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胡適是中國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胡適先生畢生提倡民主、自由和理性思想,正是這樣的思想幫助許多青年樹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獨立思考、尊重事實的思維方式,成為具有民主和科學素養的人。</p><p class="ql-block"> 胡適因提倡文學改良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雖與陳獨秀政見不合,但與其同為五四運動的核心人物,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p><p class="ql-block"> 1946年,胡適出任北京大學校長。1950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1957年,任臺灣 “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臺北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會議時,因心臟病突發逝世,終年71歲。 </p><p class="ql-block"> 胡適一生獲得36個博士學位,這項紀錄至今無人打破,大概永遠也不會被打破。胡適去世后,臺北的“北大同學 會”的挽聯為胡適蓋棺論定曰:</p><p class="ql-block"> 生為學術,死為學術,古今大儒能有幾?</p><p class="ql-block">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至今國士已無雙。</p> <p class="ql-block"><b>寫給兒子胡祖望的信:</b></p><p class="ql-block">祖望:</p><p class="ql-block"> 你這么小小年紀,就離開家庭,你媽和我都很難過。但我們為你想,離開家庭是最好辦法。第一使你操練獨立的生活;第二使你操練合群的生活;第三使你自己感覺用功的必要。自己能照應自己,服事自己,這是獨立的生活。飲食要自己照管,冷暖要自己知道。最要緊的是做事要自己負責任。你工課做的好,是你自己的光榮;你做錯了事,學堂記你的過,懲罰你,是你自己的羞恥。做的好,是你自己負責任。做的不好,也是你自己負責任。這是你自己獨立做人的第一天,你要凡事小心。</p><p class="ql-block"> 你現在要和幾百人同學了,不能不想想怎樣可以同別人合得來,人同人相處,這是合群的生活。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害別人的事。你要愛護自己,但不可妨害別人。能幫助別人,須要盡力幫助人,但不可幫助別人做壞事。如幫人作弊,幫人犯規則,都是幫人做壞事,千萬不可做。</p><p class="ql-block"> 合群有一條基本規則,就是時時要替別人想想,時時要想想:“假使我做了他,我應該怎樣?我最受不了的,他能受得了嗎?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嗎?”你能這樣想,便是好孩子。</p><p class="ql-block"> 你不是笨人,功課應該做得好。但你要知道世上比你聰明的人多得很。你若不用功,成績一定落后。功課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趕在一班的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的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但志氣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工夫里,千萬不可放在嘴上。千萬不可擺在臉上。無論你的志氣怎樣高,對人切不可驕傲。無論你成績怎么好,待人總要謙虛和氣。你越謙虛和氣,人家越敬你愛你。你越驕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p><p class="ql-block"> 兒子,你不在家中,我們時時想念你,你自己要保重身體。你是徽州人,要記得“徽州朝奉,自己保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爸 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十八年八月廿六日夜(1929年)</p> <p class="ql-block"><b>致母親書</b></p><p class="ql-block">慈親大人膝下:</p><p class="ql-block"> 日前接讀七月十二日手諭,歡喜無量。男與二哥在此均各平安,請勿遠念。兒近已不欲他往,下半年仍在中國新公學,已于七月二十六日開課。兒每日授課四時,以外有暇,時時研習他國文字,以為出洋之預備。現所授之時間比上半年每日較少一時,便覺省力多矣(上半年每日五時)。</p><p class="ql-block"> 大人來諭言及債款家用等情,兒自當趕緊籌寄。兒在此所苦出息甚微,校中又萬分拮據,以致今年未寄一錢。惟兒從不敢妄用一錢,致蹈浪費之弊,此則大人所能信兒者也。</p><p class="ql-block"> 來諭述舅父病狀,令人駭異不已。所望抵家以后得澤舟及禹臣師諸君協力調治,藥到回春,則此愿慰矣。惟人命至重,千萬不可信愚人之言,妄服仙方或祈禳求愈,想大人必不以兒此言為過慮也。</p><p class="ql-block"> 來諭中附有與二哥一諭及聰兒一稟,均已交二哥看過。二哥昨夜(廿八日)往川沙料理店事,須數日始能回滬。前此二哥曾有痔疾,現已告痊,請大人及二嫂均可放心,毋庸焦慮也。</p><p class="ql-block"> 大人手諭中附有一信,乃一女子致其母者,署名寶孫。函中稱呼人物皆兒所不解。以手諭有“兒婦于初八日來吾家”一語度之,似此函即兒婦手書。果爾,則此函字跡詞意已略有可觀,不可謂非大進步,此皆出吾母之賜也。兒甚愿其暇日能時時用功,稍稍練習,在吾家有諸侄可以問字,在岳家有其母可以問字,即此已足。現旌、績兩邑俱無完全女學,雖入學亦無大益,不如其己也。兒近年以來于世事閱歷上頗有進步,頗能知足。即如兒婦讀書一事,至今思之頗悔。從前少年意氣太盛,屢屢函請,反累婦姑、岳婿、母子之間多一層意見,豈非多事之過。實則兒如果欲兒婦讀書識字,則他年閨房之中又未嘗不可為執經問字之地,以伉儷而兼師友,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何必亟亟煩勞大人,乃令媒妁之人蹀躞奔走,為兒寄語。</p><p class="ql-block"> 至今思之幾欲失笑,想大人聞兒此言,亦必啞然失笑也。</p><p class="ql-block"> 禹臣師囑買教科書及永兒讀書,皆已購就,一并附呈。聞二哥言聰兒近能勉強看小說,此大好事。惟小說中有一種淫書,切不可看。</p><p class="ql-block"> 又有石印字太小之書,亦切不可看。聰兒眼目已有毛病,千萬不可令以小說之故又受損傷,望大人及二嫂時時留意。此事關系甚大,不可輕易放過也。今日下課無事,執筆作此。舅父現在吾家,故不另稟問安,即乞大人致意問病,無任企切。</p><p class="ql-block"> 謹此,叩請金安,伏乞垂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兒穈百拜</p><p class="ql-block"> 又,家中析產鬮書,均已見過,惟姨太現在是否仍與大人合住,現在頗康健否?甚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七月廿九日(9月13日)</p> <p class="ql-block"><b>胡適經典語錄</b>:</p><p class="ql-block">①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干凈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范,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臟國家。</p><p class="ql-block">②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么意義,它就有什么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p><p class="ql-block">③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都由于過去的不努力;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p><p class="ql-block">④讀書要靠眼到、口到、心到,還是不夠;必須還得自己動手,才有所得。做自己必須做一番手到的功夫,或做提要,或作說明,或作討論,自己重新組織過,申敘過,用自己的語言記述過——那種智識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⑤多談些問題,少談些主義。</p><p class="ql-block">⑥你們不要總爭自由,自由是外界給你的,你們先要爭獨立,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你仍然是奴隸,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見,要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的剝去露出里面他里頭很鮮嫩很清的那個勁。</p><p class="ql-block">⑦容忍的態度是最難得、最稀有的態度。人類的習慣總是喜同而惡異的,總不喜歡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為。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p><p class="ql-block">⑧人性最大的惡,恨你有、笑你無,嫌你窮、怕你富。國人與國人第一次見面,就打量對方的身份、身價,然后再選擇,是給對方跪著、還是讓對方給他跪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胡適家訓</b></p><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 為人之道,在率其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謹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學為人,以期作圣。凡為人子,以孝為職;善體親心,能竭其力。守身為大,辱親是戚;戰戰兢兢,淵冰日惕。凡為人臣,夙夜靖共;敬事后食,盡瘁鞠躬。罔怙龐利,而居成功;小心翼翼,純乎其忠。曰兄曰弟,如手如足;痛癢相關,親愛宜篤。有恩則和,有讓則睦;宜各勉之,毋乖骨肉。夫婦定位,室家之成;詩嘉靜好,易卜利貞。閨門有禮,寡妻以刑;是謂教化,自家而行。朋友之交,惟道有義;勸善規過,不相黨比。直諒多聞,藉資砥礪;以輔吾仁,以益吾智。凡此五者,人之倫常;君以教民,為之憲章;父以教子,謂之義方。宜共率由,罔或愆忘。五常之中,不幸有變;名分攸關,不容稍紊。義之所在,身可以殉;求仁得仁,無所尤怨。古之學子,察于人倫;因親及親,九族克敦;因愛推愛,萬物所載。能盡其性,斯為圣人。經籍所載,師儒所述,為人之道,非有他術。窮理致知,返躬踐實;黽勉于學,守道勿失。</p><p class="ql-block"><b>譯文</b>:</p><p class="ql-block"> 做人之道,在于順著他的稟性而施教,禮對官臣,善待好友,這是最起碼的做人道理;別說低俗的話,不要有不端的行為;以此為標桿學做人,以期達到做一個“完人”的境界;作為兒輩,應該孝順父母為天職;要時時體會長輩的苦心,竭盡全力善待父母;堅持做人的操守是大事,若讓親人蒙羞自己也感到很悲戚;履行公職,一定要有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態度;凡是當官在任,一定要日夜為公事盡職;做好公務再拿工資,做到鞠躬盡瘁;不要好大喜功,而要小心翼翼的對國家真心效忠;兄弟如同手足,悲喜都是緊密相關的,要親密無間才對;給對方以恩惠兄弟自然和好,互相謙讓兄弟就能和睦相處;應各自好自為之,切毋傷害手足之情;夫妻找好各自的定位,這樣家庭就有好規矩;閑暇時靜靜的構思些好詩,借助一些好典型做一些有意義的和美正事;家門常習禮教,一家人必和睦親密,先給妻子和兄弟做好榜樣,然后再治理好一家一族;這一良好的教化方式,先從自家做起;朋友間交往,要秉持道義;要行善改過,不要結黨謀私;做人要正直信實.學識淵博,借以磨練個人的操守和修為;籍此培植人的仁道和啟迪智識;以上說到的人的五點是做人的常倫,這是官方教化民眾的綱領性文獻,也是父輩教誨兒孫的好辦法;對此不能因有疑惑不遵守;“仁義理智信”這五常事關名分之事,是容不得絲毫紊亂的;為了堅持正義和操守,必要是可以以身殉道;以身得仁,沒有什么可尤怨的;昔時的才俊都是從先通曉人倫意涵做起,然后再影響身邊的家人,進而催生整個大家族禮讓.敦厚的可喜局面;因親睦而進一步促進親睦的氛圍,這也是世間萬物所遵循的道理;能盡其所能做到上述幾點,就可稱之為圣賢之人了;經書典籍所記載的,大師碩儒所著述的,都是講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并非還有什么高招妙術;要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追求真理,并親自加以實踐;盡力于學習研究,堅守五常之道不棄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山西省|
五寨县|
博湖县|
闵行区|
饶平县|
辽中县|
宁津县|
萨迦县|
页游|
东源县|
嘉黎县|
武平县|
西林县|
黔西县|
彰化市|
望都县|
汝州市|
岳池县|
图木舒克市|
泸水县|
兰州市|
和田县|
沙河市|
澜沧|
宁夏|
洞口县|
洪雅县|
儋州市|
丹凤县|
郧西县|
宿州市|
柳河县|
页游|
来凤县|
万年县|
如东县|
冀州市|
德州市|
奎屯市|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