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龍勝兩河口阻擊戰是湘江戰役的結束之戰,是湘江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1934年12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突破國民黨軍隊在湘水以東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翻越老山界,于12月5日開始進入少數民族聚居的龍勝縣,在龍勝境內的尋江邊集結,并進行了湘江戰役的結束之戰——龍勝兩河口阻擊戰,其左路護衛彭德懷指揮的紅三軍團分別在馬堤河口、石村河口與國民黨桂軍第七軍展開激戰,完成了中革軍委交給的阻擊任務,保護黨中央、中華蘇維埃政府、中央紅軍縱隊及各軍團通過龍勝順利西進。因為馬堤河口阻擊戰、石村河口阻擊戰都是紅三軍團對壘桂軍第七軍,在馬堤河口阻擊戰還在進行之時,紅三軍團第四師第十、十一團就趕往石村河口、獨境等布防,阻擊桂軍第七軍第二十四師從瓢里向平等方向發起的進攻。其目的都是保衛黨中央、保衛中華蘇維埃政府、保衛中央紅軍縱隊,互為關聯。因此,為便于表述,我們把馬堤河口、樂江石村河口等兩個河口發生的阻擊戰稱龍勝兩河口阻擊戰。但是,無論是中國革命史、還是長征史上,對在龍勝發生的兩河口阻擊戰記述較少,僅少數紅軍將領的回憶里和地方史志上有簡要記載,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我們還原好這段歷史,有助于彌補紅軍長征過龍勝、過桂北這段歷史的空白,有助于更好的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p><p class="ql-block"> 為什么說龍勝兩河口阻擊戰是湘江戰役的結束之戰:</p><p class="ql-block"> 一、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發生在廣西桂北的所有戰事,都屬湘江戰役的范疇。</p><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紅軍在江西于都集結出發,開始偉大的長征,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發現紅軍戰略轉移的意圖后,制定并設置了四道封鎖線,企圖扼殺并徹底消滅紅軍。其中在設置湘江第四道封鎖線時,就分別制定了《湘水以東地區剿匪計劃大綱》和《湘水以西地區剿匪計劃大綱》。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湘水以東剿匪計劃大綱》及作戰計劃,主要是集中兵力于黃沙河、零陵、東安一帶,與粵、桂兩軍聯合,將紅軍包圍于湘江、漓江兩水以東地區并殲滅,國民黨集中了30萬大軍阻擊紅軍,發生了紅軍第一方面軍在突破湘江時在灌陽新圩、全州覺山鋪、興安光華鋪的三大阻擊戰。紅軍向死而生、英勇頑強,在付出巨大代價后突破了敵軍設置的嚴密而強大的封鎖線,翻越老山界進入龍勝。如果認真分析,紅軍突破湘江,跳出敵軍重兵的包圍,但并沒有完全擺脫危險,因為蔣介石很清楚湘江一戰不可能全殲紅軍,在制定《湘水以東地區剿匪計劃大綱》之時,就同時制定了《湘水以西地區剿匪計劃大綱》:“如果不能在湘水以東全殲紅軍,就在湘水以西將紅軍殲滅”。在紅軍突破湘江以后,就集結國民黨軍隊在湘江以西地區部署了新的口袋陣,等待紅軍北上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途中再次圍殲紅軍。中革軍委也獲悉這個重要情報:在湘江戰役中與紅軍決戰的湘、桂軍閥和中央軍,已重新集結組編為“追剿軍”。湘軍在北面的新寧、城步、綏寧一帶集結,桂軍在南面的興安、資源、龍勝一帶集結,中央軍在后面由零陵、東安一帶向西運動,向紅軍“追剿”而來。特別是準備在龍勝北面的湖南省城步、綏寧、武岡、會同等地,布下10多個師的重兵截擊紅軍。這樣,剛擺脫了湘江戰役險境的紅一方面軍又一次面臨危險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按照蔣介石的部署,是要桂軍舉全軍之力,在龍勝的馬堤坳一帶重兵伏擊紅軍,給予紅軍毀滅性打擊,在金一南將軍《苦難輝煌》一書是這樣描述的:“中央紅軍沖過湘江后,進入西延山脈。桂軍依仗道路熟悉,當紅軍還在龍勝以東時,桂軍第七軍二十四師已經抄到前頭,先期趕到龍勝。該師參謀長覃琦建議:迅速攻占入黔通道馬堤坳,截斷紅軍去路,將其包圍于馬堤凹地殲滅之。馬堤地區是由南向北的狹長隘路,東西兩側重山疊嶂,無路可攀。北路若被先期趕到的第七軍二十四師截斷,南路又有夏威十五軍部隊追擊,紅軍既無攻堅兵器,又難尋到糧食,困于狹長谷底,局面可想而知。”由于李宗仁、白崇禧知道蔣介石一石二鳥的圖謀,沒有按照蔣介石的部署,把全部兵力放在龍勝與紅軍決戰,而是采取強力驅趕的策略,并尋機盡可能多的殲滅紅軍。并部署了桂軍第七軍近1萬兵力和組織3000多民團隊伍,在龍勝阻擊、襲擾紅軍。而紅軍也獲知敵軍的軍事部署,在12月5日就命令紅三軍團第四師十二團快速趕往龍勝泗水布防。12月6日,中革軍委及中央第一縱隊進駐江底(塘坊),12月7日,朱德總司令在塘坊發出《我軍依原定作戰任務及八日行動部署》,其中電令紅三軍團:“三軍團主力推進至馬蹄河口地域,相機占領龍勝。如敵已固守龍勝,三軍團主力應警戒與監視龍勝之敵,確實掩護河口。”中革軍委及一縱隊所在的塘坊,距離馬堤河口僅有15公里。而桂軍也最為擔心紅軍占領龍勝縣城并通過三江方向深入廣西腹地。因此,馬堤河口阻擊戰和樂江石村阻擊戰不可避免的會要發生,并決定了其戰事的規模和激烈程度,使之成為湘江戰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2018年至2019年,根據中宣部部署,廣西開展湘江戰役紅軍遺骸保護收殮工作,并把紅軍長征過桂北發生的所有戰事、犧牲的紅軍烈士,都納入湘江戰役范疇,將紅軍烈士墓統一確定為“湘江戰役紅軍烈士墓葬保護點”。那么,發生在龍勝的兩個河口的阻擊戰當屬于湘江戰役范疇。龍勝兩河口阻擊戰結束后,12月14日,紅軍最后一支收容隊離開龍勝,廣西境內再無大的戰事。</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們將發生在龍勝兩河口阻擊戰確定為湘江戰役的結束之戰。</p><p class="ql-block"> 二、兩河口阻擊戰是一場規模較大的戰斗</p><p class="ql-block"> 兩河口阻擊戰戰斗規模到底有多大,軍史上一直沒有較為明確的表述,因為湘江戰役的三大阻擊戰過為慘烈,紅軍付出巨大的犧牲,而相對傷亡較小的龍勝兩河口阻擊戰,就不太引人注意了。為此,我們認真查閱相關資料,包括紅軍將領的回憶記載、桂軍的軍事電文和戰報,從而得知發生在龍勝的兩河口戰斗規模并不小,對壘的雙方是紅三軍團和桂軍的第七軍,是當時軍級規模的大戰事。</p><p class="ql-block"> 馬堤河口阻擊戰,是紅三軍團第四師十、十一、十二團及第五、第六師一部分,為防守馬堤河口的廣西潭紅軍渡和通往馬堤的要道鳥坳,與桂軍第七軍第十九師展開的激烈戰斗。馬堤河口距離中央縱隊駐地塘坊和紅軍主力將要經過的馬堤地域都太近,且廣西潭渡口又是紅三軍團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紅軍總部命令紅三軍團要誓死守衛馬堤河口,并派出武亭領導的紅軍炮營參加戰斗。馬堤河口戰斗是十分激烈的,這在張愛萍、黃克誠大將、武亭將軍、陳海涵少將等的回憶錄里都有記載。時任紅四師政治委員的黃克誠大將回憶到:“此役打得也相當艱苦,紅軍受到不小的損失。當時紅軍守在山上,敵人從山腳硬往上攻,遂形成混戰狀態。紅軍一個排被敵人包圍后,全部被繳械。我打了一輩子仗,這是唯一一次親眼看到我軍一個整排集體被敵人繳械的場面”。12月8日,紅四師對陣桂軍十九師激戰了一天,桂軍沒有能突破紅軍的防線。12月9日紅三軍團紅五師、六師搶渡廣西潭渡口時,紅五師、紅六師部分部隊加入對桂軍的作戰。</p><p class="ql-block"> 在保衛廣西潭紅軍渡口的戰斗中,團政治委員毛國雄身先士卒,壯烈犧牲,為紅軍長征過龍勝犧牲的最高級別指揮員。經過這兩天的激烈戰斗,紅三軍團完成中革軍委交給的阻擊任務。</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12月9日,當得知紅軍大部隊通過馬堤區域要進至平等時,桂軍派出駐扎在瓢里的二十四師趕往平等方向進行截擊,紅三軍團第十、十一團也奉命連夜趕往樂江石村(現在的江口)、獨境布防阻擊敵軍,并在當日晚上與敵軍進行接觸。12月10日,石村阻擊戰戰斗激烈進行,桂軍二十四師以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團三個團的兵力向紅軍發起攻擊。石村河口距離中央二縱隊駐地廣南不到20公里,而平等、龍坪一帶是中革軍委及一縱隊所在地,同時石村河口也是紅三軍團主力必經之地。石村防線如被敵軍突破,后果不堪設想。紅軍總部命令紅三軍團務必要死守石村河口,戰斗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敵軍曾一度攻占鄧家坳、羊角巖陣地,將紅三軍團壓制在江口坪兩,紅軍炮營趕到石村參加戰斗,用炮火壓制敵軍火力,紅軍奪回丟失陣地,確保紅三軍團主力順利通過石村,并將敵軍阻擊在石村,確保中央紅軍縱隊順利西進湖南通道。12月12日,完成阻擊任務的紅三軍團后衛部隊撤出石村河口,紅三軍團并一路設置陣地,繼續遲滯敵軍的追擊。</p><p class="ql-block"> 三、兩河口阻擊戰,保衛了黨中央、保衛了中華蘇維埃政府、保衛了中央紅軍縱隊,意義十分重大。</p><p class="ql-block"> 張愛萍將軍在回憶馬堤河口阻擊戰時寫到:“因為地形上不利于我軍作戰,所以我四師有兩河口以東掩護全軍團及整個野戰軍通過兩河口的任務。這是多么重大的一個任務呀!(他寫到的兩河口是馬堤河口)。時任紅軍炮營政治委員的陳海涵少將回憶到,司令部令紅軍炮營參加馬堤河口戰斗時,師長張宗遜傳達軍委命令對他們說:“你們營哪怕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也要扼守。你們的背后就是軍委縱隊,一定要保證他們順利通過,決不能后退一步”。這些都有力地說明了兩河口阻擊戰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龍勝兩河口阻擊戰,是紅軍長征突破湘江后發生在桂北境內的最激烈的戰斗,是紅軍長征過桂北的最后一戰,是湘江戰役結束之戰。在這場同樣關乎紅軍生死存亡的保衛戰中,紅三軍團將士以鋼鐵般的意志奮力拼殺,付出了巨大犧牲,不完全統計,兩河口阻擊戰犧牲及被俘紅軍達1000多人,紅三軍團頑強的阻擊了國民黨桂軍的強大攻擊,粉碎了敵人在龍勝境內圍殲或重創紅軍的圖謀,保衛了黨中央、保衛了中華蘇維埃、保護了紅一方面軍縱隊及各軍團順利通過龍勝西進湘西,進軍貴州,意義十分重大。數百紅軍將士長眠在龍勝的大山深處,在龍勝境內樹立的紅軍烈士群墓就有13座之多,這一座座烈士豐碑和至今年完好保存的紅軍戰壕,都在深情地述說著紅軍長征過龍勝這段壯懷激烈的歷史,詮釋著紅軍將士英勇頑強、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不被一切敵人壓倒而是壓倒一切敵人的崇高精神。紅軍在龍勝浴火重生。</p><p class="ql-block"> 龍勝兩河口阻擊戰,是湘江戰役的結束之戰,是湘江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被歷史所銘記。</p> <p class="ql-block">廣西潭紅軍渡口處</p> <p class="ql-block">雞頸嶺紅軍戰壕</p> <p class="ql-block">雞頸嶺紅軍戰壕</p> <p class="ql-block">馬堤萬人界紅軍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石村河口阻擊戰戰場鄧家坳</p> <p class="ql-block">石村河口阻擊戰戰場羊角巖</p> <p class="ql-block">紅軍長征過龍勝遺留物品</p> <p class="ql-block">馬堤牛頭嶺殺牛包紅軍戰壕</p> <p class="ql-block">馬堤牛頭殺牛包紅軍戰壕</p> <p class="ql-block">馬堤牛頭殺牛包紅軍戰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尉犁县|
曲松县|
额敏县|
灵山县|
深圳市|
肇州县|
兴安县|
册亨县|
江城|
龙江县|
夏津县|
揭阳市|
简阳市|
孝昌县|
黄梅县|
奉新县|
沁阳市|
莱阳市|
泰和县|
霍邱县|
玉环县|
宁武县|
娱乐|
环江|
永寿县|
西充县|
咸丰县|
吉安县|
潞城市|
平安县|
乌拉特中旗|
五华县|
启东市|
印江|
麻江县|
扶余县|
西藏|
米易县|
安庆市|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