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這是人們吟誦西湖的美麗詩句,西湖美麗,無論晴雨。</p><p class="ql-block"> 人們在錄制音頻文件時有一個詞“聽濕錄干”。是指聽著伴奏(濕),錄制自己的歌唱或者演奏(干)。這里的濕、干,也頗有晴、雨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電吹管的吹奏,如果不用伴奏,也可以視為“干”;帶伴奏的吹奏,可以視為“干濕合璧”。借用上面兩句詩,來形容這兩種吹奏形式,我覺得那就是:晴雨干濕總相宜。</p> <p class="ql-block"> 寫這篇文章,源于有人認為:歐德曼,你只會清吹,連伴奏都不會跟…</p><p class="ql-block"> 我對此很慚愧,同在一個城市,也曾經同在一個微群,竟然有如此糊涂的概念。這里的原因一是我喜歡清吹;二是自己學吹電吹管時間短,發布的“跟伴奏”的曲子少;三是我對于“清吹”的普及不夠。</p><p class="ql-block"> 這個視頻,是跟伴奏的,而且還夾帶了即興的間奏,應該算是跟伴奏的吹奏了吧?</p> <p class="ql-block"> 這個視頻也是跟伴奏的,不僅跟伴奏,還需要秒換音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個是清吹,不僅是我自己清吹,還帶著學生一起清吹,二部清吹,中途還要換音色。</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清吹呢?</p><p class="ql-block"> 清吹就是不要伴奏,僅憑手里的電吹管和放音設備(自帶揚聲器、音箱等)吹奏曲子。清吹是相對于管樂器的說法,其他的樂器,可謂“清彈”“清奏”。</p><p class="ql-block"> 這里談的“伴奏”,是狹義的、為電吹管吹奏(或歌唱者)配套的、預先制作好的音頻文件。</p><p class="ql-block"> 原本,伴奏就是音樂和錄音技術的衍生物。在沒有錄音技術之前就沒有演奏、沒有音樂藝術的表現了嗎?顯然不是。</p><p class="ql-block"> 學習電吹管,清吹是基本功,是一種純音樂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清吹要想惹人煩,還是比較容易的,只需要胡亂吹,沒章法,那就成了“嘔啞嘈雜難為聽”(唐.白居易《琵琶行》語)。</p><p class="ql-block"> 要想吹奏的打動人,就需要胸有成曲,樂符、旋律、節奏、強弱,了然于胸,只需要按照曲子的進行吹奏罷了。只要曲子動人,你的吹奏又能夠基本表達曲目感情,就能感染人。清吹的要求如果再高一些,還可以自己給自己伴奏,吹奏前奏、間奏,效果好的,也可以像有伴奏的吹奏那樣,達到令人“如聽仙樂耳暫明”(同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清吹往往才是判斷一個吹奏者是否有真功夫的必要途徑。</p><p class="ql-block"> 跟著伴奏吹奏,必然會得到伴奏的引領功能、彌補功能,提醒吹奏者跟著伴奏的行進、掩飾吹奏瑕疵。而沒有伴奏,不僅考驗吹奏者對樂譜的記憶能力,節奏掌控能力,還能清晰判斷吹奏者是否有錯誤和瑕疵。因此,清吹是必需重視的一項基本功夫。</p><p class="ql-block"> 一個真正的音樂團隊,如果不考核隊員的清吹清唱能力,是不可想象的,清吹也叫裸吹。如同一個人去醫院檢查身體,需要脫掉衣服的時候,就必須脫。</p><p class="ql-block"> 無論古今中外器樂表演,無不是樂器的當場演奏,皆為“清吹”。雖然很多人不一定聆聽過正規的音樂會,但是,媒體上的音樂會看的一定不少。那么,設想一下:哪一場器樂演奏是帶伴奏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不仿從我國古代音樂的例子談一談。 我對古代音樂作品的了解,更多是從一些著名的詩詞里面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聞名世界的一首長詩,描寫了一位琵琶女的杰出演奏,令“江州司馬”“如聽仙樂耳暫明”,感動得“青衫濕”。</p><p class="ql-block"> 顯然,潯陽江頭,忽聞水上琵琶聲,是不可能有伴奏的,正是琵琶的獨奏,才使得詩人聽得如此真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p> <p class="ql-block"> 還有李賀《李憑箜篌引》,更是令人拍案叫絕!他描寫箜篌彈奏,竟如“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可以使得“吳質不眠倚桂樹”、“老魚跳波瘦蛟舞”。</p><p class="ql-block"> 僅從文字上來看,這彈奏效果是無論任何人也無法超越的!</p><p class="ql-block"> 不難看出,這些都是清奏。因為那個時候,制作伴奏的技術還沒有誕生。即便是唐明皇沉迷音色,緩歌漫舞,也不過是器樂與歌舞的當場演奏結合,沒有伴奏音頻文件。</p><p class="ql-block"> 眼下大量的音像制品,誕生了大量的音樂文件,可以作為伴奏用,還有midi功能,可以不用演奏就制作出音樂文件。但是,那多是用于影視劇配音或者舞場娛樂伴奏用的。真正的器樂演出,與伴奏(音頻文件)無關。</p><p class="ql-block"> 說了這么多,那么吹電吹管,有無伴奏真的無所謂?不重要嗎?</p><p class="ql-block"> 當然不是。作為電吹管愛好者,不僅需要伴奏,而且伴奏很重要。就像人,雖然最早是裸體的,但是發明了衣服以后,就越來越需要衣服的保護和裝飾了。學會使用伴奏,甚至制作伴奏,也是電吹管愛好者的一項基本功夫,而且是需要綜合技能的一項功夫。歐德曼本人,也是制作伴奏的愛好者。</p> <p class="ql-block"> 我學習電吹管時間短,但是也認識一些國內知名的電吹管愛好者。如:北京的國家雜技團總工王建民先生,被稱為大師級演奏家,酷愛電吹管清吹,我基本沒怎么看到過他帶伴奏的吹奏(可見我的見識淺),網絡上的也好,他轉發給我的也好,基本都是清吹。</p><p class="ql-block"> 這個視頻片段是王總吹奏《火車向著韶山跑》,在這段吹奏中,王總自己給自己伴奏,首先運用和聲模擬火車的鳴笛,然后是十六分音符吐奏模擬車輪滾滾,在演奏中,頻繁切換吹奏音域,添加間奏(上行音階、分解和弦、十六分音符快速連奏),間奏和主旋律切換清晰自如,猶如多人合奏。這看似簡單的音視頻片段,實在不簡單!</p><p class="ql-block"> 根據我對王總的了解,我想,他喜歡清吹的原因如下:</p><p class="ql-block">1、工作繁忙,電吹管只是業余愛好,時間安排的少一些;</p><p class="ql-block">2、電吹管是強健大腦的工具,清吹足矣;</p><p class="ql-block">3、良好的音樂天賦,使他具備了常人難以達到的水準。他的清吹速度快(堪比一流專業管樂手)、自我伴奏(他有作曲愛好,會自己作曲,自我配伴奏輕松可及),吹奏效果如同小樂隊效果;</p><p class="ql-block">4、喜歡即興演奏</p><p class="ql-block"> 即興演奏往往是沒有伴奏的。多人組合即興演奏,可以互為伴奏(有交響的感覺了)。這又是一項專業水準,只有具備一定樂理基礎、樂感好、音樂記憶力強、音樂理解能力、表現能力強的老師,才喜歡、勝任即興演奏。</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小小的視頻中,體現出了王總的風格:追求音樂的聯覺,通過聽覺,聯想到畫面,產生音樂作品的畫面感;也體現出了一種追求:不求第一求唯一,不求最好求絕妙;同時體現出了王總平凡見神奇的高潮能力,他總是用身邊普普通通、信手拈來的物品,幻化出魔術一般的神奇效果!</p> <p class="ql-block"> 再舉一個例子:深圳李立老師(網名捕光捉影szbull),這又是一位工程師,高級結構工程師。這個視頻是他在個人音樂會演奏的一首曲子《深情無邊》,單從聽覺,您恐怕很難辨別這是電吹管吹奏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他的吹奏,每一首都堪稱精品!他吹奏電吹管,如同搞產品設計:配料講究,制作精良。他對于伴奏的追求近乎苛刻,為了得到心儀的伴奏,他會花費上千元購買一首。當然,他所使用的管子、音箱、音源盒等設備,都是一流的,加上他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能力,對電吹管的操控能力,他的作品也就異乎尋常地優秀。這些,在他剛剛舉辦的個人音樂會,表現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 以上兩位老師,我都很敬佩,也都非常推崇。因此,對于清吹和跟伴奏吹奏,我們可以偏愛某種方式,但不可忽視、甚至鄙視另一種方式。總起來講,清吹也好,帶伴奏也好,都可以將樂曲表現得淋漓盡致,即所為:干濕晴雨皆喜愛,淡妝濃抹總相宜,兩種狀態,都可以娛樂,也都可以錘煉到大師級水準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县级市|
曲水县|
淮南市|
梅河口市|
方正县|
靖边县|
蓝山县|
五家渠市|
晋宁县|
安新县|
龙泉市|
夏邑县|
梁平县|
黎平县|
垣曲县|
盱眙县|
资中县|
青海省|
永平县|
五家渠市|
开江县|
峨眉山市|
宜兰市|
台北市|
西宁市|
湖南省|
光山县|
多伦县|
新闻|
瑞丽市|
福建省|
辽源市|
徐水县|
嘉峪关市|
恩施市|
闽清县|
巴楚县|
天全县|
巴林右旗|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