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堤紀念公園的設(shè)立是為了紀念海堤建設(shè)者們艱苦奮戰(zhàn)、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公園廣場上刻有“廈門海堤紀念公園”的石墻,是用1953塊舊的海堤條石砌成,6層17縱基石層疊烘托出一道景墻,景墻全長22.12米。寓意廈門海堤大橋的開工日期是1953年6月17日。由中心廣場、大型主題浮雕、海堤建設(shè)紀念館、海堤工程數(shù)據(jù)石碑、海堤建設(shè)遇難者緬懷石碑等多部分組成。</p> <p class="ql-block">1949年冬,福建開始修建支前公路,適逢陳嘉庚從新加坡返廈,提出在高崎至集美之間的廈門海峽修建海堤的建議。1953年06月17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進行工程的各項準備開始修建工作。</p> <p class="ql-block">高集海堤在施工中,屢遭臺灣當(dāng)局飛機的襲擊,有150余名干部、工人被炸身亡。全體施工人員將生死置之度外,堅守崗位,堅持施工,終于在1954年10月15日實現(xiàn)一期工程建成通車,12月10日實現(xiàn)全潮通車。全部工程于1955年10月完成。海堤將廈門島與陸地連在一起,廈門從此成為半島。</p> <p class="ql-block">1955年10月01日,高崎堤頭“廈門海堤紀念碑”落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為紀念碑題寫“移山填海”4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海堤工程指揮部撰寫碑文,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廈門市是我國東南要港,四面環(huán)海,是閩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重鎮(zhèn),因與大陸隔一海峽,交通不便,對經(jīng)濟之繁榮與海防之鞏固,影響很大。于一九五三年六月正式動工修筑。歷時二年又三個月,至一九五五年國慶節(jié)完成了全部工程。海堤全部以花崗石砌成,長二公里二一二公尺,頂寬十九公尺,深水處有航道可通舟楫,用石七十余萬公方,修筑經(jīng)費一千萬元。</p><p class="ql-block">修筑期間,萬余職工以忘我勞動與無比英勇的氣概,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與臺灣國民黨軍的襲擾破壞,積極開展勞動競賽,使這移山填海的工程得以提前竣工。海堤筑成后,自然改觀,廈門與大陸聯(lián)成一氣,這一工程的完成,應(yīng)歸功于中國共產(chǎn)黨和毛主席的英名(明)領(lǐng)導(dǎo),工人階級的辛勤勞動,蘇聯(lián)專家的國際主義友誼援助以及福建省人民的大力支援。</p><p class="ql-block">謹記筑堤經(jīng)過,立碑留念。”‘</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廈門是個孤島,出入島必須靠船只駁運,交通極為不便,廈門人民移山填海,經(jīng)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建成我國第一條以花崗巖筑成的跨海長堤 - 廈門海堤,結(jié)束了廈門孤島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高集海堤全長2212米,如今看似簡單,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技術(shù)和設(shè)備都缺乏的狀況下是一項無比艱巨的工程,舉國矚目。</p><p class="ql-block">在長達2年3個月的建設(shè)過程中有上萬人參與,他們開山采石,將石頭裝進竹籠快速拋入大海。當(dāng)時的集高海峽潮水湍急,建設(shè)者們不僅要和潮水搶時間,還要避開國民黨的空襲,艱險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獨創(chuàng)的“竹籠拋石”法創(chuàng)造了世界海堤建設(shè)史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高集海堤為公路鐵路兩用,曾是進出廈門島的陸上唯一通道,戰(zhàn)略位置非常重要,有武警執(zhí)勤。鐵路為鷹廈線的一部分,公路雙向兩車道。海堤上只要發(fā)生事故,堵車一、兩小時是經(jīng)常的事。記得我在集美工作時,遇到堵車,經(jīng)常需要從海堤上跑步過去上課。</p><p class="ql-block">后來,進出廈門的通道越來越多,海堤的作用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了。2010年10月起,啟動拆堤建橋工程。先是集美—杏林海堤(集杏海堤)靠東邊的一部分被拆除改為橋梁(橋拱為水閘,可實現(xiàn)海水交換)取代。2012年,高崎—集美海堤(高集海堤)開始拆除,現(xiàn)已建成地鐵1號線過海和公路兩用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邊上山上建有一座觀堤亭。</p> <p class="ql-block">因為樹木茂盛,只能在樹縫中才看得到海堤。</p> <p class="ql-block">海堤一邊的杏林大橋。現(xiàn)在進廈門島的列車已經(jīng)改道杏林大橋。</p> <p class="ql-block">地鐵1號線在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改在地面行駛跨海。這一段路程乘客可以欣賞到窗外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后山還有個小景觀,它以1:1的比例還原了鷹廈鐵路通車后第一列火車的火車頭。</p> <p class="ql-block">作為海堤紀念公園的核心部分,海堤建設(shè)紀念館占地約400多平方米,采用圖片文字、實物道具、模型、雕塑、多媒體等形式,展現(xiàn)移山填海的偉大壯舉。</p><p class="ql-block">遺憾的是,我兩次來到海堤公園,一次因為疫情閉館,一次正在重新裝修。</p> <p class="ql-block">巨型浮雕生動再現(xiàn)了當(dāng)時“竹籠拋石”筑堤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后是高崎寨遺址。</p> <p class="ql-block">清順治十二年(南明永歷九年、1655年)四月,鄭成功命工官馮澄世督建高崎寨于此,為島內(nèi)重要的屯兵營寨之一。順治十七年(南明永歷十四年、1660年),清廷調(diào)集數(shù)省水師圍攻廈門,鄭成功下令以號稱“鐵人軍”的右虎衛(wèi)鎮(zhèn)駐守此寨。同年五月十日,該寨將士配合鄭軍各部大敗清軍于高崎海上。</p> <p class="ql-block">海堤紀念公園后山上還有一處高崎古炮臺。</p> <p class="ql-block">站在這里可以看到“三橋飛渡”的景觀,從左到右分別為杏林大橋、廈門海堤和廈門大橋。</p> <p class="ql-block">從旁邊拾階而上山頂有個醒目的巨型“金鑰匙”雕塑,從廈門大橋進島的車子遠遠就能看到它。</p> <p class="ql-block">從高崎寨看海堤另一側(cè)的廈門大橋,以及遠處的集美大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棋牌|
淳安县|
汤原县|
多伦县|
柏乡县|
汉川市|
红安县|
江口县|
开远市|
江华|
吴川市|
温泉县|
喀喇沁旗|
濮阳县|
麻栗坡县|
建德市|
罗甸县|
临桂县|
略阳县|
大埔区|
河曲县|
常州市|
平和县|
瓦房店市|
民勤县|
和田市|
阿瓦提县|
古交市|
昔阳县|
呼伦贝尔市|
泉州市|
赤壁市|
永嘉县|
阿坝|
安新县|
北京市|
延庆县|
陈巴尔虎旗|
浏阳市|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