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父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2021年12月26日晚9:50分我的老父親走了、還有幾天就新年了還是沒有挨過去。老父親已經94周歲了、像這樣的離去本不屬意外,都說是喜喪了、但無論做了怎樣的心理準備,那一刻,把我帶到這個世界我的最后一個親人走了還是有太多的不舍與遺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爺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照片中間父親小時候、右邊是爺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說父愛如山、如今我也是做父親的人了、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雖然父親和我們在一起也不短、但我們小時候的噓寒問暖生活學習都是由母親管、父親一天忙上班也不管我們、體會不到父親對我們的愛有多深、但最后幾年的接觸我才知道他是深深地愛著我們這幾個孩子的、只不過是不說出來而已,就像現在我對自己的孩子一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我每每在整理老屋的舊東西時、每個細小的東西都會引起我的無限回憶、那都是爸爸生前用過的東西啊、雖然都是破東西但拿那件也不舍得扔、因為每件舊物都是我滿滿的回憶,一回到老房子清理舊物心里就涌出陣陣的悲涼。父親在這是個家、父母都不在了家也不在了。我成了孤兒,有爹媽在我們距死亡還有道防火墻、如今爹媽都不在了只有我們直接面對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些年我努力奮斗、不敢老、不敢倒下、不敢病因為上有老人要盡孝、下有兒孫要盡責、如今子欲孝而親不待了、爸媽都沒了,我這輩子做兒子的資格也沒有了真是無處話凄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和母親年輕時的樣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和母親晚年和小重孫的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走后我一直睡眠不好、每天都是半夜醒來就再也睡不著了、和父親生前相處的種種情景就像電影一樣在腦子里放映、父親在最后兩年身體日漸衰弱,生活已不能自理了,幾次住院后我感到來日不多了、便辭掉 了所有工作、像上班一樣每天過來陪爸爸,因為母親在2016年去世后我知道爸媽相濡以沫一輩子、媽走了爸一定會很孤獨的,就暗暗發誓一定要照顧好老父親,就想少留下點遺憾,讓老人走后我們做兒女心靈感到安寧,我一生也曾有過失敗,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一直不敢懈怠,我盡心盡力工作掙錢,很好地奉養了父母,使二老晚年過上了富足、有尊嚴的生活。慶幸父親給了我盡孝的機會、我基本做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或許經歷過的人才懂、失去親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他的每一刻。說實在的、在父親剛剛去世的那幾天,體會不到那么痛,我因為忙這忙那、幾夜未合眼緩不過來、反而最難過的是在之后的時光里、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想起他時、或看見父親曾經用過的杯子、穿過的衣服、離不開的輪椅、吃的藥….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處理完父親的后事后,我一個人在這空蕩蕩的房子里、坐在老父親常年坐的沙發上、物是人非思維萬千、常常鼻子一酸潸然淚下、想起爸爸在該有多好,如今房子還是那個房子、家已經沒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母和朵朵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的一生也很坎坷、從父母的知言片語中了解到王家的歷史是這樣的、爺爺叫王振東、出生在沈陽市郊北李官卜,從小家境貧寒在農村給人家放豬、后來進城給三大爺家藥鋪當伙計賣老君丹,多年后靠著手腳勤快頭腦靈活自已當了掌柜并在沈陽市一經街南口置辦了不少房產,成了所謂的有錢的大戶人家。我也曾出生那里對那里的老房子也略有印象、爺爺事業的高光時刻是創辦了沈陽有名的“大陸被服廠”積累了資本并由于生意關系結交了許多商會的上層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后爺爺看破紅塵開始信佛、后奶(蘇州人)也敗盡資產攜細軟跑回南方、爺爺心灰意冷最后千金散盡房產歸公自已一人去慈恩寺出家并云游四方、晚年郁郁而終,王家從此破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生前一直每天都給爺爺的遺像燒香奠拜是個孝子。如今我也將父親的遺像供奉在家里,愿此家風長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母在我的新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出身在這樣的家庭,中學畢業后考進了航校后來在北陵機場當機械師,國民黨撒退時要求所有空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必須撤到臺灣、當時母親已經懷孕、父親不愿去、結果不去的都以“通共”罪名抓起來、聽母親說當時已懷你姐八個月我挺著大肚子去北平反省院探監、后來 終于托父親同學的爸爸京韻大鼓的名家霍樹棠保釋出獄、解放后先后在東北博物館、遼寧電影機械廠等單位工作至退休。文革中造反派曾多次逼問:別人都去臺灣了、你為什么沒去?因無法外調核查、最后扣上“特嫌”的帽子隔離審查了很長時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此期間因為我馬上就要下鄉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臨走前特別想見父親一面。我多次一個人偷偷做電車到鐵西興順街、在工廠的大門口對面馬路遠遠的等著望著,心想如果他們去食堂吃飯吋或許能看到父親一眼、(因為我以前知道他們吃飯在隔壁的新華印刷廠食堂)結果幾次都是失望而歸又不敢打聽不敢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有一次大風天,風大的幾乎都能把人刮跑,那是怎樣一個畫面啊,至今想起來我就想哭…凜烈的秋風卷起黃黃的落葉在馬路上飛卷,秋風中一個瘦弱的小男孩孤零零的躲在工廠大門口對面電線桿子后面,為了下鄉前能見到父親一面望眼欲穿的等、等啊等、累了我就蹲坐在地上、大風刮的我灰頭土臉像個小叫花子一樣。看見路人投過來的鄙視眼光我就趕緊把頭低下來、現在想起來那情景、那刻苦銘心的無助無奈,淚往肚中流。如果老天有眼也會為這個小男孩的真情流出感動的淚水,可老天就是不隨人愿、整整等了三個小時也沒看到父親的影子,心情沮喪到極點、滿肚子的憋屈、委屈、無處訴說,天已漸黑、摸摸兜里僅有的幾分錢強忍著淚水坐上電車回家了。車上不敢哭怕人看見、到家媽媽問我上哪去了?我不說、媽說馬上就要走了也不在家好好呆二天這么不叫我省心,天天到底上哪去了?在媽媽的再三詢問下我終于憋不住了哇的一聲大哭了出來,漲紅了臉說:“我想見我爸”媽媽知道原由后也轉過身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臨下鄉插隊的頭一天經媽媽申請獲準讓我見一面告別、那一天我至今記憶猶新、只見父親出來面色蒼白、印象最深的是夾煙的兩個手指焦黃焦黃的,有些地方都己經變黑了。不知抽了多少煙處境可想而知,看到眼前的這一幕,那一瞬間一種難以掩飾無名狀的傷痛蔓延我全身。那一刻的情景,永遠嵌刻了在我的生命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的境遇在我幼小的心靈上深深留下烙印。父親告訴我下鄉要好好照顧自己,要好好接受再教育、我呆站著一句話沒說、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人說少年的記憶猶如刻在石頭上一樣、此情此景那短短的幾分鐘父子相見,六十多年過去了仍然像刀子一樣刻在我的腦海里抹不掉、忘不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從那之后我變得不愛說話了、下鄉后更是沉默寡言,沉重的家庭包袱像山一樣壓在我心上、一天一句話沒有、常常一個人在青年點后面半啦山坐到后半夜,老鄉們都管我叫“王老蔫”,從前那個在學校里陽光活潑愛打乒乓球的少年沒有了。我知道那一刻讓我成熟了。如今多年過去了每次回想起這段回憶依舊是讓我淚流滿面。那是一段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的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改革開放后、父親去臺灣的航校同學個個都衣錦還鄉,帶著臺灣太太女兒回來觀光旅游、探親訪友。父親見到一個在航校最要好同學,知道人家那四個風姿綽約的漂亮女兒都在臺灣大學畢業并又都去美國留學后感概萬千,沉默很久好多天一句話沒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晚年有一次含著淚跟我說:當年沒去臺灣也不知是對還是錯,去吧、就沒你們了,也沒有這個家了。不去吧,又讓全家跟著我遭這么多罪,你劉叔去了臺灣,人家四個孩子都大學畢業,我們家也四個孩子連個中學都沒念完…. 給你們都耽擱了.我說:都過去了、現在不挺好嗎,你孫子已經博士畢業替我們把書念到頭了……總之父親因這段歷史問題遭了太多的不公,還有許多事情不宜言表,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晚年父母相濡以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晚年有時也明白一陣糊度一陣,一天他突然問我:我當年那些黑材料燒沒燒?我說什么黑材料?父親說就是給我平反時跟我說的特務嫌疑什么的,革委會人說你這些“黑材料”我們會燒毀的、他們燒沒燒啊?我心里暗暗吃驚這個運動對人傷害太太了、已經94歲了還念念不忘年輕時事、我說放心吧整黑材料的人哪還有在的了、那不會影響你們進步了、(父親總因為他的歷史問題讓我在農村呆那么多年感到歉意)我說不會了、如今你兒子、孫子都是共產黨員了況且我巳退休了、父親說那就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還有一次我剛進屋,保姆告訴我昨晚上你爸又糊涂了一直叫著要回家、我說回哪家呀?這不是家嗎?爸爸說要回什么一經街的家,我一聽瞬間淚奔了、心想父親恐怕是大限將至了。一經街那不是父親小時候住過的家嗎、想起母親在臨前就一直要回沙崗子(母親的老家)坐在輪椅上逢人就打聽去沙崗子怎么走、看來人其將至都想“回家”落葉都要歸根那,都想回到童年時候的家,我想老人們小時候的家不管富貴貧賤那一定是他們最幸福快樂的家。那里一定有他(她)們一生中最快樂最美好的時光。連想到父親最后幾次住院、我一去就用幾乎祈求的眼光對我說:錚:我不想住院了我要回家……想到這一切讓我淚流滿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還有一次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剛從農村調回來分配在工廠電鍍車間、整天穿著大靴子帶著膠皮手套在水槽旁邊工作很不舒服、羨慕機加車間的車鉗洗工種想調換工作、記得父親領著我去了一個曾經一起工作過的老同事家里、我叫李姨(是個軍官太太)在我廠銷售科、父親買了一袋桔子卑微的敲開門(那時候父親剛剛平反出來、在單位地位可想而知)說明了來意懇求幫忙、我就站在門口等著、出來時我看到父親從未有過的點頭哈腰、告別時卑微的情景讓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軍官太太的高傲氣揚及推門時看到他家的豪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親在他最無能的時候低三下四為我的工作求人那一刻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也許就是父親幫我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工種改變,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從此我努力奮斗,上大學、入黨、提干、多年后我當了這個企業的總工、李姨每次見到我都很熱情的主動打招呼,在廠里逢人便說我和他爸爸是老同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的愛是無聲的、他在最無能的情況下只要為孩子將來好、他都會拼盡全力幫助你,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攢下點的過河錢,還都給子女留下了。真的是像一支臘燭把自己燒盡也要把光亮留給孩子、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剛退休時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和我們一家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母和剛從日本回來的外孫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親在我家健身</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爸媽在給我們包餃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親和外孫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媽媽過生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四世同堂</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親喜歡拉二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親</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在公園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和孫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和母親</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親</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四世同堂</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爸媽晩年在小區門口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渾河北岸花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孫子在給太爺撓后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親的遺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的墓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親在時,沒感覺當“兒子”是一種幸福,父親走了細思極恐、才知道我這輩子做兒子的資格己經沒了、這個世界再不會有人喊我兒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么多年我不敢出差、不敢旅游、有病不敢住院、手機24小時開著、卡里的錢都變成活期(以備父親急用)不敢倒下、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我常想為子盡孝我一定要做到,為父盡責我也一定要做好,雖然今天一切都釋然了,父母走后、我再也不懼怕生死了。但思念之情還是與日俱增,特寫下此美篇來紀念我的父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沒遭什么罪和媽媽在天堂相聚了、“生同衾,死同槨”(我趕在清明的管控前順利的將父親和母親合葬了)“兩個歷經風雨相濡以沫的老人,生能夠同枕、死能夠共眠我替他們高興、他們的一生沒白活、生前四世同堂給我們王家留下好的家教、家風、若有來生我們一定還做你的兒女我一定還要做你的好兒子,謝謝爸媽我們會永遠感恩你們、永遠懷念你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爸:我于1951年6月1日與您初見,并有幸成為您的兒子,得你呵護培養七十載。2021年12月26日將您歸還于蒼茫大地,從此父子一別兩寬、一個在天堂一個在人間、您長眠、我常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山丹县|
乡宁县|
双鸭山市|
江陵县|
溧阳市|
北辰区|
永丰县|
乡宁县|
河间市|
巢湖市|
从化市|
盐池县|
鄂托克前旗|
吉水县|
北安市|
古田县|
惠州市|
金川县|
旅游|
哈尔滨市|
东港市|
连云港市|
商丘市|
开平市|
巫溪县|
岑巩县|
陇川县|
札达县|
岐山县|
莱州市|
石城县|
文安县|
丰宁|
新闻|
庆阳市|
商南县|
隆德县|
鄢陵县|
晋江市|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