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大荒知青名人錄》是一本介紹自新中國成立初期至20世紀80年代從祖國各地上山下鄉到黑龍江省193萬知識青年中部分佼佼者的圖書。北大荒知青名人,顧名思義,就是在北大荒知青中有一定影響、名望、貢獻的佼佼者,更不乏國家級、世界級的名人,并以此確定各界別名人的不同標準。如“政治界”人物原則上為副廳局級以上領導干部,“教育界”人物以教授以上職稱為主,“文藝界”人物則以取得國家級各專業協會會員為對象。《北大荒知青名人錄》以詞條的形式出現,以個人頭像、簡歷、主要事跡、貢獻為主要內容。編輯分成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藝、醫療衛生、體育、金融、僑胞、英雄模范、烈士11個界別,涉及人物3000余人,文字近130萬字。</p><p class="ql-block">為編撰這部巨著,作者經過長期積累,歷時四年多集中的搜集、整理、編輯等不懈努力,終于完成了《北大荒知青名人錄》初稿。搶救了ー大批散失、不為人知的珍貴歷史資料,填補了北大荒歷史、北大荒知青歷史的一個空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人文階值。</p><p class="ql-block">北大荒的開發建設是我國歷史上一段重要的史篇,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屯墾戌邊、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三代北大荒人披荊斬棘、前赴后繼,留下了許多動人故事和傳世佳話。</p><p class="ql-block">北大荒知青是充滿愛國主義、革命理想主義、奮發向上、勇于奉獻的群體,是人オ濟濟、群星璀璨的群體。北大荒是知青的根,是一片魂牽夢繞的沃土。北大荒知青作為北大荒人的重要力量,不僅為北大荒奉獻了青春,做出了卓越貢獻,而且他們從這塊黑土地上汲取營養,茁壯成長。在邊疆時期,涌現出各路英雄模范,如第三套1元人民幣上的女拖拉機手的原型、新中國第一代拖拉機手﹣梁軍,北京青年帶頭志愿墾荒第一人﹣一楊華,享譽全國的為搶救國家財產英勇犧牲的知青榜樣﹣一金訓華,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的支前模范﹣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21團擔架營榮立二等功的北京知青楊一平………在后知青時代,有副國級領導干部國務委員王勇,政協副主席、央行行長周小川,政協副主席盧展工,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新彭實戈,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院士彭永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有清華、北大、北師大的校長、書記,還有諸多名揚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文藝家、企業家、金融家等。</p><p class="ql-block">尋訪北大荒知青名人的足跡,記錄他們的卓越功勛,是北大荒歷史的重要內容,是弘揚北大荒精神、繼往開來的迫切需要。正是這種需要促使本書應運而生,成為這段歷史的生動鮮活的寫照和見證。如今,他們仍然活躍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舞臺上,成為國家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中流砥柱。這是北大荒培育、鍛煉的結晶,也是他們頑強拼搏、與國家改革發展同呼吸、共命運的碩果,是北大荒的驕傲,更是國家民族之幸。知青作為一個時代的特定群體,即將成為歷史,但他們的貢獻、英名和精神將與歷史永存。</p><p class="ql-block">本書人物詞條內容比較梗概、綜合、簡要◇ 讀者可以以此為索引,進行搜索、拓展,進入更廣闊深入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謹以此書作為獻給偉大祖國的一份禮物。</p> <p class="ql-block"><b>楊楠</b> 男 </p> <p class="ql-block"><b>楊兵</b></p> <p class="ql-block"><b>康建軍</b></p><p class="ql-block">康建軍,男,北京知青,曾下鄉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二師16團(新華農場),當年黑龍江省知識青年的典型,被譽為開發邊疆建設邊疆的闖將。曾任16團副政委。1974年7月,進人兵團領導班子,曾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副政委。</p> <p class="ql-block"><b>曹煥榮</b></p> <p class="ql-block"><b>康紹邦</b></p> <p class="ql-block"><b>姜昆</b></p> <p class="ql-block"><b>孫興華</b></p> <p class="ql-block"><b>關文杰</b></p> <p class="ql-block"><b>吳歡</b></p> <p class="ql-block"><b>劉福生</b></p> <p class="ql-block"><b>鐘海明</b></p> <p class="ql-block"><b>祝肇剛</b>,保衛股張素珍愛人</p> <p class="ql-block"><b>薛敬堯</b></p> <p class="ql-block"><b>陸高聲</b></p> <p class="ql-block"><b>費方域</b></p> <p class="ql-block"><b>俞關興</b></p> <p class="ql-block"><b>張鳳桐 </b>下鄉在 6連當統計員,畢業于八一農墾大學。農廣校副校長、農業部科教司長、海南大學、熱帶作物研究院書記。</p> <p class="ql-block"><b>張抗抗</b></p> <p class="ql-block"><b>蔣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王立民</b></p> <p class="ql-block"><b>董林生</b></p> <p class="ql-block"><b>郭桂芳 </b>66年下鄉伏爾基河農場</p> <p class="ql-block"><b>魏然</b> 高文杰愛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按作者知青名人錄入標準,職務副廳級以上、行業貢獻大影響廣的標準。美篇作者認為可能漏錄的十六團名人知青:</b></p> <p class="ql-block"><b>崔國蘭</b> 5連哈爾濱知青,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副書記,現為哈工大校友聯誼會副會長。</p> <p class="ql-block"><b>李延生</b> 北京知青,老革命家李卓然之子,曾任常德市副市長、副書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謝十四連北京知青喬鳳威(老威)寄來原農場總局人事局長范學新編撰的《北大荒知青名人錄》上下冊。因未逐一閱讀、年高和非知青經歷,加上文檔剪接技術差等原因,定有遺漏或錯處。有閱過此書的十六團知青可提出補充或更正,隨時添加更改。</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当涂县|
张掖市|
溧水县|
文水县|
泊头市|
邓州市|
民乐县|
丹棱县|
资中县|
宜州市|
云安县|
台山市|
长沙市|
通山县|
洛南县|
永仁县|
双桥区|
云浮市|
建昌县|
新绛县|
冀州市|
新和县|
察隅县|
红原县|
吉水县|
金湖县|
喀什市|
余干县|
鄂伦春自治旗|
洛隆县|
罗山县|
翼城县|
华安县|
乌兰察布市|
顺义区|
霍州市|
无为县|
武川县|
新郑市|
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