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鄉,對于作家來說是寫作的起點。</p><p class="ql-block">遲子建的文學就是從故鄉黑土地里生長出來的。這塊極寒而肥沃的土地擁有兩條血脈——黑龍江和松花江,遲子建把生活的故鄉變成文學的故鄉。</p><p class="ql-block">作家蘇童眼中的遲子建是這樣的:“我們在她的筆下總能看到,北國滿世界的大雪,冰凍或奔涌的河流,自由自在的魚,生生不息的樹,飛鳥與野獸,鮮花或云朵,風的聲音,星空的低語,清凜的月色,雖然人在煙火和紅塵之中,但遲子建的筆下,自然一直作為永恒的背景承載著一切,注視著一切,當然也撫慰著一切。”</p> <p class="ql-block">遲子建,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北極村。她的父親希望她像曹植(字子建)一樣文采飛揚,取名子建。出生時正值農歷正月十五,取乳名迎燈。在黑龍江畔她度過了整個童年和少年時光。</p><p class="ql-block">從出生到工作的前幾年,漠河、塔河、加格達奇自北向南,生活的軌跡遍布大興安嶺,曾經的經歷成為她創作的底色,正如遲子建所說:“因為我寫作是寫這片土地,是生命和這片土地滋養賦予我的,我生命和文學的根,其實就是冰雪根芽。”</p> <p class="ql-block">遲子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p><p class="ql-block">1983年,開始文學創作。</p><p class="ql-block">1984年,畢業于大興安嶺師范學校。</p><p class="ql-block">1985.01 發表短篇小說《那丟失的……》</p><p class="ql-block">1986年,發表中篇小說《北極村童話》</p><p class="ql-block">1987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的研究生班學習。</p><p class="ql-block">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p><p class="ql-block">同年,畢業后到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工作。</p><p class="ql-block">1993年,《霧月牛欄》獲得“莊重文文學獎”。</p><p class="ql-block">1996年,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0年,《清水洗塵》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span></p><p class="ql-block">2000年,出版長篇小說《偽滿洲國》。</p><p class="ql-block">2004年,出版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p><p class="ql-block">岸》。</p><p class="ql-block">2005年,中篇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p><p class="ql-block">2009年,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p><p class="ql-block">2010年,長篇小說《白雪烏鴉》獲人民文學獎。</p><p class="ql-block">2015年,出版長篇小說《群山之巔》。</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23日,遲子建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0年9月,長篇小說《煙火漫卷》出版。(篇末附遲子建詳細書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遲子建獲得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第一、二、四屆魯迅文學獎(中國首位作家獲此殊榮)、第三屆冰心散文獎、第六屆莊重文文學獎、2003年獲得澳大利亞懸念句子學獎等大獎。在所有這些獎項中,包括了長篇小說獎、中篇小說獎和散文獎等等。她的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國出版,她是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國作協第六、七、九屆全委會委員,中國作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政協黑龍江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副主席,黑龍江省作協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從《北極村童話》到《煙火漫卷》,遲子建的腳步從未停歇。35年的寫作,遲子建用超過600萬字、出版80多部單行本的體量建立起一個美麗與蒼涼并存的文學世界,在作家群體中獨樹一幟。</p><p class="ql-block"> 正如作家阿來的評價:“是遲子建一系列文字的書寫,讓黑龍江岸上這片廣大的黑土地,成為中國人意識中真實可觸的、血肉豐滿的真實存在。”</p><p class="ql-block">而寫作對于遲子建而言,是生命當中最不離不棄的伴侶。遲子建:“尤其我經歷過個人的創痛以后,我覺得命運可以讓兩個特別相愛的人離散,可是命運不會讓你和你的筆分離,只要我有呼吸,這支筆會陪伴我一直走下去,是它滋養了我。我希望有一天,這支筆陪伴著我,和我的白發一樣,能讓我的作品,真正經過歲月的洗禮以后,能夠閃光。”</p> <p class="ql-block">“誰來署名的早晨”,“誰來落幕的夜晚”,是遲子建202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煙火漫卷》上部與下部的標題,標題蘊含著神秘的禪機和沉郁的嘆息,頗能引發讀者探索的興味。“誰來署名的早晨”<span style="font-size: 18px;">“誰來落幕的夜晚”,</span>既是《煙火漫卷》對哈爾濱城市身份的發問,也是對哈爾濱人的身份發問。《煙火漫卷》帶有城市傳記的意味,是遲子建對哈爾濱的歷史文化、身世之謎和身份體認的一次大規模發問和作答。</p> <p class="ql-block">作品以劉建國、黃娥、于大衛等為主角,以劉驕華、謝楚薇、翁子安、雜拌兒等為襯托,以尋找40多年前丟失的嬰兒(銅錘)和離家出走的盧木頭為主線,通過現實事件與歷史故事的互相交織,以及自然風貌與人文風物的相互融匯,結構成一部散發著人間煙火氣的現實主義小說。</p><p class="ql-block">凌晨批發市場喧鬧的交易,晨曦時分的鳥雀和鳴,城市街道開出的每一種鮮花,食物的香味,澡堂子里氤氳濕潤的熱氣,舊貨市場的老器物,老會堂音樂廳的演出,飯館、禮堂里的二人轉,風味小吃、服裝、交通……哈爾濱的豐富生活包含其中,溫婉細致,意味深長。這部小說呈現給讀者的與其說是城市眾生的悲情故事,不如說是一幅悲歡交織的社會畫卷,只是這幅畫卷被涂抹上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煙火色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哈爾濱道外老街區)</span></p> <p class="ql-block"> 無論春夏,為哈爾濱這座城破曉的不是日頭,而是大地上卑微的生靈。穿行在《煙火漫卷》中的每個凡人,幾乎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劉建國駕駛的愛心救護車,仿佛人性的犁鏵,犀利地剖開現實的種種負累,滿懷憂患地鉤沉歷史深藏的風云。</p><p class="ql-block"> ——上部篇頭</p><p class="ql-block"> 無論寒暑,伴著哈爾濱這座城入眠的,不是月亮,而是凡塵中唱著夜曲的人們。不管是生于斯,還是來自異鄉,他們在來來往往中所呈現的生命的經緯,是大地的月影,斑駁飄搖,溫柔動人,為長夜中愛痛交織的人們,送去微光。</p><p class="ql-block"> ——下部篇頭</p><p class="ql-block"> 哈爾濱對于我來說,是一座埋藏著父輩眼淚的城。埋藏著父輩眼淚的城,在后輩的寫作者眼里,可以是一只血腳印,也可以是一顆露珠……哈爾濱這座自開埠起就體現出鮮明包容性的城市,無論是城里人還是城外人,他們的碰撞和融合,他們在彼此尋找中所呈現的生命經緯,是文學的織錦,會吸引我與他們再續緣分。</p><p class="ql-block"> ——后記《我們時代的塑膠跑道》</p> <p class="ql-block">2020年初遲子建寫完《煙火漫卷》后,曾到父親的墳前訴說:“我完成了一部關于哈爾濱的長篇小說”。這表明書寫哈爾濱是她的一個夙愿。在這之前,遲子建在小說《偽滿洲國》《黃雞白酒》《起舞》《白雪烏鴉》《晚安玫瑰》中,就已把筆觸伸向哈爾濱這座城市。不過,這些小說繪制的是哈爾濱城的片段歷史和局部地圖。直到創作《煙火漫卷》,遲子建才以幾代人的際遇呈現哈爾濱城的完整歷史,哈爾濱才以“強悍的主題風貌”,在小說中得到了“獨立呈現”,因此有學者認為“哈爾濱是《煙火漫卷》真正的中心”。《煙火漫卷》把哈爾濱前生今世的滄桑歷史作為人與城的身份建構背景,牽連起哈爾濱人的身世之謎和命運變數。</p><p class="ql-block">遲子建說:“有一種煙火,可能是深藏在地下,又回到人間的。我喜歡煙火人間的感覺,雖然這些東西未必一定寫到我小說當中,但是我不經意這樣走過的時候,感染了這種人間煙火氣。”</p><p class="ql-block">對遲子建而言,哈爾濱是她的第二精神家園,《煙火漫卷》也是一曲獻給她生活了三十年的哈爾濱城的絕色交響。</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市圖書館和哈爾濱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第35期“一書?一城”之“煙火如歌漫卷 故鄉游云傳情”分上、下兩集播出。評論嘉賓郭力、金鋼,助力嘉賓胡泓、趙文銘、張春媚做客哈爾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演播間,解讀著名作家遲子建的長篇小說《煙火漫卷》。</p><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日、3日(春節初二、初三)下午14:00哈爾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播出,次日上午10:10重播。</p><p class="ql-block">6日、7日(初六、初七)日下午14:00播出,次日上午10:10再次重播。同時通過今日頭條、百家號和微信小程序冰橙V 手機端進行視頻同步播出。</p><p class="ql-block">品書香閱盡人間煙火,過大年享受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評論嘉賓郭力,文學博士,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當代文學專業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女性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專家審查委員會專家。</p><p class="ql-block"> 著作有《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生命意識》《北極光的遙想者——張抗抗論》《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沃土繁花》,主編《龍江大系·小說卷》《抗戰時期黑土作家叢書?羅蓀集》《抗戰時期黑土作家叢書?金劍嘯集》。近年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光明日報》《南方文壇》《江海學刊》《北方論叢》《學習與探索》等核心級刊物發表論文60余篇。科研成果獲得多次省部級以上獎勵。</p><p class="ql-block">郭力老師曾是“一書?一城”十四期和三十三期評論嘉賓。</p> <p class="ql-block">評論嘉賓金鋼,1997年至2007年就讀于山東大學,先后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7年8月入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至今。副研究員,碩士導師。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在哈爾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做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東北地域文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相關研究。參加工作以來,主持國家社科項目1項,黑龍江省社科項目3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2013年入選龍江文化名家暨六個一批青年人才。現為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黑龍江流域文明”后備帶頭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文藝理論學會理事,政協哈爾濱市道里區第十五屆委員會委員。</p> <p class="ql-block">助力嘉賓胡泓1951年出生于哈爾濱市,父親是中國人,1957年哈工大畢業由國家派往蘇聯東歐留學,水電工程師。母親是出生在哈爾濱的俄國僑民,四歲時隨母親外婆舅舅們回蘇聯被放逐西伯利亞,兩年后輾轉返回哈爾濱。自幼學習音樂,下過鄉,當過部隊文工團演奏員。在文工團期間1973年開始寫作,1980年代初在國內刊物發表小說。后到國外做建筑師十幾年。再回國做建筑設計,2010年重操寫作舊業,主要寫近三十萬俄國僑民在1917年沙皇政府被推翻后逃亡到哈爾濱的題材。并以寫作作為生命最終工作。</p><p class="ql-block">胡泓老師曾是“一書?一城”第六期《戀上你的憂傷》主嘉賓。</p> <p class="ql-block">助力嘉賓趙文銘,筆名山泉,哈爾濱人,機關退休干部,文學藝術愛好者,文化志愿者。冰城文學藝術交流社社長,山泉策劃工作室負責人,“冰城文藝交流”微信公眾號創建者、執行編輯、策劃人。熱愛生活,崇尚自然,喜歡寫散文、小小說、人物專訪等。作品有長篇小說《帶尖頂的洋房》《半個月亮》和散文隨筆集《江中月色》。</p> <p class="ql-block">朗誦嘉賓張春媚,留俄博士,國家漢辦委派的孔子學院對外漢語老師,市委宣傳部文明辦選出的2017年全市閱讀推廣人。哈爾濱市作家協會會員,市國學學會理事。</p> <p class="ql-block">朗誦嘉賓宿晶波 ,黑龍江春之聲朗誦吟唱藝術團團長,2021年“中國夢 燕山情”全國朗誦大賽金獎,2022年哈爾濱市香坊區委宣傳部舉辦“不忘百年路 奮斗新征程”演講比賽十強。</p> <p class="ql-block">現場讀者劉一 ,上海戲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二年級學生。</p> <p class="ql-block">現場讀者曲悅爾,黑龍江省實驗中學高二(11)班學生。</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王瑞,在哈爾濱電視臺擔任《問醫》執行制片人、主持人,《律師幫幫忙》主持人。</p><p class="ql-block">2010年以來曾策劃、主持《追夢主持人》大賽 、《腫瘤防治宣傳周》等多個電視節目和《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中秋寄相思》等多場次文藝演出。創作、編導和主持的作品及個人曾多次獲大獎。</p> <p class="ql-block">附:遲子建作品</p><p class="ql-block">長篇小說</p><p class="ql-block">1997《樹下》 江蘇文藝出版社</p><p class="ql-block">1997 《晨鐘響徹黃昏》 江蘇文藝出版社</p><p class="ql-block">1998 《熱鳥》 明天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0 《偽滿洲國》 作家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3.04 《越過云層的晴朗》 上海文藝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4.05 《偽滿洲國》 人民文學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5.12 《額爾古納河右岸》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9.09 《越過云層的晴朗》 作家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10.08 《白雪烏鴉》 人民文學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15.01 《群山之巔》 人民文學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20.09 《煙火漫卷》 人民文學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中篇小說</p><p class="ql-block">1986.02 《北極村童話》載于《人民文學》</p><p class="ql-block">1986.09 《初春大遷徙》載于《中國》</p><p class="ql-block">1988.03 《海市》載于《東北作家》</p><p class="ql-block">1988.04 《沒有夏天了》載于《鐘山》</p><p class="ql-block">1988.05 《左面是籬笆,右面是玫瑰》載于《中外文學》</p><p class="ql-block">1989.03 《奇寒》載于《小說家》</p><p class="ql-block">1989.03 《小酒店初戀》載于《莽原》</p><p class="ql-block">1989.04 《遙渡相思》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1990.02 《原始風景》載于《人民文學》</p><p class="ql-block">1990.04 《懷想時節》載于《鐘山》</p><p class="ql-block">1990.05 《爐火依然》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1990.06 《麥穗》載于《青年文學》</p><p class="ql-block">1991.04 《舊時代的磨房》載于《小說家》</p><p class="ql-block">1992.01 《秧歌》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1993.01 《無邊水色》載于《漓江》</p><p class="ql-block">1993.02 《東窗》載于《芙蓉》</p><p class="ql-block">1993.03 《香坊》載于《鐘山》</p><p class="ql-block">1993.03 《格局》載于《鴨綠江》</p><p class="ql-block">1994.01 《向著白夜旅行》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1994.03 《音樂與畫冊里的生活》載于《花城》</p><p class="ql-block">1994.05 《洋鐵鋪叮當響》載于《青年文學》</p><p class="ql-block">1995.02 《岸上的美奴》載于《鐘山》</p><p class="ql-block">1995.02 《原野上的羊群》載于《大家》</p><p class="ql-block">1996.03 《白銀那》載于《大家》</p><p class="ql-block">1996.03 《日落碗窯》載于《中國作家》</p><p class="ql-block">1997.03 《逆行精靈》載于《鐘山》</p><p class="ql-block">1997.06 《九朵蝴蝶花》載于《大家》</p><p class="ql-block">1998.01 《觀彗記》載于《花城》</p><p class="ql-block">1999.02 《青草如歌的正午》載于《十月》</p><p class="ql-block">2000.03 《五丈寺廟會》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2001.02 《鴨如花》載于《人民文學》</p><p class="ql-block">2001.04 《瘋人院的小磨盤》載于《大家》</p><p class="ql-block">2002.01 《芳草在沼澤中》載于《鐘山》</p><p class="ql-block">2002.05 《酒鬼的魚鷹》載于《天涯》</p><p class="ql-block">2003.07 《零作坊》載于《北京文學》</p><p class="ql-block">2003.05 《相約怡瀟閣》載于《小說月報.原創版》</p><p class="ql-block">2003.06 《踏著月光的行板》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2005.03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載于《鐘山》</p><p class="ql-block">2006.04 《西街魂兒》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2006.05 《第三地晚餐》載于《小說月報》</p><p class="ql-block">2007.06 《起舞》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2008.09 《布基蘭小站的臘八夜》載于《小說月報》</p><p class="ql-block">2009.04 《鬼魅丹青》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2010.06 《泥霞池》載于《北京文學》</p><p class="ql-block">2011 《黃雞白酒》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2012 《別雅山谷的父子》載于《收獲》</p><p class="ql-block">2013.03 《晚安玫瑰 載于《人民文學》</p><p class="ql-block">2018《候鳥的勇敢》載于《人民文學》</p> <p class="ql-block">短篇小說</p><p class="ql-block">1985.01 《那丟失的……》發表于《北方文學》</p><p class="ql-block">1985.03 《沉睡的大固其固》發表于《北方文學》</p><p class="ql-block">1986.01 《舊土地》發表于《北方文學》</p><p class="ql-block">1986.02 《沒有月亮的抱月灣》發表于《小說林》</p><p class="ql-block">1986.04 《在低洼處》發表于《小說林》</p><p class="ql-block">1987.03 《白雪國里的香枕》發表于《作家》</p><p class="ql-block">1987.08 《北國一片蒼茫 》發表于《青年文學》</p><p class="ql-block">1988.03 《星期天》發表于《小說林》</p><p class="ql-block">1991.04 《煙霞生卒年表》發表于《春風》</p><p class="ql-block">2010.02 《五羊嶺的萬花筒》發表于《鐘山》</p><p class="ql-block">2011 《七十年代的四季歌》發表于《上海文學》</p><p class="ql-block">2012 《他們的指甲》發表于《作家》</p><p class="ql-block">2021 .09《喝湯的聲音》發表于《小說月報》</p> <p class="ql-block">文集作品</p><p class="ql-block">1997 《遲子建文集》收錄篇目《原野上的羊群》《秧歌》《親親土豆》《樹下》 </p><p class="ql-block">江蘇文藝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8.01 《遲子建散文》收錄篇目《西柵的梆聲》《魯鎮的黑夜與白天》《我對黑暗的柔情》《傷懷之美》《鶴之舞》《薩爾圖落日》《水墨丹青哈爾濱》《一只驚天動地的蟲子》 人民文學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8.05 《遲子建中篇小說集》收錄篇目《逆行精靈》《零作坊》《原始風景》《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起舞》《秧歌》 上海人民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9.04 《遲子建散文》收錄篇目《水袖煙波》《雪山的長夜》《最是滄桑起風情》《啞巴與春天》《蚊煙中的往事》《故鄉的吃食》《女人與花朵》《時遠時近的光》《狗春秋》《我的夢開始的地方》《從山巒到海洋》《一個人和三個時代》 浙江文藝出版</p> <p class="ql-block">翻譯作品</p><p class="ql-block">1998 年小說集《秧歌》被譯為法文Bleu De Chine 出版社 </p><p class="ql-block">2002 年《磨坊》被譯為法文 Bleu De Chine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2 年《向著白夜旅行》被譯為意大利文 Pisani 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3 年《偽滿洲國》(上、下卷) 被譯為日文 日本河出書房新社</p><p class="ql-block">2004 年《香坊》被譯為法文Bleu De Chine 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4 年《秧歌》被譯為意大利文 Pisani 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4 年《格里格海的細雨黃昏》 被譯為英文 澳大利亞喬伊斯基金會出版</p><p class="ql-block">2005 年《原野上的羊群》 被譯為英文 </p><p class="ql-block">2007 年《踏著月光的行板》 被譯為意大利文 pisani 出版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市圖書館“一書?一城”項目組</p><p class="ql-block">聯系電話:0451—86690624</p><p class="ql-block">QQ郵箱:gbydtg123@163.com</p><p class="ql-block">通信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49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镇市|
吴江市|
方城县|
启东市|
静乐县|
盐源县|
中江县|
高雄县|
荥经县|
阿坝|
进贤县|
色达县|
遂昌县|
辉南县|
泌阳县|
北流市|
铜川市|
芷江|
海城市|
盐城市|
鲁山县|
岳阳市|
田林县|
华容县|
宜黄县|
垦利县|
吉安市|
遂川县|
霍林郭勒市|
黄冈市|
长葛市|
华亭县|
昌黎县|
乌鲁木齐市|
嘉黎县|
屯昌县|
宜宾市|
沙坪坝区|
平乐县|
洪湖市|
丽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