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14日下午,陜西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柑橘裁培研究專家蔣景龍教授,在繁忙中專門擠出時間乘車來到國內外知名農科專家、中國櫻桃產業聯盟發起人、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營養學博士王斌龍先生在南鄭大河坎三花石村黃草坪,經嚴格科學考察論證特此在漢中選址培育種植推廣世界優良品種大櫻桃基地,與王斌龍博士一起進行了實地探研和果樹栽培研究學術交流學習活動。</p> <p class="ql-block">蔣景龍教授畢業于蘭州大學細胞生物學專業,并獲理學博士學位,現為陜西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并兼任陜西省柑橘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甘肅省山黧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理事。在校他主要從事植物細胞逆境適應機制和細胞工程研究,曾帶領團隊主持國家、省部級等科研項目12余個,主編《植物逆境生理與適應機制研究》、參編《陜西柑橘資源與產業化開發研究》學術專著和《植物組織培養教程》教材各1部,培養碩士研究生14人,是《植物生理生化》和《蛋白質組學》雜志特約審稿人。特別是在科研上他大膽探索,勇于攻堅,收獲頗豐,先后在《植物與土壤》、《植物研究前沿》、《食品化學毒理學》等專業刊物發表科研學術論文50余篇,取得省級和學校科技獎多項。因他科技成果和帶研成績突出,曾獲“中碳勵志基金”青年教師獎、“優秀研究生任課教師”等榮譽,是目前陜西理工大學科研人才隊伍的領軍骨干成員。</p> <p class="ql-block">柑橘是漢中新型農業的主導產業之一,目前已具規模,在國內享有盛名。蔣景龍教授背負柑橘科研重任和果農期望,帶領科研隊伍長年累月深入果園調查研究,取樣試驗、破解難題,全力普及推廣科技種植技術,使漢中柑橘連年豐產,效益大增,銷遍全國。</p> <p class="ql-block">蔣景龍教授與王斌龍博士同為農科專家,他們惺惺相惜,互為敬重。因王斌龍博士一年四季受邀到全國各地指導果園生產和岀國交流研討,在漢中一般停留時間有限。當蔣景龍教授得知王斌龍博士從寶雞指導果園科技生產返回漢中后,就急忙放下工作趕往櫻桃基地相見,二人會面只握手寒暄了幾句,就不顧雨后地濕泥爛,立馬來到大櫻桃種植地里,對王斌龍博士根據漢中雨多實情,為防止櫻桃果樹受雨水浸泡爛根而試驗成功的壟上栽植、矮化培育、壯樹弱枝、擴大樹冠,并且徹底拋棄過去春季施肥的傳統習慣,一律改為提前秋季施肥,給采摘完后的果樹及時補充營養,使其增膘冬眠,防止樹果來年春季猛長技條,導到果實營養欠缺,影響豐產的科研創新培植法進行了實地觀摩和交流。同時二人還就如何實施綠色防控病害、土壤改良和密植栽種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觀研,并根據各自多年的科研實踐經驗,分別探討了對果樹科技栽培不同的觀點和看法。</p> <p class="ql-block">從地里回到王斌龍博士在櫻桃基地的住處后,二人在坐下休息喝茶時,又對漢中今后如何發展壯大果業產業和推廣現代農業科學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王斌龍博士說:“漢中氣候濕潤,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植被茂盛,南北氣候兼備,海拔不高,自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尤其丘陵坡地多,是最適宜果樹生長的好地方。這里的野生板栗、櫻桃、獼猴桃、核桃、李子、桃子等果樹山上到處都有。遠在漢朝時,漢惠帝思父,當時正值櫻桃成熟,就摘其獻于宗廟,祭高祖劉邦,從此用水果祭祀先祖的習俗一直延傳至今,這說明漢中是世界水果生長的源頭地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西鄉小櫻桃種植面已占全國的60%,規模大、名氣響,已成國內少有的櫻桃種植生產主產地。只要漢中果農選對品種,掌握了科學種植技術,并形成產業聯盟,抱團取暖,共創優質品牌,不搞單獨惡性競爭,發展壯大果業產業是潛水巨力,后勁很足。問題是目前漢中果業產業品種老化嚴重,品質低、價格低,再加之種植技術落后,管理粗放,在外地市場上消費者認可度不高,與其他地方優質果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使得漢中果品缺乏了應有的竟爭力。這一局面要想得到根本的扭轉,就必須得盡快優化果樹品種,下大力推廣普及先進的科學管理技術,讓高品質水果種植在漢中早日生根落地。但同時也要提醒一些不懂技術,又急于想發展果業產業的人,一開始就高投入、大手筆,貪大求全,好高騖遠,盲目追求大面積種植不切實際的做法,如果一旦后期管理跟不上,再加之采摘不及時,大多最終都會功虧一簣,沒有效益。我在國外發達農業國家考察時,他們的果園大都是小而精,并以優質水果為主,全都是高產出、高效益。我主動離開學校,放棄在北京舒適優越的生活,響應國家科技人員創業的號召,全家遷到漢中的山里來,在荒坡地里種植世界上最優品種的大櫻挑,就是看到了現代科技農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特別是像我們這些農業科技工者在推廣現代農業技術方面,不但要喊破嗓子,而且也要做出樣子,親力親為的給農民們做出示范,讓他們親眼看到現代科技農業帶來的巨大效益,從而轉變觀念,改變舊有的傳統種植模式,擺脫種地不掙錢的尷尬現狀。并且大力發展果業產業這也符合國家生態綠色發展的路子,既綠化了荒坡,也防止了水土流失,同時也使荒地變寶。要是農民們選擇在荒坡地種植優質大櫻桃,就能達到一年載樹,兩年掛果,要是到了成年果樹階段科學管理到位的話,每棵果樹就能平均產果50到60斤,每畝大摡均產3000斤左右,在漢中市場能賣到20到30元一斤,運到北京市場能賣到50到80元一斤,當然果品不同,價格也會不同。并且據我調研,目前高檔水果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特別是國家為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批優質水果,所以說發展優質果品產業,銷路根本不成問題,要是農民們能用荒坡地種上一畝優質大櫻桃,每年就能收入數萬元。這在壯大農民中產階級,實現共同富裕和振興鄉村方面,絕對一條高產出、高效益的產業發展之路。因為山東煙臺的大櫻桃種植戶,每年收入都在幾十萬元以上,他們能做到,我們漢中的果農也能做得到。目前我的大櫻桃基地已種植了世界上最優質的30多個品種,今后力爭達到150多個新品種,下一步我將在基地創建試驗室,設立院士工作站,加大科研育苗力度,完全可以滿足漢中乃至全省對新品種果苗栽植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王斌龍博士向蔣景龍教授詳細介紹了大櫻桃基地的種植情況,他說“我將充分發揮自己懂技術、會管理的專長,以科學規范的栽培方式為依托,推行櫻桃生態綠色栽培體系,生產健康優質精品大櫻桃,使其成為西北地區優質櫻桃標桿種植地,為助推鄉村振興、產業增效、果農增收,打造一個引路高效,最具現代農業科技氣息的大櫻桃良種園和豐產示范園,真誠歡迎各地果農朋友前來學習,免費取經。”</p> <p class="ql-block">二人坦誠相談,各抒己見,對漢中大力發展柑橘和櫻桃產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均表示在今后的兩大科研產業發展中要相互支持,攜手并進,并做到產業互補,試驗數據共享,學求交流常談,遇到科研難題并肩攻關。</p> <p class="ql-block">南鄭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王琦,圣水農技中心區域站站長、農藝師劉鐵弓兩位農業科技工作者,他們長年工作在基層第一線,具有豐富地農業科技實踐經驗,當聞訊蔣景龍教授和王斌龍博士進行學術交流探討時,他們也慕名趕來參與學習,共話普及推廣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的有效途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在交流探討中既分享了自己的科技成果經驗,也提出了各自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每人都廣開思路,相互獻策,剖根解疑,一直到晚上7時30分才結束交流探討,駕車返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大丰市|
太白县|
九龙城区|
图片|
瑞昌市|
海晏县|
宜春市|
都江堰市|
天镇县|
黄山市|
辰溪县|
禄劝|
晋中市|
敦化市|
安化县|
南充市|
弥勒县|
普兰县|
姚安县|
合阳县|
双峰县|
宁波市|
汪清县|
青河县|
两当县|
安宁市|
锦屏县|
电白县|
舞钢市|
迭部县|
枣阳市|
阜宁县|
天水市|
炉霍县|
资中县|
淮滨县|
西乌珠穆沁旗|
昌吉市|
汝城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