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敬仰男低音大師溫可錚——讀溫夫人王逑著《為藝術為愛情》隨筆

我是老索

<p class="ql-block">最近,我接觸到一本好書,是我國著名男低音大師溫可錚先生的夫人王逑女士寫的回憶錄《為藝術 為愛情一一和溫可錚在一起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我愛不釋手,連宿帶夜通讀一遍,又翻閱要點,又翻拍照片,做筆記寫心得,忙活了好幾天。</p> <p class="ql-block">我原本不太了解溫可錚先生,不熟悉王逑女士,甚至不懂得音樂。為什么會對這本書“老來聊發少年狂”,如此的癡迷呢?</p><p class="ql-block">這還要從結識溫可錚先生的親傳弟子歌唱家閆國良的一段往事說起。</p> 引言 <p class="ql-block">十年前,我倆退休后閑居海南,有意無意之間又和在哈爾濱工作時的老同事張會立夫婦住到了東方市山海灣小區,老同事成了新鄰居。</p><p class="ql-block">會立擅長歌舞,時任所在小區合唱團的副團長,合唱團的首席顧問是年輕時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受到溫可錚先生親傳,退休于新疆烏魯木齊歌舞團的國家二級演員,有西部低音王美譽的閆國良老師。</p><p class="ql-block">在2018年3月24日小區舉辦的閆國良獨唱音樂會上,我首次認識了閆老師,他美妙的男低音歌唱深深地吸引和打動了我們。</p> <p class="ql-block">幾天后,在會立夫婦舉辦的家宴上我和閆老師有了進一步的接觸。交談的話題自然少不了他的恩師溫可錚先生,并當場聆聽了閆老師演唱的溫可錚先生的作品。為記錄好這次活動,我查閱了許多資料,逐漸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p><p class="ql-block">在聲樂界 男低音很少見,在大型合唱的作用中,男低音如同器樂合奏中大提琴,是樂隊的基礎音,所以男低音又被稱作是合唱團中"貝斯“。而能夠完成獨唱的男低音則更為稀缺。而溫可錚先生則是當時中國聲樂界男低音領域最高水平的代表,享譽世界。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期間,閆國良正是拜讀在溫可錚大師門下。</p><p class="ql-block">我將這個活動過程做成了美篇文章,現附錄于此,有興趣可點擊鏈接收看。</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17ivun0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鏈接美篇文章《與歌唱家閆國良的幸會和期遇》</a></p> <p class="ql-block">此后,閆老師專程回訪上海音樂學院,拜會恩師的夫人、著名鋼琴家王逑教授,受贈這本珍貴的回憶錄。</p><p class="ql-block">這次侯鳥季,在小區又與閆老師不期而遇。第二天,他請老友會立轉來這本王逑教授的回憶錄,借我一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讓我們靜下心來讀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本書主人公溫可錚先生簡介</p><p class="ql-block"><b>溫可錚</b>(1929—2007),男低音歌唱家。北京人。1950年畢業于南京音樂學院。后任上海音樂學院教師、聲樂系主任,中國音協第四屆理事。1957年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唱比賽銀質獎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書作者王逑教授簡介</p><p class="ql-block"><b>王逑</b>1931年7月26日生,鋼琴家。1950年就讀于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鋼琴專業,1957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留校任聲樂系聲樂藝術指導和鋼琴伴奏。</p> <p class="ql-block">一代聲樂大師、中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溫可錚先生,和著名鋼琴演奏家王逑女士,這對為音樂而生而成的藝術家夫婦,為了藝術,為了愛情,二人風雨同舟、相濡以沫五十多載,成就了一段令人感動和贊嘆的愛的傳奇。</p><p class="ql-block">本篇讀書隨筆就依照原著章節目錄和題目為序吧。</p> 一、青春放歌 <p class="ql-block">溫可錚1929年2月17日出生在北京一個大律師的家庭里。父親不僅精通法律,而且擅長琴棋書畫,喜愛京劇,經常與京城書畫大師戲曲名角交流來往,這對幼時的溫可錚有很大的影響。他十歲時參加華北地區成人音樂大賽,以一曲意大利歌曲《愛情的喜悅》榮獲天才兒童音樂獎金獎,被當時報界稱為音樂神童。</p> <p class="ql-block">從此,他立志學習音樂,一輩子走音樂歌唱的道路。不顧家人希望他學法律學建筑的要求,不顧家人的反對,最終考取了南京國立音樂學院,學習聲樂。</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國立音樂學院時期的溫可錚。</p> <p class="ql-block">溫可錚在求學和以后的教學經歷中總結出一個深刻體會,并成為他的名言:“名師不如明師”。他遇到的第一位明師是蘇聯音樂教育家蘇石林教授。</p><p class="ql-block">連年的深造學習,讓頗具天賦和無比勤奮的溫可錚成為同仁中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任教時,意氣風發、青春帥氣的溫可錚,在師生們眼中,猶如他的姓名寓意,既溫順又鐵骨錚錚!</p> 二、音樂為媒 <p class="ql-block">在任教期間結識了在校學習鋼琴演奏的王逑女士,情投意合,音樂為媒,1954年1月1日二位佳人在上海結為伉儷。</p> <p class="ql-block">癡迷音樂的溫可錚生活上鬧出很多笑話。就在結婚登記的那天,一位同齡的哥們兒為他捧著鮮花和王逑女士站在隊伍中排隊,他卻躲在旁邊背歌譜,民政局登記處的人員和周圍的群眾看著漂亮的新娘,不知道哪位是新郎;</p><p class="ql-block">還有,明天就要在南京路上的大酒店舉行婚禮啦,婚宴規模好大。到傍晚,銀行已經要下班了,還在背歌譜的溫可錚忘了去銀行取宴會需要的錢。于是,上海外灘長街上溫可錚在前邊跑,父親在后邊追,王逑在遠處跟,上演了一場趕往銀行“搶”錢的活報戲,成了婚禮宴席上交口相傳的又一個笑話。</p> <p class="ql-block">從此,有學院的培養,有一流老師的指導,有家庭鋼琴師的陪伴,溫可錚的音樂素養迅速提高,他罕見的男低音使他的音樂水平蜚聲中外,1957年獲莫斯科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唱比賽銀質獎章。</p> 三、琴瑟和鳴 <p class="ql-block">在這以后,溫可錚的教學和演出任務十分繁重,演出場次非常多,遍布全國各地,其中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我們哈爾濱人比較關注的,是1961年《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開幕之際溫先生的專場演出,王逑教授在這個章節中留下大量的筆墨。</p> <p class="ql-block">王逑教授回憶道:<u>“最使我們難忘的是1961年參加第一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可錚在松花江邊的友誼宮音樂廳舉辦獨唱音樂會。這次舉辦獨唱音樂會的還有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權、男中音歌唱家于忠海、男高音歌唱家黃源尹,還有剛從蘇聯留學回來的女高音歌唱家鐘偉。可錚有位南京國立音樂院的同學李書年,原是北京總政歌舞團的聲樂演員,他見到可錚特別高興和感慨,他告訴可錚,總政文化部部長陳沂因在反右運動中說了些真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勞動,而他在總政歌舞團為保陳沂也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勞動。最近他們都被抽調到哈爾濱,組織上讓陳沂寫回憶錄,而他被調入學校教音樂課,但“右派”帽子還沒有摘。因可錚在北京演出時就曾聽總政歌舞團的演員說,陳沂部長特別愛才,為人正直。所以可錚送給那位同學3張獨唱音樂會票,請陳沂部長和他愛人馬楠(當時是哈爾濱藝術學院副院長)聽音樂會。可錚在哈爾濱的獨唱音樂會獲得很大成功,得到聽眾熱烈歡迎。</u></p> <p class="ql-block">第一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開幕式場景。(哈爾濱市是聯合國授予稱號的全亞洲唯一音樂城市。時至2021年已經舉辦“哈夏音樂會”35屆)</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青年宮外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閉幕音樂會分兩個劇場舉行,一個是人民劇院,另一個是在青年宮。因哈爾濱的首長們都參加人民劇院的閉幕音樂會,所以可錚被安排在人民劇院壓臺,唱后一個曲目。青年宮的閉幕音樂會結束了,但觀眾都不走,都要聽溫可錚唱。舞臺監督告訴聽眾,溫可錚在人民劇院還沒上臺唱呢!觀眾提出,我們暫時休息等溫可錚來。青年宮立刻打電話給人民劇院舞臺監督,舞臺監督再告訴可錚,可錚說:“我這里唱完立刻去青年宮唱。”等可錚唱完,我們立刻趕到青年宮,許多觀眾都在青年宮前的廣場上,有吸煙的,有聊天的……當我們一下汽車,有觀眾就喊:“溫可錚來了!溫可錚來了!”那些在廣場上休息的觀眾就涌向音樂大廳。可錚一走進后臺就問舞臺監督:“今天有沒男低音唱?唱了什么曲目?”然后可錚決定前面男低音唱過的曲目他不再唱。當可錚和我走上舞臺,聽眾站著,長時間熱烈鼓掌,這時可錚被聽眾感動得流下眼淚,他沒想到聽眾這樣地熱愛他,喜歡他的歌聲。第二天我們才知道許多觀眾因時間太晚,公交車已停駛,都是走回家的,有的甚至走了兩個多小時。市委知道此情況,立刻派宣傳部牛乃文部長來友誼宮賓館慰問可錚和我。那時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食品缺乏,所以他帶來許多豬肉罐頭,并帶我們參觀哈爾濱市區及哈爾濱有名的亞麻廠。接著我們又去哈爾濱軍工大學演唱3場獨唱音樂會,再巡演全東北各大城市。</u></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友誼宮外貌。</p> <p class="ql-block">我作為哈爾濱市民,作為一個關心哈爾濱音樂發展史的人,看到溫先生在哈爾濱的經歷是多么讓人振奮啊。可惜在最近開館的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卻沒有這方面的記載,真是一大缺憾。有機會我一定向博物館方面反映這個情況。</p> <p class="ql-block">1962年12月,全國獨唱獨奏調演在北京音樂廳舉行。會后,挑選優秀節目到中南海為中央首長演出,溫可錚用俄語演唱了《格列明公爵詠嘆調》,還有中國歌曲《讓我們的人民贏得勝利》。演出結束后,周恩來總理拉著溫可錚的手說,坐到我這邊來,他們嘮了很多話,總理希望溫可錚為中國音樂界特別是男低音培養更多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文革前最后一次重要演唱是為周總理招待越南胡志明主席而專設。演出后胡主席把一個大紅蘋果作為禮物贈送給溫可錚。</p> 四、歲月磨難 <p class="ql-block">文革時期,溫可錚先生及王逑教授和全國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受到了嚴重沖擊,僅上海音樂學院就有六七位知名教授自殺。作為學術權威,作為精通外語被扣上里通外國大特務等罪名,溫先生經常被紅衛兵打得皮開肉綻,長時間受到折磨,被關在牛棚中。在十分絕望的時候,是夫人王逑搶下了他手中的安眠藥,溫先生得以保住性命。</p><p class="ql-block">那段歷史我看的非常非常仔細,但不忍心再復述和記錄啦,讓我們淡化那段痛苦的記憶吧!</p><p class="ql-block">下圖中,作為一個國之瑰寶的音樂教育家、歌唱家能夠有機會在田間在陽光下從事農業勞動,已經是他夢寐以求的好事兒了。</p> 五、劫后新生 <p class="ql-block">十年浩劫耽誤他們大好光陰,好在他們都活著挺過來了。</p> <p class="ql-block">隨后,溫可錚恢復了教學工作,并且大量參加了祖國各地的各種形式的演出,為繁榮新時期的文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這是他在演出歌劇白毛女中楊白勞唱段的一個精彩場面。</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mp/audio?_wxindex_=0&scene=104&__biz=MzI5ODIxMDc1OA==&mid=2653826769&idx=1&voice_id=MzI5ODIxMDc1OF8yNjUzODI2NzY1&sn=5de49b8d47e05c5c87477191852d3bb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溫可錚解析、演唱《楊白勞》</a></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上海、蘇州、深圳等地舉辦了多場次溫可錚個人演唱會,這是在一次個人演唱會結束后的謝幕場景。</p> <p class="ql-block">有關部門舉辦了《祝溫可錚演唱50周年教學40周年音樂會》。</p> <p class="ql-block">那些年是他們生活中美好的一段經歷。</p> 六、唱響世界 <p class="ql-block">隨著改革開放大環境的變好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廣泛展開,已在世界音樂歌壇特別是低音歌壇上頗有盛名的溫可錚教授被廣泛約請到國內外進行循環演出,遍及五湖四海。</p> <p class="ql-block">與尚家驤、郭淑珍在北京。</p><p class="ql-block">與意大利聲樂專家基諾?貝基在上海。</p> <p class="ql-block">在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和演唱會。</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東京、上野等地舉辦獨唱音樂會。</p> <p class="ql-block">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獨唱音樂會。</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baidu.com/video/page?pd=video_page&nid=18021357396561178294&sign=6041456753380559784&word=%E8%80%81%E4%BA%BA%E6%B2%B3%E5%8E%9F%E5%94%B1&oword=%E8%80%81%E4%BA%BA%E6%B2%B3%E5%8E%9F%E5%94%B1&atn=index&frsrcid=28710&ext=%7B%22jsy%22%3A1%7D&top=%7B%22sfhs%22%3A1%2C%22_hold%22%3A2%7D&sl=2&trace=8297836392059662219&isBdboxShare=1&_t=1641473921784" target="_blank">溫可錚大師演唱《老人河》</a></p> 七、花甲游學 <p class="ql-block">年屆花甲退休之后,為圓他們走遍世界,汲取音樂精華,充實中華音樂寶庫的夢想,他們不顧年事漸高,出走他國,云游四海。</p> <p class="ql-block">他們在美國安了家。</p> <p class="ql-block">他們甚至在聯合國總部大廈舉行個人演唱會。</p><p class="ql-block">溫先生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優秀表演藝術家獎牌。</p> <p class="ql-block">獨唱《愛情》</p> 八、祖國召喚 <p class="ql-block">回國探親時,上海文化部門的領導懇切地對溫先生提出,國內現在音樂人才青黃不接,希望能夠回到國家來培養青年人才,到北京,上海都可以。溫先生,王教授響應祖國召喚,回到國內,穿梭于上海和北京之間,參與指導培養了戴玉強、程志、劉燕等幾十位青年歌唱家。</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二位教授走到哪里,家里都是門庭若市精英滿座。</p> <p class="ql-block">還要重點提及一下溫先生與西部歌王 王洛賓的聯袂合作。</p> <p class="ql-block">王教授詳細記述了兩位樂壇巨匠的這次合作,書中寫到:</p><p class="ql-block"><u>有一次,一位旅美華人以個人名義邀請作曲家王洛賓赴紐約訪問。可錚聽說后覺得應該為王洛賓舉辦一場作品音樂會,經過旅美華人的努力,音樂會在聯合國馬爾紹音樂廳舉行,曲目由可錚為主的審聽小組定奪。當時有幾位臺灣在紐約的歌唱教師也極力爭取參加演唱,但可錚聽后感到她們不能理解和表達新疆民歌的豪放和細膩的感情,王洛賓也不滿意,最后還是請大陸在紐約的歌唱家們演唱,但還是邀請臺灣歌唱家出了一組女聲小合唱,因可錚堅持兩岸歌唱家共同參加,有利于兩岸在紐約的音樂工作者團結,有利于兩岸的音樂文化交流。這次音樂會,可錚唱了王洛賓改編的3首新疆民歌,王洛賓聽后非常高興和感動,他特別為可錚寫了一首他自己作詞譜曲的歌《等待》,這是一首王洛賓懷念著名作家三毛的富有深切感情的歌曲,也是王洛賓的絕筆之作。可錚很喜歡演唱這首歌,把它作為保留曲目。</u></p> <p class="ql-block">我重述這段內容的原因還是與閆國良老師有關。</p><p class="ql-block">閆老師與王洛賓大師,共同作為西部樂壇明星人物,相互敬重。在一次閆國良獨唱音樂會謝幕時,王洛賓老人家對晚輩歌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當閆老師講述這段往事后,我們覺得和本已崇拜的王老先生更親近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晚年的溫大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尊崇和歡迎。</p> 九、生命詠嘆 <p class="ql-block">溫先生晚年肖像。</p> <p class="ql-block">這是溫先生一家人的全家福照片,他們是“上海市五好家庭”。</p> <p class="ql-block">溫可錚一生在專業領域獲獎無數,沒想到在人生晚年他卻十分珍重與音樂無關的一個獎項。</p><p class="ql-block">2007年1月28日,溫可錚榮獲中國首屆“誠信人生”十大杰出人物獎,這讓他興奮不已,他認為這是一個比歌唱獎更重要的獎項,這是對他78年風雨一生“誠實做人、務實敬業”的最好肯定,是對他藝術道路上,執著、刻苦、堅強、忍耐、忠</p><p class="ql-block">誠、進取的最高評價。</p> <p class="ql-block">溫先生在專業領域建樹頗豐是音樂教育家,是低音歌唱大師。同時,在書法繪畫方面造詣極深。在美國游學旅居期間,曾用兩幅繪畫解決了租房費用和鋼琴問題。</p> <p class="ql-block">這是公開發行的《溫可錚書畫集》</p> <p class="ql-block">2007年4月19日22點16分,溫可錚老人家在北京306部隊醫院因心肌梗死治療無效逝世,享年78歲。</p><p class="ql-block">溫可錚先生的骨灰安葬在上海濱海古園的名人之林中,那里是許多文人大師的安息之地。</p> <p class="ql-block">溫先生逝世后,王教授極為痛苦。書中寫道:</p><p class="ql-block"><u>可錚常唱的一首歌《大江東去》中有句歌詞“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重情義的人易生白發,可錚去世沒有多久,我的頭發全都白了。v</u></p> <p class="ql-block">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困苦煎熬王逑教授終于重新振作起來了,決心把溫先生的音樂成就整理成文集、光盤、CD集,流傳于世,以饗后人。</p> <p class="ql-block">王教授詳細的寫了編書的過程,在此期間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其中一個熟悉而又親切的名字,越入我們的眼簾,<u>“時任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中國知名音樂評論家</u><b><u>楊燕迪 </u></b><u>親自為這本書做了序”。</u></p> <p class="ql-block">令人十分高興的是楊燕迪教授現在已經榮任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更令人感到榮幸的是,楊燕迪教授前年已通過國家文化部調任哈爾濱音樂學院院長,是音樂之城哈爾濱音樂事業騰飛的引領者。</p> <p class="ql-block">還有更近一層的關系,由于相同的志趣使然,楊院長及夫人趙教授與我家弟亦師亦友,故讓家人感到十分親切。</p> <p class="ql-block">作為音樂愛好者和職業攝影師,家弟經常應邀出席楊燕迪院長的公開學術活動,并為楊院長拍攝大量系列活動圖像,為哈爾濱音樂史實留下寶貴資料,他們之間保持著十分友好的情誼。</p> <p class="ql-block">幾年后,溫先生在上海南匯路的住屋被政府辟為《溫可錚舊居》,掛牌保護。</p> <p class="ql-block">王教授在書的最后幾頁寫道:<u>“現在,我仍然保持每天練琴。過去是和可錚在一起練,琴瑟和諧。現在練琴使我能放下一切,帶來的是平靜。音樂的力量是偉大的,琴聲中熠熠生輝的是永恒的生命之光。</u></p><p class="ql-block"><u>我經常回憶起這幾十年與可錚朝夕相伴的日子,我對他的藝術成就依然感到無比自豪。可錚這一生參加過2000多場演出,舉辦了300多場個人獨唱音樂會,被譽為“當代的復</u></p><p class="ql-block"><u>里亞賓”,他是中國人的驕傲。”</u></p><p class="ql-block">知名學者姚學吾先生在本書序言中評價演出場次和個人獨唱音樂會次數時說,這在中國音樂史上是創造記錄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逑教授近照。</p> <p class="ql-block">隨筆臨近結束,我們把王逑教授書中最后一段文字留存在這里:</p><p class="ql-block"><b>“溫可錚,一個用生命擁抱藝術的人,一個為藝術歷經磨難的人,一個唱響世界、桃李滿天下的人。你是偉大的藝術家、歌唱家、教育家,我的世界因為有了你,才變得如此精彩,我的人生因為有了你,才變得如此美好。愿你的歌聲永遠伴著我,伴著熱愛你的聽眾,給善良的人們送去歡樂、送去真誠、送去希望,愿你的歌聲回蕩在天空,永遠永遠。”</b></p> 結語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2年1月1日,恰好是溫先生和王逑女士結婚68周年紀念日,我們捧讀大作和寫下這篇讀書筆記,也算是對溫可錚先生的紀念,對王逑教授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當然,我也不會忘記為我們提供讀書機會的閆國良老師。附上我們與閆老師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其中,中間站立者為閆國良老師,他兩旁為張會立劉英書夫婦,左右邊外側為本篇隨筆作者張索明劉景秀夫婦。</p> <p class="ql-block"><b>謹此再次向王逑教授致敬致謝,并申明本隨筆多為引用原書圖文。隨筆言辭如有不妥,請見識者指教,以便訂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圖文編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張索明 劉景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2年1月1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于海南東方山海灣403家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錄:</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出国| 名山县| 济宁市| 呼伦贝尔市| 红原县| 内丘县| 阿拉善左旗| 安顺市| 五原县| 都兰县| 浮梁县| 镇坪县| 扶风县| 武汉市| 桐乡市| 林口县| 沙湾县| 灵川县| 永福县| 深泽县| 和政县| 双桥区| 白水县| 固安县| 巴彦淖尔市| 德钦县| 凤庆县| 吐鲁番市| 博湖县| 横山县| 巴楚县| 广宗县| 彩票| 兴海县| 班戈县| 吴川市| 宜都市| 长丰县| 万全县|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