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任愛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每踏云南楚雄。馬栗坡烈士陵園這片激情燃燒的土地上 。我總是淚流滿面,熱血沸騰,我青春的花朵在這里開放我無悔的軍旅在這里啟航眼淚與汗水在這里流淌堅與頑強在這里淬煉理想與追求在這里編織歡笑與榮譽在這里的收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怎能忘記,軍旗下鏗鏘有力響徹云宵的誓言,經寒歷暑熱火朝天的訓練場摸爬滾打、揮汗雨。怎能忘記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的怎能忘記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的冬季野營拉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怎能忘記啊!深山老林里見證了我的成長。綠色的軍營培養了我的品格,磨煉了我的毅力,堅定了我的信仰,記錄了我的芳華。</b></p> <p class="ql-block">在保家衛國中越戰爭的歲月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連連長任愛田</b></p> <p class="ql-block"> 任愛田1974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赴云南邊疆。曾先后出國支援老撾三年,培訓緬甸人民軍半年:1976年,云南省龍陵地區發生地震,在抗震救災中榮立三等功一次;1979年任汽車五十一團九連排長,帶領全排在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中,榮立集體三等功、個人三等功;1981調任汽車五十一團二連任連長。二連是一支英雄的連隊,增是硬骨頭六連的先進稱號:在全軍大比武時爭得全軍區第一名:在自衛還擊戰和老山:者陰山作戰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和集體三等功。1987轉業到乳山市公安局,先后任交通隊長,交警大隊一中隊長……。先后被威海市記三等功名省政府三等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乳山市籍的部分戰友</p> <p class="ql-block">乳山市籍的部分戰友</p> <p class="ql-block">話務員在緊張和一線戰場發送信息</p> <p class="ql-block">軍區領導在戰場指揮</p> <p class="ql-block">開赴戰場</p> <p class="ql-block">休整吃飯</p> <p class="ql-block">向敵人開火了</p> <p class="ql-block">背扶傷員</p> <p class="ql-block">用火箭筒向敵人開火</p> <p class="ql-block">話務員在戰場發送信息</p> <p class="ql-block">用馬向山頭運送物資彈藥</p> <p class="ql-block">首長來前線鼓勵戰斗志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戰爭中的汽車兵日記 一一一汽車51團3營9連羅遠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備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51團參加援老抗美,車門號是KM9一39,1978年4月從老撾回國后,車門號是丑9一51,11月15號,9連接到上級指示,將車安上偽裝網。17號從楚雄大石鋪起程前往貴州省修文縣和遵義高橋轉防部隊41師到云南馬關縣,以野營拉練的形式,經貴陽,安順,興義,云南羅平,邱北,硯山,到文山后,白天不許行駛,下午開始前行,晚上不許開大燈。只許開小燈,到馬關縣后41師人員在此待命。我們三排8臺車繼續到云南建水燕子洞拉彈藥到中越邊境馬關仁和至小南溪中途的一個部隊臨時住地,從馬關仁和公社出發到目的地只有三十多公里。但我們開車用了2天時間,原因是沒有邊境公路,工程兵按作戰要求修新路,讓后續部隊開進,前面推土機推起走,我們拉上彈藥就跟進,加上下雨,黃泥巴路,車輛將路面下壓到后橋無法行駛,堅難行進了一天,我們車隊后跟隨一個炮團,看見我們阻擋了他們前進,炮團首長要求所有車上炮兵下車為我們8臺車推車,抬車,將裝有4噸彈藥的車.貨一同抬起,抬了這臺又去抬那臺,我們到下貨目的地時是晚上,雨下很大,下貨的兵不知從何處到我們停車處。我問來下貨的兵,"你們住在哪里,不聲不響的就到這里了"他們說:"藏在草叢中的",叫我們"下完趕快離開,我們隨時都要轉移,不然小心被越南鬼子打冷槍,"。我們8臺車下完貨返回途中遇見前方有燈光,以為是越南鬼子,就喊話,對方說是糧食局送糧的車,我們不相信,當時副指導員董家林就叫我帶兩個兵前去看看情況,我們三人將沖鋒槍子彈推上膛,利用黑夜摸索前進。副指導員要求我們發現前方不對就開槍射擊,結果去看見車門上是馬關縣糧食局,我們才放心繼續返程。可是走了一段路,又發現一運糧車擋住我們,因為雨大,路滑,董副指導員叫我們原地在車大箱上休息,動作快的也打開被包睡了,動作慢的還在打開被包,此時突然聽見幾聲槍聲把大家嚇壞了,這可能是越南鬼子放的冷槍,副指導員要求立即離開中越邊境線到馬關縣仁和公社再休息。此時,任愛田排長去叫馬關糧食局車駕駛員讓一下車,并說我們有緊急任務。那地方駕駛員因路滑不敢動他的車,就是不讓,還胡說:“運糧是為了你們當兵的!”任排長一聽憤怒了,掏出手槍說:"你為了當兵的,當兵的又為誰?還不知道是今天死還是明天死,老子先斃了你再說”嚇得那地方駕駛員坐在地上連忙說:"你們幫我移動一下車過去吧。"我們將他的車移開,安全順利返回仁和公社休息。后繼續做備戰運輸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79年2月15號我們在昆明呈貢原50團后23團大禮堂聽團首長宣讀中央軍委(作戰動員令)和(告云南省同胞書)后,當時心情特別緊張,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要求在領章上寫上自已的血型,名字,遺物包裹中寫上郵寄收件人地址,不準寄信,匯錢。報告聽完后,我在想,這一身可能要為保衛祖國的南疆獻身了。我們每人每月只有7一8元的津貼,除平時買牙膏,香皂后都有少量節余,幾個相好的戰友商量到軍人服務社買東西吃。那個時候的中華煙才8角錢一包,春城煙三角五分一包,幾個約起共同買煙,買酒,買罐頭等食品在部隊邊的草坪上吃完,喝完。錢留著寄不出,信郵不了,家人得不到,一旦在前線“光榮”了,一切都沒有了,不如花完,用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火線戰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79年2月16號,我所在連隊運送32師師部部份人員到前線,當到達云南省金平前線一個叫"十里村"的陣地時也是2月17號凌時正,陣地上的火箭炮排山倒海向越軍開炮,燒紅了整個天空,炮聲震動了地面。我們把運送的人和物下車后,快速離開陣地到金平縣城待命。 后來分別在金平,河口,馬關等前線轉防,保障前線彈藥,物資供給,運送傷員,運送犧牲戰友的遺體到馬關,河口,小南溪,屏邊,蒙自,金平等烈士陖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月25號,我們接到命令前往屏邊縣至河口縣的紅河邊等待一個穿插營從越南撤出,因這個營悄悄的偷入進到越軍的后方,發現越軍是一個團的兵力,穿插營準備偷襲這個越軍部隊,經請示我軍前線指揮部并報告了情況,我軍指揮部命令這個營馬上撤回,不能以少攻多。在此時等待中,還聽見隆隆的炮聲,槍聲,機槍掃射聲,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越軍襲擊,每個人帶著沖鋒槍,配120發子彈,時刻關注越南方向的動靜。等了兩個多小時,該穿插營終于從越軍后方利用晚上撤出,跨回紅河,上了我們的車。當時撤回人員和物資裝上一臺車就離開一臺,不能停留,以防越軍偷襲。當年部隊有規定,剛脫保單獨開車的駕駛員不能拉人,我連有一河南開封戰友李建立才脫保,規定是不能拉人的,因情況特殊,撤回部隊一個炊事班將炊事工具裝到他車上并有兩個兵和一位副指導員隨同坐在車上往金平轉移,由于9連從2月17號開戰后連續從前線陣地轉防,運送傷員,轉運戰友遺體,給前線陣地運送彈約,物資,食物,造成我連官兵連續7天7夜沒有很好休息,吃飯,餓了就吃發在車上的壓縮餅干,然后馬上喝水將肚子發脹。困了就在上.下槍支彈藥和裝下貨物時在方向盤上打個屯,7天7夜的連續作戰,李建立駕車行駛在個舊往金平方向十多公里的“卡房"地段山路下長坡時,因疲勞過渡造成翻車離公路三十多米,車上坐的兩個炊事兵死亡,穿插營的副指導員腿負重傷。當時一個前線戰地記者就坐在我車上,并說在這之前,9連先進材料也報送前線作戰指揮總部,此次任務完成后返回51團臨時住地大屯,9連就將在戰火中受獲(戰地鋼鐵運輸連)的榮譽稱號,事故發生后就被取消了。但沒有影響9連全體官兵英勇作戰的信心和決心,積極完成各項戰斗運輸后勤保障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撤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79年 3月5號中央軍委宣布撤軍后,9連按上級指示參與前線后撤部隊人員、物資的回送工作,3月12日,我連接前線指揮部命令配合31師部隊后撤。我們從曾被越南炸毀,開戰后臨時接通的河口中越友誼大橋跨過紅河,經越南老街到班飛,班老我軍陣地下,等待山上后撤步兵下山回國。在出發之前,31師參謀長給我們作后撤動員時強調,"汽車團配合行動,車要加足油,統一聽從指揮,不允許車輛出故障,如出現故障車擋住撤退行進,就將該車推下山溝"。連長許明星在動員時要求"每個官兵配合兄弟部隊行動,必須服從指揮,前車走的路線后車跟上,前車在什么地方調頭,后車也只能在那點調頭,防止越軍埋下的地雷造成我們的車輛人員傷亡"。按照命令準時到達后撤部隊所在陣地山下等待,晚上12點過,陣地上的官兵下山到我們停車地點上車。當時有兩個從陣地下來的兵抱著我車上的噴水捅就喝了好長時間的水,等他喝夠,我問他"老兵,你這么口干,路邊就聽見有水流聲,你去喝那種水還要干凈點,我噴水捅的水不干凈"他說,"不敢"。我問為什么?他說"路邊隨地都可能有越軍埋的地雷"。我和他的幾句對話后知道,前線陣地上的官兵,他們沖鋒在第一線,后勤如跟不上,要守住陣地,就只有挨餓,啃芭蕉心充饑,水都喝不上。雖然我們一致在越軍炮火封所的路上行進,生命隨時可能被越軍襲擊結束。但沖鋒在第一線的官兵比我們后勤保障人員更辛苦,更危險。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前線陣地上后撤官兵邊打,邊撤。下陣地時也是晚上了,因為白天撤出,越軍就會追擊,只有晚上撤下陣地。我們就趁黑夜從越南的班飛,班老經越南孟康縣往中國境內馬關縣行駛。途中有一戰友所駕駛的車在越南孟康縣地段突然車輛離合器燒了,無法換擋。擋住后面車輛行進,當時如果按31師參謀長出發前的動員要求,就必須推下山溝,情況發生后,副連長劉建高要求將故障車移靠邊,指揮其它車輛往前走,讓隨車隊修理工簡單調試離合器后,將回撤人員平安運送回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越邊境作戰從1978年11月15日我們開始備戰行動,1979年2月17日開戰,1979年3月5日中央軍委宣布撤軍,1979年3月16日所有中國軍人全部從越南撤回國內。我們汽車團繼續將其它部隊,醫院人員轉送到火車站或送回他們原住地。我們連在1979年5月16日最終返回云南楚雄大石鋪住地進行修整,訓練。并發楊國際主義精神 ,執行援緬外事任務和其它運輸任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收復老山.者陰山.輪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79年后,越南不死心他們的失敗,繼續在中國邊境挑釁,為保為邊境安寧,打擊越南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開始輪戰,實戰訓練。1984年在云南麻栗坡老山,者陰山戰斗中,汽車51團又像79年一樣全力參加轉運人員,傷員,物資供給任務。4月28日在攻打老山,者陰山時,離老山不遠處有一個臨時急救醫療所,有一批從戰斗中受傷的傷員必須立即轉到后方醫院醫治,9連接上級命令要求組織積極分子,連隊骨干,技術過硬的先進人員,組成一個5臺車的小型車隊分散通過越軍封所線前往轉運傷員到內地醫治。我和其它戰友順利完成此次任務,并榮獲三等戰功。老山,者陰山收復結束。中央軍委要求實戰訓練部隊,從其它軍區分別把部隊調往中越邊境輪戰,從1979年至1989年進行了10年之久。汽車51團在兩山收復后返回楚雄大石鋪,繼續完成新的國防施工和其它運輸任務,為軍隊和地方作貢獻至到1985年百萬大截軍汽車51團解散。對越自衛還擊戰,打擊了越南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望想稱霸亞州的野心。中國軍隊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平環境,為實現新時代現代化作出了極大貢獻。</span></p> <p class="ql-block">捐軀和立功的戰友</p> <p class="ql-block">1.憶往軍營苦練兵,崢嶸歲月獻青春。磨爬滾打勤習武,首長教導記在心。哪里艱苦哪里去,全心全意為人民。而今解甲黃昏頌,夢里常思戰友情。</p><p class="ql-block">2.峰巒疊嶂插云霄,晨谷寒天冷蕭蕭。軍號聲聲急入耳,整裝列隊出早操。一二三四口號響,步調一致士氣高。五星領章紅閃閃,颯爽英姿多自豪。</p><p class="ql-block">3.夜深人靜入夢香,短促哨音忙</p><p class="ql-block">起床。緊急集合傳軍令,黑燈</p><p class="ql-block">瞎火打行裝。穿戴整齊一分</p><p class="ql-block">半,列隊跑步出營房。野營訓</p><p class="ql-block">練五公里,官兵個個斗志昂。</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曙光初照演兵場,戰士緊握手</p><p class="ql-block">中搶。練習射擊不眨眼,槍刺</p><p class="ql-block">迎日閃銀光。投彈訓練不怕</p><p class="ql-block">苦,障礙穿越勇爭強。投身軍</p><p class="ql-block">營抒壯志,一顆紅心獻國防。</p><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軍旗獵獵迎風揚,軍歌嘹亮響四方。抗洪搶險擔重任,抗震救災挑大梁。舍生忘死救百姓,赴湯蹈火亦榮光。牢記使命軍功立,奮寫人生新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們汽車51團是專為援老(撾)抗美組建的,全團三個營九個運輸連,加上修理、司訓、保養等單位共450臺車。全團的車都是清一色嶄新的“解放” CA -10B,“解放”-30絞盤拖車。而當時其它部隊還都是老毛子(蘇聯)的”嘎斯69等老掉牙的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老撾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入伍一年多以后,我已經是個技術熟練、能開能修的汽車駕駛員了,而且很榮幸地被選上成為援老部隊中的一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那年頭兒能當兵又開車而且還出國真是好上加好,我們全家都跟著光榮,出國時每人還有一套毛料的“中山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當時我國援老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他們修公路,便于我們運送援助物資給他們。援老部隊主要分三大部分:工程兵負責修路。空軍高炮部隊負責防空,當時老美的飛機時不時地就從泰國境內的機場起飛過來騷擾修路。再有就是我們51團的汽車兵,負責為修路和高炮部隊運送物資。老撾邊境地區非常窮,部隊所需的物資,修路的水泥、鋼材、砂子都得從我們國內運去,有時還要負責運援老物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們去的時候,美軍的轟炸已經不是特別多了,但時不常也有,我們車隊就碰上過一次,幸虧我們跑得快藏得巧,沒出事兒。但有一回在我們車隊前頭不遠處,老美飛機投了個大炸彈。咱也不知是什么型號的,就那個大炸彈坑,我們全排三十幾個人站在里面都沒站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因為在我們去之前,我國就替老撾修公路了,所以有許多烈士長眠在了異國他鄉。差不多隔幾十千米就有一座我援老部隊的烈士陵園,我們都會去憑吊。總政去的慰問團也去那里獻花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當時老撾邊境地區也不太平,有土匪,也有特務。為防備萬一,我們一臺車兩個人配一支56式沖鋒槍,子彈上膛。一個班5支沖鋒槍,一個排還有一挺56式班用機槍,都是為了以防萬一。但我們在那里倒也沒遇上過車隊遭襲的事情。不管怎么講,帶著槍心里踏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從我國云南到老撾,地形異常復雜,山大、坡陡、河流縱橫、森林密布。天氣又特別熱,老下雨,衣服洗了好幾天都干不了。那里的眼鏡蛇發起威有一米多高,還發出咝咝聲,真夠嚇人的,盡管在異國他鄉環境很差,但當時弟兄們的思想境界還是很高的,工作也很出色。1978年5月援老任務完成后,我們51團受到了中央軍委和總政治部的通令表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回國參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其實早在回國前,我們就聽說了越南當局猖狂反華排華驅趕華僑的事了。我們心里早就憋著一股氣,要教訓一下這個忘恩負義的地區小霸!等我們回國之后,前線的戰爭氣氛已經很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79年2月17日,第一次自衛還擊戰之前,我們51團在蒙自、大屯一帶的叢林里集結待命。戰前一天,團里召開全體干部大會,當時我們的團長是高金旺。他講:根據我們的作戰任務,預計要傷亡240人!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出發前核對手表,當時我戴的是一塊“東風”手表。會上要求,往家寫信,不準寫任何可能泄密的文字。我錢包里就40塊錢,裝進信封,用膠布封口寄回乳山老家。老家人只見錢也沒有信,以為是撫恤金,全家老小哭成一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大戰開始,我們團是響當當的鋼鐵運輸團,哪里需要哪里去。西線參戰的3個軍:11、13、14軍我們都去。送炮彈、拉傷員、也拉越南俘虜。運傷員時,為了怕顛,我們在車廂底下鋪一層厚厚的砂子,再鋪上草墊。最讓我們痛心的是往回拉烈士遺體,我最多一次拉過40具烈士遺體!當時我就想,這其中有些人幾天前可能還坐過我的車開赴前線,可如今………黃連山埡口之戰搶救傷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就我自己而言,第一次最驚心動魄的作戰是到黃連山埡口搶運傷員了。那天天剛放亮,我接到命令,到黃連山埡口,那邊有一批傷員急等轉運(前幾年記者曾在四川眉山,采訪過親自參加黃連山埡口之戰的13軍149師紅二連長鄭家才。據他講那一戰打得極為慘烈,我軍在付出重大傷亡后攻占了埡口,堵住了沙巴之敵的退路,為圍殲越軍王牌316A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紅二連傷亡就有102人)。軍情急如火,我馬上組織車隊開上黃連山。占據前方公路左側山頭的越軍,發現了我們的車隊,就調來了幾門六 O 炮和高射機槍,封住了我們車隊前面一段險要彎路。霧還很大,路又不好走,車速很慢,隨時都可能成為敵人的“靶子”!到這時,我們早就忘了死的概念,必須沖過去,盡快拉走傷員。我把車隊分為3組,每組5輛車,拉開距離,借著山間大霧遮擋,快速沖過那段險路。越軍雖然能聽見,但也看不大清楚,只是盲目向我射擊,所幸沒出大事。到了陣地的包扎所,那些搶救傷員的醫生看見我們眼淚都流了下來,拉著我們的手連連說:“可把你們盼來了。”我把車隊疏散到洼地里、敵人的射擊死角處,大家伙緊急把傷員抬上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來時難,回去更難。這時山間濃霧已經消散,目標一清二楚,敵人的火力把那一段彎路封得嚴嚴實實。怎么辦?我把大家召集到一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后決定拉開距離,沖出一臺是一臺。正駕駛把握方向盤,副駕駛從駕駛室內探出身子,觀察敵人的彈著點,聽著敵人槍炮打過來的動靜。猛沖、急剎,沖過去幾臺車。后來敵人看見沒打著我們,就用六 O 炮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71年的兵,經驗豐富,一發炮彈落在他車前十幾米的地方,炸起的石塊砸在玻璃上。他眼瞅著炮彈飛來,緊急剎車,炮彈一響,馬上松剎車、猛踩油門就沖了過去。敵人的炮火越來越猛,路邊的樹木野草都被打著了,濃煙滾滾,正好又掩護了我們。我坐在最后一臺收尾車上,董萬方開車,副駕駛在中間,我打開車門探出身子觀察彈著點。我對小董說:“如果我‘光榮了,你必須把車開回去!車上還有負傷的弟兄!”這時一發炮彈呼嘯著落向車子左側路邊,小董猛加油門,炮彈轟然響了,我們車子一震,車上的傷員也被震得翻了個身,但沒再受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就這樣,弟兄們憑借著戰前嚴格訓練和在這幾天實戰中得出的經驗教訓,駕著車全部安全回到了醫院,隨車的醫生和傷員直向我們表示感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761”是當時部隊的野戰干糧壓縮餅干的代號。有一天夜里,我們接到命令,為前線某部送餅干。因為這支部隊包圍了一股敵軍,只等天一亮就開始進攻。但部隊離敵軍很近,不能點火做飯,所以急需壓縮餅干。我們這十幾部車,迅速到軍需庫裝上761開過紅河上的浮橋,向敵縱深開去。車隊剛翻過一道小山坡,迎面我軍哨兵攔住了車隊,說前面的大路被敵封鎖了,只能走臨時小路。小董下車用手電筒一照,那根本就不叫路,只是推土機在竹林里推出的一段土路(當時前線的急造軍路大部分都是這樣),更糟的是,這條“路”我軍坦克剛開過去,原本就差的路更被坦克壓得一塌糊涂。我把大家叫到一起說,無論有什么困難,我們今晚也要把761送上去,不能讓步兵老大哥餓著肚子沖鋒。車隊都只開著一個小燈,在竹林里艱難前進。突然一臺車滑到了路邊的泥坑里,爛泥漿把車輪都沒了。我們趕忙用車拉,結果把拖車繩都拉斷了,車也沒出來。沒辦法只好先把餅干箱卸下拉空車,還不行,后來我們把衣服都脫了,墊在車輪下,全體都去推車,才把車輛整出來,然后再把餅干箱(一車一百多箱餅干)裝上。車隊好不容易開出竹林中的爛泥路,但前面更槽,根本就沒有路!就是一片水稻田爛泥灘,車開進去就得陷進去。工兵正在搶修便道,如果等他們修好了再走,肯定來不及了。我招呼同志們還有工兵把一捆捆的竹子,鋪在水田中。我站在爛泥中,指揮一臺臺車開上這條像“西蒙絲”鋼絲床一樣的“竹路”。終于在黎明到來之前,我們把壓縮干糧送上了前沿陣地,戰士們都哭了。看著同志們吃得那么香,我們也掉淚了。一種不祥的念頭涌上我的心頭一一這些步兵弟兄中的某些人可能吃的是最后一頓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我們車隊往回返不久,戰斗就開始了,成群的榴彈炮、加農炮、迫擊炮、火箭炮炮彈飛過我們汽車的上方,砸向越南鬼子。那一刻,我們高興極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回憶修碉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79年初打完頭一輪仗,我們排立了集體三等功,我和幾個班長也立了。仗暫時是沒得打了,但上級又命令我們排15臺車、36個人,去河口配合工程兵226團修邊境防御碉堡,共去了9個月。那日子也夠苦了。36個人就發一頂帳篷,還只能給炊事班的三個炊事員、兩個修理工和一個通訊員用,我們只好睡在車廂里。后來我們搭了草房住,其實不遮風不擋雨,就是個擺設,但比住露天地還強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那個地方特別熱,中午溫度達到48度,根本甭想睡覺,到下半夜才涼快點兒。山溝里沒有電,只能點蠟燭。開始沒經驗,帶來的一箱蠟燭,全曬化了。后來,我們每天早起頭一件事,就是把蠟燭放進事先挖好的一米多深的坑里,蓋上石板。沒電,電影、電視,什么業余活動都沒有,一本《汽車駕駛修理》教材都翻爛了,可還是搶著看…河口緊挨著邊境,敵情復雜,部隊、邊民都有專用通行證。經常有敵特過來騷擾,所以我們都很小心,輕易不出營區。夜里站崗口令一般是2個字,如果是4個字,那就表示有敵情了。哨兵都是子彈上膛打開保險隨時準備射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離我們營地不遠處,有個小山村,統共才二十幾戶瑤族邊民,他們對部隊特別好,常邀請我們去喝“雞血酒”(這是邊民招待貴客的)。酒顏色紅紅的,還特別腥,挺嚇人的。我去了兩次就不想去了,讓班長他們替我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再次參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84年春節過后,我們團奉命運送駐在滇西的11軍31師部隊,到西疇縣董馬集結,準備收復老山和者陰山。正月初三,探親家屬一律離隊,開始戰前動員,寫決心書、遺書。我共寫了6封遺書,給父母、老婆、大哥、二哥、三哥和遠在滿州里的叔叔每人一封。言詞各異,其實就一個意思:“戰場上子彈沒長眼,萬一我回不來,別太傷心,過好以后的日子。”當時全團上下都是如此,大戰在即,每人都抱定為國捐軀的信念,踏上征程。正月初七,全團開拔。我們都是夜行軍,到達董馬過的正月十五元宵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4月初十四號工程(炮擊老山作戰代號)開始,共打了28天,我們負責送炮彈。當時我們51團一營三個連長都是山東乳山縣上冊公社的老鄉。一連長林慶陽、二連長我、三連長丁吉選,我們關系一直很好,到現在還每天都通電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打仗時,我和指導員劉富春平時就看內線電話,聽候上級命令。派車10臺的任務,我必須帶隊。當時老山地區用的炮彈最多,炮彈是由別的車隊從燕子洞運到前指,再由我們一營的車直接運到炮位上。后來軍車不夠用了,就征用了800輛地方車輛拉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當時大口徑的火炮都部署在公路附近,拉炮卸炮彈也比較方便。炮打得多了,空炮彈箱也越來越多,堆得像小山一樣,有時你都看不見大炮了,只能看見高昂的炮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沖出火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軍收復老山之后,雙方有一個協議,停戰3天,收尸!我放心不下家里的留守人員,請示營長回去看看。我帶著沖鋒槍、手槍,揣上戰場通行證,拿著紅綠兩色小旗子,開上一輛中吉普,用兩天一宿跑了800多千米,于那天下午4點回到了團部。正好碰上在家留守的副團長,他一見我吃驚地問:“二連長,聽說你帶的22臺車都葬身火海了,你怎么回來了?”我笑著回答:“那都是謠傳,被炸的車是步兵團的。“接著我向副團長講了沖出火海驚心動魄的一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那次我們接到任務去落水洞一線部隊送給養,要通過敵人的重點炮火封鎖區,非常危險。我讓指導員留守,自己帶車隊出發。車隊經過麻栗坡到交趾城,那里有我軍的152毫米加農榴彈炮和130毫米加農炮陣地。我們在那里集合好,把其它汽車團送過來的干糧轉送上一線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而交趾城到落水洞我軍陣地有13千米,是越軍的炮火封鎖區,而且地形也很險,兩邊是山,中間一條河,有一座橋架在河上,更是越軍的“眼中釘”,經常被炸壞,為此我軍在附近放了一個工兵營,專門修橋,隨炸隨修。當然炸壞的路也是他們修,有時我們也下車幫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那次我們裝上干糧,不過,這干糧已經不是壓縮餅干了,而是上海益民食品廠出的盒飯,據說口味特別好,里面還有一個蘋果,但我們還真沒吃過!車隊裝完干糧后一上路,我軍的重炮也開火壓制越軍的火炮,掩護我們通過這段鬼門關。還不錯,我們車隊冒著炮火硝煙,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時跑時停,總算順利到達落水洞,步兵戰士見我們來了非常高興,我們也幫忙搶著卸車。團領導把我讓進帳篷里喝水。我剛跨進去,敵人的一發炮彈從天而降,帳篷里的三層床板被打穿,扎在地下,幸虧沒爆炸。我馬上意識到,雖然說這里是敵人的射擊死角,但也不安全,必須趕快撤回,因為往回撤是沒有炮火掩護的。趁著敵人還沒有把橋炸斷,我們快速沖了出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結果,我們剛離開不大功夫,敵人的炮火便把那里炸成一片火海,步兵團的22輛軍車和許多匹戰馬都完了。我們雖沖出火海,但敵人炮火還是追著我們車隊打。我手持報話機指揮大家:“剎車一加油一慢行一猛沖一猛加油一猛剎車。”同志們也不含糊,拿出全部的本事,總算安全地回到交趾城。一檢查,六班長任道明開的175號車前鋼板被炸成兩截,方向盤已經失靈。我的殿后車工具箱被炸碎,工具都沒了,幸虧沒擊中油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為兄弟軍區開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兩山作戰任務完成后,步兵,炮兵都歸建回原駐地休整了。但我們不行,還得替輪戰的其他軍開車,并傳幫帶教他們。</span></p><p class="ql-block">說到這里,您可能問,難道那些部隊沒司機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不是,他們有車也有司機,但是他們沒跑過云南前線那樣危險的路。那里山高坡陡,臨時搶修的軍路不僅路況差,而且上山下山急轉彎,再加上越軍的炮火封鎖,他們的駕駛員和帶來的車都不行。比如,軍車上山拉著大炮、彈藥很費勁,導致溫度急速上升就會發生“氣阻”(汽油泵里只進氣,不進油),因為當時的汽車都是機械汽油泵,溫度一高就會因泵里的簧片軟化導致供油不足。只能讓車停下來,待個把小時溫度降下來才能繼續開。而我們的車汽油泵又加了兩層簧片,增加了它的硬度,而且又加了噴水泵,上山時溫度一高就強制向發動機噴水降溫,這樣就沒事。下山時長時間踩剎車,導致溫度過高,剎車油變稀,甩到剎車片上導致剎車失靈,車會翻溝撞山。而我們的車都有剎車噴水降溫裝置,下山時就不會發生意外了。還有剛才我提到的那段13千米的運輸生命線,是越軍的炮火封鎖帶,沒有經過戰爭洗禮的生手或新兵是不行的。而我們51團1營的兄弟們都是經過援老、79年和兩山作戰的精英駕駛員,對戰場的山高路險炮火紛飛都習以為常。再說不管給哪個軍開車,都是打越南鬼子,所以同志們沒有任何怨言,開著車奔馳在戰區險象叢生的山間公路上。我們一營給外軍區輪戰部隊又開了七八個月的車才歸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這里,我要對122榴彈炮、152加榴炮和130加農炮這些重炮部隊的弟兄們表示由衷的感謝!沒有遠射程重炮的掩護,我們車隊是通不過那13千米的越軍封鎖線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戰爭反思和回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戰爭是要死人的。我們51團從1979年開始共傷亡26個人,我們一起入伍的就死了4個人。我的一個同鄉丁良友就是在我跟前,讓越軍炮彈炸死的。我倒是沒受傷,但年初從楚雄出發時,我體重158斤,歸建后穿著很厚的衣服オ113斤!當時條件很艱苦,跑長途車拉肚子,沒有藥只能吃子彈里的發射藥,雖然知道有毒,但沒辦法,先止疼再說吧。按說我們不應該缺吃的,但有一次全連就剩3個午餐肉罐頭。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吃761壓縮餅干、午餐肉罐頭,真吃膩了,不過有一種酸菜罐頭特棒,現在我還想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兩山作戰以后,地方上有了一些慰問品,煙、酒啥的,但那么多部隊分不了多少。有一次我們全連只分到三盒地方慰問的“春城”煙。指導員說:“每人抽一口,這是父老鄉親的獎賞!”,但兄弟們講:“最好的獎賞是讓我們踏踏實實地睡上3天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任連長干凈利索地講完了自己的經歷,點上了一支煙,美美地抽起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記者采訪過的多位參戰老兵中,任連長是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位講到戰友負傷犧牲沒流淚的。用他的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講,眼淚都流干了,我們活著的人是幸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現在就是要盡可能地為烈士和老兵干點實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原11軍31師炮團團長邢月陽為此次采訪提供了重要幫助,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巨大鼓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九七九年自衛還擊作戰和一九八四年老山、者陰山“兩山”戰斗,我軍取得輝|煌戰績,全體參戰人員為國家建立了不朽功勛,受到黨、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零二二年一月二日草稿</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成安县|
乐昌市|
洞口县|
平原县|
关岭|
木兰县|
沿河|
亚东县|
镶黄旗|
团风县|
和政县|
北京市|
伊春市|
泰安市|
黑水县|
吉木萨尔县|
罗田县|
绥棱县|
日照市|
东辽县|
鸡东县|
莲花县|
安福县|
黑河市|
通辽市|
大理市|
稻城县|
沈丘县|
天长市|
北安市|
麦盖提县|
凤凰县|
文登市|
玉环县|
万宁市|
枝江市|
闽清县|
南宫市|
阳东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