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10月16日到達樂山,在樂山受到了同行攝友的朋友,中建六局四川公司的幾位老總的盛情款待,當天晚上在樂山郊區岷江江邊的漁村,享受了這里的白條魚、野鴨和美酒。<div> 真是:岷江滾滾濤聲脆,</div><div> 魚鴨美酒夜光杯,</div><div> 川寧豫友喜相聚,</div><div> 酒不醉人人自醉。</div> <h1><b> 樂山大佛</b></h1><div> 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地處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b><br></b></div><div> 我們前往參觀大佛時,恰遇一位副國級領導也在此參觀,我們只好等了半個小時。</div>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5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div> 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著戰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div>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iv> 沿大佛左側的棱云棧道可直接到達大佛的底部。在此抬頭仰望大佛,會有仰之彌高的感覺。</div><div>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div> 游船到一定的景點角度,遠看樂山猶如一尊臥佛。 <h1> <b> 羅城古鎮 </b><div> 羅城古鎮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距樂山市 60公里,居住著漢、回、彝、滿、藏、黎、苗7個民族。古鎮主街涼廳街俗稱"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楨元年( 1628年),老街今仍保留著部分明清時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風貌。</div></h1> <br> 羅城古鎮由于地處邊陲,曾是軍事要地,明、清兩代均是屯兵制夷(西南少數民族)的"軍事鋪",故稱"羅城鋪",鎮西的營盤山就是當年的屯兵之地。 1982年,澳大利亞人依樣在墨爾本建造了一座"中國城",羅城古鎮從此名揚海外。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稱其為"中國的諾亞方舟"。<div> 羅城鎮先后被評選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古鎮"涼廳街"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街",國家AAAA級景區。</div> <h1> <b> 中路藏寨</b><div> 我已經是第二次來中路藏寨拍攝了,兩次天氣都不太好。</div><div> 中路藏寨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東北部,從丹巴縣越過一條河通往中路藏寨,這里山勢很陡,盤山路很窄,大多路段只能通過一輛車。我們對道路不熟,導航定位也不準,拐來拐去找不到預定的農家賓館,最后還是與老板聯系接我們七拐八拐才到農家賓館。</div></h1> <h1> 中路藏寨是“中國乃至世界石砌建筑和設防民居的奇跡”,素有“千碉之國”的美譽,是四川唯一入選“中國景觀村落”的一個寨子。“中路”意為“人神向往的好地方”,它背倚日巴龍山和莫日山,面朝墨爾多神山,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著名的佛教寺廟冉龍寺和剎拉科寺,現存古碉81座。</h1> 清晨,老板帶我們到達高山攝影的平臺,可是陰天光線很差,拍了幾張覺得沒意思,我們在山寨周邊和寨子里一路溜達尋找一些小的拍攝地方。這次拍攝的東西還不如上次,還是把上次拍攝的片子找出來曬一曬吧! <h1> <b> 瀘定橋</b><div> 瀘定橋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人們常稱之為大渡河鐵索橋,是甘孜州的門戶,康藏交通的咽喉,是四川內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br></div><div> 瀘定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相傳康熙帝統一中國后,為了加強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橋,并在橋頭立御牌。瀘定橋兩岸的橋頭古堡為漢族木結構古建筑,為中國獨有。<br></div></h1> <h1> 該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并立御碑于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余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筑,風貌獨特系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h1> <h1> 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以22位勇士為先導的突擊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鐵索橋上匍匐前進,一舉消滅橋頭守衛。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div> 1961年,瀘定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div></h1> <h1><p><b> 牛背山</b></p><p> 牛背山是一個攝影人非常值得去的地方,但是目前道路正在修繕,2015年7月起,牛背山地區已開始進行封山開發。封山開發期間,山上的景點和旅游設施尚沒有建好,相關部門明文禁止外來人、車進入牛背山。</p><div> 我們這次上山是費了一番周折,在上山的路上因修路禁止通行,我們折返兩次,在路邊受到一個貨車司機的指點,通過一個年久失修的老路迂回上山,這條路穿越一些藏族山村,路比較窄,許多地方有塌方,我們一路有多處找不到正道,難免繞了一些彎路,好則終于找到景區大門。</div><div> 雖然到了景區大門,但是不讓進,帶隊的向往神鷹老師動用朋友關系網,通過外省旅游局與四川當地旅游部門聯系,在大門口等了兩個小時左右,最終才允許進景區。</div></h1> <h1> 牛背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境內與瀘定縣交界,屬二郎山分支,原名大礦山、野牛山。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嶺,海拔3660米,是四面環山中間突起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它獲得360度全方位"中國最大的觀景平臺"和絕佳攝影圣地的美稱。 </h1> <h1> 2009年底,國家地理雜志著名攝影師無意中在瀘定縣內發現一片可以觀賞到眾多雪山的無名山坡,可俯瞰到大渡河河谷,視野極佳,此后以牛背山為名,聲名鵲起,八方攝友蜂擁而至。</h1> <h1> 牛背山有六絕:<br> 一絕是云海:濃密而均勻,時而平緩,時而洶涌,時而沿著山脊傾瀉而下,其壯觀的云瀑無以能比,讓人感覺踏步于空中,如仙如神。<div> 二絕是夕陽:隨著天色漸漸變暗,太陽慢慢西沉,天邊也變成血紅色,夕陽把這片翻滾的云海渲染得更加燦爛,沒想到高原的黃昏竟是如此絢麗多彩。<br></div><div> 三絕是日出:意想不到的美景出現了云開云合,神奇莫測。忽而群峰眾嶺虛無縹緲,霞光萬道;忽而云動山舞,奔騰激蕩。<br></div><div> 四絕是貢嘎雪山:蜀山之王貢嘎雪山矗立于牛背山的正西最高點,站在牛背山山頂可觀賞到蜀山之王的全貌,牛背山可謂是觀賞貢嘎神山的最佳觀賞地。</div><div> 五絕是佛光:在牛背山上也可以觀賞到難得一見的"佛光",雖然這里的佛光沒有峨眉山的那么出名,但是它迷人的景象卻一點也不遜色。<br></div><div> 六絕是星軌:牛背山的星軌是非常壯觀的,你可以不用等到夏天,便可以在山頂觀賞滿天的繁星,伸手觸摸天空,仿佛自己置身在星河之中。許多攝影愛好者也都陸續前往拍攝星軌的壯麗詩篇,成就了許多大片。<br></div><div><br></div></h1> <h1> 可惜呀!我們運氣不佳,在這里遇到的是陰天大霧,沒有看到這“六絕”景色,只是在上山時拍到了一個流瀑,還有夕陽。</h1><h1> 我們在這里住了一天帳篷,天很冷,第一次兩個大男人睡一張床,第二天天不亮我們就帶著設備爬上了山頂的360度觀景臺,但是仍然是大霧彌漫,無功而返!</h1> <h1><b> 甘孜濕地</b></h1><h1><br></h1> 2022年元月10日 于鄭州 (未完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杭锦后旗|
肥城市|
茶陵县|
民丰县|
明光市|
潍坊市|
玉林市|
桂平市|
云林县|
娄底市|
万安县|
仁怀市|
永兴县|
布拖县|
辽宁省|
安阳市|
广西|
湖北省|
泽州县|
云安县|
福州市|
年辖:市辖区|
陆良县|
松阳县|
灵川县|
韶山市|
乐业县|
茶陵县|
中卫市|
河曲县|
云霄县|
孟州市|
兴化市|
仙游县|
乌拉特后旗|
漠河县|
萍乡市|
垦利县|
临西县|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