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綠皮火車呼嘯穿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穿過山林,穿過村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車上坐著孤獨的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去尋找曾經的青春之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綠皮火車開進隧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驀然一切回到從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遙遠的往事讓我淚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好像看見年輕的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你身邊坐著年輕的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是國家一級作詞作曲,音樂人克明創作的一首樸實語言,抒情旋律的歌曲,詞、曲平實而營造意境。是一種傾訴,像久違的故友娓娓道來;是一種情懷,像重逢的故友情侶喃喃細語。讓我情不自禁地滿含熱淚想起五十多年前乘坐北京開往西安又調轉到富平的一列普通綠皮火車上,那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人生起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懷著懵懂、浮躁、狂熱、向往,懷著一種追求、理想、離開的情懷,自由飛翔背起行囊出發,浪跡天涯的快感。當二哥緊緊拉著我的手淹沒在北京站,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海如潮,震耳欲聾的場面后,讓我熱血沸騰。我沒有讓父母送,不想看到母親傷心的眼淚和父親迷惘疑惑的眼神,耳邊聽著二哥一遍遍的囑咐和叮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9年元月18日上午十點鐘一聲長鳴……列車準時啟程,慢慢滑行。站臺上呼叫聲、哭喊聲、叮囑聲此起彼伏,擁擠的人群揮動著手臂像潮水一般跟著列車狂奔。我將頭伸向窗外,哥哥拉著我的手一邊跑一邊哭:“一定保護好自己,讓父母放心,啊……”突然,我感覺離開親人,離開故鄉的無奈,淚水奪眶而出。列車逐漸開始加速,望著哥哥的身影變得很小,很小,直到模糊的看不見。那撕心裂肺的一幕深深扎根在心靈深處,幾十年從不敢輕易觸摸,碰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列車承載著我們這群少男靚女“轟隆隆、轟隆隆……”奔馳在廣闊的華北平原上,車廂里慢慢打破沉悶、傷感的一幕,開始無拘無束地低低私語,甚至興高采烈地說笑。看著同伴們那一臉的幼稚、興奮,我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將視線移向窗外。平川、河流、丘陵和冬季枯黃、凄冷、寂寞的大地融進了單純無邪,憨態可掬的思緒里。這是我第一次離開親人乘坐長途火車來到遙遠的地方,忍不住想起父母滿含淚花和全家人難舍難分的表情。前方的路在何方?對于一個剛走出校門的青少年而言無法預測和想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傍晚,列車一頭鉆進起伏的大山里穿行。在昏暗的視線中時隱時現地看到面前莽原千里如此的蒼涼、荒蕪,我的心懸掛在半空中,有些傷感和嘆息。夜幕降臨了,我久久不能入眠,看著周圍的同學、發小互相擁擠,卷曲著疲憊的身體昏昏欲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天蒙蒙亮,我迷迷糊糊地拉開窗簾,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漫天皆白,銀裝素裹,冰天雪地的華山山脈,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從臉頰上滾落下來。身旁的同學看到我如此的傷心、沮喪,流著淚互相安慰。這時車廂里鴉雀無聲,不一會兒發出低低的哭泣聲……列車已緩緩駛進西安火車站,窗外歡迎的隊伍,熱鬧的場面和懸掛的大幅標語:“熱烈歡迎從首都來的北京知青”、“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們無心欣賞,只是麻木地透過玻璃窗呆呆地向外張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不一會兒,列車調轉車頭向富平方向駛去,上午九時多列車停在了不太像車站簡易的地方下了車。指揮我們的領隊說:“大家排好隊,準備上開往宜川、黃龍縣的軍用卡車,從這里去插隊落戶的地方路程近一百多公里。站臺聚集了一千多名學生,拿著隨身的行李,在凜冽的寒風中圓睜著疑惑、迷惘的眼神,打量著周圍一片渺茫。忽然,綠皮火車從我們身邊呼嘯遠去,人群中不知道是誰?撕人心肺地吶喊“媽媽……”隊伍里出現了小小騷動后又平靜了下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爬上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解放牌軍用卡車,上面沒有帳篷。七、八個女生連同每個人的行李裝得滿滿的,我們靠在車槽最前方,互相緊緊擁抱在一起取暖。寒風夾雜著飄落的雪花,個個瑟瑟發抖,渾身凍的說不出一句話,又冷心又疼。我平生沒有坐過卡車,汽車在崎嶇的山路上不停地顛簸,我因暈車而嘔吐不止,豆大冰冷的汗珠從額頭冒了出來變成了冰塊?;锇閭儑鷶n在我的身旁,脫下他們的大衣裹在我身上,流著淚不停地勸說:“堅持,不要傷心,到了地方就好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記得,在半坡路上為我們知青設立了一個臨時接待點。幾間土坯房從偌大的窗口沖出一股股熱浪,廚房里為我們準備的白水煮蘿卜和兩樣面的蒸饃,我胃不舒服而滴水未進。休息了片刻又回到了車上,好心的司機師傅看著我臉色蠟黃難受的樣子,在同學們的勸說下主動讓我坐在駕駛室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駕駛倉里很暖和,司機師傅遞過來幾片餅干寬慰地說:“你一天都沒有吃東西,快把苦膽都吐出來了,這樣會傷胃的,咀嚼幾片餅干會好一些,向遠處看不要總想著嘔吐的事……”我擦去玻璃窗一層蒙蒙的水霧和凝結成密密麻麻的冰柱,凝視著窗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黃土高原那雄渾壯闊,千溝萬壑,一望無際。整個都是粉妝玉徹銀白色的世界,松樹枝葉和荒草都凝聚著一層厚厚的白霜,那么純潔、晶瑩。雪花是高原上的迎春花,不知何時已經停了。突然,天邊一道紅光傾瀉而射,大地迅速蒸騰著一股股暖流。冬日的陽光,雖然少了些夏天的驕橫,卻多了一份格外的熱情;雖然少了些夏日的肆無忌憚,卻多了一份含蓄如水般的寧靜。穿過破霧的暖陽透過玻璃,柔柔潑灑在身上,我頓時感到渾身輕松了許多。經過一天的長途跋涉,在陽光西下時終于抵達插隊的公社所在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各生產隊的老鄉早早就牽著小毛驢,推著平板車在公社大院等候。我們這群初出茅廬的學生從車上爬下來,踏在雪地里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同老鄉一起將沉重的行李搬在簡易的車上,跟著老鄉默默地,圓睜著驚疑的眼神打量著寂靜、封閉的周圍,行走在荒涼的山路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經過五華里的土路,來到一個偏僻、閉塞的小山村。村里大人孩子用異樣的眼睛看著這群從遙遠北京來的“大孩子”,我們用漠然、驚訝的神態盯著這群衣衫襤褸,凍得縮著肩膀守候在窯洞門口的鄉親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望著黑洞洞的土窯洞和墻角上那盞忽明忽暗的小煤油燈,我不敢邁進窯里而惆然若失,心灰意冷,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村里一位大娘端著一碗熱騰騰的小米稀飯和一個冒著熱氣,松軟的蒸饃放在我的手里,嘴里不停地說:“娃,趁熱快吃,你們這群碎娃離開爹娘,這么冷的天,真的棲楻……”當時我聽不懂她們的方言。喝了一口米湯渾身立刻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強忍的熱淚滾落而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身旁的孩子們始終盯著我手里的東西不愿離去,這時村劉隊長一聲“吆喝”聲,將他們驅趕到大院門外。那一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幾十年揮之不去。</b></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2015年7月29日我返回插隊的小山村</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從此,我們這群乳臭未盡的年輕人同當地百姓一樣苦苦地掙扎在貧困線上。帶著一腔熱情、希望、無奈,帶著苦悶、悲傷、思念,靠著稚嫩的雙肩擔負起沉重的生活,在這片古樸厚重的黃土地上,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正體會到脫胎換骨的鍛煉,體會到生活在社會最底層農民的艱辛和不易。第一年我們的口糧是由國家配給,那個時候正在長身體,勞動強度大又不會計劃安排,一年的糧食大半年就已用盡。我們只能緊衣縮食,挖野菜,摘野桃、山杏來充饑,挨過漫長的饑餓時期。那時國家物質匱乏,蘇聯逼債,三年自然災害和文革剛剛過去不久。國家正處在貧困、拮據的經濟大蕭條時期。我們硬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從困苦的邊緣一步步挺了過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年底我收到了勞動果實17.5元,那時一個工只有幾分錢。有的知青卻分不到錢,反而還欠生產隊幾元、十幾元,拿著這點錢回家的路費都不夠,只好寫信向父母索求。幾天后家里寄來了路費,我和同學付秀蘭,楊素華從公社啟程到縣城,又乘車到富平,汽車爬了兩天的山路,大概400多公里,終于到了火車站。當綠皮火車停在了站臺,我們忍不住奔向它而淚流滿面,坐在擁擠的車廂里滿含淚花又破涕而笑,那記憶猶新的一刻,難以忘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次日,上午七時多列車安全抵達北京,望著窗外那熟悉紅墻黃瓦的古建筑,開闊的街道,熙熙攘攘的胡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正月十五過后我們又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鄉的路程,經過一年風雨的洗禮,我們似乎成熟了許多。在純樸的陜北小山村慢慢認識了善良、憨厚的陜北人,他們用金子般的小米,用繡滿風沙的羊皮襖,用蒼涼幽遠的信天游,給了我們親人般的呵護。我們之間凝聚了純真的友誼和情感,也真正了解這片厚重的黃土地為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付出了巨大的貢獻。用沉積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和豁達的心胸,用鮮紅的乳汁哺育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強大的基礎。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培養和滋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給我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與時俱進引領中國發展的新潮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1年元月23日我和三位插友一起回家過年,為了省錢我們天不亮坐車爬了一天的山路。晚上就宿在韓城一所公家開的“浴池”,第二天擠上開往黃河禹門口的卡車,過了吊橋又坐卡車經過一路的顛簸到了山西侯馬火車站。必須趕上下午六點多開往北京的綠皮火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火車站已經是六點十分,急忙湊錢購買車票,這時才發現四個人掏盡了口袋還差4元,大家急得團團轉沒有一點辦法,一起出門必須一起返回。淑英說:“先買3張票一起上車,查票時再想辦法逃票……”小清急忙大聲地講:那可不行,去年因為一個同學逃票半路上被轟下了車,不得已扒了一列拉煤車才回到了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眼看著火車就要到站了,大家急得直跺腳。突然,我靈機一動大喊:“有了,我去買票,一起上車”。大家瞪著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一起坐車?”我回答:“是??!上了車我再詳細地告訴你們?!?l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個時候列車一聲長鳴緩緩駛進了車站,我們你推我拉地上了車,找到了位置并與其他客人換位坐在了一起。大家急不可待地異口同聲說:“怎么回事?”我不緊不慢地說:“我的祖籍是山西,有一個堂兄在陽泉市稅務局任職,我的票就買到那里下車后找兄長解決回京的路費。他是我伯父的孩子,他還有一個哥哥在廣東省委工作,家中沒有女孩。在我剛出生不久,伯父伯母與我的父母商量將我過繼給他家,我在他家熱炕上睡了三個月,那時堂兄放了學扔下書包就圍著我,逗我開心,后來母親后悔了又將我抱了回去。我慢慢長大了,哥哥為了減輕母親的勞累,一有空閑就背著我走街串巷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六歲時我隨父母遷入北京,那時兄長參加了工作,并親自送我們上了火車還拉著我的手有些不舍。十幾年沒有見到兄長,后來他大學畢業也經常去北京開會、出差,我們沒有機會見面,可他心里一直牽掛著我,這次路過我想去拜見兄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你如何開口解決回京的路費”,我淡然一笑“不要擔心會有辦法的……”其實,當時的我心里也沒有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晚上十點多列車停在了陽泉站,同學們拉著我的手,目送我下了車。出了站口,我一個人走在這座陌生的城市,既緊張又膽怯,在路人的指引下我走進了離火車站不遠的旅社,手里捏著僅有的四角錢。在詢問后才知道住一晚需要三角錢,旅社一樓是飯店,看到墻上標價一碗面五分錢。我慶幸自己很幸運,肚子早就餓的發慌,掏出唯一的一角錢遞給了服務員要了兩碗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餓的太久,看著面卻沒有了胃口,挑起面條怎么也吃不進去。抬頭看見離我不遠的地方坐著母女倆人,一直盯著我的另一碗面,看樣子也是太餓了,看到那個小女孩的眼睛心里燃起了憐憫之心。招手試意讓她們端過去,那位母親嘴里不停地說:“謝謝!你真是個好人……”。忽然,圍上幾個人伸手向我討要,我立刻警覺有些慌張,放下碗筷急速離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我背著提包步行2公里來到哥哥的工作單位,他們告訴我延局長去太古開會去了。我茫然不知所措,后來是好心的同事領我去了家里。嫂子見到我高興地說:“你哥一再囑咐我,你在陜北插隊每次坐綠皮火車都要經過咱們這里,總有一天會來的……”嫂子忙著給我做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我正在翻看著哥哥的藏書,一個英俊、帥氣的年輕人推門進來。我們對視了一下,哥哥拉著我的手喚著我的乳名高興地說:“十幾年沒有見面了,小妹長這么高了,一身黃軍裝亭亭玉立,明眸麗質,哥總算見到了你?!备缟┑臒崆橐幌吕宋覀兊木嚯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哥哥家住了兩天,他們一直陪著我。25日我鼓足了勇氣:“哥,我想父母了,想回家……”。哥打斷了我的話“過完年再回去好嗎?”我還是堅持要回去,哥接著說“好吧,你決定了,一會兒出去給你買些東西,明天送你上車?!蔽覞q紅了臉,話到嘴邊有些語無倫次。哥嫂似乎看出了什么,這時哥哥從上衣兜掏出一疊錢遞給我“這是30元回北京給自己買些急需的物品……”我感到非常驚訝,長這么大也沒見過這么多錢,有些不好意思。最后是哥哥強行裝在我的兜里并囑咐我“咱們祖上是官宦人家,書香門第,一定多讀書,不要虛度光陰,無論今后做什么工作要有所作為……”我點了點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吃過晚飯,停留了片刻,哥嫂拿著東西送我趕晚九時的特快列車,哥哥安頓好后與列車長寒暄了幾句。拍著我的肩膀說:“記住,以后路過這里就回來多住一段時間……”我不由得鼻子一酸,眼眶里含滿了淚水。列車在寒風中緩緩前行,望著燈光下哥嫂修長的身影,還站在那里向我招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列車大概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列車長抱著一床被子和一條毛毯放在我的面前說:“車上后半夜很冷,旁邊是列車員你放心地休息,你還不知道吧,你哥哥是我的大學同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列車像脫韁的野馬在黑夜中奔馳,這個時候我才發現車廂里只有幾位乘客。突然才醒悟:今晚是除夕,知道哥哥為何一再挽留我過了年再走。我拉開半個窗簾望著星伴月的夜空,慢慢將我的思緒帶回到26年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1995年初夏,哥哥率領一行人前往美國學習經濟管理,因勞累無法行走。經診斷已是骨癌晚期,只好中途返回國內送往北京301醫院后又轉入天津腫瘤醫院,半年后經多方搶救而英年早逝,得知哥不幸病逝我痛不欲生。幾年后,我往返山西了解他的生平,工作業績,多次獲獎并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有影響的論文,用了一年時間整理資料,創作出30多萬字完成了一部《生命的樂章》一書,紀念我的這位兄長,這是后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7日清晨,列車抵達北京豐臺站,我又乘54路返回家中,父母看到我安全回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我詳細給他們講述路上發生的一切,并告訴他們:今后在我人生路上會遇到許多艱辛和磨難,你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放心吧,我會解決的。這時母親笑著擦干了眼淚,父親紅紅的眼圈流露著欣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綠皮火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一頭牽掛著故鄉,跟著父母的腳步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頭記掛著異鄉,握著親人溫暖的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承載著故鄉和異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承載著美好和希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昨天的綠皮火車,是我生命的時光列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天安門廣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牽引著我難以回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陜北高原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牽引著我難離山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我離開農村來到延安,那時回家乘長途汽車到西安,再坐開往北京的綠皮火車。八十年代中期為讓老區盡快從封閉、落后、貧困中,從戰爭廢墟中,從十年浩劫中一步步走出來。大膽改革,盡快脫貧致富是我們知青的愿望,我和同事開始籌劃、運作,征得北京市委的答復后,向地委匯報并起草文件,向中央領導匯報延安的實際情況,1984年10月23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振興延安經濟匯報會”。請求中央和各部委在政策、資金、資源開發、利稅給予傾斜、援助、優惠、扶持,在國家調整國民經濟,壓縮基建項目而停建十二年后的西延鐵路決定繼續修建,被省委定為“天”字一號工程,經過多次與國家計委、鐵道部、省委和各部門的溝通、協助,終于在1985年5月批示恢復建設。于1992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九十八周年之際,全線貫通。從此一條振興延安老區的經濟大動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家門口就可乘火車經西安—鄭州—石家莊到北京的特快列車。2005年7月1日開行z43/44次列車,從延安—太原—石家莊—北京的客車,途徑三省一市的重點列車,還被鐵道部評為“紅旗列車”的榮譽稱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六、七十年代舊的列車笨重、行速慢,是利用燃煤蒸汽鍋爐機車為動力運行。車身大都是硬座車廂,頂部裝有老式電扇,車尾有一節特殊的車廂——守車。里面有兩排木制座椅,是值乘運行車長放置工作、生活用品和休息的地方,一部老式手提信號燈和紅黃綠三種顏色的信號旗,是顯示發車、減速、通過、停車等信號。八十年代中被內燃機車所替代,以柴油輸出牽行機械性能的電力轉動和液力轉動為運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現在高鐵用的是“動力組”,有動力分散型和動力集中型兩種,在不同車廂放置許多牽引的電機,用傳輸——變壓——傳輸來實現全自動化運行,由電腦自動控制。駕駛員只需監控電腦運行狀態并觀察前方路況就可以保證安全。車頭是流線型的紅、藍、銀灰色,車身是綠黃、綠白、紅白相間,非常霸氣、漂亮、便捷、快、穩、舒適的“和諧號”,在高速鐵路上像一條條巨龍奔馳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幾十年后,我依然懷念曾經的綠皮火車,它勾起我對以往的回憶和激情燃燒歲月中的自己。那種時代感,慢節奏,窗外各色的風景讓我留戀往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聲聲轟鳴穿透長空的鳴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列列風馳電掣般的飛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團團沖天噴發白色的蒸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始終縈繞在心頭,久久不能忘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親愛的綠皮火車“嗚……嗚,哐當,哐當;轟隆……轟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2年2月1日(新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i> 現在圣地延安在騰飛中 </i></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嘉善县|
兰西县|
诸城市|
论坛|
榆社县|
灵宝市|
康乐县|
焦作市|
卓尼县|
吉木萨尔县|
年辖:市辖区|
扶绥县|
疏勒县|
徐汇区|
长沙县|
澄迈县|
大埔县|
淳化县|
竹北市|
集安市|
克山县|
屏南县|
荣成市|
台山市|
正镶白旗|
苍梧县|
綦江县|
田林县|
项城市|
兰考县|
鹤岗市|
嘉义市|
伽师县|
保山市|
贞丰县|
自治县|
荆门市|
富阳市|
遵化市|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