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華夏九州之一的徐州,古稱彭城,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有“五省通衢”之稱。</p><p class="ql-block">徐州有著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帝堯封彭祖建大彭氏國,為五霸之一,是江蘇省境內最早的城邑。</p><p class="ql-block">徐州是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也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因擁有大量的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被稱之為“東方雅典”。</p> <p class="ql-block">在前206年,秦朝滅亡后,漢高祖劉邦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先封功臣韓信為楚王,建都下邳(今徐州睢寧),僅一年后怕韓信謀反貶為淮陽侯。劉邦又另立同父異母的兄弟劉交為楚王,都彭城(今徐州)。楚王在徐州共傳了十二代,死后都安葬于此地,目前已探明挖掘出七座楚王陵,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獅子山楚王陵了。</p> <p class="ql-block">獅子山位于徐州東部,是一座東西走向的小山包,海拔在約50多米,原是獅子山村,因地形像臥著獅子,故名叫獅子山。</p><p class="ql-block">獅子山楚王陵發現也是偶然,村里一群孩子相約去踢球,其中一小孩腳下踢到一個彩繪有頭有腳的小泥人,此事傳了開來,不少考古學家趕來考察。在全國考古界中分為南北兩大派別,南派考古界主要以地質地貌來確定古墓的位置,北派考古界以土層來確定古墓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著名考古學家、研究員王愷原在洛陽博物館工作,1977年調回故鄉徐州,后在這里與同事憑著一把洛陽鏟前后發掘了六座漢楚王陵(北洞山楚王墓、馱藍山楚王墓、南洞山楚王墓(兩座)、東洞山楚王墓、臥牛山楚王墓)。得知此事后火速趕到獅子山村進行挖掘,在獅子山挖出二個漢兵馬俑坑,當時轟動中外考古界。</p> <p class="ql-block">王愷團隊根據漢兵馬俑位置朝西,認定東邊方向必有大墓。就對獅子山進行高級儀器的探測,進過三次測試后仍末結果,幾年下來仍末進展,但王愷他們團隊仍不恢心。后來他在村里進行家訪時,偶爾聽到以前有人在山坡上挖過紅薯窖,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愷他們忙趕到那里,一看地窯深達二十來米,確認這肯定是大墓。經過7年多的艱苦尋覓,終于找到沉睡二千多年的獅子山漢楚王陵。</p> <p class="ql-block">地下墓依山為陵,鑿山為葬,由墓道、甬道、墓室組成,全長約117米、寬13.8米、深達20余米,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鑿石達到5000多立米,其規模之大、氣勢之宏偉、簡直像個地下宮殿,觀后無不驚嘆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墓道中塞石外側東西排列著3個小耳塞,在墓室中出土了外罩的金縷玉片4千多片,半兩錢幣17萬枚和200多枚銅官印。從中清理出單個重390克的金帶扣,金羊頭浮雕飾物,玉觴、玉杯、玉卮、玉壁、玉璜、玉龍、玉獸、玉嬋、玉豹等珍貴文物,及鑲玉漆棺、銅扁壺、銅鼎等一批藝術珍品,為國內考古中首次發現。</p> <p class="ql-block">經過考古工作者根據王陵中的殘留的楚王遺骨,首地成功復原了二千一百年前的楚王的半身像,確定他是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p><p class="ql-block">劉戊為第一代楚王劉交的孫子,在公元前174年繼位,他生性淫蕩,即使在漢文帝母親薄太后大喪之時,也要對宮女淫亂。后參與七國叛亂,被漢將周亞夫所打敗,被迫自殺。漢景帝念他是堂兄弟,并按王爺規格將其安葬在尚末竣工的王墓中。</p> <p class="ql-block">獅子山楚王陵發現在古代已有盜墓之事,盜墓賊通過豎井下到墓內,但陵墓里的東西3個小耳塞都的被巨石封住無法打開。盜墓賊把金縷玉衣的金縷盜走,而4000多片玉片撒落一地,現罩著的金縷玉衣是仿制品。里邊盜去多少珍寶都不得而知,現在留下的寶物已極其珍貴了。</p><p class="ql-block">王愷團隊在1991年找到了獅子山楚王墓后,驚人的考古成果,受到李鵬、胡錦濤、吳邦國、李鐵映、錢諱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給予的高度贊揚和評價。</p> <p class="ql-block">在楚王陵約300米是水下博物館,博物館建在獅子潭中,是目前國內首座水下博物館(濱水區)。其外觀如覆斗型的灰色建筑物,由東西兩個組成,獅子潭上棧道通往進出口兩處,棧道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用石頭和木料鋪裝,整個建筑恢宏大氣、古韻幽雅,在2010年榮獲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大獎。</p> <p class="ql-block">楚王陵兵馬俑是中國三大兵馬俑之一,另有陜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咸陽漢陽陵兵馬俑。秦兵馬俑和楚王陵兵馬俑建成了博物館,楚王陵兵馬俑博物館是在1985年5月遺址上所建,9月份建成,10月1日對外開放。到了2004年10月在原博物館基礎上增加了5000平方米。成為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博物館、水下兵馬俑博物館和漢畫長廊四部分,并稱為“兩漢三絕”(三絕漢王陵、兵馬俑、漢壁畫),下圖為秦兵馬俑和漢景帝陽陵兵馬俑。</p> <p class="ql-block">水下博物館分為兩大部分,西廳展示的兵馬俑坑發掘原貌,東廳為中國古代騎兵軍團,陳列漢代騎兵俑軍陣場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漢代社會是個視死如生的社會,人們普遍認為人死以后可以換個地方繼續生活,因此生活在上層社會的達官貴人想到死后,到世界另一處享受富貴生活。所以在死后墓穴內建有糧倉、廚房、錢庫、歌舞廳等,楚王劉戊死后把陶俑作為陪葬品埋于地下陵墓里。</p> <p class="ql-block">俑坑內陶俑大小差不多,都在4~50米,其制作工藝上用模子制作出俑坯,進行二次加工塑成。如仔細辨認它們表情各不相同,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表現了漢代陶藝技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p> <p class="ql-block">兵馬俑博物館內陶俑不盡數量多,而且種類也繁多,也達到4千多件。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衛士俑、執長器械的發辨俑、足登戰靴的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種。獅子山兵馬俑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對研究漢代陶俑工藝有著極高的幫助,對于漢代社會生活、喪葬制度、軍事戰陣都有很大的研究價值。</p> <p class="ql-block">漢兵馬俑博物館主要以步兵、車兵和騎兵組成,排列成軍陣是西漢早期楚王國實戰軍隊的地下縮影。</p> <p class="ql-block">徐州漢文化館內展出的是漢畫像石,全長300米,是國內第一座以“漢畫像石文化體驗”為主的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漢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裝飾石刻壁畫,在藝術形式上它上承戰國繪畫古樸之風,下開魏國風度藝術之先河,奠定了中國畫的基本法規和規范。漢畫像石同商周的青銅器,南北朝的石窟藝術,唐詩、宋祠一樣,各領風騷數百年,成為我同文化藝術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藝術魄寶。</p> <p class="ql-block">根據現有資料記載,漢畫像石萌發于西漢昭、宣時期。在我國山東沂水鮑宅山鳳凰石和河南南陽趙寨磚瓦場,石墓上的樓閣、門闕圖像雕刻都是在昭、宣時期,漢畫像石也是目前發現最早的作品。此雕刻技法屬于凹面陰線刻法,所以雕刻在石頭上的畫,后來被考古界稱之為畫像石。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漢石畫像表現于軍事、迎賓、歌舞、勞動生活場面等題材,此批石畫像雕刻精細、表達題材深刻,對于二千多年的漢代來說,能達到如此高超的雕刻技術實屬不易。</p> <p class="ql-block">劉家宗族,里邊介紹劉氏起源、家譜、族歌、名人、善舉等。大漢創千年帝姓、楚王興徐州之地。劉姓源自堯帝后裔,自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起,開創了大漢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彭城堂內介紹“姓啟劉國、望出彭城”。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劉氏后代出現了帝王者66人,出任宰相97人,在每次舉考中“天下第一”的壯元達三十人之多,是人才輩出的家族。</p> <p class="ql-block">竹林寺是中國第一比丘尼道場,比丘尼凈檢法師是江蘇徐州人,為中國第一位比丘尼。她生于西晉末年(公元291年),24出家,70歲圓寂。徐州人民為紀念其功績,東晉永和年間在獅子山上建造了竹林寺。</p> <p class="ql-block">漢文化廣場,東西長280米,南北寬90米,占地達18000平方米,釆用規整莊嚴的中軸對稱格局。建有司南、兩漢大事年表、歷史文化展廊,辟雍廣場等景點。廣場上鋪就仿制漢磚為材料,圖栗取于漢代畫像中常見的勾連云紋等圖形,將漢風古韻呈現出來。</p><p class="ql-block">廣場中央石臺上塑有漢高祖劉邦銅制雕像,劉邦身著漢服,臉部表情莊重肅穆,左手拿著斬蛇三尺寶劍,頂天立地、具有英雄氣概王者風范。唐代詩人王珪在《詠漢高祖》中贊道:</p><p class="ql-block">“漢祖起豐沛,乘運以躍鱗。</p><p class="ql-block"> 手奮三尺劍,西滅無道秦。</p><p class="ql-block">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濱。</p><p class="ql-block"> 高抗威宇宙,貴有天下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深泽县|
家居|
合江县|
博罗县|
定陶县|
和硕县|
子洲县|
长兴县|
北川|
罗山县|
太仓市|
西盟|
茌平县|
吐鲁番市|
禹城市|
和田市|
巴彦淖尔市|
忻城县|
新晃|
当涂县|
璧山县|
乌苏市|
赤城县|
邳州市|
濮阳市|
京山县|
齐齐哈尔市|
微山县|
南京市|
泰宁县|
韶山市|
江陵县|
安图县|
大安市|
长宁区|
平山县|
安国市|
车致|
南涧|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