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qū))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漢族民間舞蹈的類稱[1],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xiàn)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系。</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p><p class="ql-block">東北地區(qū)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tǒng)稱為“秧歌”。東北秧歌有悠久的歷史,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chuàng)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并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p> <p class="ql-block">攝影:徐小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永登县|
施秉县|
长宁县|
松潘县|
富阳市|
乌兰察布市|
博湖县|
云龙县|
绥中县|
湘乡市|
称多县|
阳西县|
同德县|
长岭县|
登封市|
堆龙德庆县|
穆棱市|
象州县|
蒙自县|
台南市|
商都县|
杨浦区|
津市市|
禄丰县|
南木林县|
德令哈市|
通渭县|
密云县|
方正县|
桑植县|
齐河县|
禹州市|
宁明县|
固始县|
连云港市|
桓台县|
新宁县|
宿迁市|
芮城县|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