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姐弟四人,父親曾參加過抗美援朝,后專業到錫林浩特參加工作,在我的記憶里,從小就沒多見過父親,父親每年就回老家十天左右……我們一直都跟隨我母親生活在農村。</p> <p class="ql-block"> 我曾問我母親:為什么我那七個月的老照片梳個朝天辮呢?母親回答:扮成女兒身為了好養長命………我們村在臨村之間算是一個好村子,一千五百人的大村子,即能種水稻又能種小麥,緊臨滹沱河岸邊……</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童年記憶里,夏天滹沱河里游泳,冬天滑冰 秋天和小伙伴們去地里燎黃豆吃……那時我們村有小學、初中、還有高中……上小學時我在班里總是前五名學生,教我們的老師是王利民的母親(柳淑珍),她教書非常認真,我們班在當時全縣第一………</p><p class="ql-block">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我從小就愛畫畫,記得那時自己畫小人書,同學們都搶著買我的小人書,</p><p class="ql-block">一本也能賣五毛呢,那時的五毛錢可買兩包煙,可買五個三角子吃啊……</p> <p class="ql-block">后來村里中學合并,村里的中學合并到磨坊中學后,因為沒有自行車 我就沒有再去上中學了,我那前四名同學后來都考上大學,都參加了工作</p><p class="ql-block">造物弄人,過了一段時間我聽說磨坊中學辦了一個職業班,由李勇老師講課,專業美術,我高興壞了,拿上七十五斤糧票買了一輛舊自行車,又去上學,在那里學習了二年,學了不少知識也認識了不少同學,其中就有,李慧星、賀保明,李俊峰、李世平,馬增祥等………</p> <p class="ql-block">十六歲那年,我步入社會,尋思著想學一門手藝</p><p class="ql-block">正好那時王新(王文寶)從樸村搬到門王,我上門拜王新為師。從此開始了我的從藝生涯……</p><p class="ql-block">我騎著我那沒有后椅架飛鴿牌的自行車 跟著師父走村串戶,畫炕圍畫、油門窗、裱仰塵、畫六扇屏……忙忙碌碌了二年,雖然一天工錢只有兩塊錢…</p><p class="ql-block">但是卻學了不少技藝……</p> <p class="ql-block">后來我又搬人進入代縣木器廠上班,在那里認識了民間藝術大師王煥鎖先生……在那美女如云的畫工車間,我不敢說話偶爾吼唱幾句美麗的歌聲</p><p class="ql-block">來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不想好景不長,正趕上下崗職工滿街走的那個年代!我們被又一次地流浪到了社會,我們下崗一起出來的幾個好友…</p><p class="ql-block">賈潤祥 龐玉忠 安占國 李慧星 等 再一次拿起刷子,開始了走村串戶的從藝生涯………</p> <p class="ql-block"> 沒過幾年,國家開放了 開始修繕文物,代縣著名藝術大師 梁荔葉 先生在鹿蹄澗楊家祠堂進行修繕工程,正好招人 我去學習俢繕文物 跟著大師學了不少傳統技藝……雕塑、彩繪、壁畫等</p><p class="ql-block">后又參加了雁門關城樓斷白彩畫,從中又學會了一麻五灰的傳統技藝……</p> <p class="ql-block"> 那時我們從山下兩個人抬一根十二米長的椽,都是小伙子還抬不動,那雁門關村里的壯漢,一人扛兩根,健步如飛……</p><p class="ql-block"> 郎向紅 騎著他那代縣沒幾輛的250摩托車,每天從縣城往山里帶豬血…老遠就能聽見 他那飛機一樣的轟鳴聲……記得有一次梁荔葉老先生晚上說餓了,我們給他肉和山藥片炒莜面窩窩吃,他一開始說挺香的 直到吃出肉片 才哇哇大吐起來,后來才知道是信佛吃素的……</p> <p class="ql-block"> 歲月如歌 在那個年代我們手藝人,還稱之為師傅,受到尊重 受到上待 戶工干活時每天炒盤弄碗 每人給一包好煙 待如賓客……我們小伙子走到哪里后邊也有一群美女追著,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和我老婆結婚了,雖然我家里很窮,</p><p class="ql-block">可以說是家徒四壁,院子里只用葵花稈做的圍墻</p><p class="ql-block">她還是跟了我……</p> <p class="ql-block"> 在將近結婚后的第十天我就一人走向內蒙古</p><p class="ql-block">去包頭城一個工藝廠去上班。那是做描金壁畫工藝品,幸好有好友李慧星做伴,在畫工車間我們倆都不愛說話……這樣的生活干了一年時間</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生活 這樣單調無味的生活!我有點受不了!我快要瘋掉了……我更喜歡到處奔波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后來決定離開廠區,回到故鄉……</p> <p class="ql-block"> 從零六年開始,兒子也上了初中,家中也無所牽掛,我老婆從此一直跟隨我到處奔波開始了她的從藝生涯……從晉南的高平、到內蒙的呼市、包頭、東勝,托縣、薩拉齊;</p><p class="ql-block">從山東的威海、到遼寧的沈陽;從山西 的 河曲、保德、寧武、五臺、到酥梨基地同川;從山陰、大同、到懷仁的金沙灘;從湖北的十堰到河南開封;從太原的迎澤公園到北京的十三陵……</p><p class="ql-block">這一路走來,幾乎跑遍大半個中國!每到一處</p><p class="ql-block">我第一件事 就是一頭扎進新華書店 去尋找知識的海洋,多少風風雨雨!多少辛喜交加!每遇到困難時的艱辛,每干完一處工程那種喜樂心情</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時間轉眼到了二0一九年的臘月,好友 李慧星</p><p class="ql-block">相約我說:現在縣里領導很重視農民畫發展,想復興中國民間畫鄉之名!讓我加入農民畫創作協會,我說:我以前從來也沒畫過農民畫,就當嘗試一下吧,就這樣慧星給了兩塊布,讓我夫妻倆回家創作……不曾想創作了幾幅,對農民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 到了第二年正月遇上疫情不能出門,畫了十幾米布還不夠用,又從網上購回兩匹布,就這樣疫情三個月時間,夫妻倆共創作出78幅作品,深有體會 只有努力才有成績!工夫不負有心人 </p><p class="ql-block">二0二0年被授于代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民畫代表性傳承人。二0二0年農民畫抗疫作品(勇士)等十三幅作品悉數捐贈于代縣檔案館并頒發證書</p><p class="ql-block">二0二0年(放風等)曾獲得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p><p class="ql-block">工程(美麗鄉村)現代農民畫優秀獎。同時還有王粉玲的(摘菊花)</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雁門盛景)曾獲得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新農村新氣象)農民畫優秀獎并收藏!</p><p class="ql-block">同時還有王粉玲的(春色滿園)獲獎并收藏</p> <p class="ql-block">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有收獲</p><p class="ql-block">今年從國慶節開始工作之余著手創作二十四節氣農民畫(春之歌)(秋之韻)(冬之戀)十七幅作品現己完成有待展出……</p><p class="ql-block">這么多年我非常感謝:教導我的啟蒙老師 柳淑珍:恩師 王新 過門師父;梁荔葉 過門師父;王煥鎖 美術老師;李勇</p><p class="ql-block">還有千千萬萬幫助我的人</p><p class="ql-block">還有最重要的愛人 謝謝你對我的相扶相持</p><p class="ql-block">同甘共苦</p><p class="ql-block">我沒有精辟的妙句 更沒有華麗的語言</p><p class="ql-block">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 有一個理由去堅持</p><p class="ql-block">只有一個手藝人最真實的感言</p><p class="ql-block">為自己喜歡的事去做 去盡力</p><p class="ql-block"> 喬國平</p><p class="ql-block"> 謝謝觀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莱阳市|
安泽县|
澄江县|
常宁市|
息烽县|
林口县|
犍为县|
绍兴市|
赤水市|
宁河县|
漳州市|
加查县|
安溪县|
射洪县|
报价|
鄂州市|
江孜县|
仲巴县|
安国市|
黑河市|
阳高县|
晋江市|
石狮市|
界首市|
鹤壁市|
宁南县|
芒康县|
阿坝县|
雅安市|
南平市|
和林格尔县|
曲周县|
勃利县|
南皮县|
巨鹿县|
普安县|
会东县|
寿光市|
清水河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