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園位于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揚州市東關街316號。是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 ,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所建的私家宅園。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住宅區按福、祿、壽、財、喜五路排列,有住房兩百余間,前宅后園,是最具揚州特色的明清私家園林。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并列為中國四大名園?,F尚存住宅區東、中、西三路,園林保存基本完好。 黃至筠(1770-1836)字韻芬,原籍浙江 ?!稉P州畫苑錄》載“幼即以鹽策名聞天下,能斷大事,肩艱巨,為兩淮之冠者垂五十年” 。嘉慶三年捐助白銀十萬兩賑災,龍顏大悅,欽賜鹽運使司鹽運使,正二品頂戴,賞圓明園聽戲。黃至筠一時成為炙手可熱的紅頂商人。 現存的東路住宅區有主房三進。第一進“頌美堂” 取意以清為美。是管家處理一般性事務的主要場所。體量不大,但等級較高。兩旁立柱上有楹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后有良圖惟儉與勤?!?屏門之上懸掛的楹聯“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參禪酒可仙。”為汪士慎所書。汪士慎(1686-1759) 字近人,號巢林。清代揚州著名詩人,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 東路第二進為“楠木廳” ,用材全是珍貴的金絲楠木,做工極為考究,為揚州不多見的廳房。是園主人舉家用餐的小型宴會之所。圓桌、圓凳,寓意著圓圓滿滿,合家歡聚。屏門上懸掛揚州八怪之首金農撰寫的楹聯“飲量豈止于醉;雅懷乃游乎仙?!眱膳粤⒅系拈郝撌恰凹矣囡L月四時樂;大羹有味是讀書。” 東路第三進是廚房。格局為三間兩廂,從七架梁式。排山有中柱,是典型的揚州民居構造。由于廚房早已廢棄,為了讓人能更直觀的了解歷史狀況,在此屋按傳統廚房布局作了恢復性陳設布置。內設大鍋灶,置食盒,酒壇,條凳等廚房用具,使人如臨其境。 現存中路住宅區亦為三進。第一進是正廳,中進和后進為住宅,謂之前廳后寢。正廳名“漢學堂”, 是園主人接待賓客的主要場所。 全部用珍貴的柏木精工建造,是揚州最大最好的柏木廳。廳中紅木家具均為竹行紋式,寓意“竹報平安,平安是?!?。屏門上懸掛著鄭板橋的楹聯“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眱膳粤⒅系拈郝摓椤叭в嗄晟舷鹿?;一十七家文字奇?!? 中路中進為三間兩廂的住宅,是黃至筠次子黃奭住所。黃奭,又名錫麟,字右原,欽賜舉人,刑部浙江司郎中,江西司行走軍功隨帶加三級。清代輯佚大家,有《漢學堂叢書》行世,師承惠棟、江藩?!肚迨妨袀鳌肪砹胖杏小饵S奭傳》。揚州學派巨擘阮元譽其勤博,故以“勤博” 名其正堂。堂內懸掛“四時讀書歌” 一幅,大篆體楹聯一副“漫研竹露裁唐句;細嚼梅花讀晉書?!眱蓭麨榕P室書房,現已改造成展廳,臥室改造為“阮元與個園” 展廳,書房改造為“風雨四百年” 展廳。 中路后進亦為三間兩廂住宅,是黃至筠最小的兒子,五子黃錫禧的住房。黃錫禧,字子鴻,號鴻道人,官同知。據《蕪城懷舊錄》載:“錫禧尚風雅,長于詩詞文字。”其詞清麗婉約,淡然天成。著有《棲云山館詞存》。住房正廳迎面懸掛山水中堂,楹聯為“云中辨江樹;花里聽鳴禽?!本褪屈S錫禧本人所撰。 正廳西間為書房,布置簡樸典雅,毫無富商奢華氣。正面板壁上掛有“硯潤爐溫” 橫匾,顯示出儒雅的書卷氣。 西路住宅區現存主房三進。前進為清頌堂 ,全以杉木構架,做工極為考究,是三路住宅中最高的廳堂。因黃至筠晚年已清譽有加,故名:清頌堂。室內家具全是八仙文飾,古樸精雅。立柱上的楹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逼灵T上方有存放先人牌位、遺象的閣樓。該廳是住宅中等級最高的廳堂,為主人接待高貴賓客,舉辦堂會、家庭祭祀的重要場所。 西路中進為明三暗五格局的樓宅,樓上下共十間。是園主黃至筠的起居室。 樓下西邊內室是黃至筠臥室,套間是書房。 樓下東邊內室有樓梯可直達二樓,樓上是內眷活動場所。 樓下正堂有門,可直通后進繡樓。 西路后進仍為三面置廊,明三暗五的樓宅,樓上下共十間。 樓下是正廳臥室,正廳裝飾簡樸,屏門后原有腰門直抵花園,是太太小姐們進入花園賞景之門。<br>從屏門后有樓梯可上樓,樓上是閨房繡樓,有女兒的臥室、書房、娛樂室、浴房等。高墻深院,與世隔絕,可謂養在深閨人未識 。<br> 從住宅步入花園正中的月洞門,門額上刻著黃至筠親筆所書“個園” 。門外兩側有花壇,花壇內滿栽翠竹,竹叢中插置石筍,形成別開生面的竹石圖,以示雨后春筍之意,點出春山主題。 園門內外同是春景,意境全然不同。門外還是雨后春筍的早春時光,門內已是春光明媚,為進一步渲染春的氣息,造園者用了各種形態別致的太湖石,以貼山、圍山、點山等不同手法構成了一幅“十二生肖鬧春圖”。 正對園門有一座四面空靈的“宜雨軒” ,既是當年黃至筠接待賓客的重要場所,也是整個園林謀篇布局的中心。門前的楹聯是“朝宜調琴暮宜鼓瑟;舊雨適至今雨初來?!崩顏喨琊?,費新我書。 個園的獨特魅力就在其將四季假山結合到一個園內,以宜雨軒為中心,既相互滲透,又自成一體。“人在廳中坐,景從四邊來?!斌w現了四季輪回,周而復始的意境。宜雨軒匾額劉海粟題,兩旁立柱上的楹聯“世無遺草真能隱;山有名花轉不孤?!绷謩t徐撰,林散之書。 從春山到夏山的過渡之處,有一幢帶曲廊的小樓,精致典雅,極富品味。 樓下懸有橫匾“覓句廊” ,可能是古人吟詩作賦之所在。兩旁廊柱上的楹聯為清代大詩人袁枚的詩句“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走過覓句廊我們便由春入夏,眼前綠樹成蔭,數株高大的廣玉蘭和楓楊掩映著一座蒼翠欲滴的太湖石假山,這就是夏山。青灰色的湖石,飄逸俊秀,形姿多變,體現了“夏云多奇峰” 的 畫意。 每塊石頭都有“瘦、皺,漏、透”的賞石特點,其中一塊類似“丑”字的太湖石,竟被譽為個園的鎮園之寶。夏山山頂有鶴亭,匾額上的題寫者田原,亭柱兩旁的楹聯是“立如依岸雪;飛似向池泉。”撰寫者為卞雪松。亭前一株古柏,枝條虬曲,仿佛歷經百年滄桑。 從夏山上由西向東步入一條古色古香的木質長廊,這是個園體量最大的建筑,“抱山樓”的長廊。 立于廊上可見樓下水池東邊,有一六角小亭,飛檐翹角,清麗挺拔。亭上懸一匾額“清漪”, 題寫者卞雪松,兩旁亭柱上有楹聯“何處簫聲,醉倚春風弄明月;幾痕波影,斜撐老樹護幽亭?!蔽褐澴珜憽? 抱山樓東攬秋山,西抱夏山,故名“抱山樓”。抱山樓上下各有房七間。抱山樓的橫匾由王板哉題,兩旁的楹聯“峭壁削成開畫障;玉峰晴色上朱闌?!睘閺埲A父書。 沿抱山樓長廊東行可直達秋山山巔的拂云亭,這是園內最高的建筑,人立其中俯瞰全園,古木、假山、池水、亭臺盡收眼底。秋山用黃石疊成以渲染秋色,植以蒼勁的古松,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黃山。 秋山最為精妙處是山道的構筑,與石屋、石橋、石洞、石筑融為一體,時澗時谷,時壁時崖,變化莫測。平添了游山的樂趣。 秋山南峰有一山間小筑,面西而建,上懸匾額題曰“住秋閣” 為李圣和所題。兩旁的立柱上掛鄭板橋的楹聯“秋從夏雨聲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尋?!? 叢書樓在秋山南端,此樓背依秋山,面南而立,三開間,樓上下共六間,沿秋山石階可至樓上,是主人藏書與讀書的地方。樓前有一小小院落,植梧桐一株,主干已斜出屋檐,頗有些“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意味。叢書樓門旁的立柱上有楹聯“清氣若蘭虛懷當竹;樂情在水靜趣同山?!睘橹苤靖叩呐f聯。 過了叢書樓,便從秋山走入了冬山。冬山用宣石壘疊而成,宣石亦稱雪石,主要成分是石英,仿佛是冬日的殘雪,山腳又以白礬石鋪成冰裂紋來加深寒冬氣象,植以老梅三株進一步渲染冬的氣氛。更為巧妙的是,在冬山的南墻上整齊的排列著二十四個圓孔,不時有風從孔中呼嘯而入,更增添了冬的氛圍。 冬山在花園的最南邊,筑有孔洞的高墻和住宅區的后墻形成一條狹長的通道,風從高墻窄巷中穿過,加快了流速,這些孔洞就象巨大的笛孔一樣被風吹的呼呼作響,人們給這些孔洞起了個浪漫的名稱“風音洞”。 冬山北邊,有一個賞景花廳,座北朝南,面對冬山而筑,環境幽靜。花廳內高懸匾額“透風漏月” ,為魏之禎題寫,兩旁立柱上有楹聯“虛竹幽蘭生靜氣;和風朗月喻天懷。”是蔣永義所書。透風漏月廳是園主和知己好友相會賞景的風雅場所。 穿過透風漏月廳前廊西側的花瓶洞門,從冬山又回到了春山,回到了個園的中心宜雨軒,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經歷了一次春、夏、秋、冬的四季輪回。 在宜雨軒北,隔水相望,夏山和秋山闈繞的抱山樓畢覽無遺,抱山樓是個園的主體建筑。 在抱山樓正中的大幅匾額上,書寫著四個醒目的大字“壺天自春” ,這是整個園林的點睛之筆,出自劉鳳誥所作《個園記》中“以其目營心構之所得,不出戶而壺天自春,塵馬皆息”。 在這與塵世隔絕的空間中,四季輪回與疊石假山融為一體,成為了壺天仙境。匾額由王冬齡題寫。門兩旁的楹聯“淮左古名都,記十里珠簾二分明月;園林今勝地,看千竿寒翠四面煙嵐。”為李圣和撰寫。兩旁立柱上的楹聯“修竹抱山春亭映水;幽蘭得地虛室當風?!笔翘m亭序的集字聯,書者朱關田。 《個園記》的作者劉鳳誥(1761-1830),字丞牧,號金門。江西萍鄉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進士,授編修。超擢侍讀學士,提都廣西學政。官至吏部右侍郎,以罪戍齊齊哈爾,釋回,給編修,道光元年(1821)因病回籍,道光十年病逝于揚州。鳳誥工古文,著有《存悔齋集》傳于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皋兰县|
锡林郭勒盟|
宁海县|
灵台县|
棋牌|
新余市|
南溪县|
府谷县|
故城县|
苏尼特左旗|
东乡县|
嘉鱼县|
富平县|
峨边|
嘉义县|
高尔夫|
巧家县|
八宿县|
普格县|
石棉县|
和平县|
阳西县|
晋江市|
桐城市|
寻乌县|
焉耆|
平阴县|
西林县|
汉寿县|
婺源县|
和顺县|
玛纳斯县|
托里县|
甘孜县|
罗源县|
榆社县|
盐津县|
肇州县|
松桃|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