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安徽省書畫院劉廷龍院長的新作“寒夜拾柴煮茗圖”,讓我著實又激動了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劉先生將泥爐、水壺、芭蕉扇和通爐子的鐵鉤子等再普通不過的東西,配以“寒夜拾柴煮苦茗,東方欲曉宿雞鳴,文房雖小助詩興,半榻閑書翻后明”自題俚句,使得這種俗和雅得到了完美結合,給我的感覺就是“磊落從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劉先生的作品大多是貼近生活有感而發的東西,他往往用最簡單的筆墨表達最為豐富的意趣,讀劉先生大作,就像吃蕪湖的鹵水鴨子,越咂巴越有滋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劉先生認為以書入畫則骨力洞達。以勢入畫則雄強而真力彌漫。以韻入畫則豐腴雅逸。以文入畫則儒風明潔氣味清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很多人成名或風格形成后就不思進取了,也不敢變了,怕人們不喜歡了。劉先生則善于平中見奇敢變也善變,以至于越變越好,越變越耐品,這或許和他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戰的經歷有關,他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膽識和勇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劉先生認為藝術共性之美是永恒的,前提是在于書畫家個人綜合素質全面修養,以及如何在書寫過程中靈活運用和伸張前賢們所遺留下來的法度再結合,自己逐漸養成的既有共性美亦有已之獨特審美習慣,而去表現的所謂書法作品。古人是把書畫作品作為是圈內傳閱收藏把玩的一種文化,是他們把它作為自已的情感交流和渲泄的載體,是傳統文人書家一代代傳承于今的,是一種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儒雅飽學之士皆知的如同行檔內的潛規則一般的一種格高之律,不能為展覽而展覽,為技法而技法,否則“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劉先生認為真正的藝術家不能局限于書齋。 他每年都以一個老兵的身份,利用節假日帶領三竿堂的弟子去蕪湖市南陵等偏遠鄉鎮,走訪慰問部分家庭生活困難的烈軍屬和貧困學生家庭,體現了劉先生的一種家國情懷和社會擔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人有心正則筆正之說,劉先生磊落從容之筆墨自然源于他個人的優秀品質,在和劉先生的交往中,我得到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希望不斷讀到劉先生讓我激動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辛丑年臘八于平心堂</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洪市|
中西区|
麻栗坡县|
泰和县|
商洛市|
交口县|
儋州市|
安国市|
巴彦淖尔市|
三门峡市|
台江县|
城固县|
桃园县|
台中市|
福海县|
灵武市|
宁强县|
洪江市|
孟津县|
辉县市|
南城县|
朝阳区|
乌什县|
收藏|
白银市|
淮北市|
延川县|
旬邑县|
庆云县|
张家川|
金阳县|
白沙|
浦江县|
灵璧县|
任丘市|
巴里|
珠海市|
通化市|
常德市|
新田县|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