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相傳,唐代名僧妙應禪師曾在這里建寺、坐禪,出入常騎隨兩只馴虎,故又名“伏虎巖”。山上,林木蒼蔚,巨石嶙峋,巖泉清冽,景色優美。春日晨昏,山上常有云霧飄浮在奇巖怪石、叢林灌木之間,翠峰碧樹,煙縈霧繞,忽隱忽現,頗具“綠樹迷離古剎前,縹緲云山深莫辨”的詩情畫意,故有“石室藏煙”之稱,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從市區去石室巖寺必須經過東圳水庫出來的一條渠道。石室巖寺的香火很旺,毎年正月初九更是人山人海,很多人都搶著去燒頭香。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有民兵看守進寺的這座必經小橋,只有能夠背誦“三要三不要”的人才能通過小橋。</p> <p class="ql-block">石室巖位于莆田市城廂區鳳凰山山腰北側。進了山門,拾階而上可以直抵石室巖寺。</p> <p class="ql-block">寺后有座磚砌的七層古塔,塔四角形是空心的,各層四面建有佛龕,龕中雕佛像。塔翼原是木料建成,因年久失修,現已崩壞,只存塔身,看上去形似一支巨大的金鞭似的直插云天。塔頂有棵小榕樹,枝葉茂盛,郁郁蒼蒼,使這座有些蒼老的古塔,顯出無限生機。</p><p class="ql-block">這一明代磚塔,俊俏古樸,別具風格。其上各層四向都有塔門、若站在塔頂賞景,莆陽風光盡在眼底。</p> <p class="ql-block">石室巖寺的右側有依山而建的“靈霄寶殿”,又稱“凌云別殿”,為重檐懸山式結構,正殿面闊3間,進深3間,以“正氣浩然”等為匾,“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等為楹聯,正中坐著玉皇大帝塑像,前有南、北斗星君,左為真武、天師,右為文昌、關帝,旁列溫、康、馬、趙、畢、高、鄧、關、聿、殷和雷公、電母十二將等塑像,威武莊嚴。其中溫公元帥,俗稱溫爺的香火最旺。</p> <p class="ql-block">寺左后建有四柱一進一廳單檐歇山式結構的北極殿。殿中書有“帝德常高北極殿,神威普照南海天”、“三尺劍光扶世界,七星旗影護人間”、“真學正行伏龜蛇,勤修苦練成道德”等楹聯,祀玄天上帝。北極殿的右屋有塊長約2丈突兀于巖群之上的巨石,形如青龍奮游時伸出飲水之舌頭,故稱為“龍舌石”。其下有洞穴,相傳為古人穴居之處。山上有盤根而生的古榕,枝繁葉茂,挺拔蒼勁。樹下有乘涼亭、木妻心亭,附近還有仙跡、虎源、卓錫泉、曲水池、涅槃石、海印洞、空觀石、天泉巖等景物,為“石室藏煙”景上添秀。</p> <p class="ql-block">石室巖山深林密,樹木蒼蘢,郁郁蒼蒼。寺后山洞潮濕,水汽氤氳,春夏之間,洞中水氣升騰,煙霧彌漫,籠罩寺的屋頂,這些似煙非煙,似霧非霧的云氣彌漫空中,從山下仰望石室巖寺在煙霧繚繞之中,恰似空中樓閣,人間仙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青川县|
仙桃市|
邵武市|
德庆县|
喜德县|
习水县|
桓台县|
杭锦后旗|
阳城县|
太保市|
大安市|
东明县|
高碑店市|
阳新县|
安泽县|
石渠县|
梅河口市|
吴旗县|
浦县|
容城县|
洪江市|
新竹市|
吉安市|
宁南县|
武威市|
盘山县|
宜宾县|
磴口县|
临邑县|
盐津县|
满城县|
福建省|
乐昌市|
祁连县|
晋中市|
柏乡县|
东乌珠穆沁旗|
永嘉县|
英山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