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遙看草色</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閆連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春二月,嚴冬方盡,余寒猶厲。城市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酪般細密而滋潤。我憑窗透過雨簾朦朧,眺望城外山野,隱約草色依稀連成一片,頓然生意欣欣。<br> 這早春的雨,不是很輕欲飄欲浮欲落的毛毛雨,也不是較重即閃即劃即逝的小雨,它若寒氣凝結冰晶初化,還帶硬度從有粘稠度的云層空中落下的雨,它似乎懷著對固態的幾分依戀,對液態的幾分希冀,一步三回頭地從天上走下來。<br> 城市冰山似的樓房建筑,凍得瑟瑟發抖的樹木,再堅持不住寒冷而奔跑鳴叫不停的車輛,裹著棉大衣夾膀聳肩匆匆趕路的人們……似乎還顧不上想到,會有春天的腳步正在悄悄地走來。<br> 透過雨絲垂簾,我望到的那片隱隱約約約約隱隱的草綠,竟是春天的魂啊!雨腳兒引領著她輕輕地走過睡意惺忪的山岡,走過薄冰初開的流溪,走過雪消土露的田間小路,走過冬眠昆蟲欲醒的夢地……在人們未注意的地方,閃過她一片片淡綠靚影,留下她一處處輕綠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冒出來的芽兒呀!<br> 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盡管它是柔嫩飽含水分帶著幾分幻覺的意象,也足可讓人心里生出早春融融的暖意,想到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象征。<br>遙看草色,我便神飛魂往,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那片草綠。地上是稀稀朗朗剛鉆出來極為纖細矮小的芽兒,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我抬頭遠看,遠處又有一片綠影,我跑過去,低頭仔細再看,仍是如此。干脆,我就站那兒,透過透明的絲絲雨線,欣賞遠處稀薄霧氣里輕描淡寫似的那片綠影,恍見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正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巨筆,在那鋪開大張柔白的宣紙上,隱隱洇泛出了一抹似有似無似無似有的青青之印痕……濕潤、柔軟、透明、清醒和稚嫩早春的印痕幻影,給我給這度過漫長寒冬的世界萬物,會帶來多少萌動復蘇美妙的憧憬啊!<br> 遠看似有?,近看卻無,美妙而素淡的早春之色,可與詩佛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它妙就“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難怪偉大的文學家韓愈詩說,這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呢!<br> 距離產生美。由遙看早春雨中草色,使我聯想到來自遠方的一種企望,一縷曙光,一聲呼喚,它給正處于極端惡劣環境中的生命以感召以力量。獸類、魚類、鳥類方能遙望草色,為著那片綠,不惜遙遙幾萬里,歷歷數百天,途經種種生死的考驗和犧牲,不屈不撓進行大規模的遷徙,前仆后繼,勇往直前,最終達到理想的目的地。何況我們人類,更應該同心同德,遙望早春的草色,呼喚綠的靈魂,打造綠的夢想,邁著堅實的步伐向著那片綠境進發。<br> 想到新世紀這神秘而偉大長征的前景,仿佛,那正是早春雨中并不遙遠的一抹新綠之光影,離我越來越近,越來越綠……<br><br>作者簡介:閆連生,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br> 誦讀:楊金秀、滎陽市語言藝術研究會婦聯副主席、河南群星朗誦藝術團會員、河南省演講與朗誦協會會員、滎陽市和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河南人民廣播電臺《鄭在讀詩》欄目朗讀嘉賓 <br><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通市|
洪雅县|
台前县|
泸水县|
青神县|
玉龙|
石楼县|
清水河县|
赣州市|
上蔡县|
宁海县|
博乐市|
成都市|
凤城市|
峨眉山市|
柳江县|
陈巴尔虎旗|
桓台县|
桐庐县|
安宁市|
句容市|
惠州市|
叶城县|
广德县|
渝北区|
丹寨县|
高阳县|
丰县|
错那县|
两当县|
盖州市|
彭泽县|
广东省|
沅江市|
拉萨市|
株洲县|
汕头市|
龙海市|
宜兴市|
平谷区|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