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3年7月,軍政治部直工處首長把我從軍直偵察連調到了宣傳隊,并指定我去學習演唱山東快書。因為我對山東快書這種曲藝形式不甚了解,更談不上怎么演唱了。需要跟老師從頭學習。</p><p class="ql-block">直工處的首長請來了福州北方曲藝團的山東快書演員孫裕澤老師教我說山東快書。孫老師五十多歲,山東安丘人,他是從山東濟南曲藝團調過來的專業山東快書演員。五十年代初,曾經參加祖國慰問團到朝鮮慰問過中國人民志愿軍。六十年代初,他跟另外十三名曲藝演員同時調到福州北方曲藝團,共同普及北方曲藝。</p> <p class="ql-block">孫裕澤老師與我同屬山東濰坊人,語言相通,易于交流。因為我沒有說快書基礎,啥都不會。孫老師從基本的東西教我,先是教我學打板。說山東快書,表演者要左手拿著兩頁銅板打節奏,那兩頁銅板叫“鴛鴦板”,是用來給山東快書伴奏的擊節樂器。表演山東快書首先會打板,不會打板就沒法演唱。盡管我在軍直屬隊文藝匯演中說過山東快書,可那哪兒是說快書啊?那個鴛鴦板只會打個“叮當,叮當”的響,節奏根本不對。再就是手持鴛鴦板打起來不能翻板。孫老師教我怎么拿板,怎樣掌握打節奏的技巧。打出來的節奏是“噹的個噹,噹的個噹,噹的個噹的個噹的個噹”,或者是“噹噹的個噹,噹噹的個噹,噹噹的個噹噹的個噹噹的個噹”。就這樣用左手打板,右手來表演。</p> <p class="ql-block">學會了怎樣打板,孫老師就教我如何演唱山東快書。山東快書的板式、唱法很多種,但基本上就是頂板、閃板兩種。還有很多唱法也是從這兩種最基本的板式中派生出來的。</p><p class="ql-block">第一種唱法就是頂板唱,也是演唱山東快書最基本的唱法,就是跟唱歌的時候整拍起唱一個樣。也就是安著節奏唱,在壓板的同時開始唱。第二種唱法是閃板唱,打節奏時,板起時唱,也就是跟唱歌半拍起唱一樣。再就是要練習“巧口”和“貫口”,將其熟練的運用在演唱當中,唱起來有輕有重,有緩有急,抑、揚、頓、挫,聽起來格外更好聽。</p> <p class="ql-block">山東快書除了以上的唱法,還有像掏板、伸板、滾板、緊打慢唱等許多唱法,主要把頂板、閃板兩種板式熟練、自然掌握好,其它唱法、板式基本都是這兩種派生出的。另外還要練習嘴皮子噴口,合理運用丹田氣演唱,讓劇場后排和樓上的觀眾聽的清,前排的觀眾聽著不吵。</p><p class="ql-block">演唱山東快書是一人多角,俗稱“一人一臺戲”。表演者在演唱中,根據故事情節,還要塑造人物形象,同時要演幾個人物,既要模仿老人的樣子,又要學小孩的樣子。動作和表情以及語氣都要模仿的惟妙惟肖,這就要求演員平時注意觀察各種人物的舉止言談,要善于模仿不同人物的各種形態和說話的語氣。山東快書段子也講究學和逗,還要系扣子,甩包袱(即笑料)。表演山東快書也講究手、眼、身、法、步,臉上也要有戲。把喜、怒、哀、樂表現的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孫裕澤老師耐心細致的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我逐漸的學會了打板,初步掌握了山東快書的幾種演唱技巧。當然,這只是剛剛入門,還不熟練,還要虛心學習,刻苦練習。爭取把老師教給我的演唱技法全部學會,真正學會演唱。后來通過不斷的登臺演出和揣摩,慢慢的掌握了山東快書的演唱技法。同時,自己也學會了山東快書的創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绩溪县|
余江县|
栾川县|
青浦区|
安化县|
敦煌市|
买车|
伊川县|
翁源县|
绥棱县|
肇东市|
姜堰市|
彰化市|
霍林郭勒市|
潮州市|
辉南县|
独山县|
茌平县|
镇平县|
娄底市|
保亭|
长岛县|
定日县|
崇左市|
穆棱市|
裕民县|
临邑县|
泸溪县|
巴里|
榆中县|
徐汇区|
舞阳县|
巴南区|
黑山县|
邢台县|
宁南县|
新晃|
姜堰市|
吉隆县|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