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一到立冬,便下一場幾十年不遇的大雪,網絡里瞬間就有了關于今年冬天是冷冬是寒冬的各種預測,可大雪過后,氣溫又漸漸回升,直至過了‘三九’天,臨近了春節,天氣比往年這個時候還要暖和些。 </p><p class="ql-block">城市里的冬天屋里有空調有暖氣,出門就坐車,已感覺不出小時候在老家時冬天的那種寒冷。可在城里住久了,我還會常常想起老家的冬天和老家的人與事。</p><p class="ql-block">鄉下老家還有一處父母留下來的老宅,歲月的年輪見證了老宅從興旺到它的漸行漸老,我們每年一兩次的探望也總是來去匆匆,就好似周末的一日游,去時興致勃勃,回時又像是一種離棄,一種逃避,心里早已被傷感塞滿。</p><p class="ql-block">離家幾十年,鄉下老家變美了,但也變得陌生,上一輩的老人們越來越少,同齡的常年在外打拼,看見的多是陌生的面孔與陌生眼光,前些日子,為了更多的藍天白云,國家要給老宅安裝天然氣,我去村委會辦理手續,看見年輕的村干部,我只好先提起同村外甥再自我介紹,瞬間,覺得自己已成了這里的過客。</p> <p class="ql-block">現在,老家取暖做飯也和城里一樣用上了天然氣,在以前可全憑燒柴禾的,莊稼的秸稈,樹下的落葉,地頭、山崗邊的枯草,可都是家家的必備之物,當灶臺里柴火燒旺,炊煙裊裊升起時,小村里充滿了煙火的味道,老遠就能聞到媽媽做的飯菜香。</p><p class="ql-block">那年代,生產隊分的柴禾家家都不夠燒,秋冬季節正是拾柴好時候,可只有等生產隊把糧食和成捆的莊稼秸稈拉完,由生產隊長宣布哪塊地“解放”了,人們一擁而上眨眼之間便地把地里的柴禾收拾得一干二凈。</p><p class="ql-block">秋末冬初,村頭、路邊的各種大樹的葉子都已泛黃,時不時地飄落下來,每當狂風驟雨過后,我和姐妹們就會早早去大路邊的樹下,把粘著泥土的落葉一筐筐地背回家,母親看我們累的夠嗆,會把剛做熟的玉米粥剩在鍋里一些,灶臺里再添上一把火做成香噴噴的粥嘎嘎獎勵給我們吃。</p><p class="ql-block">實在拾不到柴時,我們就去刨玉米秸或豆子留在地里的根須,甚至用大耙把地里的一些細小的茅草都耬回家,每年冬天,我們家拾的柴總是全村最多的,全家取暖做飯就不會再為柴禾發愁了。</p> <p class="ql-block">小時候,老家冬天是寒冷的,記憶中數九天里大雪總是一場接著一場,小伙伴們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彈玻璃球玩起來總是不懼天寒地凍,有的家里孩子多棉鞋棉衣都穿不齊,手腳凍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可玩起游戲來都顧不上回家暖和一下,自然也少不了父母的責罵。</p><p class="ql-block">后來參加工作離開了老家,家鄉的大雪也好像少了許多,印象最深那場大雪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那年,愛人第一次與我回老家過年,春節那天中午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一直下到第二天早上,大雪下的封了門,每天一趟到縣城火車站的長途車也停運了,當時國家還沒有實行春節長假,我和愛人急著回去上班,四姐夫就想用自家的驢車送我們去火車站,可雪太大,驢多次失了前蹄,沒走多遠只好返回。過了兩天,四姐夫又借來一輛大騾子車才把我們送到幾十里外的火車站,當時,北風呼嘯愛人在車上蓋了兩層棉被,凍得還直哆嗦,三十多年過去了,每當愛人想起來還直抱委屈呢。</p><p class="ql-block">近幾年,家里有了汽車,冬天里回老家也不再用怕天氣的寒冷,可每次回來卻總覺得老家的味道在慢慢變淡,家家的房子新了、街道平坦了,可卻很少看見墻邊曬太陽的老人和成群嬉戲打鬧的孩童,家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卻再難嘗到記憶里的家鄉特有美食的味道。</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說,我是在鄉下老家長大的,是家鄉的山水養育了我,腦海里閃過老家的一草一木,哪怕是一陣風,一場雪都會讓我倍受感動,那份情懷無論走多遠,過多久都不會迷失,因為早已在心中扎了根。</p> <p class="ql-block">文字/老朱</p><p class="ql-block">圖片/取景于老家</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深圳市|
青川县|
河间市|
景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昌吉市|
壤塘县|
天峨县|
镇沅|
永修县|
开封市|
酉阳|
孟津县|
丘北县|
卓资县|
河东区|
清水河县|
泸水县|
宜兰市|
青阳县|
乌什县|
乾安县|
宽城|
泗阳县|
上栗县|
陆河县|
洛阳市|
辽源市|
和静县|
邵阳市|
佛冈县|
商洛市|
新龙县|
大名县|
常德市|
方山县|
通许县|
华池县|
周口市|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