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center;"> 悼念恩師郭道康老先生</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資水潺潺起悲聲,銀城巨擘已西行。</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音容厚德今猶在,教誨諄諄記一生。</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 學生 李榮 默立 </h5><h5> </h5><h5> 今日晚,驚悉我尊敬的郭道康老先生永遠地離我們而去,其心情難以言表。回想25年前,他老人家給我們講課時的場景猶在昨天,諄諄教誨銘記在心。我非常敬佩老先生淵博的才識和為人,可以說老先生是我學書的啟蒙老師,因為是從老先生教我們學習歐陽詢《醴泉銘九成宮》開始,我才真正開始臨帖學書,能夠一直堅持走到今天,我非常感謝老先生的教導。前年過年,通過幾番周折找到老先生電話,給他老人家打過去拜年,老先生早已記不清我,但我覺得很親切,又是一次聽他老人家熟悉的聲音。這些年一直在外地,每次回家都匆匆忙忙,實在有些后悔沒有去登門看望他老人家。如今陰陽兩隔,愿我尊敬的老先生一路走好!</h5><h5><br></h5><h5> 益陽美術學校9709班學生李榮 頓首</h5><h5> 2022.1.11</h5><h5><br></h5><p class="ql-block"><br></p> <h5> 先生字文楚,別號山野樵夫、竹月廬主、南楚布衣。湖南益陽人,副研究員。一九三七年十月出生,一九四四年夏入私熟學習古典文學、書法,至一九四九年入新學。一九六四年秋畢業湖南師大音樂系理論作曲專業和聲樂專業本科。</h5><h5> 先生少時,曾獲鄰人所贈晚清遺老朱淑貞珍藏之大量古籍和百余幀宣紙線裝本及冊頁碑帖,由此開始了系統而漫長之學書歷程。</h5><h5> 先生有音樂作品百余件,發表于專業刊物、電臺、電影,曾獲文化部廣電部大獎。</h5><h5><br></h5><p class="ql-block"><br></p> <h5> 八十年代主持組建益陽市書協、音協,擔任書協首任主席。曾擔任“湖湘書法大賽”和“龍年國際書法大賽”評委。一九八0年為訪問南方開放城市之湖南書法代表團成員。</h5><h5> 先生從音樂角度審視書法藝術并進行研究與創作,潛心研習古文字學三十余年。書兼各體,作品曾在國內外展出或由博物館、紀念館收藏。</h5><p class="ql-block"><br></p> <h5> 先生著有《甲骨文字譜》、《書法之音樂美初探》、《詹氏先賢詩文選集》(小楷、微楷共五萬字)、《紅樓夢詩詞曲賦楹聯大觀》(小楷、微楷共一萬六萬字)等。另有舊體詩、詞、曲約百首,散見干海內外詩刊。</h5><p class="ql-block"><br></p> <h5> 先生歷任湖南書協理事、湖南音協常務理事、益陽市書協主席。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音協會員、中華詩詞協會會員,兼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八一書院名譽院長、臺北故宮書畫院名譽院長客座教授等職。作品、傳略入編《美術年鑒》、《中國歷代書家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音樂家名錄》、《中國古今書法家辭典》、《中國歷代書畫名家辭海》、《中國詩詞家辭典》等。</h5><p class="ql-block"><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5> 先生2019年獲益陽市文藝終身榮譽獎,頒獎詞曰:<br> 源自深厚的舊學功底和豐富的創作精力,七十多年來,郭道康先生在傳統文化的研創之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輕松。潛心涵泳于音樂和書法兩個領域的他,以其超人的藝術性和審美高度征服同道,毫無疑問地成為地方文藝高原上的標桿。<br></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岐山县|
南部县|
当雄县|
锡林郭勒盟|
平阳县|
东光县|
辽中县|
乃东县|
兴化市|
黄陵县|
高碑店市|
临桂县|
彭州市|
灵石县|
双桥区|
城固县|
佛教|
闽侯县|
郧西县|
南溪县|
衡阳县|
钟山县|
九龙县|
玛曲县|
札达县|
都匀市|
勐海县|
扎赉特旗|
金阳县|
美姑县|
宁阳县|
高青县|
安溪县|
法库县|
阿合奇县|
互助|
漾濞|
玛曲县|
仙桃市|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