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年在職期間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為烈士陵園解放天津戰役犧牲烈士事跡展覽及陵園新展館展覽所作的部分作品及草圖草稿構思設計</p> <p class="ql-block">深入部隊體驗生活</p> <p class="ql-block">早年的專業工作留影</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受邀為離退休軍官俱樂部繪制大廳油畫</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七年由我提出動議并策劃主持,經上級天津市民政局和天津市委宣傳部批準,親自組織實施籌辦《祖國在我心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云南廣西邊防部隊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暨英烈事跡展覽》。籌展前期,我親赴云南老山、者陰山、廣西法卡山前線進行戰地采訪,這是在老山主峰峰頂頭頂越軍瘋狂炮擊進行戰地采訪時陪同戰士給我拍照的留影,每每憶起當時的情景,仿佛耳畔又聽到了從頭頂呼嘯而過的隆隆炮擊聲,真的是讓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p> <p class="ql-block">云南老山前線的祖國大好河山和壯麗風光</p> <p class="ql-block">炮擊過后在老山主峰看硝煙散去的山頭</p> <p class="ql-block">接受陪同戰士的建議在前線我軍炮陣地上穿上軍裝挎上沖鋒槍留個難忘的紀念吧</p> <p class="ql-block">戰士們在貓耳洞里躲炮期間依然談笑風生</p> <p class="ql-block">我在云南老山前線的部分采訪攝影</p> <p class="ql-block">我在廣西前線法卡山主峰哨所的采訪攝影</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七年《祖國在我心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云南廣西邊防部隊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暨英烈事跡展覽》在天津烈士陵園(原水上公園烈士紀念館)舉行隆重開幕儀式</p> <p class="ql-block">從前線采訪歸來后繪制的大幅繪畫作品《祖國在我心中》</p> <p class="ql-block">因工作業績突出被天津市委市政府評為一九八九年度政法系統先進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主持參與天津烈士陵園紀念館大型浮雕墻的創作設計與制作</p> <p class="ql-block">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和陸軍第三十九集團軍紀念天津戰役勝利四十五周年負責主持策劃創作設計的《浴血津城》西營門突破口紀念雕塑構思設計稿(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我曾循著些許線索,遠涉蘇北,到一些烈士的家鄉去采訪,搜集這些烈士的資料。因為烈士們生前那個年代他們大多連張照片都沒有,我們便嘗試根據一些烈士遺屬親人的長相與回憶,給烈士們畫像,借此填補我們在烈士褒揚工作中的缺憾。至今我還記得,在江蘇阜寧一位烈士的家里,看到和聽到的那令人永遠難以忘掉的情景:烈士告別家鄉父母和新婚妻子,參軍入伍,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從關外打到關里,最后在解放天津的戰斗中壯烈犧牲。可是,戰爭年代,音訊皆無。直到犧牲,裹尸他鄉,家鄉的親人仍然一無所知。幾十年過去了,烈士的父親想念兒子郁悶而死;年邁的母親想念兒子哭瞎了雙眼,早年的結發妻子至今守寡等待丈夫歸來。不僅如此,更讓人感到唏噓不已的是,在那個人性扭曲的文革時代,當地還陰錯陽差地硬說我們的烈士大概跑到了臺灣而使其全家多年蒙辱,受到不應有的對待。直到我找到當地的民政部門,用真實確鑿的證明材料,最終才還我們的烈士及全家本該享有的清白和榮譽。</p><p class="ql-block"> 當然也有意外幸運的事例。在黑龍江訥河尋訪搜集烈士資料的過程中,我們還曾意外地遇到過一位活著的”烈士”。原來,天津戰斗中,他負傷昏迷被抬下火線。救治痊愈后,天津解放了,他卻找不到自己的部隊,回到了東北老家。戰后部隊也找不到我們的功臣,便根據戰斗負傷被抬下去的情況,推斷其已犧牲。就這樣,我們的功臣上了烈士花名冊。我們這位活著的”烈士”回到家鄉,沒有任何炫耀與張揚,默默帶領鄉親們戰天斗地,發展生產,一干就是幾十年。昔日的戰斗英雄數次被評為勞動模范,多次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與嘉獎。就在我們前去搜集烈士資料的過程中,與”烈士”不期而遇,著實讓我們感到意外,應該說也讓我們感到意外的高興,高興的是”烈士”還活著。這位當年為人民流過血立過功卻幾十年從不張揚的英雄,面對我們好奇的追問,才打開了幾十年記憶的閘門,給我們講述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們為英雄的事跡而感動,為其仍然活著而欣喜。當老人在土炕上以東北人特有的熱情與豪爽用大碗的酒肉款待我們,我們也把對死去的烈士和活在面前的”烈士”的無限崇敬都化在大酒碗里,澆在我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節選自《清明,別忘了到烈士陵園去看看》/ 張禮軍(今晚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我國雕塑泰斗潘鶴家做客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畫家介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張禮軍 畫家 畢業于天津工藝美術設計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從藝幾十年,在國畫、油畫、彩墨、漆畫、版畫等諸多繪畫領域里廣泛涉獵與探索,成果斐然。作品曾多次在全國性的美術作品展覽會以及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盧森堡、日本、俄羅斯和加拿大等國展出。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眾多的作品。國畫作品《觀滄海》被國家海洋博物館永久性收藏。一些作品還被美國、英國、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和臺灣友人收藏。傳略及作品曾先后被載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藝術博覽與收藏指南》、《中國書畫收藏名典》、《中國美術家選集》、《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集》等數十種典籍。天津電視臺曾以《畫家張禮軍和他的漆畫》、《走近畫家張禮軍》人物專題片予以介紹。天津日報也曾以《畫家張禮軍其人其事》作過人物專訪報道。2016年被今晚報評為最受津門讀者喜愛的十大山水人物畫家。同年,《歐洲時報》在該地區五十余個國家的《今晚報海外專版》上刊發了對其的專訪文章《張禮軍的藝術世界》。同年應邀前往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美術學院和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UBC亞洲中心進行藝術交流和舉辦《中國畫家.張禮軍古村落中國畫展》。期間,還為來自世界各國的該院藝術學子作了中國繪畫技藝的現場演示,獲得較高的贊譽。</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安阳市|
长治市|
西盟|
西乌珠穆沁旗|
宁津县|
山西省|
鄱阳县|
兴文县|
池州市|
芦溪县|
游戏|
随州市|
唐河县|
当阳市|
双鸭山市|
和平县|
赤水市|
望谟县|
临洮县|
泰州市|
兴城市|
抚松县|
行唐县|
昌平区|
静宁县|
修文县|
定结县|
彭山县|
青州市|
东辽县|
宿迁市|
石渠县|
岱山县|
封开县|
齐河县|
太和县|
屏山县|
安化县|
得荣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