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2日,農(nóng)歷六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值此之際,陜州區(qū)張茅鄉(xiāng)草地十里鋪村民張宏濤,特別邀請陜州區(qū)驛城(硤石)曲劇團,前來村里唱大戲三天五場,以示慶賀。 張宏濤立足浙江紹興經(jīng)商發(fā)展,生意興隆,家庭幸福,依然不忘故土,心系家鄉(xiāng),為十里鋪村辦了一些好事。張宏濤父親張鈞,是我們村的老支書,曾在張茅鄉(xiāng)政府工作,退休前在三門峽紡織器材廠任黨委書記,教子有方,三子一女個個都有出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做出了顯著的成績。這是他們家庭的光榮,也是我們十里鋪村的驕傲。 陜州區(qū)驛城(硤石)曲劇團,為十里鋪村演出的是他們編演的部分保留劇目,有:《借親配》(主演:王群財、王秋花)、《丁郎認父》(主演:王群山、郭百玲)、《釣金龜》(主演:高水玲)、《生死恨》(主演:王群山、高水玲、張玲草)、《清風亭》(主演:王群山、張玲草、李紅霞)。這次演出是我們村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邀請劇團來村演出。村民們興高采烈,前一個星期看到“戲報”后,便相互轉(zhuǎn)告,并把自家的親戚邀請過來看戲湊熱鬧。 這次演出,初戰(zhàn)告捷,預祝后面的三場演出獲得圓滿成功。這次演出,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加深了村民對傳統(tǒng)戲劇的喜愛,使村民們得到了一次良好的傳統(tǒng)教育機會。這次演出,傳播的是正能量,弘揚的是真善美。 陜州區(qū)驛城曲劇團,即陜縣驛城戲劇文化演出有限公司,它的前身是陜縣硤石村曲劇團,創(chuàng)立于1998年,是村民自發(fā)組織的業(yè)余曲劇團,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硤石鄉(xiāng)硤石村。劇團現(xiàn)有演員38名,以編演傳統(tǒng)曲劇為主,以弘揚家庭美德、社會道德,服務農(nóng)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宗旨。自創(chuàng)立以來,在上級文化部門和硤石村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共組織排練劇目20多個,保留劇目10個,下鄉(xiāng)巡演1300余場,連續(xù)6年獲得過陜州(原陜縣)農(nóng)村戲劇大賽一等獎,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周邊群眾的廣泛好評。目前薈萃有須生演員王群山、丑角演員王群財、青衣演員張令草、黑頭演員高水玲、花旦演員郭百玲等行家,司鼓朱小福、曲胡(一把弦)郭百忍、王連水,編導孟要(憲)法,為硤石鄉(xiāng)村構建和完善農(nóng)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p class="ql-block">孟五升</p> 硤石村戲曲歷史悠久,代出名角,享譽陜縣,并且有一個很好的傳承。20世紀50年代,以孟五升為代表的硤石村戲曲人成立了硤石村蒲劇團,70年代后改唱豫劇、曲劇,1998年后專唱曲劇,成立了硤石村曲劇團。20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演員有孟五升、張雙喜、孟昭理、王黑馬、孟鐵升、王耀倉、趙潤娥、趙潤線、潘小五等。 <p class="ql-block">排練舞臺</p> 硤石村歷任領導都十分重視戲曲文化建設,既有為村民演出的專業(yè)劇院,也有自己的排練舞臺。服裝、舞臺、音響、燈光等設施一應俱全。 <p class="ql-block">硤石劇院</p> 硤石劇院始建于1980年10月,時任公社書記張振堂,翻建于2015年7月,時任村支書張建設,村主任呂國平。 <p class="ql-block">陜州區(qū)驛城曲劇團盡管是農(nóng)民自發(fā)的業(yè)余組織,因為熱愛戲劇,他們?nèi)硇牡赝度耄灰驗闊釔蹜騽。麄儫o私地奉獻,練出了專業(yè)的水平,所以他們的演出能夠贏得父老鄉(xiāng)親的認可,這次演出村民們一致要求要請就請他們。他們用自己樸素的方式演繹著自己的藝術人生,這讓我在對這群民間藝人肅然起敬。所以,我們送他們的錦旗上寫道:“弘揚硤石戲曲,演繹梨園精品”。盡管不大氣,但是很實際。</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里鋪奶奶廟會活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曲劇《丁郎認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樂隊演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演出現(xiàn)場部分觀眾</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涪陵区|
建湖县|
田阳县|
双峰县|
鲁山县|
揭阳市|
大渡口区|
斗六市|
财经|
镇雄县|
富宁县|
滨海县|
普洱|
安溪县|
墨脱县|
汝南县|
贡嘎县|
嫩江县|
扎鲁特旗|
翁牛特旗|
正定县|
梅州市|
杭锦旗|
潞西市|
板桥市|
清涧县|
甘肃省|
从化市|
宿州市|
罗源县|
凤庆县|
美姑县|
瑞安市|
和平区|
海盐县|
宁乡县|
西乡县|
奉贤区|
绵阳市|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