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本名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澤·朱加什維利,蘇聯前最高領導人,執政近三十年( 1924 - 1953 年),任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人民委員會(后改稱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總理)、蘇聯國防部長、蘇聯大元帥,對二十世紀蘇聯和世界影響深遠。</p> <p class="ql-block">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澤·朱加什維利生于俄羅斯帝國哥里,畢業于梯弗里斯神學院。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后,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他傾向列寧的布爾什維克派別,并組織了1907年梯弗里斯銀行搶劫案以籌集革命資金。1913年開始使用筆名斯大林。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布爾什維克派執政后,斯大林為七名政治局成員之一。斯大林在蘇聯成立后,成為蘇共的總書記。盡管列寧反對,在1924年列寧去世后,斯大林成功掌權并清洗了反對派。隨后他提出了一國社會主義,列寧的新經濟政策被全面強制推行的計劃經濟和集體主義政策代替。斯大林成功實現了大規模工業化,使蘇聯從農業社會迅速轉型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然而農業集體化則擾亂了食品生產,引發了1932年蘇聯大饑荒。在1930年代,因為其極度專制,被稱為蘇聯大清洗時期。在樹立個人崇拜同時,對黨、政、軍領導人,少數民族以至普通干部和群眾進行大量逮捕,流放或勞改和屠殺,造成百萬人死亡。</p> <p class="ql-block"> 1939年8月,斯大林與希特勒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瓜分波蘭,然而隨后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盡管初期有所損失,蘇聯紅軍于1945年5月攻克柏林,在歐洲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在二戰時期吞并了波羅的海國家,在戰后的東歐扶植社會主義陣營,并支持中國、朝鮮及北越的社會主義國家。勢力擴大了的蘇聯和美國成為兩個超級大國,分別支持的東方國家與西方國家在戰后對峙形成冷戰。斯大林帶領蘇聯完成了戰后重建,并使蘇聯成為第二個擁核國。在戰后大饑荒后,斯大林發起了自然大改造和共產主義建設。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魯曉夫繼任并對其展開批判及進行去斯大林化。</p> <p class="ql-block"> 斯大林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的最重要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斯大林主義影響了世界上眾多的馬列主義組織及政府,而斯大林則被認為是社會主義和工人階級的象征。在蘇聯解體后,因曾領導抗擊納粹德國勝利及建設蘇聯,斯大林被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贊揚。對其的批評則多強調他任內使得數以百萬計人死亡,并發起大量的政治、宗教及民族鎮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庆安县|
嵊州市|
张北县|
雅江县|
海原县|
三亚市|
泽库县|
大庆市|
茌平县|
宾阳县|
绵阳市|
洛川县|
泽库县|
平武县|
光泽县|
安阳市|
唐河县|
商城县|
阿拉善右旗|
且末县|
乌什县|
台东县|
历史|
孟村|
奉节县|
临高县|
沁水县|
云林县|
东乌|
宜阳县|
湖北省|
五台县|
平谷区|
武清区|
丰顺县|
周口市|
高尔夫|
水城县|
桂林市|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