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疫情尚未結束,國外仍然無法去,國內游也時斷時續。遵循“非必要,不外出”的指導,一整年間跨省出行次數寥寥,基本上就是呆在家里,時不時地上街轉悠一下。這里,將這一年間(主要是下半年)在市內的幾次隨影匯總摘錄,也算是年末的一種回顧吧。 <h1><b>恒基 · 旭輝天地</b></h1><h3> 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新天地商圈,建筑間廊橋等形式的連接、大膽的色彩運用、眾多花缽構筑的綠植外立面、全景天幕屋頂,這些創新的設計概念和細節使得整個建筑體量雖小卻充滿自身特色,成為新天地商圈中最繽紛的風景線。<strong></strong></h3> 恒基 · 旭輝天地的入口,抬頭可見近140米長的全景天幕屋頂貫穿東西。 <p class="ql-block">建筑立面布置有許多綠植花缽裝飾,約2000多個。</p> 一側通道口的卡通玩偶裝置,有點可愛。 站在二層連橋上能看到隔著淡水路對面的盧灣一中心小學。 <div><h1><b>中共一大紀念館新館</b></h1></div><div> 位于一大會址的對面,6月3日正式開館,全新的基本陳列主題為《偉大的開端》,展陳以“初心使命”貫穿全篇,聚焦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革命實踐,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歷程。</div> <div>中共一大紀念館國旗廣場上的建黨百年慶祝活動標識,背景是名為“錦繡山河”的主題花境,舞動的紅色飄帶與傳統名花杜鵑、芍藥等烘托出喜慶氣氛。。</div> 一位小朋友在新館前面向前方敬禮,以表達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 新館外墻上,一個個拱形門楣下蘊含“紅色密碼”,展示著漁陽里、甲秀里、成裕里、輔德里等承載上海紅色歷史的里弄銘牌。 進入新館踏上去往中共一大紀念館新館地下展廳的自動扶梯,就見由中國共產黨黨徽、漢字“上海”、石庫門線條組成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上海“主題標識醒目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div><h1><b>北外灘來福士</b></h1></div><div> 位于北外灘核心區域,由2幢(東、西塔)高263米的辦公樓和一體式購物中心組成。是集“文化、藝術、科技、旅游”于一體的融合平臺,能全方位滿足消費者購物消費體驗,為北外灘商圈發展注入新活力。位于B2層還復刻了一座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主題街區“重逢·記憶中的90年代上海”,將上世紀90年代的弄堂場景一比一還原,回歸市井煙火氣息。</div>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潮涌百年——虹口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由虹口區委宣傳部在西塔55層舉辦。 展覽采用沉浸式演出的形式,打造出一套還原了留法勤工儉學、中共四大會議、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李白烈士等虹口革命歷史的沉浸式展覽空間,帶領觀眾重走虹口革命之路。 發生在虹口區的中共四大會址情景再現。<br> 站在55層,浦江兩岸陸家嘴和北外灘的景色盡收眼底。 隔黃浦江眺望高樓林立的陸家嘴金融城。 <p class="ql-block">向下俯瞰,楊樹浦路邊上濱江的建筑,可能是漁人碼頭吧。</p> 商業部分在兩幢高樓間的裙房中,地下2層,地上4層。這是中庭的“天眼”,望出去看可見邊上的高樓。 8月1日正式開館的C3M北外灘藝術館,觀眾可登上虛擬太空艙,啟航一場時空穿梭之旅,親臨實景結合全新多媒體,體驗“暗中音樂之旅”。 商場里懸掛的裝飾裝置。 位于B1層水星中庭,由POP MART打造的限定“Dimoo設計師特展”。 商場一隅空地處,一隊大媽在來來回回地走秀,一板一眼,樂此不疲。 北外灘來福士地下二層還復刻了一座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街區:“城市市集”,以表達“重逢?記憶中的90年代上海”的主題,即“老上海風情街”。開業初始便吸引了眾多游客紛至沓來,人潮洶涌,入口不得不設置了蛇形通道。 入口處大屏幕投影出老弄堂的場景,小朋友在屏幕前蹦蹦跳跳,就好像融入了那個“老底子”的場景里。 再現了90年代虹口提籃橋街區的場景。 年歲大些的上海人記憶中的情景:圍著圍裙推著嬰兒車,車里放著煤球爐,加熱著一鍋上海小吃,在沿途叫賣。這場景,真假難分。 提籃橋的“名點”蔥油餅也搬過來了,現做現賣,一鍋要20分鐘左右,等著品嘗的游客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街邊弄堂口搭起了水泥板的乒乓桌,中間豎幾塊磚頭作網,這位阿婆就天天在這里與人打著乒乓球,一遍又一遍地追尋著少年時的生活場景。 <div><h1><b>延中綠地</b></h1></div><div> 始建于2000年2月,作為具有中國山水園林和歷史文化和諧交融的典范,是集觀賞游覽、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開放式都市花園。</div><div><br></div> 秋日的上午,陽光和煦,三三兩兩的市民坐在綠地里的長椅上,享受著愜意的休閑時光。 獨坐的姑娘也不寂寞,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正舉著手機自拍,留下這美好一刻的倩影。 走出綠地,迎面就見高架立交橋如同巨龍伸展向四面八方,構筑起大都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div><h1><b>蘇州河畔</b></h1></div><div> 靠近黃浦江的這段河兩岸,有一批建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各式近代西洋建筑,為外灘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核心區域,是外灘“萬國建筑博覽會”的源頭,也是上海現代城市的源頭。11月的一天來到這里,留下了幾個鏡頭。</div> 幾位畫家在創作,圖畫著蘇州河畔的美好景色。 地處蘇州河畔外灘源的原劃船俱樂部,1905年落成。該建筑風格折中,頂部為英國維多利亞風格,局部略帶巴洛克裝飾。 現在是SHANGHAI ROSE酒吧,一個既散發著濃郁的歷史人文氣息,又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集咖啡、酒吧、餐飲、爵士樂表演一身的場所。 新天安堂,又名聯合禮拜堂,1886建成,呈現出帶有鄉村風格的哥特復興式教堂的形象。現為舉行大型藝術文化活動的場所。 始建于1918年的沙美大樓,是一幢較典型的新文藝復興主義風格的古典歐式建筑。三四層有著簡約優美紋飾鑄鐵欄桿的外凸陽臺號稱“上海灘最美陽臺”。 乍浦路橋北堍是2018年初建成開業的蘇寧寶麗嘉酒店,是美國拉斯維加斯之外的第二家Bellagio。這幢新建筑與河對岸的外灘源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遙望位于蘇州河口,建成于1916年的俄羅斯領事館舍屋頂上高高飄揚的三色旗,與附近建筑工地上的塔吊吊臂并排一起,“高聳入云”。 這是在四川路橋南岸橋堍側的加油站旁正好看到的景象。 路邊高樓是玻璃幕墻反射的景觀。 <div><h1><b>前灘太古里</b></h1></div><div> 位于浦東東方體育中心旁,是9月底開幕的開放街區式購物中心,首次以“雙層開放空間”在屋頂打造街區形態,由分布于南區、北區的建筑及占地8000平方米的中央公園組成,匯聚國際時裝品牌、健康生活及餐飲概念。因其“方便歇腳,風景開闊,設施便利,拍照友好”,現在儼然成了上海市民的網紅打卡點。</div> 橫貫南區(石區)和北區(木區)的悅目橋,是長80米的廊橋,側面看去,很像一只丹鳳大眼。 樓間懸掛的巨型白色的霓虹彩燈,晚上亮燈后顯得那么晶瑩剔透。 悅目橋底的一部分結構,與下面的廣告燈箱的組合,似乎有“大眼瞪小眼”的畫面效果。 悅目橋下的LV臨時專賣店,以Monogram四瓣花朵圖騰為靈感來源的最新設計,成了前灘太古里攝影作品的標志。 從石區L1層星巴克門店里看出去的畫面:“迪奧之眼”。 傍晚時分,走在地面的人們投下了長長的影子,一幅光影效果不錯的畫面。 上海的網紅——日本蔦屋書店,也落戶前灘太古里的四樓屋頂上,面積達3,000平方米,吸引了眾多男女老少前來。 書店內部的開放空間,中庭走廊邊上也布滿了書架,人們可以舒服地坐在欄桿邊的皮凳上定定心心地看書。 書店里陳列的巨型書,若需要打開,必須由工作人員過來操作。 前灘太古里已成為了中老年人群的樂園,無論工作日或周末,隨處可見前來拍照打卡的上海爺叔與阿姨。阿姨拗造型,爺叔來拍照,是幅經典的畫面。 晚上在前灘太古里的樓上,眺望邊上不遠處的東方體育中心,像座中國紅的皇冠。 <h1><b>陸家嘴中心綠地</b></h1><p class="ql-block"> 是上海市區內規模最大的開放式草坪。中心綠地地形高低起伏,以綠為主,水景為輔,簡潔、自然、通透、壯觀,形成了現代金融城區的宜人一景,被譽為都市綠肺。</p><p class="ql-block"><br></p> 綠地的中心是呈浦東新區版圖形狀的人工湖,南面的親水平臺上有一組白色的歐式涼棚,外面圍以矮矮的木籬笆,中西結合的田園組合體現了海納百川的包容性。 中心綠地的南面保留下來的這幢四進三院二層的宅院,體現了典型的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風格。它有一個雅致的名字,叫潁川小筑。這是屋后一隅。 游客駐足,用手機拍下上方金黃的銀杏葉,留住這片秋景。 <div>共青國家森林公園</div><div> 位于上海市楊浦區,東瀕黃浦江,以植物景觀為主,具有自然、粗獷、野趣而又寧靜的風貌,是上海市區唯一的一座以森林景觀為特色的4A級國家森林公園。</div> 隨著氣溫降低,漸入深秋,林中的樹葉的顏色也逐漸加深,開始變得五顏六色。 一些楓葉已呈深紅色,一些也由黃轉紅,在常青樹葉的襯托下更顯光彩奪目。 紅紅的色葉被陽光照射得晶瑩剔透。 屋檐前的楓葉紅了! 公園里還遺存了部分初秋菊展上的菊花,仍生機勃勃鮮艷如初。 盛開的菊花,花枝招展。<br> 河邊的水中倒影,色彩繽紛。 陽光照亮了綠葉,河岸小道旁的這棵樹斜斜伸向天空。 小橋光影。 披著陽光,小火車慢慢駛離。 秋葉下的留影。 老人們坐在河邊長椅上,沐浴著秋日的陽光,舒適而愜意。 公園景點“水鄉映秀”那兒白墻紅瓦的小尖屋,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見。 湖心島上的裝置,菊展時布置的花盆仍然開著花。 晴嵐橋上游人如織,橋下大姐披著陽光在留影。 老人們邁步在秋日的和煦陽光下,欣賞著滿目紅葉。 人們在樹林里拉起了吊床,享受著這秋日的假日時光。 <p class="ql-block">林中草坪上,姑娘換裝在拍真人秀。</p> 年輕人躺在草坪上,伙伴撒下金黃的銀杏葉,拍下“沐浴杏葉圖”。<br> 拍婚紗照的準新人。 公園的一角,清潔人員在作業,她們是真正的“美景衛士”啊! <div><h1><b>江陰街</b></h1></div><div> 新的網紅打卡地。電影《無名》在那里取景、拍攝,劇組利用江陰街已經征收的舊房稍加改造,建了幾十米“民國風情”的老街,引來不少市民拍照、打卡。</div> 江陰街上處于動遷狀態中的老弄堂。 由上海博納文化傳媒出品,程耳擔任編劇及導演的電影《無名》在那里取景、拍攝,攝像機就架在這三臺高空“懸臂”吊籃上。 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吸引了不少阿姨、爺叔甚至年輕人到此各選角度拍照。這位民國味裝束的大姐正與人交談。 這段沿街外立面都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風格,店招上寫著國泰戲院、泰豐洋行、綢緞莊、誠泰印務公司等,像是老上海一條繁榮的商鋪街。 這些都是為拍電影而搭出來的布景,以復原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場景,這是導演追求完美,希望能實景拍攝,也有節約成本的考慮。 雖然是搭出來的布景,但與江陰街上周邊的環境很契合,女士們都喜歡在此拗造型拍照。 時髦女帶著攝影師,拖著拉桿箱,專程前來拍寫真。 以老弄堂作為背景。 遇到幾位年輕人帶著幾個精致的玩偶放在這里拍照。 這些玩偶身穿民國風的服裝,融入到這里的二、三十年代場景中。 還換上加拿大鵝的小衣服,制造出下雪氛圍的場景來拍攝。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廟</b></p><p class="ql-block"> 即清代“上海縣學文廟”,位于上海老城廂,是上海城區唯一祭祀孔子的廟宇。</p><p class="ql-block"><br></p> 南市文廟路上的現址于1855年(清咸豐五年)重建,正門系三座石碑門,現里面在修繕暫不開放。 西斜陽光照射下的大成門,光影漂亮。 屋檐上的石雕小人披上了一層溫暖的陽光。 山墻屋檐下的燈籠在陽光下非常醒目。 透光的銀杏葉宣示著深秋的到來。 <div><h1><b>今潮8弄</b></h1></div><div> 位于四川北路武進路口,是修舊如舊的一批歷史建筑,被注入文化文藝元素,以全新姿態再立“潮頭”,將歷史風貌保護、城市功能完善和空間環境品質提升有機結合,在“以用促保”中推動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濱港商業中心。</div><div><br></div> 這是保留下來的石庫門二層前樓的窗戶,看到它,帶回了兒時的記憶。<br> <p class="ql-block">老弄堂石庫門里朝北亭子間的窗,裝飾得很時尚。</p> 這些老宅的磚面上都印著特別的字樣,這些磚塊雖然規制統一,但上面的字符有正有反,組合在一起,看起來隨性又自然。這些字符是燒磚時留下的,代表當年的磚廠名字。 弄堂里還保持了原貌,確實是修舊如舊。 夕陽下,游客們饒有興致地觀賞著石庫門拍照。 手機拍下了黃昏時分紅磚墻的美景。 石庫門弄堂的夜景,還與50年前的記憶相符,只是那些閃亮的現代化燈光在提醒著這已是廿一世紀的現在了。 <p class="ql-block"> 2021年已成歷史,希望疫情能盡快結束,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周游觀賞無盡的美好風光。</p><p class="ql-block"> 謝謝親們觀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修文县|
保山市|
西安市|
溧水县|
天峨县|
青河县|
酒泉市|
永丰县|
蒙城县|
都兰县|
申扎县|
兰坪|
和平县|
镶黄旗|
雷州市|
安陆市|
鄂托克旗|
渝中区|
嘉禾县|
盘山县|
西华县|
柳林县|
宁明县|
吉木萨尔县|
通辽市|
大安市|
固始县|
洪湖市|
连州市|
镇沅|
上蔡县|
石台县|
永新县|
鄱阳县|
崇信县|
津南区|
全南县|
大田县|
铅山县|
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