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今日心語:把流浪的心找回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追夢書生,2021-01-1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個人習慣,我喜歡接觸各行各業三教九流;也由于工作關系,我必須要與各種各樣的家長打交道。在與他們的溝通中,我總是保持著尊重與學習。尤其是與一些從事文化、企業、商業、科技或其它服務型工作的人交流,我常常被他們不安現狀勇于開拓的雄心和激情所感染,常常被他們積極樂觀、風趣幽默的人生和生活態度所感染,也常常被他們不怕受累、不畏困難,始終以目標、前進、勝利為單向,總能探索出一些讓我們耳目一新、豁然開朗的生存之道、經營之道、盈利之道、創新之道而折服。當然,這也讓我更加堅信我的一個信念:這個世界上,每一個有意義的工作都值得我們敬畏,每個積極向上的人都應該得到我們的欣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作為老師,作為校長,我每天接觸到的大都是教師、校長。不知怎么,每當說到工作的感受時,卻往往不是上面那種率性、開朗、喜悅或興奮的樣子,總能感受到對方情緒的失落、煩惱、消極,甚至有很多抵觸、痛苦、掙扎。而這也常常讓我感到無語、傷心,會不知不覺地生出許多失望與沉重:教師不應該是這樣的呀!教育工作怎么會這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來,我,世間的一粒塵埃,也希望能發出一些呼吁,也一直試圖給與我有緣的人一些提醒、一絲溫暖。雖然,他們的心情和狀態,我深深理解,但是,我依然要說:這種牢騷滿腹的狀態,我不喜歡!要喚醒和引領孩子們成長的人不應該這樣,要播種和帶領孩子創造夢想擁抱夢想的人不能這樣!身教勝于言教,作為對孩子們有重要影響的他人的教師,最大的身教最好的身教,首先就是發自內心的對生活的熱愛,對工作的喜歡,對生命的敬畏,對尊嚴、美好、幸福的不可遏制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工作的確不容易,其中的忙碌與辛苦我們自己深知。可是,它畢竟是一份有很高社會意義的工作,畢竟是一份有很強職業尊嚴的工作,更重要的,畢竟是我們自己走進來的,它是我們在權衡取舍之后的慎重選擇。環境對人的影響特別大,可是,如我們只是以“環境決定論”來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事物,就會認為過去的和今天的種種,都是職業的原因,都是工作的問題,都是學生、家長、領導、學校給你造成的。這樣,無疑就自己當成了環境的犧牲者,當成了教育工作的受害者。這豈不是一種悲哀的結果?如果不改變,豈不是還會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未來的生活?的確是我們選擇了這個工作,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我們當初選擇時一定是更多聚焦了這個工作能給我們帶來的有益之處、好的方面、好的價值,可是現在,我們很多人卻往往更在意那些不好、不足、不利。是我們選擇了這個工作環境,但我們的選擇恰恰也說明我們可以在其中做出很多,我們所做的一切也都會悄悄改變著這個環境中的人、事、一切;我們身處這個環境,也融入了一個環境,已成為這個環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這個環境中的很多人、事的直接影響者。如此說來,我們一味的抱怨,有時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推辭,是一種自我放逐的逃避,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沉淪與墮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古以來,教師就很容易被描繪成一種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愛與奉獻的職業行為,總要強調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甘為人梯,再加上教育勞動的確非常辛苦,于是,就有很多老師經常感覺到內心的委屈,有時也會對自我勞動的價值產生質疑:憑什么我這么辛辛苦苦地對待他們?值嗎?……在這種心靈的困惑與掙扎中,許多教師必然漸漸地陷入低價值感的狀態,變得消極倦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常清楚自身的膚淺,也深知每個人生活的不易,我們無意貶低或否定任何朋友,只是真的想看見我們勇敢、振奮、擔當的樣子。所以,我們也必須反思這種職業群體比較普遍的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必須尋求職業群體比較普遍的悲情角色的改變和突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為長期耕耘于一線的教師、校長,我自然非常同情和理解我們教師,但是,如果只是惺惺相惜地表達同情和理解,那實在是沒有太大意義。在重新審視自己、工作、我們的學生等等教育的各類重要元素和問題時,我們也常常有新的啟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從某種角度看,教師和學生也是一種價值交換行為。孩子們用自己天真爛漫而豐富多彩的性情、言行、思想和成長狀態,去喚醒和激活了教師已經沉睡的自己雖經歷過但卻并未能有深刻感知的童年少年,并以陪伴者、見證者、參與者、建構者的多重角色,深刻地介入了教師的生活和生命,使其變得更完整更豐滿,也更有同理心和洞察力。同樣的,教師也用自己的經驗、知識、技能和道德與人格等素養和力量,給予了孩子安全、尊重、欣賞、引導,更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對生命成長的不可遏制的向往。當彼此真心付出自己所有的時候,雙方的行為是等值的,也是互構的、共美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然,當彼此都放下自我,更多地想給對方更多美好的時候,雙方的付出也都充滿了奉獻精神,即利他性。在這個真真切切的共同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雙方的情感、心靈、精神都得到了釋放、慰籍、覺察和升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比如,我經常用倒逼的方式讓自己自覺摒棄倦怠,保持著一定的成長。每年我都會有意給自己找一些“沒必要”的麻煩,專門給自己安排一些“額外”的工作:一定要做幾件以前沒有做過的事,一定要結交幾個以前有些仰望的人,一定要讀懂幾本感覺很有觸動的好書,一定要圍繞著某個專題留下不低于二十萬字的思考性文字……說實在,這些自找麻煩的規定,有時真的會給自己增加太多的負擔。可時間長了,不做點好玩的東西,反而很不習慣,人也在其中變得更加清爽、沉穩,少了些浮躁、虛妄與消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我深知,要想成長就不能太安分。因為,日常的平淡能殺滅所有的志氣,讓人在舒適圈里漸漸麻木和消沉。子曰,勇者無懼;歌德說,勇氣就是最大的智慧。做好玩的有意思的事,做能增值的有意義的事,大膽地做需要自己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思維才能完成的事,不斷地對自我進行新突破。人呀,只有不斷做事,勇敢地做難事,才能有所得,而且必有所得。人一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一切不同的勞動方式,其實都是學習的不同途徑而已。生命力的核心就是學習力,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挑戰和超越自己。如此,在這個過程中,生命才能真正綻放。即使年老體衰,但依然需要在精神和心靈的世界里遇到更新的更豐富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子里總有風雨,很多教師為什么不看太陽而卻總盯著生活和工作中那些不好的東西不放呢?一個孩子總有負面情緒和不太好的言行,可是我相信:他正常的時間、正常的行為,抑或讓我開心、感動的時間和行為會更多,可是,我們為什么總揪著哪些不好的表現不好的成果念念不忘呢?不公平,是的,這樣對孩子們真的不公平。人無完人,我們曾經是孩子,也永遠是孩子,自己身上也總是有改不完的缺點和不足,有理不清情緒和問題;大多數時候,我們對自身的問題視而不見,為什么卻總對孩子們那般苛責完美呢?教育孩子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只是通過教育、幫助和引導孩子們成長的工作方式,去滿足和完善自己,體驗自己的價值,創造生活的美好,建構生命的意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就認為,人類的行動都有目的,努力朝向目標,就是人類行動的根源。既然我們教育職業和教師的勞動都是指向了更美好的愿景,那么,為什么我們卻總糾纏那些負面呢?這很明顯是價值偏移,偏離了我們的初心。即使再辛苦,再焦慮,一個沒有喜悅與夢想浸潤的過程,不可能會有美好的結果。從目的論來看事情,就要去探究個體行為的目的。也就是說,只要改變目的(目標),就可以改變行為,進而改變未來。因此,擺在我們面前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條:每個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師,都要把流浪的心找回來,讓麻木的心復活,使倦怠的心覺醒,永遠朝向美好,努力發現美好,耐心培育美好,執著創造美好,幸福分享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同,一個孩子不幸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疏離的家庭關系,但是,他依然決定要幸福的生活,而且朝著目標堅持前進,那么,不僅留在他心中的記憶和賦予記憶的意義會有巨大差別,而且他的整個人生狀態和整個生活結果也會截然不同。如果說,選擇教師,選擇做班主任,是有一些隨意,有一些無奈,但是,如果我們要繼續做下去,要想在工作中品味快樂和幸福,就必須要重繪藍圖,重新確立和豐富自己工作和人生的目的,重新擁抱自己當初那顆飽含家國情懷、志向高遠、追求幸福的赤子心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錯過了昨晚的明月,我們依然可以邀約今天的朝陽。親愛的朋友,別因為害怕改變,而把當下的消極當做借口,更把過往的不幸當理由。其實,重要的不是你過去選擇了什么,而是如何看待你擁有的工作與生活 ,選擇能讓你自信的處事態度吧,選擇能讓你幸福的人生風格吧!你的心變了,你才會慢慢改變一切;你的心亮了,你就會把你的世界點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而是否感覺到痛苦還是快樂,關鍵取決于我們自己。所謂的職責倦怠,其實更多是從事這個職業的人的心的倦怠。心倦了,人亂了,職業就被慢慢做得低賤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幾年,經常聽到一種聲音:扶貧先扶志。意思是,如果扶貧就是簡單的發發錢,倒好辦了;難就難在必須改變那些地方老百姓因為長期封閉、落后等原因,形成的骨子里已經固化的觀念;而只有觀念變了,他們的命運才能根本改變。貧窮固然與封閉的交通、惡劣的條件有關,但怨天憂地、乞求別人、等靠熬愁,也只能徒增煩惱,只有自己思路改變、行為改變,才能帶來生活的真正改變長久改變。如同我們誰也無法叫醒裝睡的人,外面世界再變,自己不是發自內心深處地真變,那么,對他來說,一切還是活在他的那個心魔畫的那個老圈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樣的思維,在面對許多教師的職業倦怠時,同樣適用。動物的本性就是吃飽了喝足了,就呆在舒適區里懶洋洋地睡覺、曬太陽;人雖然不是動物,但這樣的本性卻是相通的,因而,所有的人的天性都喜歡安逸、富足、不用付出辛苦的舒適生活。但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育勞動就是要引領人克服惰性,不斷學習,完善自我,努力走向優秀與幸福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子說:反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span>如果我們想和別人活的不一樣,那就要克服自己的人性,和別人做的不一樣:別人追劇,你靜靜看書;別人睡覺,你快樂做事;別人游戲,你忘我地學習;別人慵懶而無聊地消遣時間,而你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別人看來幼稚的孩子,在你眼里都是可愛的天使;別人心煩意亂的日子,在你的筆下卻充滿創造,充滿詩意,流淌著一個又一個童話,演繹著一個又一個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然地球上有太多的荒漠,但是我們人類要希望選擇綠洲,讓綠洲更美。心里裝著美好的期待,再加上履行承諾的持續行動,就一定會不斷相遇令我們欣慰和自豪的“事成”。咬定美好不放,只有一個理由:初心不改,方得始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最成功之處在于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思維方式,在于逐漸形成了既有益于自己也有利于別人的心智模式,能從容而自信地面對和處理生活與生命的一切,例如:從固定型思維到成長型思維,從受害型思維到掌控型思維,從利己型思維到利他型思維等等,都意味著一個身心的全面發展無成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據說,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晚年,有一個記者去采訪他,問了一個他問過很多人但都感覺給出的答案不能令他滿意的問題:您研究心理學50年,能都告訴我,治愈人的心理煩惱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弗洛伊德說:去愛!去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啊,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物質世界里,許許多多的東西,只要一深究,往往就都碎啦。唯有愛,唯有帶著愛的工作,才能使之保持完整與完美。靜心想來,和美共生,幸福同構;彼此潤澤,共創美好。這或許應是我們追求的最美的師生關系與工作意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新年里開啟新學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新年里多了新任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筠连县|
绥滨县|
东乡|
库车县|
岳阳市|
招远市|
车致|
策勒县|
扶沟县|
格尔木市|
胶南市|
博客|
天全县|
车险|
康保县|
随州市|
杭锦旗|
浠水县|
台南县|
盖州市|
康马县|
新昌县|
泸州市|
栾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五莲县|
布拖县|
甘谷县|
阿尔山市|
鸡西市|
固阳县|
上蔡县|
宜川县|
河西区|
普陀区|
温泉县|
中牟县|
酉阳|
象州县|
乌恰县|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