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3點40分,我們穿過雨林公園來到勐泐大佛寺景區大門口的三寶廣場。<div> 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div><div> 佛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也泛指一切佛,佛是梵文佛陀音譯的省略,意譯是覺者,佛教認為佛不僅圓滿覺悟了宇宙人生實相,并且能指導眾生皆達到圓滿覺悟。</div><div> 法是梵文音譯達摩的意譯,指諸佛教誨眾生的道理,也就是佛教中的義理。</div><div> 僧是梵文音譯僧迦的省略,意譯是和合眾、法眾,一般指出家四人以上所組成的僧團,這里指依繼承和宣揚諸佛教法并按照其如實修行的僧團。</div> 三寶廣場的東、西兩側建有旅游商店,可以購買飲料、特色小吃、旅游紀念品、服裝等。 小外孫戴著剛從旅游商店買來的佛珠項鏈和手鏈顯得十分虔誠和高興。 三寶廣場的南側就是勐泐大佛寺的大門,這是一座典型的三門多重檐的傣式建筑。<div> 中間的門是弘法門,門楣上分別用漢文和傣文書寫“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的寺名。右側的門是佛緣門,為誠心禮佛者開啟。左側的門是清凈門,供諸障悉凈、悟道而歸者通行。</div><div> 不過現在游客都是從中間的門進出的。</div> 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節日傣王就親臨寺院,舉行大型法會以紀念愛妃,同時弘揚佛法。 景區大門的右側掛著大佛寺的游覽地圖。從地圖上可知勐泐大佛寺以太子廣場、弘法廣場、景飄大殿、大地女神、吉祥大佛、莊凱大金塔為中軸線,左側為浴佛潑水廣場和孔雀文化園,右側為功德林和佛學院。 售票處在大門的右側,景區門票改稱為禮佛香花卷,每人120元,游覽車單程40元,雙程60元。 買好票后,我們按照富有民族特色的指示牌前往景區大門。 只見大門屋頂尖尖的金塔金碧輝煌、直指藍天。 大門四根立柱的前面都有一個守護神。 守護神的模樣與泰國皇宮的守護神一模一樣。 走進景區大門就到了太子廣場。廣場的南側為“九龍浴佛”雕像,下面的池子為許愿池。 據說印度迦毘羅衛國的王后摩耶夫人于四月八日生下了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太子降生后向東南西北各行七步,步步生蓮花。然后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時出現九條玉龍,吐出溫水和涼水為太子沐浴。后來悉達多太子出家修行成佛,即釋迦牟尼佛。 <div> 釋迦牟尼(公元前565~48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佛教的創始人。與中國春秋時的孔子幾乎是同時代人。</div> “九龍浴佛”雕像的中間是金色的喬達摩·悉達多太子,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足踏蓮花,正在接受九條玉龍為他吐水沐浴。<div> 每年四月初八佛誕節,各大寺廟僧眾與修士也都要舉行浴佛法會,作為佛陀誕生的紀念。 <br><br></div> 買了游覽車票的游客可以在太子廣場上乘坐游覽車上到山頂公園,隨后步行下山,這樣就比較省力。 我們則選擇步行上山,先去游覽浴佛潑水廣場。 通往浴佛潑水廣場的是一條石板小路。 浴佛潑水廣場有一個直徑約40米的水池,中間有一座金黃色的尖塔,極富傣族的建筑特色,又富含了東南亞佛教的寓意。<div> </div> 金塔上部是一尊佛像,人們先將池水潑向佛像,意為“浴佛”,然后互相潑水,意為“凈身”,這也是潑水節的來歷。 廣場四周敞開的棚屋內,一位民間書法家正在潑墨書寫。 剛剛書就的作品“海納百川”正在向游客們展示出賣。 游客如果喜歡的話,可以花三、五百元帶上一幅回家。 下午4點半,人們漸漸進入潑水池內。 一場潑水活動正式開始。 游客們可以換上租來的傣族服裝,在一片笑聲里,和大家一起沉浸在潑水的歡樂之中。 在潑水的活動中,最開心的還是那些童真未泯的孩子們,他們互相追逐、潑水嬉戲,享受童年的歡樂。 這次來到勐泐大佛寺能親眼看到傣族傳統的潑水活動,也是一個很大的收獲。 來到佛寺進行祈福也是游客的一大心愿,大佛寺內有一棵巨大的祈福樹,樹枝上掛滿了人們祈福的紅布條。 從浴佛潑水廣場出來我們便來到了弘法廣場。<div> 弘法廣場顧名思義就是弘揚佛法的廣場。廣場兩側有過去的二十八代佛,常為眾生說法。聚集眾生于廣場中,聽諸佛講說佛法,使眾生不斷地聽到佛法的傳教。讓所有信仰佛教,受持戒律的人們,虞誠奉行,解除所有痛苦,到達涅巢境界。</div> 這是弘法廣場兩側供奉的二十八代佛。 據說這二十八代佛為西天二十八祖:初祖迦葉尊者、二祖阿難尊者、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在四祖優婆鞠多、五祖提多迦尊者、六祖彌遮迦尊者、七祖婆須蜜尊者、八祖佛陀難提尊者、九祖伏馱蜜多尊者、十祖協尊者、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十二祖馬鳴尊者、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十四祖龍樹尊者、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祖羅喉羅尊者、十七祖僧迦難提尊者、十八祖迦耶舍多尊者、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二十祖闊夜多尊者、二十一祖婆修盤陀尊者、二十二祖摩努羅尊者、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二十四祖師子尊者、二十五祖舍那婆斯尊者、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祖菩提達摩。<div> 第二十八代佛祖菩提達摩把佛教傳入中國,成為中國禪宗祖師,即東土初祖。</div><div> 中國禪宗祖師有六代:初祖菩提達摩祖師、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 、六祖慧能大師 。</div> 由弘法廣場可登臺階直上景飄大殿。 中間臺階的盡端有兩尊羅漢雕像。 兩側臺階各有一條七頭那伽,在印度是一種多頭眼鏡蛇,無足無角,具有控制水,行云雨的力量。<div> 佛教傳入中國后,就被牽強附會地譯為了“龍”。在小乘佛教中稱為那伽,是寺廟的守護神。</div><div> 七頭那伽代表人生要經歷的七重苦難,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div> 上到臺階的盡端,只見一座金碧輝煌的景飄大殿驚艷眼前。<div> 景飄大殿也稱為正殿,是整座勐泐大佛寺的核心建筑,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殿里供奉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div><div> 景飄大殿是在原 “哇景飄”(景飄佛寺)的遺址上重建的,它以釋迦牟尼佛祖出家、修行、成佛的日子為依據,建成長49米,寬29米,高35米的宏偉建筑。</div><div> 景飄大殿濃縮了西雙版納佛教建筑的精髓,是目前同類大殿建筑之最。</div> <div> 在景飄大殿前廣場上可以看到一座在東南亞國家里常見的四面佛。</div> 四面佛,傣語稱“四面梵天王”,是護佑天地之神,公正不阿,具有慈、悲、喜、舍之四梵心, 四面佛的八只手所執之物寓意各不相同。令旗代表法力,佛經代表智慧,法螺代表賜福眾生,法輪代表消災除魔,令牌代表權力,水壺代表有求必應,念珠代表生死輪回,胸手印代表庇佑。無論世人祈求什么,都能得到滿意的效應。 朝拜四面佛之后登臺階而上就到了景飄大殿的大門口。中間正門兩側各有一尊坐姿的守護神,左右側門則各有兩條單頭那伽守護著,單頭那伽有萬宗歸一的寓意。 景飄大殿內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坐像,通體鎦金,兩側各有一侍者。佛祖的容貌、神情、帽飾、衣服都明顯帶有傣族特色,栩栩如生。 大殿的內壁繪有描述佛祖傳道故事的優美壁畫。 從景飄大殿出來,我們按順時針方向繞到大殿的側門處,只見大殿四周的回廊金碧輝煌,精細的雕刻令人贊嘆。 這是大殿的西側門,門前同樣守著兩條單頭那伽。 繞過西側門就可以看到景飄大殿的后院。 在景飄大殿的后院西側有一塊著名的"神石",據說在很久以前,這座山上有一個寨子,名叫景飄寨,山下是一片汪洋。一天夜里,人們正沉浸在睡夢里的時候,突然天空雷電交加,大地劇烈地震動。人們從夢中驚醒,感到用背托著大地的巨魚在猛烈地翻身,就像要把大地翻過來。當清早人們起來,發現寨子旁邊,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好象是憑空而降。<br> 這塊巨石出現不久,佛祖就來到了這里,就坐在這塊巨石上面休息,人們帶著鮮花、米花、水果、飯水食物,前來供奉,聽佛祖講經說法。佛祖坐在石頭上,面對著眼前的汪洋,留下預言:“這里將會成為傳播我答塔葛達佛法的圣地,也將成為繁華的城市。”<br> 佛祖走后,人們就將這塊石頭作為“神石”供奉起來,一直到今天。 后院的兩側各有一個偏殿,右側為長壽殿,傣語為“迪咔如嘎哈臘”。長壽殿內供奉著佛祖的弟子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 釋迦牟尼佛為使佛法在佛滅度后能流傳后世,使眾生有聽聞佛法的機緣,囑咐十六大阿羅漢弘揚佛法,為眾生培福德,得長壽。<br> 在長壽殿的背后有鼓樓和鐘樓。<div> 鼓樓是傣族傳統山林教派的報時樓,專門修建的鼓樓,曾在佛教傳入早期出現過,傣語稱“霍光”,即懸掛大鼓的樓閣。</div><div> 大鼓是用來通報時節的,一般都在傣歷每月的初七、初八夜,十四、十五,月圓、月黑的夜里敲擊,用各種變化的鼓聲向民間傳遞佛事信息。</div> 鐘樓也是傣族傳統山林教派的報時樓,曾在佛教傳入初期出現過,傣語稱“霍臘崗”。早期,僧侶們都住在山林的僧舍里,由于山林坡陡,精舍和鐘樓不能建在一起,因此就將鐘樓建在精舍旁邊,每天都安排和尚輪流值日,要從事一些重要的佛事活動,就用鐘聲來向民間通報,一般建在山腰上。因此,鐘樓的功能主要用來通報僧侶早晚朝、誦念戒律等佛事活動時間。一般都在上午和下午敲擊。<br><br> 景飄大殿后院的左側是星期殿,星期殿是佛每日手勢法相殿,主要展示佛祖一個周期的說法相。 星期殿傣語“呵帕把瞻腕”,意為每日佛殿。<br> 星期殿內展示了佛祖從星期日到星期六的立式、側臥式、托缽式、坐式、沉思式、禪定式等不同姿態的逐日法相,用以表示各種不同的宗教理念和境界。<br> 這是星期日立式法相。 這是星期三(晚上)坐式法相。 從景飄大殿的后院向南望去,只見一座巨大的金色大佛銅像屹立在臺階之上。<div> 這就是著名的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的吉祥大佛,大佛整體采用黃銅鍛造,真身高45米,寓意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七七四十九天悟道成佛。底座邊長35米、高9米,是南傳佛教中最大的佛像。</div> 上臺階之前可以看到正中有一尊“大地女神”雕像。 大地女神是記載釋迦牟尼所做的善事之證明人。她雙腿跪下一只手臂在頭頂上,一只在腰右邊靠下一點,她雙手拿著一根很長很粗的“頭發”,頭發還吐著水。<div><br></div> <div> 據傳, 釋迦牟尼佛在修行時,在將被妖魔鬼怪來襲擊時,他說:你們傷害不了我,因為我做了許許多多的善事。妖魔鬼怪不信,就在這時,大地女神出現了,她用法術見證了釋迦牟尼做的善事,同時,拔下一根頭發,頭發頃刻間變大,而且吐出水來,將妖魔鬼怪淹死了。<br></div> “大地女神”雕像的左側有用傣文、漢文和英文書寫的簡介。 這里的臺階以29級、35級為一檔,寓意釋迦牟尼29歲出家,35歲成佛。佛像居高臨下,寓意俯視眾生。 吉祥大佛的神情無限慈善、安詳、和平和友愛。 而且大佛與寺里的其他佛像一樣,其容貌、神情、帽飾、衣服均表現出鮮明的傣族風格。<div> 大佛左手掌心向外自然下垂,告誡人們要杜絕一切貪、嗔、癡念;右手吉祥蓮指平胸伸出,教化人們要心里祥和平靜,擺脫一切痛苦的束縛。</div> 在臺階的兩側有八十尊羅漢雕像,他們都雙手捧缽,面容平和。貌似一模一樣,但仔細觀看卻發現表情和五官又都不一樣。<div><br></div> 據說佛祖迦牟尼佛住弘法四十九年,始終都托缽化緣。所以為了繼承佛祖遺志,代佛說法,為眾生種福,這八十羅漢也都被塑造成雙手托缽化緣的形象。 在臺階的兩側還分別對稱地建有同為南傳佛教的幾個東南亞國家的佛殿。<div> 這是泰國殿,傣語稱為“勐泰”。</div> 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已有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以后,婆羅門教和大乘佛教又由印度傳入泰國南部,南傳佛教的傳播一度受到影響。13世紀中葉,速可臺王朝第三代君主拉馬康亨,曾迎奉錫蘭僧團到都成弘揚教義,使錫蘭教派得以流行,大成佛教因此退居次要地位。此后,佛教在封建君主的護持下,逐漸形成僧王制度佛教幾乎成為全民信仰,滲透到日常生活習俗之中。<div> 泰國殿是根據泰國佛寺的特點建造的。</div> 這是斯里蘭卡殿。 南傳佛教最先由印度傳入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經過了多次歷史演變,幾乎衰亡。直到1945年,斯里蘭卡獨立后,政府把復興佛教看做恢復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建立了具有世俗性質的各種佛教社團,創辦佛教大學,佛教才得以重新發展。<div> 斯里蘭卡殿是根據斯里蘭卡佛寺的特點建造的。</div> 這是老撾殿。 14世紀中葉,南傳上座部佛教由柬埔寨傳入,被尊為國教,20世紀老撾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佛教又出現復興的氣象,成立全國統一的佛教組織機構整理出版了寮文巴利三藏典籍,并恢復以寺院為主的巴利語教學的教育中心制度。<div> 老撾殿就是參照老撾的古佛寺建造的。</div> 這是緬甸殿。 佛教傳入緬甸,是在印度阿育王時代,對緬甸社會有著很大影響,佛教教理是緬甸廣大人民社會行為和生活習俗的準則,僧侶受到廣大人民的尊崇。佛教寺院擁有土地,僧侶享有司法權和免稅權,壟斷著緬甸的教育。<div> 緬甸的佛寺遍布全國,這座緬甸殿是根據緬甸大眾派佛寺的特點建造的。</div> 登上臺階再回頭俯瞰景飄大殿,藍天白云之下大殿重檐多坡面的屋頂從下到上層層相疊,不僅立體感強,艷美的色彩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景飄大殿的背景就是景洪市區的美麗景色。 吉祥大佛的腳下是萬佛殿,里面供奉著9999尊佛,加上吉祥大佛,一共是一萬尊佛,象征“萬佛朝宗,九九歸一”。 這是萬佛殿的入口。 萬佛殿內供奉的釋迦摩尼雕像。 在萬佛殿前的廣場上俯瞰,遠處為景洪市區的美麗景色。 近處圓形的綠地就是勐泐大佛寺門前的雨林公園。 從吉祥大佛平臺可以沿臺階繼續向上前往山頂公園。 臺階兩側都是那伽守護神的護欄。這里的那伽都是單頭那伽。 山頂公園有一平臺,平臺中央有一棵菩提樹。<div> 據說,2005年經國家宗教局批準,云南省佛教界組織了由三大語系高僧大德信眾組成的迎請團,到斯里蘭卡迎請了三棵圣菩提樹苗到云南。其中的一棵菩提樹于2008年6月18日安奉于此。其它兩棵分別安奉在芒市勐煥大金塔和昆明圓通寺。</div> 平臺的南側供奉著背依單頭那伽的佛祖金身像。 再向上就到了山頂公園的觀景平臺,可以俯瞰下面的圣菩提樹。 也可以俯視遠處的景洪市容,西雙版納旖旎的熱帶風光盡收眼底。 山頂公園的觀景臺上還有兩座小金塔。 小金塔四周的龍頭和金盆是用來為香客洗手的。 山頂公園的南側為莊凱大金塔,這是一座典型的傣族建筑,吸收了東南亞建筑的風格,又有傣族傳統筍塔的特點。<div> 莊凱大金塔由一座主塔、八座副塔和十六座小塔組成,直徑60米,象征圓滿,高80米,寓意釋迦牟尼住世80年涅槃。</div><div> 西雙版納各傣族村寨均有佛塔,千姿百態,各具特色,而這座莊凱大金塔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div> 下午5點左右,我們游覽結束,由原路下山來到太子廣場。 聽說勐泐大佛寺的東側還有一個孔雀文化園。 孔雀園內飼養著數百只的孔雀。 每天都安排有幾場孔雀放飛的節目,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孔雀飛翔的姿態。 孔雀從上而下俯沖下來,場面非常壯觀。 5點半,我們離開勐泐大佛寺,又一次穿過雨林公園前往停車點,驅車進入景洪市區,準備夜游西雙版納。<div> 請繼續觀看《云貴川自駕游(第二十集 西雙版納夜景)》。</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乌鲁木齐市|
青海省|
新民市|
汶上县|
太仆寺旗|
灵台县|
阳朔县|
常熟市|
昔阳县|
东莞市|
平泉县|
许昌市|
丰台区|
铜鼓县|
青河县|
长兴县|
巫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彭阳县|
七台河市|
富平县|
襄垣县|
池州市|
蕲春县|
左贡县|
莫力|
孟连|
安达市|
宜春市|
光山县|
大渡口区|
伽师县|
临城县|
虹口区|
宜阳县|
广安市|
乌苏市|
凯里市|
白玉县|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