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與廈門大學翔安校區毗鄰,是廈門農民運動的熱土沙美村。</p><p class="ql-block">傳明嘉靖年間金門17都汶沙保彭氏遷此,以原籍地沙尾為村名。雅化為沙美。</p> <p class="ql-block">1914年,在陳嘉庚支持下,彭友圃在沙美村創辦沙美學校,開展平民教育。作為秘密據點 掩護許宗英、彭德清等開展革命活動。</p> <p class="ql-block">民國16年2月,共產黨員彭友圃在這里創辦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并開辦夜校,宣傳革命思想,民國19年成立中共沙美支部。解放戰爭時期,中共閩中組織在這里建立支部,組織游擊隊,配合解放同安的斗爭。</p> <p class="ql-block">這是彭友圃的故居。1926年,在集美學校任教的彭友圃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同安特別支部書記,組織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并任農協委員長。</p> <p class="ql-block">當年農協時期的建筑保存至今的還不少,但有些已經開始破落倒塌。</p> <p class="ql-block">沙美村很有文化底蘊。普佑宮,俗稱榮府王爺宮。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正面一座大戲臺。</p> <p class="ql-block">普佑宮前新建的沙美公園,是村民們健身活動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從沙美村出發,行車6分鐘,經過一段兩邊鮮花盛開的道路,來到了全國文明村鎮許厝村。</p> <p class="ql-block">許厝村是革命老區,人杰地靈,古往今來,仁人志士層出不窮,有我國早期工人領袖、曾擔任福建省委常委的許擔水(又名許涂淼),有與羅明、陶鑄等一同領導廈門破獄斗爭、曾任同安縣委書記的許永宗,最著名的是原天津市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會長魯藜(原名許涂地)。</p> <p class="ql-block">出生于許厝的魯藜,原名許涂地,</p><p class="ql-block">既是愛國詩人,又是革命戰士;作為歸國華僑,是我集美校友。早年參加過家鄉農民武裝,后來投身反帝大同盟,再后來奔赴延安投筆從戎,建國后擔任過天津文聯主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泥土</p><p class="ql-block">現代 · 魯藜</p><p class="ql-block">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p><p class="ql-block">把自己當作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p> <p class="ql-block">一個深夜的記憶</p><p class="ql-block">現代 · 魯藜</p><p class="ql-block">月光流進門檻我以為是陽光</p><p class="ql-block">開門,還是深夜</p><p class="ql-block">不久,有風從北邊來</p><p class="ql-block">仿佛吹動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聽見了黎明的音響</p><p class="ql-block">河岸被山影壓著有星流過曠野去</p><p class="ql-block">我感覺到,萬物還在沉睡</p><p class="ql-block">只有我是最初醒來的人</p> <p class="ql-block">許厝村做足魯藜的文章,不僅在故居建了魯藜紀念館,還建了魯藜公園,村小學命名為魯藜小學,連村宣傳欄的背景都用上了魯藜像。</p> <p class="ql-block">在魯藜小學旁的魯藜公園</p><p class="ql-block">赫然立著一座半身人物塑像</p><p class="ql-block">他便是愛國詩人——魯藜</p><p class="ql-block">他的詩作代代相傳</p><p class="ql-block">他的故事為人津津樂道</p> <p class="ql-block">魯藜故居附近有幾棵古榕樹,據說是當年魯藜常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許厝村地理可謂四面環山、青山綠水。俗稱“左鴻右雀、前獅后馬”(指左臨鴻漸山,右臨雀鳥峰,前有獅仔山,后有天馬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沙洋县|
保德县|
德昌县|
钦州市|
滁州市|
偏关县|
余庆县|
河南省|
栾川县|
榆社县|
湄潭县|
淅川县|
河间市|
屏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淄博市|
玉屏|
海晏县|
安丘市|
福海县|
广昌县|
塘沽区|
沂南县|
方城县|
丰原市|
灌阳县|
南陵县|
英吉沙县|
康定县|
武乡县|
罗平县|
弋阳县|
手游|
凌云县|
井陉县|
蓬莱市|
惠水县|
梁山县|
靖州|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