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保護區(qū),是地球上保持原生態(tài)最好的地區(qū)之一。可可西里保護區(qū)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因為空氣稀薄,植被稀疏,淡水缺乏,自古就是無人居住區(qū)。可可西里保護區(qū)是中國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fā)源地,可可西里保護區(qū)的每一片土地都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是中華民族不屈靈魂的精神象征。</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一個充滿神秘,充滿未知力量的地方,從來只是那些富有冒險和探索精神的人們才敢欣然前往。2021年7月12——7月20日,老齊跟隨西安終南戶外開啟了《可可西里大環(huán)線》之旅。</p> <p class="ql-block">帶著期待,帶著向往,登上了D2687西安到西寧的高鐵列車。</p> <p class="ql-block">旅行只需要一顆安靜的心和不停的腳步。西寧,青海省的省會。年輕時,曾到過幾次西寧。</p> <p class="ql-block">西寧東關清真大寺,是中國西北地區(qū)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創(chuàng)建于明朝初期,是一個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其風格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藝術(shù)和伊斯蘭教建筑特色。西寧東關清真大寺是伊斯蘭經(jīng)學研究的最高學府。</p> <p class="ql-block">西寧東關回民民俗文化館,濃縮了本地回族在千百年歷史演變過程中伊斯蘭信仰的傳承和發(fā)展變化,回族民俗文化館從回族的信仰、教育、民俗風情及獨具特色的名族服飾和極具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等方面,為參觀的游客做了詳細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7月13日,我們乘旅游大巴,由西寧前往德令哈。</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中國內(nèi)陸最大咸水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重游故地,在青海湖畔體驗藏族風情,在青海湖畔感受高原藍寶石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鹽湖因盛產(chǎn)青鹽聞名,是中國首家綠色食用鹽基地。“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p> <p class="ql-block">茶卡鹽湖鹽雕,是一種特殊的雕刻藝術(shù),茶卡湖內(nèi)析出的鹽結(jié)晶天然無污染且粒大醇厚,是良好的雕刻材料。鹽雕是茶卡鹽湖一道靚麗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德令哈。知道德令哈是源于海子的詩——《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德令哈蒙古語意為“金色的世界”。德令哈是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府的所在地,地處柴達木盆地,是高寒地區(qū),是青海省第三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德令哈,一座朝氣蓬勃的嶄新城市,干凈的街道,寧靜的建筑群落,如果不是親臨其境,都會想象不到,在人煙稀少的高寒地區(qū),有一座美麗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詩因城而生,城因詩而名。海子的紀念館就坐落在德令哈巴音河畔。巴音河,德令哈的母親河。</p> <p class="ql-block">海子紀念碑,面朝巴音河,坐擁碑林,精選海子的20多首作品,雕刻在形態(tài)各異的石碑上,變成了一部石書,一同組成了海子詩歌碑林。</p> <p class="ql-block">海子紀念館里陳列著海子的代表作和相關資料圖片書籍等資料。</p> <p class="ql-block">7月14日,前往大柴旦,觀翡翠湖,穿越柴達木戈壁公路,拍世界唯一的陸上和水上雅丹地貌群。</p> <p class="ql-block">大柴旦翡翠湖,是青海海西州第三大人工湖。翡翠湖鹽床由淡青、翠綠、深藍的湖水輝映交替,晶瑩剔透,被稱為翡翠湖。</p> <p class="ql-block">站在湖邊,宛若鏡面般的湖面倒影著藍天白云和皚皚雪峰,倒影著老齊的身影,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青海U型公路——位于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格爾木G315國道上,它因路面隨波起伏的地勢而飛舞,是一條直指蒼穹的天路。(G315國道是一條以西寧為起點,終點為新疆喀什的國道。)</p> <p class="ql-block">“雅丹”是維吾爾語,意為“具有陡壁的小山包”,也叫“風蝕林”,是一種奇特的風蝕地貌,是泥土在數(shù)億年里,經(jīng)歷風化作用而形成的如石頭般堅硬的特色地貌。</p> <p class="ql-block">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雅丹是風的杰作,也是大自然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在青海大柴旦,柴達木盆地的腹地,荒漠中安靜地矗立著一座魔鬼城。它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驚艷美景,烏素特水上雅丹地質(zhì)公園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一處水上雅丹景觀。</p> <p class="ql-block">烏素特水上雅丹地質(zhì)公園,它歷經(jīng)了千萬年的地質(zhì)運動,而形成了一片世界面積最大、最為壯觀的雅丹群落。</p> <p class="ql-block">烏素特水上雅丹地貌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水上雅丹的形成是源于昆侖山的那棱格勒河河水改道,淹沒了這片區(qū)域,形成了水上雅丹地貌。</p> <p class="ql-block">在烏素特水上雅丹公園的春秋季節(jié),成群的水鳥和野鴨,是水上雅丹的一道靚麗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烏素特水上雅丹地質(zhì)公園,只有在旅游旺季才開放,每年的7、8月是最佳的季節(jié)。最佳旅游季節(jié)的酒店賓館,不僅家家爆滿,而且住宿費達上千元。我們住宿在了離景區(qū)幾十公里外的一個很簡陋的移動賓館。</p> <p class="ql-block">荒漠中的賓館,沒有飲用水,不提供早餐。超人終南領隊,在一個鋰礦生產(chǎn)基地,為我們聯(lián)系上了早餐,大鍋煮的小米粥,特別的清香好喝。</p> <p class="ql-block">7月15日,從水上雅丹前往格爾木,觀西臺吉乃爾湖,游察爾汗鹽湖。</p> <p class="ql-block">西臺吉乃爾湖,G315國道穿湖而過,3公里長的水上公路將西臺吉乃爾湖一分為二,像是湖面上劃分了界限,,一邊為藍色,一邊為淺綠。</p> <p class="ql-block">西臺吉乃爾湖與東臺吉乃爾湖相連,是一個沒有被開發(fā)的原生態(tài)鹽湖,湖水含銅量比較高,湖水是綠色的。東臺吉乃爾湖,被譽為中國的“馬爾代夫”。遺憾的是我們?nèi)r,路被封,車輛無法靠近湖邊。</p> <p class="ql-block">察爾汗鹽湖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是中國最大的鹽湖,是世界上著名的內(nèi)陸鹽湖之一,青藏鐵路穿行而過。</p> <p class="ql-block">“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澤”。鹽湖地處戈壁瀚海,這里氣候炎熱干燥,日照時間長,水份蒸發(fā)量遠遠高于降水量。因長期風吹日曬,湖內(nèi)便形成了高濃度的鹵水,逐漸結(jié)晶成了鹽粒,湖面板結(jié)成了厚厚的鹽蓋,異常堅硬。</p> <p class="ql-block">萬丈鹽橋,用鹽造出的路。察爾汗鹽湖有32公里的青藏鐵路的路基和一條全用鹽鋪造的,橫跨鹽湖的公路——敦格公路,被稱為萬丈鹽橋。</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禁區(qū),萬物俱寂。察爾汗鹽湖絢麗的景色,讓我們的視覺和心靈都感受到了震撼。</p> <p class="ql-block">7月16日,格爾木——不凍泉——曲麻萊。乘車沿青藏線行,翻越昆侖山口,途徑西大灘景區(qū),可可西里保護區(qū),長江北源楚瑪爾河,進入曲麻萊。</p> <p class="ql-block">格爾木,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爾木地處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格爾木以東是西寧,以北是敦煌,以南是拉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通往新疆、西藏等地的中轉(zhuǎn)站。</p> <p class="ql-block">昆侖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由納赤臺景區(qū)、西大灘景區(qū)、瑤池景區(qū),三個風格各異的景區(qū)組成。昆侖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以地震遺跡,冰川地貌聞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昆侖山山口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侖山東段,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侖山脈的必經(jīng)之地,地勢高聳,自然景色壯觀個。“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這是毛澤東著名詩詞<昆侖>中的傳世絕句。</p> <p class="ql-block">曲麻萊,高原高寒,縣城海拔4200米。曲麻萊山巒疊嶂,湖泊星羅棋布。北有茫茫昆侖山,南有巍巍唐古拉,西有緩坡漫嶺的可可西里,東有婉蜒峻峭的巴顏喀拉山。曲麻萊太陽能、風能、水能資源得天獨厚。</p> <p class="ql-block">黃河發(fā)源地。曲麻萊縣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地處三江源核心區(qū),是黃河源頭第一個藏族聚居的純牧業(yè)縣。黃河在青海境內(nèi)藏語為“瑪曲”,意為孔雀河。其發(fā)源于巴顏克拉山脈的卡日曲北麓約古宗列盆地。</p> <p class="ql-block">新朋好友。每次出游老齊都能遇到讓老齊敬佩的團友。室友琴韻,是一個有向上生活激情,生活品質(zhì)的旅游達人。一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低調(diào)有內(nèi)涵的深資美女。自帶旅游廚具,在海拔4200米的麻曲萊駐地,為我們做早餐晚餐——蘑菇雞湯羹,西紅柿雞蛋面。在寒冷的高原,能吃到可口的熱飯,心里的感受是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7月17日,曲麻萊——玉樹。途徑通天河第一橋,觀貢薩寺,游隆寶灘自然保護區(qū),游文成公主廟,觀玉樹地震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古稱“牦牛河”,流貫玉樹草原,長1000公里,因輯入《西游記》而名聞天下。通天河渡口是“唐蕃古道”上的一個重要渡口。</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大橋。海拔4300米的通天河大橋,連接著曲麻萊與治多兩縣,大橋兩岸的雪山、草原、江河,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貢薩寺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海拔4300米嘉吉阿尼噶寶山坡上,是治多縣唯一的藏傳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貢薩寺宗喀巴大殿高九層,建筑面積2754平方米。宗喀巴大佛是世界最大的室內(nèi)銅制鍍金佛像,并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p> <p class="ql-block">青海玉樹隆寶灘自然保護區(qū),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棲息地和保護地。每年春夏之際,許多珍貴的候鳥,黑頸鶴、斑頭雁、棕頭鷗等紛紛飛到這里繁衍后代。據(jù)統(tǒng)計,我國僅有的百余只黑頸鶴中,有40多只是在隆寶灘自然保護區(qū)。</p> <p class="ql-block">青海隆寶灘自然保護區(qū),藍天碧水,綠綠的草原一望無垠,星羅棋布的水潭,形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沙洲和"小島"。隆寶灘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為鳥類的棲息繁衍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廟,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shù)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筑特點的古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廟,相傳是唐代藏民為紀念文成公主而建。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歷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唐蕃古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nèi)地去往青海、西藏的必經(jīng)之路。唐蕃古道起自陜西西安,途經(jīng)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全長3千余公里,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p> <p class="ql-block">在文成公主紀念館,有很多散養(yǎng)的山羊,這里的山羊喜歡吃面包。</p> <p class="ql-block">青海玉樹抗震救災紀念館是玉樹災后重建的“十大標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國第一個全面記錄高海拔地區(qū)抗震救災艱難歷程的紀實性展館。</p> <p class="ql-block">對于身處藏地的玉樹人來說,信仰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已經(jīng)深刻的融入到“儀式化”的生活方式中,他們把沉重的災難記憶轉(zhuǎn)化為對生命的祈福,傳達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哲學。</p> <p class="ql-block">最美的風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7月18日,玉樹一日。觀三江源紀念碑,在通天河邊尋找唐僧曬經(jīng)石 ,觀壯觀的玉樹石經(jīng)墻,觀玉樹博物館,游結(jié)古寺。</p> <p class="ql-block">玉樹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牧牛之地,歌舞之鄉(xiāng)之稱。唐藩古道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黃河和東南亞第一巨川瀾滄江,均發(fā)源于玉樹。巍巍唐古拉山,茫茫昆侖山,孕育了玉樹康巴兒女勤勞好爽吃苦耐勞不屈不饒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紀念碑,由花崗巖雕成,紀念碑碑體高6.621米,象征長江正源地各拉丹東雪峰6621米的高度;紀念碑基作面積363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護區(qū)36.3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體由56塊花崗巖堆砌而成,象征中國56個民族;碑體上方兩只巨形手,象征人類保護“三江源”。碑體正面刻有原國家主席江澤民親筆題寫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八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曬經(jīng)臺。位于通天河大橋南岸,有一塊巨大的巖石,傳說是唐僧取經(jīng)時的曬經(jīng)石。當?shù)夭刈迥撩瘢驮跁窠?jīng)臺周圍掛起經(jīng)幡,壘起桑臺,還在古柏樹上掛滿經(jīng)布。</p> <p class="ql-block">曬經(jīng)臺。相傳,唐僧取經(jīng)歸來時,路過通天河時,由于忘記了老龜?shù)膰谕校淆敯烟粕恍邢葡潞尤ィ习逗螅麄冊诖说亓罆窳軡竦慕?jīng)卷,誰知經(jīng)卷上的字都印在石頭上。</p> <p class="ql-block">青海玉樹有座世界最大的石經(jīng)城——嘉那瑪尼石經(jīng)城。嘉納瑪尼石堆,擁有25億塊瑪尼石,形成了一面東西長近300米、南北寬80米、高3米的宏偉石經(jīng)墻。</p> <p class="ql-block">新地標,“世界級”文化圣地——嘉納瑪尼石經(jīng)城。</p> <p class="ql-block">瑪尼堆,藏語稱“朵幫”,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瑪尼堆也被稱為“神堆”。</span>在藏族人民居住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都能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p> <p class="ql-block">嘉納瑪尼石上,均鐫刻著佛像或經(jīng)文,看見最多的是藏文六字箴言。每個瑪尼石都凝結(jié)著藏民發(fā)自內(nèi)心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玉樹州博物館,位于玉樹市結(jié)古鎮(zhèn),博物館外觀高聳的圓柱形建筑是轉(zhuǎn)經(jīng)筒的造型,內(nèi)部可看到13層,代表人類通往涅槃的13個階段。展館目前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玉樹州境內(nèi)的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相關簡介,二是有關玉樹地區(qū)的發(fā)展史及四個展館。</p> <p class="ql-block">融入藏式建筑風格的玉樹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結(jié)古寺,位于青海省玉樹州玉樹市結(jié)古鎮(zhèn)北的山崗上,是青甘藏族地區(qū)著名的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結(jié)古寺建寺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以其建筑宏偉、寺僧眾多、文物豐富、大德高僧輩出而聞名遐邇。</p> <p class="ql-block">地震災害后重建的結(jié)古寺。2010年0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fā)生7.1級地震。結(jié)古寺受損嚴重,進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結(jié)古寺,在藏語中“結(jié)古頓珠欏”是結(jié)古寺的全稱,意為“結(jié)古義成洲”。整個寺院都是非常的神圣而又圣潔,百年傳承的歲月,讓結(jié)古寺多了一種文化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7月19日,玉樹結(jié)古鎮(zhèn)——果洛瑪多。翻越海拔4824米的巴顏克拉山埡口。游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發(fā)源地。</p> <p class="ql-block">巴顏喀拉山在青海中部偏南,為昆侖山脈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東連岷山和邛崍山。巴顏克拉山是長江與黃河源流區(qū)的分水嶺,北麓的約古宗列曲是黃河源頭所在,南麓是長江北源所在。巴顏喀拉在蒙古語的意思,是“富饒青(黑)色的山”。</p> <p class="ql-block">多米諾骨牌。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發(fā)生的7.4級地震,造成西麗高速瑪多縣境內(nèi)的野馬灘大橋和野馬灘2號大橋發(fā)生坍塌。坍塌的橋面如多米諾骨牌一樣斷裂,橋墩也不同程度受損。</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nèi)。它是橫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區(qū)之間的一塊高山臺地。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qū)之一。</p> <p class="ql-block">青海可可西里保護區(qū)也是無人區(qū),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可可西里氣候嚴酷,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長期居住,被譽為“生命的禁區(qū)”。</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在蒙語里是“美麗的少女”。可可西里是世間最寧靜的土地,遠離城市的喧器,沒有世俗的侵擾,廣闊的草原,巍巍雪山,讓我們留戀忘返。</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是眼睛里的天堂,是身體里的地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有23萬平方千米,包括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賽5個保護分區(qū)和著名的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地區(qū)位于我國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是中華民族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qū)。三江源地區(qū)行政區(qū)域包括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莊子曾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三江源就是一片大美天地,萬物遵循著大自然的秩序和規(guī)則,共生共榮,此消彼長,循環(huán)往復。</p> <p class="ql-block">黃河第一橋。</p> <p class="ql-block">扎陵湖、鄂陵湖以及黃河源頭的牛頭碑,是三江源地區(qū)有代表性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1988年9月 瑪多縣人民政府修建了一座“華夏之魂河源牛頭碑”,碑體總重5.1噸,純銅鑄造,已故十世班禪大師和胡耀邦同志分別為紀念碑題寫了藏漢文“黃河源頭”字樣。</p> <p class="ql-block">牛頭碑建在位于瑪多縣境內(nèi)措日尕則山的頂峰,海拔4610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銅版鑄模鑲嵌,碑式別致,字體雄渾,象征著中華民族歷經(jīng)滄桑的悠久歷史和勤勞樸實的品格。紀念碑選擇了原始圖騰神圣的崇拜物——牛,以其角粗獷、堅韌、有力的造型,概括了我們偉大而堅強的民族精神,使人油然產(chǎn)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強烈凝聚力和向心力。</p> <p class="ql-block">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稱為“黃河源頭姊妹湖”。兩湖中間,有巴顏朗馬山相隔。扎陵湖和鄂陵湖海拔4200多米,高原湖泊。鄂陵湖和扎陵湖地勢高寒、潮濕,地域遼闊,牧草豐美,自然景觀奇妙,是難得的旅游觀光勝地。</p> <p class="ql-block">鄂陵湖是黃河上游的大型高原淡水湖,又稱鄂靈海,古稱柏海,藏語稱錯鄂朗,意為藍色長湖,位于中國青海省瑪多縣西部的凹地內(nèi),西距扎陵湖15公里,與扎陵湖并稱為“黃河源頭的姊妹湖”。</p> <p class="ql-block">鄂陵湖煙波浩淼,波瀾壯闊。鄂陵湖也是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天藍藍,水藍藍,水天一色的鄂陵湖,萬籟俱寂,唯有經(jīng)幡獵獵,唯有心靈的洗禮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扎陵湖是黃河上游的大淡水湖。又稱“查靈海”。藏語意為白色長湖。位于青海高原瑪多縣西部構(gòu)造凹地內(nèi),居鄂陵湖西側(cè)。</p> <p class="ql-block">扎陵湖是鳥兒的天堂。扎陵湖西端,有三個南北排列的小島,它是有名的扎陵湖鳥島。每年春天,都有數(shù)不清的候鳥飛到這里度假。</p> <p class="ql-block">青青的草,藍藍的天,清澈碧綠的湖水讓我們心曠神怡。我們激情滿滿的游走在海拔4600米的措日尕則山的頂峰,忘記了高反,老齊午餐竟然吃下了一根臘腸,一個蔥花餅,一盒酸奶。過度的消氧,后果自負……。</p> <p class="ql-block">康巴漢子。我們把“高大、威武、粗獷、豪邁”是藏族男人稱為康巴漢子,這也是人們對康巴漢子形象的贊嘆。</p> <p class="ql-block">從瑪多到扎陵湖一百多公里,路況很差,都是碎石路面,很容易爆胎。</p> <p class="ql-block">入住的瑪多酒店。2021年5月22日的7.4級地震,讓瑪多縣城和酒店都在災后重建之中。</p> <p class="ql-block">遠觀阿尼瑪卿山。阿尼瑪卿山脈是昆侖山系支脈,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州瑪沁縣西北部。阿尼瑪卿山上冰雪連綿,終年不化。藏族人民稱阿尼瑪卿為“博卡瓦間貢”,即開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族人民信仰的二十一座神雪山中排行第四,專掌“安多”地區(qū)的山河浮沉和滄桑之變,是藏族的救護者。</p> <p class="ql-block">老齊的自豪。高原有奇特的景色,老齊去過西藏,去過年寶玉則,去過色達,去過稻城亞丁的牛奶海。如今老齊又到了三江源的鄂陵湖扎陵湖和牛頭碑。</p> <p class="ql-block">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都會成為老齊生命中最美的篇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从化市|
故城县|
新乡市|
津南区|
湘潭市|
格尔木市|
曲阳县|
资中县|
平凉市|
丰顺县|
皋兰县|
安乡县|
剑阁县|
中宁县|
沙河市|
舒城县|
英山县|
大邑县|
兴仁县|
洛隆县|
博乐市|
新竹县|
博客|
景谷|
尚义县|
子长县|
灵台县|
江津市|
舒兰市|
横峰县|
泰顺县|
山西省|
闽清县|
绥中县|
阜新市|
鹿泉市|
米泉市|
上高县|
海城市|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