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語文第七單元考試完,抓緊時間批卷子,今晚要趕到馬堵參與十一月支教點訪問。</p><p class="ql-block"> 收拾行裝,張老師到了,馬上下山,走山路開夜車也是很麻煩,一路上大車很多,一不小心前輪掉溝里里,剛剛上路又遭遇兩個大掛車錯車,車燈、車體劃傷,總算到了馬堵,寒暄過后,洗洗睡吧。</p> <p class="ql-block">二十九日早晨天氣有些陰陰的,何老師、張老師我們三人驅車開啟了月底訪問,先到洛俄依甘鄉中心校換乘,中心校主任開車一路狂奔到第一站格木村小,孩子們正在課間活動,很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問好,三位老師,教學井然有序,冉老師的教案一定是要點贊的,條理清晰,重點部分紅筆標注,一學期還沒有結束,第二本教案快接近尾部了。</p> <p class="ql-block">格木村小上課時</p> <p class="ql-block">冉老師認真記錄著謝老師村小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午后,天氣越來越涼,山路彎彎曲曲,中小校的校長輕車熟路,給我們很大安全感,三崗村小可謂是真正的坐在云端里的學校,頭有些暈暈乎乎,哦海拔3200,四個平均年齡只有21歲的支教老師駐守在山尖上。</p> <p class="ql-block">村小附近</p> <p class="ql-block"> 晚上6.30分我們來到了大橋中學,四位老師的教案書寫規范、條理清晰,重點明確。</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回到愛心之家已經是晚上8.40多了。本想早點休息,缺氧頭暈的厲害一直不能入睡,快天亮了,漸漸的睡著了</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景</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景</p> <p class="ql-block"> 迷迷糊糊中一聲清脆的起床哨子響,傳來的對面孩子們洗漱、清理衛生的聲音,我也開始洗漱,早餐,牛奶麥片我覺得有點甜、饅頭老師自己蒸的好吃。</p><p class="ql-block"> 接近九點我們出發瓦古鄉的三個支教點,比三崗的路難走,路面窄、破,邊走邊問路,車人稀少,遇到了一車善良的村民告訴我們跟著他們的車走,到到了岔路口時,他們又停下車來,為我們指路,彝族人的善良和熱情讓我們忘去疲勞和辛苦,首先到了尼洛覺覺,孩子們正在室外上美術課,小家伙們各種姿態憨憨的很可愛。</p> <p class="ql-block">室外美術課</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畫的很認真</p> <p class="ql-block"> 繼續前行到達依達村小,兩個年輕女老師,僅僅在是40多天,支教點被他們變成了兒童樂園,自己設計,自己動手,教室文化墻新穎美觀,很溫馨,很享受的感覺。正好是中午就在這里每人一碗疙瘩湯,熱乎乎地繼續向山頂出發。</p> <p class="ql-block">依達村小周邊</p> <p class="ql-block">扎甘洛村小謝老師、格木村小冉老師、巴姑村小文老師</p> <p class="ql-block"> 扎甘洛村小還有他們謝老師、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曾經看過很多報到,聽過很多傳說,和謝老師只是每年的培訓時匆匆忙忙的見過,一直沒有機會深談,終于有機會實地考察了,格外珍惜。</p><p class="ql-block"> 校園很小,只有一個六年級畢業班,一排低矮的土房,干干凈凈,遠遠聽到謝老師在講課,鏗鏘有力、激昂洪亮的聲音感染了每一位聽眾。我們拾階而上,靜靜的陶醉著不想去打擾,下課了謝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學校,廚房、教室、洗漱間,衣帽間都是老師和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看著眼前的一切,仿佛看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雙雙勤勞的手。</p><p class="ql-block"> 謝老師從一年帶到六年,對每個學生都能如數家珍。我們有幸聽了上了一堂讀書分享課,黑板上老師和學生一起寫一起畫,有趣的是分享的順序“抓鬮”的方式來決定,有的同學談的是讀書體會,有的同學是讀書分享,各有千秋很值得推廣, 因為下山的路會更難沒有聽完有點遺憾。</p> <p class="ql-block">扎甘洛村小校園</p> <p class="ql-block">文化墻全部是師生一切動手描繪</p> <p class="ql-block">師生共同書寫</p> <p class="ql-block"> 越是擔憂越是有事哈,還沒有走出多遠,嗤嗤的聲音咋了,后輪硬生生讓石頭化了口子,換胎吧,真的是難為兩個男老師,操著不熟練的動作當了一回修車師傅,終于后面一輛車來了,慈眉善目的司機,馬上親自取來自己的工具很快換好了輪胎時,此時中心校長一行的車也趕過來了,校長干脆親自開車,走著走著備胎又沒有氣了,只好全部做到學校的車上,校長開著我們的車一路把我們送到拉馬鎮修車店才放心的返回。</p> <p class="ql-block">換胎</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景</p> <p class="ql-block"> 連續兩日山路十八彎,高反加上感冒頭疼,回到房間馬上躺平休息,感覺好些時幾位老師又來到我的房間坐下來商議工作。</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景</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景</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是四個支教點,早上九點我們首先來到拉馬中心校,聽了張老師的數學課,課堂氣氛很好,師生互動,有問有答,作業批示規范。</p> <p class="ql-block">張老師上課進行時</p> <p class="ql-block"> 從中心校出來我們來到了馬堵村小,是我們所有支教點學生人數最多的,200多學生七個支教老師,協會兒童之家的孩子70多人也在這里就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年級的楊老師語文課很精彩,兒童語言,肢體語言把整個課堂都搞的很有氣氛。</p> <p class="ql-block">馬堵二年級課堂</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景</p> <p class="ql-block"> 四年級的戚老師讓我見識了她的另一面,自己動手做的文化墻蠻有特點,一棵大樹代表了她和全班的學生娃,有創意。</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景</p> <p class="ql-block"> 中飯過后,我們直奔柳洪鄉的特波覺村小,正是午休時間,兩個班的孩子們在休息,有的在看書,有的在寫字,卻都很安靜,三個老師自掏腰包用一個月的課余時間把學校裝點的很漂亮,熱情的段老師還送給我一套裝飾品,好喜歡的,特波覺村小的三位老師還利用周末時間為村里高年級學生補課,深受村民和學生喜愛。</p> <p class="ql-block">巴姑村小晨曦</p> <p class="ql-block"> 從特波覺出來到樂約接上我們中心校教務主任爾吉老師,最后一站是我們巴姑村小了,老師們都在上課,在辦公室檢查了教案和作業,檢查人員隨意走訪課堂,寢室,廚房、辦公室還不是我自夸,還可以滴。</p> <p class="ql-block">巴姑村小休息日來補課的學生</p> <p class="ql-block">老師每天護送學生放學出校園</p> <p class="ql-block">這次的走訪非常及時,看到了其他村小的長處,也認識到了我們的不足。取長補短,積極進取,2020年我們再聚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莎车县|
武冈市|
平湖市|
霍城县|
邯郸市|
衡阳市|
台前县|
福州市|
天台县|
房山区|
上思县|
陆川县|
雅江县|
灵丘县|
兴业县|
灌阳县|
富裕县|
台中市|
柞水县|
方城县|
黄大仙区|
安康市|
聂拉木县|
古浪县|
建水县|
惠水县|
铜鼓县|
苏州市|
西藏|
云南省|
顺昌县|
永寿县|
北流市|
辽源市|
大兴区|
慈利县|
青冈县|
沙雅县|
老河口市|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