。該望柱是解鵬的孫子,時乾隆丙辰(1736年)恩科武舉、兵部揀選守府、重宴鷹揚恩賜進士的解曰明為其爺爺解鵬所立。老譜敦囑后人:“惟鵬生者為我同宗,日后修譜仍宜照式編入,以傳不朽。”</p> <p class="ql-block">  瑜祖:二房維藩公五子。字握賓,號振升先生。清康熙戊子年科(1708)舉人,時任雅、瀘、會理三州學正。是首修《蔡氏萬俸家乘》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瑜祖墓宅在全國第二、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為文物點。墓宅曾被盜掘。2021年,二房后裔懷軍等為其重立新碑。</p> <p class="ql-block">  大森,號鳳翔,名丹亭。清五品藍翎。</p><p class="ql-block"> 長河堰分支鑒良公手抄本記載大森公事跡:以志四子。號鳳翔、名丹亭。道光十八年戊戌七月十七申時在長河堰生。至咸豐庚申十年七月十五,李藍作亂,去保和寨告奮,從何伯清梳妝臺打賊,功報加升六品;后至大石垇再功,升加五品藍翎。</p><p class="ql-block"> 以上記載足以與正史互補。</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李藍作亂:指清朝咸豐十九年(1859)至同治四年(1865),云南李永和、藍朝鼎、藍朝柱等領導的反抗清朝封建統治的農民起義。義軍曾發展到30余萬人,轉戰滇、川、鄂、峽、甘五省,堅持了六年之久。史稱“李藍之亂”。</p> <p class="ql-block"> 蔡三姑是駱狀元的奶奶。</p><p class="ql-block"> 長河堰蔡氏族譜記載:長河堰蔡氏震元公之三女、即震元公二配之次女蔡三姑,是清朝末代狀元駱成驤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  蔡軍識,名慎修。大佛壩蔡氏最后一任族長。蔣軍第三十集團軍少將處長。曾被派往延安學習中共的政治、組織工作和游擊戰術。臨解放,與羅仕一、游萍等組織資中協解會,為資中和平解放做出了一定貢獻。獲抗戰勝利六十周年和七十周年紀念章各一枚。其事跡載資中縣縣志。</p><p class="ql-block"> 圖為《中國共產黨資中縣歷史(第一卷)》對蔡軍識事跡慨述的影印件。</p> <p class="ql-block">  蔡粹武,名義澈。抗戰時參加臺兒莊會戰。1949年駐守浙江東臺任戰區司令,兵敗,臨陣渡誨赴臺。1986年清明義澈從臺灣返陸省親、祭祖、拜謁洪祖墓。</p><p class="ql-block"> 圖為循州宗親提供義澈資料。</p> <p class="ql-block">  蔡雪舟,資中縣政協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長河堰蔡氏明字輩蔡明征、字雪舟。教師,愛國民主人士。四川省政協第三、四、五屆委員;資中縣政協副主席。歷任多屆資中縣、內江市政協委員。</p><p class="ql-block"> 圖為根椐省政協通知和縣政協會議資料原件所拍影印件。</p> 八、祖塋重光 <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修譜小組成員考察位于孟壙鎮獅子村三杜的蔡氏入川始祖洪公墓。該墓于明朝初年洪祖仙逝后“卜葬于斯,勒碑為記以傳后世”;“迨遭獻亂,而后學孔、登云、文杰諸公自黔來歸,即于豐草中得其舊跡。迄乾隆丁未(1787年)闔族重建。”其墳塚今猶屹然可觀,但其碑毀于“文革”前的“四清運動”。</p><p class="ql-block"> 小組成員親見祖墳荒景,無不感慨萬千,庚即決定將再次修葺洪祖墓。</p> <p class="ql-block">  2020年航拍洪祖墳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修譜領導小組組長義元在宗親群內發出為三修族譜和再修入川始祖洪公墓捐款的號召。一夫振臂萬夫隨,在生榮、循道宗親每人捐款上萬元的帶動下,隨之而來的個人捐款數從一百元至二萬元不等,都在為先祖進一份孝心。捐款人數很快達160余人次,捐款總額達十萬余元。足見蔡氏族人尊宗敬祖的傳統美德依然如故!</p> <p class="ql-block">  為三修族譜和再修洪祖墓捐過款的宗親,修譜領導小組采用了三種方式記錄下來以期為后人銘記:</p><p class="ql-block"> 首先,在洪祖墓正碑的背面銘刻捐款人的名字,以期永存。</p><p class="ql-block"> 其次,所有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金額全部錄入紙質家譜后面的功德錄專頁存世。</p><p class="ql-block"> 再次,所有捐款人的名字、本人頭像以及捐款金額,全部錄入手機版網絡家譜首頁的“功德錄”欄目以期與世長存。</p> <p class="ql-block">  為三修族譜和再修洪祖墓捐款人名單及其捐款金額:(人名以捐款先后時間排序。單位:元。多次捐款的宗親,記寫合計金額。有重名者可參照與之相同時間捐款的前后人名。)</p><p class="ql-block"> 義元 6600 果仁 3000 仁山 4500</p><p class="ql-block"> 鑒鑄 4500 均 700 勇 700</p><p class="ql-block"> 懷軍 1000 循道 11000 炯 400</p><p class="ql-block"> 循啟 1500 懷生 500 循仁 500</p><p class="ql-block"> 必仁 1000 常銀 1000 循華 1000</p><p class="ql-block"> 義忠 500 仁藝 1000 均仕 500</p><p class="ql-block"> 啟厚 500 坤 200 紅軍 200</p><p class="ql-block"> 常輝 200 生榮 18887 常朋 200</p><p class="ql-block"> 常志 200 春林 500 飛騰 500</p><p class="ql-block"> 伙明 500 興偉 500 建利 200</p><p class="ql-block"> 懷莎 1000 懷偉 500 篤鹢 500</p><p class="ql-block"> 懷勇 500 懷強 500 懷滸 1000</p><p class="ql-block"> 常軍 1000 篤湘 500 懷軍 500</p><p class="ql-block"> 懷威 500 長星 200 忠全 200</p><p class="ql-block"> 文富 200 運伯 200 循坤 1000</p><p class="ql-block"> 淑珍 200 淑華 200 彰杰 200</p><p class="ql-block"> 常永 2000 運全 500 啟林 500 </p><p class="ql-block"> 啟鵬 500 興旺 500 循州 500</p><p class="ql-block"> 循斌 500 彰忠 500 煒 500</p><p class="ql-block"> 明良 200 禮仁 500 義平 500</p><p class="ql-block"> 仁祿 200 義富 200 明偉 600</p><p class="ql-block"> 仁俊 200 信權 100 篤富 100</p><p class="ql-block"> 篤興 100 生光 100 生林 100</p><p class="ql-block"> 生偉 100 宇 100 信軍 100</p><p class="ql-block"> 懷生 500 懷猛 200 新紅 500</p><p class="ql-block"> 新祥 500 長義 200 循勝 200</p><p class="ql-block"> 循國 200 義漢 200 懷模 100</p><p class="ql-block"> 義才 200 勇兵 200 義純 200</p><p class="ql-block"> 懷福 100 篤強 100 玉華 200</p><p class="ql-block"> 輔才 500 運明 200 勇勝 200</p><p class="ql-block"> 生林 2000 儀祥 200 懷勇 500</p><p class="ql-block"> 俊杰 100 信偉 100 鑫 200</p><p class="ql-block"> 篤光 100 彬 200 仁明 200</p><p class="ql-block"> 輝 1000 斌 200 美容 200</p><p class="ql-block"> 運熙 400 常明 5000 循強 1000</p><p class="ql-block"> 釗 200 啟和 500 光華 200</p><p class="ql-block"> 義金 1200 明林 100 鵬 100</p><p class="ql-block"> 柯 100 沖 100 子桓 100</p><p class="ql-block"> 宛辰 100 雨桐 100 軍 200</p><p class="ql-block"> 歡 200 鶴 200 鳴 200</p><p class="ql-block"> 鴻 400 鸝 200 長德 500</p><p class="ql-block"> 啟元 200 偉 200 敏 200</p><p class="ql-block"> 鄧紅 200 美充 200 燕 100</p><p class="ql-block"> 莉 100 蔚 100 建修 200</p><p class="ql-block"> 仁傳 100 義文 100 鵬 100</p><p class="ql-block"> 啟毛 200 啟學 400 毅 200</p><p class="ql-block"> 興菊 200 義金 200</p><p class="ql-block">合計:140人; 總金額:104187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所募104187元善款,其中開支:</p><p class="ql-block"> 打印紙質家譜設施:6600元;</p><p class="ql-block"> 購網絡家譜創建者個人尊貴會員和全譜黃金會員資格:12000元</p><p class="ql-block"> 其余資金將用于箍洪祖墳,為洪祖墳立碑,修拜臺,修步道,祭祀洪祖以及其它業務開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了解到洪祖墳是全國第二次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列入的文物點,于是資州大佛壩洪保堂修譜領導小組向孟壙鎮人民政府提交了“修葺洪祖墓申請書”,孟壙鎮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庚即簽發了批復意見。</p><p class="ql-block"> 隨后,“申請書”上交資中縣文保中心轉“縣文廣旅游局”待批復。</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資中縣文化廣播電視旅游局關于修葺孟壙鎮獅子村蔡洪墓的批復。</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有了資金,有了批復后,修譜領導小組成員再次來到洪祖墳前規劃箍墳、立碑和修拜臺事宜。</p>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4日,貴州金沙蔡氏宗親尋根祭祖七人團祭拜了尚待重建的洪祖墳。午餐后在孟壙鎮與資州大佛壩洪保堂修譜領導小組成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月,即將完工的洪祖墓。</p> <p class="ql-block">  已基本完工的洪祖墓。</p> 九、祭祀先祖 <p class="ql-block">  俯瞰洪祖,瑋祖、瑜祖墳所在地——孟壙鎮獅子村三社黃鱔溝。</p> <p class="ql-block">  俯瞰洪祖、瑋祖、瑜祖墳所在地——孟壙鎮獅子村三社大墳山。圖正中方框是洪祖墓。圖左上方框是瑋、瑜二祖墓。</p> <p class="ql-block">  洪祖墓向山。</p> <p class="ql-block">  俯瞰洪祖墳向山。</p> <p class="ql-block">  洪祖墓碑之主碑。</p><p class="ql-block"> 蔡氏資州大佛壩洪保堂三修族譜領導小組率大佛壩老三房、長河堰分宗支于2021年辛丑歲冬月吉旦為入川始祖洪公重立新碑。</p> <p class="ql-block">  主碑兩側聯對</p><p class="ql-block"> 循州敬撰</p><p class="ql-block">福蔭廣澤</p><p class="ql-block">克庸肇封一脈傳承祖德源遠流長,</p><p class="ql-block">功業永立萬代延續洪恩天高地厚。</p> <p class="ql-block">  左碑</p><p class="ql-block"> 入川始祖洪公碑記。</p> <p class="ql-block">  右碑</p><p class="ql-block"> 蔡氏資州大佛壩洪保堂老三房與長河堰分支各一百字輩序次表。</p> <p class="ql-block">  聞訊而來的宗親陸續到場。</p> <p class="ql-block">  點上大蠟,為祭祀洪祖做準備。</p> <p class="ql-block">  插上旌幡、呈上祭文、擺上供品、點燃香燭,祭祀蔡氏入川始祖洪公。</p><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月16日,歲在辛丑臘月十四,洪祖墳塋幾近竣工。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蔡氏資州大佛壩洪保堂三修族譜領導小組未能全面組織祭祀活動,只由部分小組成員和當地宗親,謹代表合族宗親祭祀入川已650余年的始祖洪公,略表裔孫們尊宗敬祖之情。</p> <p class="ql-block">  向洪祖呈上珍饈佳肴和書寫的祭文。</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蔡鑒鑄宣布祭祀活動開始。</p> <p class="ql-block">  第一項:蔡氏宗親按輩份高低、年齡長幼依次向入川始祖洪公墳上香拜祭;同時播放《蔡氏族歌》。</p> <p class="ql-block">  常字輩、 懷字輩宗親代表祭拜洪祖。</p> <p class="ql-block">  俯瞰為洪祖上香現場。</p> <p class="ql-block">  第二項:領導小組成員蔡果仁誦讀“祭入川始祖洪公文。”</p><p class="ql-block"> 惟公元2022年元月16日、歲在辛丑臘月,洪祖后裔三修族譜領導小組謹以清酌時饈,致祭于蔡氏入川始祖洪公之靈前,悼之以文曰:</p><p class="ql-block">嗚呼!</p><p class="ql-block"> 入川始祖,吾族肇造,胄衍祀綿,山巍河浩。</p><p class="ql-block"> 吾祖洪公,畢生艱苦,由楚徙蜀,力克險阻。</p><p class="ql-block"> 數度擇居,治勵耕讀,開創偉業,光被遐荒。</p><p class="ql-block"> 長眠七世,福蔭子孫,祖譜賡續,瑋瑜承當。</p><p class="ql-block"> 歷明及清,延及近世,洪祖后裔,代有達人。</p><p class="ql-block"> 哲士挺生,文人迭起,文武薈萃,名揚四方。</p><p class="ql-block"> 德如元定,績如君謨,文善治國,武能安邦。</p><p class="ql-block"> 吾祖佑我,萬代興旺,歷盡蒼桑,前路輝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時至辛丑,黨慶首世,國強民富,步入小康。</p><p class="ql-block"> 中華崛起,家興族旺,始祖之德,催人向上。</p><p class="ql-block"> 承先啟后,競委窮源,蔡氏兒郎:勤學不懈,忠孝須誠,婚嫁益儉,仁義處事,修德勿怠。</p><p class="ql-block"> 忠君報國,睦族友鄰,噴薄旭日,光耀東方。</p><p class="ql-block"> 值此盛世,族是共商,闔族努力,祖塋重光。</p><p class="ql-block"> 箍墳立碑,拜臺新裝,祖訓在胸,步履鏗鏘。</p><p class="ql-block"> 收族續譜,勿忘我祖,譜系遞傳,開篇了然。</p><p class="ql-block"> 若木有本,其本已培,如水有源,其源已浚。</p><p class="ql-block"> 尊祖有由,敬宗有自,族之苗裔,無上榮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祖脈萬世而不替兮,松柏郁蒼!</p><p class="ql-block">公貌何處覓兮?大好河山是其影像。</p><p class="ql-block">宗功祖德以立命兮,族運高揚!</p><p class="ql-block">家訓既恒在兮,千萬后裔其將永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始祖九泉有靈兮,來品來嘗。</p><p class="ql-block">嗚呼!伏惟尚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洪祖后裔三修族譜領導小組率族眾祭拜!</p><p class="ql-block"> 時辛丑歲2022年元月16日</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瑋:二房維藩四子,廩貢生。瑋祖友于兄弟,同學不倦,終抵于成。</p><p class="ql-block"> 瑜:字握賓,號振升。二房維藩五子。舉人。任雅、瀘、會理三州學正。瑜祖概然以修譜肩其任,首修族譜。百余年后諸公以此譜為據,蔡氏世次傳承關系得以有序記載于《蔡氏萬俸家乘》,瑜祖賡續祖譜之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 元定:蔡元定,號西山先生。南宋著名理學家、律呂家、堪輿學家,是朱熹理學創建者之一。</p><p class="ql-block"> 君謨:蔡襄、字君謨。北宋名臣。入仕任職多地均政績斐然,受人敬重。</p><p class="ql-block"> 勤學不懈……修德勿怠:是2016年8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向全國推薦的蔡襄家規家訓的主要內容。</p><p class="ql-block"> 不替:不會失傳或減少。</p><p class="ql-block"> 立命:修身養性以奉天命;意指精神上有所寄托。</p><p class="ql-block"> 伏惟尚饗:伏在地上恭敬地請被祭祀者享用供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誦讀祭文現場。</p> <p class="ql-block">  俯瞰為洪祖誦讀祭文現場。</p> <p class="ql-block">  第三項:向入川始祖洪公三鞠躬,以表后世裔孫致謝洪祖恩澤。</p> <p class="ql-block">  第四項:為洪祖焚獻祭文,祈求福蔭廣澤,族運興旺。</p> <p class="ql-block">  向洪祖焚獻紙錢,冀延萬世香火,苗裔永昌。</p> <p class="ql-block">  為洪祖燃放鞭炮,佑其裔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p> <p class="ql-block">  參與祭祀洪祖的全體宗親留影。</p> <p class="ql-block">  參與祭祀洪祖的長河堰分支宗親代表留影。</p> <p class="ql-block">  獅子村宗親代表留影。</p> <p class="ql-block">  公元2022年元月16日,農歷辛丑年臘月十四,禮成之后的洪祖墳。</p> <p class="ql-block">  祭祖也不忘睦鄰。</p> <p class="ql-block">  瑋、瑜二祖墓</p><p class="ql-block"> 2021年辛丑歲冬月吉旦,大佛壩蔡氏萬鑾公派下二房第十五世裔常字輩:均仕、常銀、常友、常華、常林、常富、常貴、常學、常朋、常志,第十六世裔懷字輩:懷生、懷軍、輝、懷杰等十五人出資為二房第七世祖瑋、瑜二公壘墳、立碑,以志緬懷先祖功德!</p> <p class="ql-block">  豐草中尋得的瑋祖墳。</p> <p class="ql-block">  祭祀時的瑋祖墳。</p> <p class="ql-block">  瑋祖碑正面。</p> <p class="ql-block">  瑋祖碑背面。</p><p class="ql-block"> 瑋祖:維藩四子。廩貢生。康熙己未歲(1679年)六月初五亥時在李家溝生,至乾隆辛酉(1741年)歿,享年六十二歲。公友于兄弟,同學不倦,朝夕切磋,均抵于成云。娶鄭氏,康熙己未(1679)年正月初四未時生,至乾隆庚申(1740)年四月二十辰時歿,享年六十一歲。葬黃鱔溝洪祖墓右隅上一臺與公同塚。子:六澤海無傳、長澤河、次澤澄、三澤源、四譯溥、五澤深。</p> <p class="ql-block">  正在清理瑋、瑜二祖墓的雜草、雜樹。面對墳墓左側是瑜祖墓,該墓曾被盜掘,故墳頭損毀嚴重;緊挨瑜袒墓的右側是瑋祖墓,該墓相對保存較完整。</p> <p class="ql-block">  瑜祖墳。(待完工)</p> <p class="ql-block">  瑜祖碑正面。</p> <p class="ql-block">  瑜祖碑背面。</p><p class="ql-block"> 瑜祖:維藩五子,字握賓。康熙戊子年科舉人。任雅、瀘、會理三州學正。公孝友。善讀書、邃于《易》,從游成就者眾,號曰震升先生。在瀘建試院、置粥廠,士庶頌之。解組后,子澤臨任簡州學正,公掌教鳳來書院,父子山斗為時所稱。著有《周易講義》三卷,《一得集》四卷,晚著有《顧省顯?略》,均待梓。載州志儒林傳。祠在資東陳家沖。公康熙甲子(1684)年九月十一午時在吳家溝生,至乾隆辛巳(1761)年二月二十四在陳家沖歿,享年七十七歲。葬黃鱔溝洪祖墳后右邊。娶李氏,康熙辛酉(1681)年十月十一巳時生,至雍正乙卯(1735)年三月初四酉時歿,亨年五十四歲。葬與公同墓。子澤臨、澤節、澤益。繼娶熊氏,康熙癸酉(1693)年十月二十四寅時生,至乾隆庚寅(1770)年五月十八卯時歿,享年七十七歲。葬與公同塚,有碑。</p> <p class="ql-block">  祭祀瑋祖。</p> <p class="ql-block">  給瑜祖上香。</p> <p class="ql-block">  祭祀瑋、瑜二祖現場。</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6日、辛丑歲臘月十四,蔡氏宗親在祭祀入川始祖洪公后,庚即祭拜萬鑾公派下第七世祖瑋、瑜二公。緬懷祖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為給洪祖墳立碑、箍墳、修拜臺作準備,工人們正在清除墳前雜木、雜草。</p> <p class="ql-block">  生偉宗親航拍祭祖現場。</p> <p class="ql-block">  李世元老師錄制祭祀洪祖實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三穗县| 同仁县| 革吉县| 安达市| 汉阴县| 三穗县| 景宁| 古田县| 宝山区| 金川县| 漳平市| 正定县| 特克斯县| 南漳县| 德阳市| 遵义县| 当雄县| 佛学| 大丰市| 永城市| 荥经县| 清水县| 泗水县| 年辖:市辖区| 廉江市| 师宗县| 道孚县| 枣阳市| 龙南县| 柘荣县| 鸡西市| 平定县| 沙河市| 河曲县| 陈巴尔虎旗| 莱西市| 伊川县| 昌邑市| 乌拉特中旗| 镇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