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說野牛山,也許很少有人會知曉,但如果說到雅安牛背山,那可就大名鼎鼎了!</p><p class="ql-block">牛背山位于滎經縣與瀘定縣交界處,屬于二郎山的分支,原名大礦山、野牛山,是青衣江與大渡河的分水嶺。山頂的海拔最高為3666米。這個高度對于群山環抱的川西盆地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大山,更提不上名山。但因其四面環山,一峰獨秀的地理位置,一經推出,既獲得360度全方位“中國最大的觀景平臺”和絕佳攝影圣地的美稱。</p><p class="ql-block">2009年第9期《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刊登的瀘定縣專輯,重點介紹了牛背山,圖片攝影是著名風光攝影家呂玲瓏先生,牛背山也因此一夜成名。</p><p class="ql-block">文章描述牛背山:“在波濤滾滾的云海之上,一座座山峰夢幻般呈現開來,極目而望,自東向北、再向西,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夾金山、四姑娘山和二郎山在前,貢嘎雪山在側,大渡河大峽谷在后,幾乎天府之國的所有名山峻嶺,在此時都變成了玲瓏盆景。而翻滾的云霧之下,群山丘陵逐級降低,緩緩融入稻浪翻滾的天府平原。”</p><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登牛背山是在2012年12月初,按理說我應該更早一些前往,只是因為那段時間頻繁出國和身體狀況欠佳,拍攝計劃一推再推。直到聽說地方政府要大規模開發牛背山的消息后,我才果斷放棄所有的應酬,直奔川西壩子。</p><p class="ql-block">牛背山歸來后,出于職業敏感,我意識到,距離封山的日子不遠了。</p><p class="ql-block">于是緊鑼密鼓,在2013年6月和12月份,連續兩次再上牛背山,就像收割一樣,搶回了一些需要補充的圖片。隔年,牛背山就開始封閉開發了,一晃七年多,牛背山目前依舊在封閉中。</p><p class="ql-block">去年11月初,我帶領的中藝環球川西自駕小分隊,有幸在牛背山頂奢華的帳篷營地小住一晚,的確有了天壤之別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2.12.04</p><p class="ql-block">黎明時分,我登上海拔3666米的制高點,從這里環顧四周,只見云海漫漫,浮出的貢嘎群峰,閃爍著寶石般的幽藍色調。寬闊的牛脊背上,零星散落著一些用木板和葦席搭建的簡易客棧,這在當時是戶外背包客的度假天堂。寒風吹過,頭腦格外清醒,我終于明白了,人們不辭辛苦,徒步登頂,許多人就露宿在山頂的背風處,圖什么?就是要親歷領略“360度”無障礙勝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巔上有一塊神奇的巖石,高度一人有余,無法理解它是如何矗立在此的,堪稱地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2.12.05</p><p class="ql-block">夜間使用照相機B門長曝光,記錄下肉眼難以分辨的暗部細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府盆地獨有的氣候條件,使牛背山的四周常年籠罩在云霧中,一陣風吹過來,眼前就是一層縹緲的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距蜀山之王貢嘎山的直線距離不過幾十公里,天氣晴好的時候,耀眼的雪山,仿佛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進入冬季后,云海之下是蒙蒙細雨,云層之上就是冰霜樹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登牛背山</p> <p class="ql-block">在50多公里之外的冷磧鎮,就可以清晰看到山頂埡口向外不斷翻滾溢出的云霧,牛背山的確是個神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牛背山的路是超級的爛,進山就是迎接挑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但要車況良好,駕駛技術還必須過硬。我在成都的老朋友肖凡,長期在巴蜀山區跑工程,駕駛技術一流!我三上牛背山,全靠肖凡先生鼎力支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如此坑洼的路面行駛,拖底隨時發生,不得已,我們時常要下車徒步通過,從山腳下到山頂,五十多公里的爛路,邊走邊逛,耗時七八個鐘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懸崖絕壁邊的道路,騎手仿佛是從云端中飄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近山頂的時候大霧彌漫,能見度僅有幾米,還需要下車探路,指揮駕駛員躲避障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2.12.04</p><p class="ql-block">牛背山的正東方向是成都平原,城市的燈火與南北交錯的星星軌跡,構成了難得一見的夜空景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2.12.04</p><p class="ql-block">川西平原進入冬季后,空氣相對潮濕,盆地中空氣流動緩慢,加之冬季日照時間偏少,空氣濕度較平時增加,空氣流動接近靜止狀態,這種氣候現象,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上,看到的就是壯觀的云海景象。</p><p class="ql-block">如果用視頻拍攝,就可以記錄到火球般的太陽從云層中蹦出的瞬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2.12.04</p><p class="ql-block">當年牛背山上的住宿條件很差,這是我當年住過的祥云客棧,有一天夜里拍星軌,白天補覺,結果刮起了大風,房頂都被揭開了,我在酣睡中渾然不知,幸虧同伴把我喊起來,出門后順手拍下了這張照片,現在回放,還真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躺在客棧并不舒適的光板床上,卻可以看窗外云卷云舒。有句話講:“身在地獄,心在天堂。”說的就是這種感受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2.12.03</p><p class="ql-block">在風光攝影中,霧霾天氣并不是絕對的“壞天氣”,在表現山巒疊嶂的畫面中,霧霾可以填補空間,增加立體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海是牛背山的主要特征,運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瀑布云上浮現的佛光,仙境也不過如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上牛背山</p> <p class="ql-block">2013.06</p><p class="ql-block">山腳下的大渡河峽谷已經進入到盛夏節氣,牛背山上才剛剛迎來姹紫嫣紅的滿目春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間下了一場小雨,凌晨時分,山頂上的氣溫驟降至零度左右,剛剛開放的高山杜鵑花掛滿了水珠,愈發顯得嬌艷欲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山杜鵑</p> <p class="ql-block">高山杜鵑</p> <p class="ql-block">毛茸茸的地衣芽孢。</p> <p class="ql-block">各種叫不出名字的奇花異卉。</p> <p class="ql-block">蕨菜</p> <p class="ql-block">野生菌類。</p> <p class="ql-block">日出時刻,眼前是一片明晃晃的迷霧,空氣中的水份越來越濃,太陽仿佛被水洗了一般。</p> <p class="ql-block">2013年6月</p><p class="ql-block">牛背山祥云客棧,連日陰雨,被困山上數日,終于迎來了晴朗的天氣,一起苦逼等待著奇跡出現的房客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牛背山的大規模開發,不可避免地要傷及很多植被,這樣的場景,今后在牛背山恐難再遇見。(因為牛背山的過度開發,山頂上大片的野生杜鵑花被鏟除,建起了方便游客觀景的大平臺,卻毀掉了不可再生的高原生態!為了眼前利益,我們經常會做一些愚蠢透頂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飲用水源來自山坳間的一眼泉水,為了求證,我隨老板娘一道去取水處拍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一”前夕,格桑花客棧升起了黨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年輕人的玩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上牛背山</p> <p class="ql-block">這一次的運氣有點差,連續三天都見不到日頭,終日似霧非霧,似雪非雪,沒有取暖條件的山頂,即便是再好的景色,也頗有度日如年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都地區的晴天概念與北方略有差異,在成都,只要不下雨,都算是晴天,即便是老天爺陰沉著臉也如是說。北方人很難接受這種觀念,更何況成都冬季的房間里感覺比室外還要冷。</p><p class="ql-block">在牛背山上遇到了響晴薄日的好天氣,什么事都不需要做,曬曬太陽,吹牛喝茶,巴適的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的日子如此消磨時光,是不是有點太奢侈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日子又趕上了雪,出于安全考慮,只好棄車徒步下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優勢是可以隨意找角度記錄風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到半山腰,天已放晴,再見貢嘎!再見牛背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上牛背山</p> <p class="ql-block">分享一段視頻,看看如今到牛背山的路況有多么好!駕駛員都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帳篷營地</p> <p class="ql-block">有取暖設備的雙人帳篷,在冬季的夜晚可以避免遭罪,不過上千的價格的確有點小貴哦!我還是有點懷念以前的牛背山,那時候我們可以圍著火塘吃老母雞燉菌子,現在卻不敢造次,湊合著吃碗方便面火腿腸之類的垃圾食品果腹。</p><p class="ql-block">得失之間的情感,只有親歷過的人才會有切身感受。</p> <p class="ql-block">牛背山的升級改造工程已經完備,只等疫情解禁后,就可以敞開胸懷接納游客了,到那時我還會再來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不喜歡摩肩接踵地游覽風景,我更喜歡原始風格的野牛山,喜歡與大自然單獨對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月</p><p class="ql-block"> 修改于北京白石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雅江县|
宁晋县|
巴中市|
保靖县|
彰化市|
区。|
阜宁县|
轮台县|
海原县|
嵊州市|
邛崃市|
平武县|
景谷|
靖江市|
宁陵县|
尼木县|
巴彦淖尔市|
鄂温|
吴桥县|
洞口县|
昌吉市|
沙雅县|
新绛县|
双鸭山市|
西吉县|
开远市|
白沙|
唐山市|
馆陶县|
清水河县|
望江县|
呼玛县|
马鞍山市|
义马市|
乐陵市|
元谋县|
和政县|
民乐县|
阿图什市|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