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引子:母炳林,白族,鶴慶縣新華村人,出生于1970年。父母雙亡后,14歲的他跟隨師傅走夷方,到青海、西藏、四川、尼泊爾、緬甸為少數(shù)民族打制銀器;曾任多屆縣政協(xié)委員;榮獲國家正高職工藝美術師;鶴慶銀器鍛制技藝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現(xiàn)任中國工藝美術研究院副院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叮叮當,叮叮當,叮叮當……”新華村的銀器大師母炳林敲著小錘,面容清癯的他神情專注地加工著一個龍雕銀壺。記者們被眼前的一幕所驚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母炳林告訴記者:“經(jīng)過深思熟慮和千錘百煉,終于復刻出400年前極為復雜的‘木紋金’銀茶壺,通過對明代的一件孤品的潛心研究,我終于悟制了一件珍品。中華文化太博大精深了,我將繼續(xù)傳承祖先的精美銀器工藝,并傳授給我的徒弟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一、琳瑯滿目銀世界,匠心獨運中國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母炳林帶著記者一行走進他的銀器陳列館,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琳瑯滿目的銀器世界:十八般兵器、武士鎧甲、各類銀茶壺、雕龍酒壺、銀觀音、浮陀、五百羅漢、佛龕、各類藏式生活用品、手鐲、項鏈、銀飾、亞洲最大雕刻紫銅火鍋……母炳林對記者說:“我為國內(nèi)外少數(shù)民族打制了上萬件銀飾,這些是我37年來專注于銀器的一個小窗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二、小爐匠闖蕩天涯,走夷方四海為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母炳林從小父母雙亡,1984年,14歲的他做了一名“小爐匠”,跟著師傅開始了“小爐匠”走夷方的生涯。瘦弱的他挑起行擔與小錘,沿著凸凹坎坷的滇藏茶馬古道,深深淺淺走到西藏、青海、甘肅、尼泊爾,為少數(shù)民族打制銀飾品、生活用品、佛教用品。起初,他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不通,只好用手語、銀器成品展示來贏得少數(shù)民族的認同,漸漸地在藏區(qū)站穩(wěn)腳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4年后,他四處拜師學藝,并獨立工作,足跡踏遍滇、藏、川、青海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并與各地的少數(shù)民族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他傾心研究藏文化,并參與了布達拉宮寶頂金塔及喇嘛寺的修復。與多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把多民族的文化元素鍛制、敲打在銀器上,傳播了中華文明,促進了與周邊國家與地區(qū)各民族的銀器技藝與多元文化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此后,不斷有新華村的銀匠到青藏高原為藏民、為少數(shù)民族打制銀器,增強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共榮,促進了民族團結(jié)進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但是,離家走夷方,是一種美麗的苦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三、小錘敲過一千年,千錘百煉始成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小錘敲過一千年之后,新華村的手工藝人繼續(xù)傳承著先輩的銀器制作工藝,形成了“家家有手藝,戶戶是工廠”的格局,寸發(fā)標、母炳林兩位大師脫穎而出,在他們的帶動下,新華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寨子轉(zhuǎn)化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中國民俗文化村”、“云南十大名鎮(zhèn)”;2014年9月,國家民委授予新華北色自然村“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稱號、2019年12月,國家民委授予新華南邑自然村“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稱號。母炳林告訴記者他的殊榮:2001年,母炳林首創(chuàng)純銀打制中國古代的十八般兵器和武士鎧甲;2002年,他被評為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200年創(chuàng)作云南銀器博物館大型紫銅照壁和亞洲最大銅雕火鍋;2007年,他成立了云南走夷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4年鶴慶銀器鍛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019年,他被評為國家正高級工藝美術師;2020年,他榮獲非遺年度人物提名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四、政協(xié)委員有作為,社情民意敢擔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從1990年起,母炳林當選縣政協(xié)委員至今,他走村入戶,調(diào)研縣情、民意。他把老百姓的呼聲寫成提案,提交政協(xié)會議審議,多項提案被大會采納,并提交相關部門解決、實施。尤其是新華村白族銀器工藝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提案,引起全縣各級、各部門的重視與付諸實施,為新華村入選“云南十大名鎮(zhèn)”、“中國銀器第一村”等殊榮夯實了基礎,為鶴慶縣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正確履行了政協(xié)委員參政議政的職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五、多項殊榮滿載歸,胸懷祖國求進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榮獲國家、省、州多個獎項;被授予國家級民間工藝美術大師;被聘為多所大學客座教授。母炳林大師對記者說:“我的家成為大家的家,我的工藝作坊成了藝術類大學生及研究生的教學實習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六、精益求精求進步,同心共筑中國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37年專注銀器,鉆研一件孤品。母炳林深知超越自己,方能出大器。精益求精,他把紅色文化、刺繡文化、生態(tài)文化及少數(shù)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銀器文化中,把自己的銀器技藝通過傳、幫、帶傳授給本村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又沿著他的路走夷方。最后,新華村的手藝人又回到寨子里。重新掄起小錘,繼續(xù)敲打著千年的故事,為“中國銀器第一村”的打造、鄉(xiāng)村振興而獻計獻策獻力,共筑民族團結(jié)進步的精神家園。通過寸發(fā)標、母炳林等銀器匠人世世代代的傳承和努力,新華村也得到了這樣的贊譽:“世界銀器看中國,中國銀器看云南,云南銀器看新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團結(jié)互助、共同進步的精神、大國工匠精神激勵著母炳林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span></p> <p class="ql-block"> 采訪結(jié)束時,母炳林這樣飽含深情地對記者說:“通過一代一代銀器匠人到青海、西藏、四川、尼泊爾、緬甸為少數(shù)民族打制銀器,把各地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白族民間銀器中,又回到了寨子里,重新掄起小錘,繼續(xù)編織著先輩的夢想。小錘叮當,默默傳承,中華文明,走向世界。小錘敲過一千年后,新華村的千年白族銀器技藝文化得到了傳承與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一龍?zhí)吨l(xiāng),爽爽鶴慶。銀都水鄉(xiāng),夢里新華。</span></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5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遂溪县|
沾化县|
湾仔区|
襄城县|
花莲市|
万宁市|
抚宁县|
辉南县|
翁源县|
平谷区|
原平市|
溆浦县|
全州县|
克拉玛依市|
龙门县|
忻城县|
商水县|
衡山县|
马山县|
万宁市|
施秉县|
延边|
伊通|
织金县|
会泽县|
吉首市|
石狮市|
泰宁县|
梅河口市|
巴彦淖尔市|
易门县|
张家界市|
松江区|
宁城县|
彰化市|
前郭尔|
津市市|
静乐县|
双桥区|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