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奇緣—70年后相遇】紀念百將團(769團)老兵姚太云,志愿軍女兵陳桂英!

百合花原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2021年我在美篇上發表紀念我的舅舅“戰士勛章榮獲者上甘嶺二等功臣李光柱”的文章,引起網名為“米蘭”的特別關注并多次留言,歷經曲折后我們才聯系上。文中我父母的相片“米蘭”家也有保存,原來“米蘭”的父親是姚太云叔叔、母親是陳桂英阿姨,前輩和我父親李和旺、母親李光融是烽火硝煙中的生死戰友,70年后的奇遇,美篇奇緣,相遇姚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下圖,儀表堂堂的姚太云叔叔,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院校受閱方隊一員,參加新中國首次舉辦的天安門國慶閱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769團老兵姚太云前輩簡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太云(1926年12月—1997年4月22日),山西省晉城市人,1945年2月參加八路軍,在129師385旅769團,同年入黨。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三縱7旅19團、中野11軍31師91團、志愿軍12軍31師91團)排長、副連長、連長兼指導員、副營長、營教導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參加解放戰爭上黨戰役、邯鄲戰役、三出隴海、魯西南戰役、千里躍進大別山、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浙贛閩追擊、進軍大西南,解放重慶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1月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高級步校學習,1952年7月17日畢業。1950年12月1日原11軍31師劃歸12軍。1952年8月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志愿軍第12軍31師91團1營教導員。參加金城防役戰、上甘嶺役戰役,朝鮮東海岸防御等,1954年4月回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5年率高炮營參加解放一江三島戰斗。1955授少校軍銜。任91團副團長兼參謀長。1956年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合成軍隊指揮系學習,在校期間,作為國慶大閱兵受閱部隊第一方隊軍事院校方隊一員,參加了北京國慶天安門大閱兵。1959年7月畢業回31師91團主持工作,并于1960年晉升為中校軍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0年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任總參防化學兵學院作訓處處長,第一大隊(外籍學員大隊)大隊長。1976年3月轉業,組建浙江煉油廠(現中石化鎮海石化總廠)任副總指揮副廠長。1983年離休(正廳級待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是姚太云叔叔的后代講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叔叔出生在山西晉城一大戶家庭,姚叔叔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當日寇鐵騎蹂躪中國時,不屈服的中國人在逶迤的太行山上浴血殺敵,英勇抗戰。姚叔叔讀中學時,先生常常教育他們“要愛國、抗日”,并參加了八路軍地下抗日工作。在先生的影響下,姚叔叔于1943年與先生同參加了薄一波領導的抗日組織“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會),并于1945年2月參加了八路軍769團!姚叔叔的父親,是一位開明愛國人士,全力支持抗戰,常常資助地下抗戰人士物資和經費,在大掃蕩時期,兇殘的日本鬼子竟殺害了姚叔叔的父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后,姚叔叔到北京看望當年一同參加抗日犧盟會的先生,談起當時在晉城一同參加八路軍的30余人,才知道只剩下姚叔叔和教書老師兩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入會誓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女,我加入犧牲救國同盟會,誓死不做亡國奴,要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斗爭到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功勛老部隊?—中野虎師 百將勁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太云叔叔和我父親所在的部隊,如今的71集團軍某旅,是與人民軍隊同齡的勝戰之師,傳奇英雄部隊,驍勇善戰,功勛卓著,有著優良傳統 ,能打硬仗惡仗的威武之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地革命時期, 該部隊參加黃麻起義,前身是鄂豫皖紅四軍第十師, 在反圍剿 、反"三路”、“六路"圍攻、及長征等重大軍事行動立下卓著功勛,被紅四方面軍總部授予“以一勝百”的獎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戰爭時期,改編為八路軍129師769團,夜襲陽明堡機場、 百團大戰、反掃蕩掩護八路軍總部轉移,這個團在太行山如雷貫耳,素有“太行鐵拳頭”之稱,在百團大戰一階段立下大功,被八路軍集總嘉獎譽為“攻如猛虎 穩如泰山”的稱號,在抗曰初期是聞名全國的四大名團: 北京盧溝橋吉星文團、南口保衛戰中的羅芳珪團、淞滬抗戰中孤軍八百壯士守衛上海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團、山西夜襲陽明堡機場的陳錫聯團。在抗戰最艱苦的精兵簡政時期,有的團縮減到剩四、五個連時,769團仍保持十幾個連的齊裝滿員近三千人。是全國抗日著名四大名團唯一的共產黨的部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上黨戰役、邯鄲戰役前,部隊由八路軍769團改編為晉冀魯豫野戰軍三縱7旅19團。三縱是二野主力,被稱為“老虎縱”,七旅又是三縱的主力,部隊三出隴海、攻打定陶、血戰張鳳集、鏖戰魯西南(浴血羊山)、千里躍進大別山、決戰淮海、部隊改編為中野11軍31師91團開始強渡長江,浙贛閔5000里追擊,揮師進軍大西南,解放重慶及成都、黔川剿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美援朝期間,1952年3月入朝,31師劃歸12軍,改編為志愿軍三兵團12軍31師91團,以第五次戰役91團沖破三個師的包圍,突圍成功而載入史冊、近一年艱辛困苦的金城地區防御戰,鏖戰上甘嶺,被前線總指揮李德生稱譽為“主力中的主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戰爭時期,該部隊戰功赫赫,從未打過敗仗,強將下面無弱兵,誕生了百余名開國將軍 ,被譽為“百將勁旅 中野虎師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2年7月15日,姚叔叔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高級步校畢業,趕到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圖左二姚叔叔在朝鮮戰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圖右一姚叔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圖右一是姚叔叔和朝鮮人民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圖左一姚太云叔叔和戰友在朝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圖姚太云叔叔和戰友楊水保前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太云前輩1955年參加江山島戰役后,1955年—1959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合成軍隊指揮系學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叔叔,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院校方隊第一方隊成員參加國慶閱兵。據姚際回憶道:“母親曾告訴說父親曾(1955年、1957年、1959年)三次到北京參加國慶閱兵式,接受毛主席的檢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圖是1957年國慶閱兵影像,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方隊排在六個軍事學校方隊的首位,看到姚太云叔叔英俊瀟灑的身影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志愿軍女兵陳桂英阿姨簡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陳桂英(1932.11-2014.10.3)湖南花恒縣人1949年11月參軍,隨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12軍35師參軍,進軍大西南入川,1949年12月進入12軍(西南軍區)衛生學校學習,地址在重慶北碚三花石,畢業后分配在12軍二分院,隨后跟隨12軍31師直屬衛生處入朝參戰(醫士)。在朝鮮戰場參加了五次戰役、金城地區防御戰,上甘嶺戰役,反登陸東海岸防御等戰地醫護工作。抗美援朝回國后,與1955年轉業到浙江省江山縣醫院工作,1957年到1959年,經組織保送調干生就讀金華醫專(后浙江醫科大學金華分校),醫生,主治醫生,文革時期多地輾轉,1974年調入溫州醫學院(現溫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生。1988年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2年10-11月,朝鮮上甘嶺戰役期間,友鄰15軍45師某團與我12軍31師91團聯合組建戰地醫療救護所,我父親李和旺任91團后勤黨委書記兼衛生隊長,陳桂英阿姨和我母親李光融在31師野戰醫院。戰地救護所在離上甘嶺主陣地4公里的獐谷,日夜搶救來自10多個團的傷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有機關及后勤衛生人員都參與繁重的運輸,晝夜不停把物質彈藥糧食運送到前線陣地山上,回來背送傷員到基地,其間不斷有敵人飛機轟炸和大炮的襲擊,有時來不及轉移,醫護人員就撲在傷員身上甚至犧牲。不少傷員被燃燒彈燒傷,全身用紗布包扎只露出鼻子和嘴,手術時又缺少麻藥,傷員疼痛的一直在哀嚎…。幾乎31師所有醫護人士的血被抽過一遍!</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可愛的人,我們的父母在戰火中奉獻青春和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圖前排左一,肖斯蒂阿姨,后排左二,陳桂英阿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我的父親母親和姚叔叔陳阿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是生死戰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圖是姚叔叔后代翻拍家中影集的照片,姚叔叔陳阿姨保存我的父親母親在朝鮮戰場的相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照片上清晰可見“</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姚教導員、陳桂英同志,紀念,李和旺、李光融贈”,</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估計是我母親的筆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李和旺,山西平定人,1939年8月參加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跟隨老部隊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共計125次戰斗、23場戰役的老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后方勤務學院指揮系畢業,多次立功授勛,因戰致殘軍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親李光融,重慶人,1949年11月參加解放軍,進入二野軍政大學學習后分配到11軍31師91團衛生隊文化教員,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12軍31師野戰醫院!</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35dlikn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老照片的故事】我的父親母親在朝鮮戰場, 入朝前部隊在晉縣結集時父母結婚了!</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2uarcwh1?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烽火硝煙 淡然一生】 懷念父親:那一年!</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圖是我的父親母親保存姚叔叔和陳阿姨在朝鮮的照片,相片背后有“</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留念,太云、桂英贈”</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的題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下圖片均為父母保存姚叔叔和陳阿姨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圖是我母親遺留的三人照片,右一是陳阿姨,神彩飛揚的青春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圖是進軍大西南解放重慶后,1950年夏季11軍31師91團營以上干部在梁山整風相片,</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前排左一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我父親李和旺,</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左五楓亭,右一孫堅,右二 李殿華,右一張雙春,右二趙金來,右四王元根!第三排左二王樹凱,左四李寶奇,右二郭士俊,右一英雄團長李長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紀90年代91團前輩相聚在重慶時,楓亭叔叔記憶有誤,說相片前排左一是“姚太云”,769團后代學民的父親王樹凱叔叔連忙回答“不是”。當學民告訴我此事,才知道我家照片“太云”,就是“姚太云”前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圖是父親遺留的“鏖兵上甘嶺”書籍,父親戰友姜智敏贈送,P56記載91團“一營教導員姚太云組織救護所”,此時父親組織91團衛生隊,他們浴血在上甘嶺戰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張是我母親保留在朝鮮的照片,后排右一,是31師師政委劉瑄,前排右一,我一直以為是我母親李光融,如今才搞清楚是陳桂英阿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找到姚叔叔陳阿姨后代,真是機緣巧合。我發表美篇的紀念文章“我的舅舅李光柱”(見以下鏈接),在留言區,我和姚際相遇了,原來70年前,在炮火連天的三千里朝鮮戰場,我們的父親母親是生死戰友,曾并肩作戰!</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2wfrb7k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最可愛的人】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士勛章榮獲者,上甘嶺戰役二等功臣,舅舅李光柱</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緣分,我父母和姚叔叔陳阿姨的戰友情,今天在我們后代之間傳承延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戰友的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圖是姚叔叔和陳阿姨影集的相片,我看到部分熟悉的前輩面孔,我家也有他們相片,前輩是誰已不清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圖是姚叔叔家保存在江山老虎山的相片,12軍31師抗美援朝回國后,營房扎駐在浙江江山,姚叔叔的孩子在那里長大,姚際深情的回憶道:“小時候印象(老虎山)山上一棵樹都沒有,和如今不同,只有老虎依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姚叔叔和陳阿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姚叔叔晚年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叔叔調入“總參”后,在當時的歷史時期被長期外派到外地為,先后在北京,浙江江山、杭州、重慶、溫州、江蘇等地工作,1976年4月轉業到寧波鎮海石油煉油廠、溫州才安定下來。姚叔叔陳阿姨及孩子在搬遷和動蕩中工作生活,可他們一心為國家而犧牲小家從無怨言,從不給組織提要求,姚叔叔對兒女說的最多的是“想起戰爭時犧牲的戰友,我們有你們三個兒女已經很知足了,那些犧牲的戰友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你們沒有資格和我們提任何個人要求”,姚叔叔一心為公,聽黨的話服從組織安排,為建設軍隊和社會貢獻畢生精力,讓晚輩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第一大隊外籍學員畢業照(主要是越南老撾柬埔寨非洲學員)當時援助他們,中間兩個中方人員是院領導,右一是姚叔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陳阿姨晚年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與姚叔叔后代交談中我才知道陳桂英阿姨在世時,常常提起我的父親“李隊長”,并說我父親對人親切友好,以身作則!的確,我父親李和旺資格老、人老實忠厚、從1939年參加八路軍就一直跟隨老部隊槍林彈雨,出生入生身經百戰,在31師是有威望和影響的衛生后勤干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我們知道的有限,無法描述姚叔叔和陳阿姨槍林彈雨奉獻的一生,只能用直言片語述說那崢嶸歲月,戰爭的無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戰爭,上黨戰役129師769團攻打老爺山時太艱巨了;浴血羊山時,連下11天大雨,淋雨水冒著炮火,三縱7旅19團強攻上到最高點羊腰;在大別山最艱苦的歲月,最寒冷12月沒有冬衣,沒有糧食供應,頑強堅持戰斗;殘酷的淮海戰役時,姚叔叔所在的連隊戰士幾乎全都犧牲;抗美援朝,鏖戰上甘嶺,被稱為“主力之主力”的31師91團代表12軍最先進入高地,姚叔叔受傷時的痛苦…。當姚際談到父母時,就會情不自禁的留下思念的淚水,晚輩唯有永遠銘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圖我發布紀念姚太云叔叔的美篇,張培林叔叔等人看后留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升月落,春去秋來,70多年的光陰,硝煙早已散去,車水馬龍,婚喪嫁娶,歷史淹沒在忙碌的生活中,仿佛什么都沒發生。姚叔叔陳阿姨、我的父親母親等前輩英雄們,雖漸漸離去,但請記住,他們是共和國的脊梁,我們心中不朽的豐碑,永遠篆刻在我們心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李光融后代百合花整理2021年2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陆川县| 宁海县| 长岭县| 余姚市| 界首市| 额尔古纳市| 社旗县| 镇远县| 怀宁县| 大姚县| 鄂托克旗| 宜昌市| 石台县| 湘阴县| 张掖市| 临泉县| 顺昌县| 四川省| 合水县| 青浦区| 上犹县| 耒阳市| 纳雍县| 常德市| 峡江县| 巫山县| 万安县| 出国| 永春县| 武安市| 南汇区| 灌云县| 辉南县| 会昌县| 武强县| 浑源县| 天津市| 桃园市| 三原县|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