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晚在公司開會至凌晨,回到家中。想到父親即將70大壽,在這特別的日子里,突然特別想寫一些關于父親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70歲我們中國稱古稀之年,意思古來少有。父親這70年風風雨雨,走的相當不易。9歲還是10歲的時候,我爺爺就過世了。我爺爺是農村的赤腳醫生,據說草藥用的很厲害,專治無名腫毒,有不少的秘方,治好過很多人??上鹘o我父親的時候,因父親年齡太小,沒有傳承下來,失傳了。聽老輩子講,我爺爺在修鐵路的時候,抬著巨大的石頭,不知道什么緣故,突然要往下滾了。因下面還有很多人做事,我爺爺不忍放手,怕砸死很多人,當時一人頂著,當場就憋出了內傷而吐血,從此落下了病根,也因此而早逝。我時常在想,我家兄弟姊妹幾個從一無所有到創業有點小成就,一定是爺爺以及祖上積的德,到了我們這一代得到了顯現,時常告誡自己得常懷敬畏之心。</p><p class="ql-block"> 因爺爺過世的早,我兩個姑姑才幾歲,奶奶在那個年代,非常勞累、非常辛苦的拉扯大三個孩子后,也落下了病根,又實在是沒錢醫治,也早早撒手西去。我家五姊妹,只有我哥被奶奶抱過,但那時太小,完全不記事,還聽我哥以前時常講,好羨慕鄰居伙伴們有爺爺奶奶疼,其實我還羨慕他被奶奶抱過呢。我大姑以前講過,小時候經常餓肚子,吃不飽。我也在想,父親這么瘦小,應該就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不良造成的吧。</p><p class="ql-block">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農民幾乎完全靠從地里刨食,父親沒有了爺爺奶奶的依靠,也沒有親兄弟的幫襯(以前在農村,兄弟多又齊心,都是可以橫著走的主,至少沒人敢欺上門),在村里受了不少欺負。那種無依無靠受欺負的感覺是現在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我現在都還記得村里九爺爺講過一段往事:父親有一年跟村里人一起外出割蘆葦,到年底的時候,錢被鄰居全部卷跑了,身無分文,以至沒法回家過年。哥哥時?;貞浐苄〉臅r候,才剛剛拿的起鋤頭,就要在紅薯地里幫著鋤草,如果一不小心鋤到了紅薯苗,還會被一頓責罵。我在想,估計父親那時就想著快點培養個幫手,能幫他這最艱難的生活分擔一點吧。</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的記憶,父親永遠都是早出晚歸,天天在地里勞作。以至我這個家里排行老四,上面有哥哥姐姐罩著的人也干了不少農活,總是覺得特別特別辛苦,我就想著怎么靠讀書來解脫這種勞累,也可能天生也帶有一點喜歡吧,從三年級開始就幾乎每年拿獎狀回家。也許是對干農活的畏懼,從初三至高三那段辛苦讀書的歲月以及一無所有開始創業的那段時光,雖然很苦,但我都能堅持,我覺得比干農活要好多了。</p><p class="ql-block"> 大概七八年前,在兄弟姊妹們一起齊心協力的創業下,條件越來越好,父親結束在廣東的打工生涯,跟我們生活到了一起。那種勤勞節儉至極致的生活方式仍然沒有變化。店里的小碎紙屑、一次性紙杯從來都是不放過,撿在那里累在一起,收成一大袋后去賣。在我們多次的講解后垃圾桶翻的少一些了,有時還在外面去翻廢紙來賣。為了多賣一點錢,可以拿個手推車從鳳凰山上拉到山腳去賣。賣的錢從來不亂用,甚至經常為了省公交車那一兩元的車費,時常選擇從田灣菜場背一袋菜往家走,要知道大部分是上坡路,來回好幾公里遠。</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太平盛世年代,我們的下一代很難體會到這種生活。就像孩子們幾乎不會理解爺爺曾經餓肚子的歲月,對著肉會垂涎三尺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應該是爺爺遺傳給了子孫們善良,父親傳承給了我們勤勞節儉,加上祖上積德,在國泰民安的當世社會中,我們過上了相對較好的日子。不敢忘,也不能忘,我們姊妹幾個一定要把這種優良家風好好承傳下去。</p><p class="ql-block"> 大后天就是父親的70大壽,記錄一段曾經的艱難歲月,給我們這個大家庭留存一份根。也祝愿父親身體健康,長久的陪伴孫輩們成長。也祝愿我們這個大家庭一如既往的團結,欣欣向榮,未來可期!</p><p class="ql-block"><br></p> 2019年在一寨兩國邊界上 六盤水瑤池大壩上 大理三圣塔 大理洱海 麗江古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根河市|
潮安县|
湟中县|
贵定县|
乳山市|
荔波县|
台南市|
青铜峡市|
宜春市|
龙海市|
历史|
汤阴县|
奎屯市|
昌黎县|
青岛市|
固原市|
腾冲县|
邹平县|
津市市|
南汇区|
黑山县|
万山特区|
临夏县|
咸阳市|
泽州县|
习水县|
绥阳县|
宜阳县|
东平县|
红桥区|
寿光市|
香格里拉县|
盐池县|
湖北省|
黄山市|
沁源县|
曲松县|
萍乡市|
含山县|
尉犁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