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汪海平,我的一位新朋友,從認識到交往也就三兩個月,是光明徐先生牽的線,也算一個江湖的緣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去年的初秋,大約金菊未開柿子初紅的前后。一天,光明徐先生電話邀我到一個私人收藏博物館參觀,說要介紹一個朋友給我,我欣然應諾。但那天瑣事纏身,待我抽身出來,已經是錯過了時間,又恐失約,就直奔一家酒樓,聞著菜香,隔桌與海平先生相視,也慶幸終沒有淡薄了光明徐先生的好心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第一次見海平。雖倉促之見,恰有面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河西鎮汪臺村有四間門鋪寬的一座房子和圍墻一圈的大院子,是他的家。土木結構老宅,鄉村慣見的小二樓,搭眼一看富裕之戶,惠祥人家。而海平先生本人又在本村擔任某一項管理角色,活躍在社會與村民之間,用舊年老制之歸稱,他算是一位鄉紳了。大約半個月后,老羽老藤,我相約一起,在光明徐先生的陪同下拜訪了海平先生,走進了這位鄉紳的家,促成了一次有意無意的民俗趣談之旅。海平先生主講,我們一行傾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講的很好,很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記得第一次隔桌相視,看他面容氣色不俗不凡,三言兩句酬客禮數中見識頗厚,多顯韜光養晦之修度。這一初次面識的感覺,在參觀他的私人民俗博物館幾個小時里得一驗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平打開所有的館門,在前引路一一講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說海平是位鄉紳,不為過,也是不夠的。他有一個嗜好,不惜重金收藏過去的老物件,建起了漢濱區乃至安康市第一個私人獨資的民俗博物館。館里所藏展品大都是從民間普通人家里收購或拾漏得來的,有多少件,沒有留心留意。有序地擺在展廳的那些老八仙桌、太師椅、木床,神龕、木格窗,滿目琳瑯地讓人眼花繚亂,那些物件上浮雕圖案令觀者目不暇接,我也不及細問。據安康收藏協會會長徐光明佐證,海平的物件藏品大都是明清時期,掐指頭算,每一件都有百年以上的說道,這些老物件仍在疊續著幾百年的光陰。而海平先生在這疊續光陰的老物件的梳理交流中,也因為物件的時間重量、物件的歲月光芒,讓他渾身也透散著一種溫潤柔澤的包漿感。他對每一塊老物件上的雕畫,講得清晰有趣。我腦海里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一個是《紅顏禍水》。在中堂圍爐茶話的時候,海平從藏室里拿出一個陶物件說,你們看這是什么?收藏行家的光明徐先生微笑不語,一貫快語的老藤說,這就是早先年間一個把玩的陶瓷件。在我們幾個順次傳看時,海平說起故事根由。這是明代中晚期間的一個陶件,窯燒的是一位輕紗薄衣二八歲的風塵女子,沐浴半臥在蓮池邊,映水梳妝,赤唇散發,玉臂外露,纖指撫琴,垂柳弦怨,眉情目波,風騷弄姿······女子、池水,取其寓意。歷史上傳說是夏朝最后一代天子的妃子妹喜。嫁給桀之后,桀專寵妺喜、不理朝政,很快他的夏朝就給滅掉了。妺喜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千古第一狐貍精” “第一個亡國女皇”。這便是成語紅顏禍水的來由。聽海平先生繪聲繪色地解詞,我從老藤手里接過端詳,看似平常的一個可以托捏在手掌上的陶瓷小品,做工細膩之外,造型有趣,再經海平先生的一席典故妙語,不僅讓這件套品有了雅俗共兼的生命活力,也讓我感到海平先生個人從收藏到文化的修為厚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又取出一個木雕浮畫,說這是過去清初時期的老式窗門的雕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平先生說,你們看是什么內容?這也是一句成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和老藤只是看圖說話,辭不達意,光明徐先生依舊笑而不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平先生說,叫吹簫引鳳。相傳秦穆公之女叫弄玉,長得很漂亮,還擅長吹笙,自成音調,其聲宛如鳳鳴。某天夜里,弄玉在“鳳樓”上吹笙,遠遠好似有和聲傳來,余音美妙,此后弄玉茶飯不思。秦穆公知道后派人找來了這個少年叫蕭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 從此,弄玉天天在鳳樓和少年合奏笙簫,伉儷應和。一天夜里,兩人正在皎潔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龍一鳳應聲飛來,于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雙雙翔云而去。明代官窯瓷器上的吹蕭引鳳圖即是根據此傳說描繪而成,民間富裕人家也會用這個傳說在門窗戶扇上雕刻圖案,以表達了對美滿婚姻的期盼。我知道這兩個成語的字面意思,卻沒有詳細的典故記存。閑空的時候,特意和書柜上的成語詞典做過交流,與海平先生講述典故出處基本差異不大,更加驚奇海平先生記性,也欽佩他的學習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這個三寶堂里到底收藏了多少明清時期,甚至是漢代的老物件,有多少相關的典故存入這位現時代 “ 鄉紳 ” 的頭腦里,不易也不便細問。但從呡茶趣談的客座時間里,我們能夠聽到海平先生的心聲,他已經收集了三百多尊羅漢像,那些質地釉光很好的陶窯制品,神態泰然安祥,笑而不猙,就擺在展館的前廳。等到五百尊羅漢全部到位后,海平先生會把三寶堂改名《百佛堂》。這是他個人生活的一個愿望,凈度心靈。而問及所給予熱情傾心傾力構建這個民俗博物館最終的歸宿時,海平先生淡顏輕語地說, 這些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的老物件,最終都是國家的,我們玩大件古董舊物收藏的,開始只是一個愛好,慢慢地就成了一種責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一個普通公民角色的小人物,在零碎的日子里不斷沉淀升華的大情懷,多么地令人敬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無言以應,相比之下也少了這樣胸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餞別的酒食桌上,海平先生的談吐中有對收藏知識的見識,也有收藏愛好與文化傳承的見解,每每言語中無不滲透或洋溢著傳統的易理經學之大識慧。我們參觀三寶堂私人民俗博物館那天,海平先生特意點上一炷香,定座在一架古琴前,為我們這幾個訪客撫琴撥弦,演奏了一曲隆中對,那絲絲弦音中可聽聞出海平先生的人生之趣味情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平先生,一位生于鄉村,卻是一個謙行在寬闊視野廣袤大地的耕者。那個耕,是收藏趣味之耕,文化傳承之耕,家國情懷之耕,孜孜不倦,躬身不息。而我一直在想著觸景而動的題話——</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一位鄉紳的大情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告別多日,我腦海里翻來覆去就只有這樣一個海平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2??0??2??2??元月十九日于西廂書房</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五家渠市|
安远县|
汽车|
新乡县|
老河口市|
余干县|
镇宁|
陇川县|
东兴市|
开鲁县|
苍南县|
邢台县|
邹平县|
郓城县|
城口县|
介休市|
绥德县|
星座|
东港市|
抚松县|
安庆市|
漳平市|
余姚市|
东光县|
清远市|
辛集市|
成武县|
亳州市|
波密县|
澄江县|
英吉沙县|
三穗县|
元谋县|
武山县|
陇南市|
土默特左旗|
历史|
波密县|
水城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