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福建省長汀縣濯田鎮美溪(羊角溪)村是個風光秀麗的地方。她位于汀江河畔,三面環水,山清水秀,涂坊河繞村而過在村口匯入汀江。近200米長的汀江大橋猶如一條巨龍,把全村所有自然村連成一體,與添丁橋,村中橋,廊橋交相輝映,把村莊裝點的生機勃勃,光彩照人。<br></b><b> 歷史上,這里水運發達,許多人以撐船打魚為業,也是來往船只停靠過夜的地方,給村莊帶來過很長時期的繁榮,素有魚米之鄉美譽。近二十多年來隨著村民經濟收入的快速增長和美麗鄉村建設,這里景色更加怡人,山水更秀麗。村里棟棟別墅、高樓拔地而起,家家和睦相處,近兩千人共享天倫之樂。 </b></h3><h3><b></b><b> 美溪是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村莊。文化底蘊深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有上榜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9處,別具一格舊民居隨處可見。村中1000多年的大樟樹也列入了國家珍稀樹種保護。主要民俗活動有新年醮,五谷醮,龍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六月六,八月半,冬甲子醮等,還有每年一次的正月添丁豆腐宴,每戶一人參加,場面壯觀,熱鬧非凡。其中六月六為最隆重熱鬧。享譽八方的百鴨宴天下絕無僅有,引起了海內外朋友和各大新聞媒體的關注。 <br></b><b> 這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b></h3><h3> (以下近百幅圖片本人從2009年開始用卡片機,單反拍攝。有多數圖片在當時被壓縮處理壞了,現在用后期稍加調整處理。</h3><h3> 僅僅是為了紀錄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后拍到更好的圖片,將不斷更新替換)</h3><h3> </h3><h3> 圖/文 :東方</h3><h3><br></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1><b><font color="#ed2308">一.山清水秀好地方</font></b></h1><h3>橫跨汀江的大橋與廊橋交相輝映<br></h3> <h5>6張合成全景圖 2013.3攝</h5> <h3>1000多年樹齡的古樟樹,要八個成年人才能環抱。</h3> <h3>2018年春建成的村中文化長廊</h3> <h3>汀江岸邊河背自然村</h3> <h3>汀江一角</h3> <h3>云霧繞繞的美麗山村</h3> <h3>涂坊河與汀江交匯處的廊橋</h3> <h3>涂坊河上村中橋</h3> <h3>汀江岸邊美麗家園</h3> <h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興建的村東添丁橋</h3> <h3>涂坊河岸一角</h3> <h3>汀江秋色</h3> <h3>夕照添丁橋</h3> <h3>航拍全景 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張平拍攝</h3> <h1><b><font color="#ed2308">二.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六月六”</font></b></h1><h3> <b> “六月六,鴨子配鮮粥”這句順口溜真實地反映了昔日村莊的艱難。在每年農歷六月初四、初五舉辦的傳統民俗節中,雖還處在青黃不接春荒難度的季節,但</b><b>全村人懷著豐收在即的喜悅之情,</b><b>家戶戶仍殺鴨做黃,以農家最簡樸的形式,慶祝豐收的生活寫照。</b></h3><h3><b> 美溪村“六月六”民俗節,在客家地區獨具特色。但家家戶戶為何統一殺鴨擺供?傳說,是為紀念樂為民間消災除難,降福人間的三位仙人。“三仙”指黃七郎和他的兒子黃十三郎還有女婿倖。相傳清初,有一年民間到處流行天花,農田荒廢,糧食歉收,美溪民因“三仙”護佑,得以安享太平,五谷豐登。清末,有一年的農歷六月初,天降冰雹,周邊村莊的早稻不同程度遭災受損,唯美溪村免遭損失。當地群眾為緬懷他們的功德,為喜迎豐收季節到來,定于每年的農歷六月初四、初五,舉辦一場“六月六”大型民俗活動。家家戶戶殺鴨做黃,以鴨替代鸕鶿(因地處汀江和涂坊河很多漁民)供奉天地,紀念“三仙”。<br></b><b> “六月六”傳統活動,每年都在兩株古樟遮蔭面積達一千多平方米的村中大坪內舉行。數十米長的供桌上,擺滿了家家戶戶用來慶典的鴨子、黃粄。從早晨七八時許,人們絡繹不絕朝這里涌來,爭相看大戲,賞音樂,觀熱鬧。2017年開始還增加了黃粄有獎賽、抓魚、抓鴨、自行車和拔河比賽等等。九點左右,村中禮銃響起,鼓樂喧天,鞭炮齊鳴,好生熱鬧,處處沉浸在一片歡慶豐收、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br></b><b> 美溪“六月六”各家各戶必備的特色食品為鴨子、黃粄。</b></h3> <h1><font color="#ed2308"><b>三.見證歷史</b></font></h1><h3><b> <font color="#010101">以縣級不可移動文物為代表的清代民居、公祠,書寫了先人們勤勞智慧,艱苦創業的歷史,反映了時代變遷和經歷的風風雨雨。一個時期的繁榮,一個時期的興衰,再走到如今的太平盛世,為這個古老的村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 村中大坪千年大樟樹,更有它的神奇之處和說不完的故事。史載,沒有村莊先有樟樹,與村莊的命運緊密相連。村莊繁榮時,它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村莊出現大變故時,枯枝敗葉,只待村運昌盛,再發新芽。因為有它,村里剛出生的男嬰女孩,不少家長都在樹下燒香上供祈禱兒女平安,長命富貴,并取下帶有“樟”字的乳名或字名。在它的跟前,孩子們長大成人,大人們歡聲笑語;數不盡的大會小會、看不完的大戲電影,人們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都由它一一記錄在冊。它是人們心中的保護神,是村莊名副其實的象征。它千年如一日,不離不棄,不厭其煩地撰寫史志,是為歷史作證的神。<br></font><font color="#010101"> 這是一部蕩氣回腸的史詩,一副氣勢恢宏的畫卷,一首讓人們永遠唱不完的歌......<br></font><font color="#010101"> </font></b></h3> <h3>縣級不可移動文物 </h3> <h3>縣級不可移動文物 </h3> <h3>縣級不可移動文物 </h3> <h3>縣級不可移動文物</h3> <h3>縣級不可移動文物 </h3> <h3>縣級不可移動文物 </h3> <h3>縣級不可移動文物</h3> <h3>高級社時期興建的玉扣紙廠2016年全部倒塌 2009年12月 攝</h3> <h3> 上世紀七十年代建造在涂坊河的防洪設施――防洪欄遺址。</h3> <h3>村口“三將福主公王”</h3> <h3>別具一格的“添丁菩薩”神位</h3> <h3>2010年春節期間的大樟樹下</h3> <h3>縣級不可移動文物 廷璉公祠</h3> <h1><b><font color="#ed2308">四. 生態與旅游勝地</font></b></h1><h5> <b>40里蜿蜒曲折的涂坊河繞村而過在村口與汀江交匯,斧匠神功般地造就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古有幾十間土紙槽,山上用材林和毛竹儲備量巨大,是當時全村人生活的主要來源。近年,生態環境、人居環境越來越好,森林覆蓋面積得到恢復,山珍河味手到擒來。水更綠了,山更清了,村容村貌好了,水陸交通并駕齊驅。撐著小船竹排在小河、汀江暢游,早上撒網傍晚收魚,人人都說美溪是個好地方。</b></h5><h5><b> 離村10里的仙人嶂古寺,環境優雅,香火不斷。捐資200多萬開通的水泥公路可直達山頂,旅游、朝拜的人絡繹不絕。石仙祖師神位矗立在懸崖峭壁上,不僅是個奇妙的景觀,更有許多人祈禱許愿,都說很靈驗。</b></h5> <h3><b><font color="#ed2308">五. 特色美食<br></font></b><b><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除了客家山村傳統的農家菜以外,主要有黃粄、土雞土鴨。尤其是黃粄得來不易,需經十幾道工序。其天然的色香味,是方圓百里無可比擬的。<br></font></b><font color="#010101"><b> 雖說豆腐是家喻戶曉的家常菜,但是美溪的豆腐、豆腐干與眾不同,水質好,祖傳的工藝,火候、時候掌握的恰到好處,味道純正、有筋道,讓人回味無窮。<br></b></font><font color="#010101"><b> 說是水鄉,自然有品種繁多的河魚,只要想吃,隨時可以下河捕魚。</b></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b>六. 和諧盛世<br></b></font></h1><h3><b><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悠悠涂坊河,滔滔汀江水。500年前是一家,現在更是一家人,一個好大的家。家和萬事興,村強民更富。一脈宗親團結,鄰里和睦相處,勤勞持家,艱苦創業,這是一個村莊長盛不衰的硬道理。</font></b></h3> <h1><font color="#ed2308"><b>祝愿家鄉越來越美越來越好!</b></font></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佳木斯市|
营口市|
武平县|
夹江县|
宣威市|
西昌市|
三明市|
银川市|
色达县|
漳平市|
疏勒县|
驻马店市|
襄汾县|
嘉黎县|
安义县|
杂多县|
晋江市|
醴陵市|
增城市|
渭源县|
潜江市|
若羌县|
星座|
芜湖市|
连平县|
五华县|
荔浦县|
宁远县|
昆明市|
海原县|
枣强县|
武夷山市|
新安县|
三门峡市|
余庆县|
荔波县|
德令哈市|
古浪县|
礼泉县|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