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說起焦作,人們往往把它和煤礦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境內(nèi)的云臺山,卻是全國著名的景區(qū),而陳家溝更因為是太極拳的故鄉(xiāng),而聞名世界。</p> <p class="ql-block"> 溫縣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精通拳械,舉家遷至此定居。至清康熙年后期,陳氏家族人丁繁衍興旺,常陽村易名陳家溝。</p> <p class="ql-block"> 陳家溝位于洛陽東北80千米,地處河洛文化腹地,深受厚重歷史文化的熏陶,為太極拳的產(chǎn)生提供了客觀條件,當(dāng)?shù)孛耧L(fēng)尚武,這是太極拳誕生的社會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 武術(shù)亦稱武藝、功夫,舊稱國術(shù),它是以技擊動作為內(nèi)容、以套路和格斗為系統(tǒng)的運動形式。它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到明末清初,已經(jīng)形成流派林立、競相發(fā)展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 陳王廷(1600~1680年)字奏庭,陳氏第九世,出生于低級武官家庭;明武庠生、清文庠生,自幼好文喜武;青年時曾任溫縣鄉(xiāng)兵守備,晚年潛心收集、研究民間武術(shù)。他秉承家傳武學(xué),依據(jù)太極陰陽之理,融入導(dǎo)引吐納養(yǎng)生術(shù)及中醫(yī)經(jīng)絡(luò)學(xué)說,汲取眾家武術(shù)之長,創(chuàng)編了太極拳。</p> <p class="ql-block"> 陳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極五路、炮捶五路,另創(chuàng)雙人推手技法和刀、槍、劍、棍、锏、雙人粘槍等器械套路。其主要傳人有堂侄和朋友數(shù)人。</p> <p class="ql-block"> 太極廣場的一端,是一幢五層樓高的中國太極拳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里面詳細介紹了太極拳誕生、發(fā)展、傳承、擴散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 太極拳理根太極,具有剛?cè)嵯酀⑻搶嵽D(zhuǎn)換、動靜交互、輕沉兼?zhèn)洹⒑粑匀坏汝庩柣セ奶攸c。</p> <p class="ql-block"> 按照八卦采取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勢手法,作為拳架基本動作;并以不丟不頂、柔中寓剛、無過不及的原則,創(chuàng)造了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技法。</p> <p class="ql-block"> 總的感覺,這里的拳術(shù)教學(xué)氣氛不如少林寺附近火爆。</p> <p class="ql-block"> 云臺山位于修武縣境內(nèi)、太行山南部,距鄭州西北70千米。它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自然遺產(chǎn)、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fēng)景區(qū)、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總面積50平方千米,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茱萸峰、疊彩洞、獼猴谷、子房湖、萬善寺等八大景點。</p> <p class="ql-block"> 紅石峽又稱溫盤峪,全長2000米,深68米。景區(qū)集秀、幽、雄、險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享有“盆景峽谷”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 黑龍王廟斷層是景區(qū)內(nèi)最主要的斷層,長度約10千米,最大斷距可達700米,它控制了云臺山地區(qū)風(fēng)景地貌的格局。紅石峽和百家?guī)r的丹崖斷墻景觀,就是典型的黑龍王廟斷層面。</p> <p class="ql-block"> 赤壁丹崖長250米、高150米,它是太行山形成過程中,由于斷層的錯斷和風(fēng)化剝蝕作用,使它能露于地表,它是斷層活動形成的斷層面,猶如大自然給云臺山在這里開了一扇天窗。</p> <p class="ql-block"> 過了赤壁丹崖左拐彎,進入一線天,我們行進在懸崖壁上開鑿出的凹槽內(nèi)。</p> <p class="ql-block"> 形成紅石峽的主體石質(zhì)是石英砂巖,總厚度在云臺山地區(qū)達150米,紅色是巖石中的鐵質(zhì)成分氧化生成。由于鐵質(zhì)含量不均勻,導(dǎo)致砂巖顏色深淺不同,構(gòu)成各種圖案。紅色石英砂巖是在距今12億年前后的濱海沙灘環(huán)境下形成的,伴隨著海水潮漲潮落,巖石上保留著交錯層理及波痕、泥裂等沉積構(gòu)造遺跡。</p> <p class="ql-block"> 同心如意橋是紅石峽標(biāo)志性景點,丹崖與碧水交輝、靜潭與流瀑對比,宛如緊湊的盆景。</p> <p class="ql-block"> 在同心如意橋上方的崖壁上,有一塊突出的巨石,看起來像如來佛的臉,慈祥而安然,被人們稱為“玉面佛”。</p> <p class="ql-block"> 一線天頂部有橋梁通過。</p> <p class="ql-block"> 12億年前,這里是濱海沙灘,每次海水漲落都會留下遺跡,當(dāng)時這塊沉積物露出地表后,發(fā)生干裂形成縫隙,之后又由沉積物填充進去,經(jīng)過脫水、固結(jié)后,形成了現(xiàn)在的龜背石。</p> <p class="ql-block"> 峽谷內(nèi),安裝了噴霧設(shè)備,云蒸霧漫,增加了景點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道路在峽谷兩岸穿行。</p> <p class="ql-block"> 鐘乳石是溫盤峪山體上含有充足的水份,沿著石灰?guī)r垂直滲流,使石灰?guī)r溶蝕后,含碳酸鈣的水溶液吸附于石英砂巖裂縫處壁上,經(jīng)長期沉積而成。因隔溪照相,難以辨認(rèn),景區(qū)用色光燈照射,紅白處即是。</p> <p class="ql-block"> 溪水的源頭到了。</p> <p class="ql-block"> 離黃龍瀑不遠,又有首龍瀑。</p> <p class="ql-block"> 拾級而上走了好長一段路,終于到景區(qū)出口了!</p> <p class="ql-block"> 紅石峽的出口就在子房湖的大壩上。</p> <p class="ql-block"> 它其實是子房河上的一個水庫,又叫“平湖”,因漢初張良(字子房)曾站在溝谷西側(cè)的山峰上,操練兵馬;輔助劉邦成就大業(yè)后,又隱退到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湖長約4千米,面積1500畝;湖水清澈,有珍稀物種桃花水母。</p> <p class="ql-block"> 小寨溝片區(qū)內(nèi)有泉瀑峽、潭瀑峽和獼猴谷。</p> <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qū)就是一片開闊的平地,四周群山佇立,拍出的照片十分飽滿。</p> <p class="ql-block"> 小寨溝地處云臺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個源頭。</p> <p class="ql-block"> 潭瀑峽是小寨溝的一條支流,全長約2000米。</p> <p class="ql-block"> 由于北部豐富的地表和地下水大量補給,使這里的溪水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p> <p class="ql-block"> 風(fēng)光怡人,宛若江南。</p> <p class="ql-block"> 在丫字瀑,溪流呈折線狀下降,在坡度陡變部位形成瀑布。</p> <p class="ql-block"> 又由于折點部位中間巖石突起,水從兩側(cè)流下、又合攏在一起,形成“丫”字狀。</p> <p class="ql-block"> 去茱萸峰,要乘坐景區(qū)公交車經(jīng)過疊彩洞。</p> <p class="ql-block"> 疊彩洞是連接的修陵公路云臺山段19條公路、隧道的綜合名字。</p> <p class="ql-block"> 公路和隧道首尾相連,總長4000多米,在峭壁間重疊直上。</p> <p class="ql-block"> 從1977年至1986年十年間,修武全縣8000余名黨員干部參加修陵公路建設(shè)大會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其中23名群眾先后獻出了寶貴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也涌現(xiàn)出了以郭麥旺、張有辰等為代表的先進黨員。</p> <p class="ql-block"> 遠處已經(jīng)看到茱萸峰了。</p> <p class="ql-block"> 茱萸峰是云臺山最高峰,海拔1297.6米。這里有千年名木紅豆杉、五角楓、太行花等珍稀植物。</p> <p class="ql-block"> 歷代文人墨客、僧道曾在此游學(xué)、修行,留下了大量遺址、詩詞、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云臺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在國有修武林場云臺山林區(qū)的基礎(chǔ)上成立的,1993年被林業(yè)部批準(zhǔn)為“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7%,有天然氧吧之美譽。經(jīng)營面積362公頃,分為五個景區(qū):疊彩洞區(qū)、茱萸峰區(qū)、鳳凰嶺區(qū)、科普園區(qū)、生態(tài)旅游區(qū)。</p> <p class="ql-block"> 茱萸峰登山口平臺中央,有一尊王維漢白玉全身雕像。</p> <p class="ql-block"> 王維(701—761年)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詩人、畫家和隱逸派代表人物,官至尚書右丞。公元718年,弱冠之年的王維慕名來到茱萸峰,恰逢重陽登高時節(jié),思念胞弟王縉,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云“獨在異鄉(xiāng)思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p> <p class="ql-block"> 登茱萸峰要爬1600多個臺階,估計自己腳力不勝,就免了。</p> <p class="ql-block"> 平臺的一端,有一尊孫思邈漢白玉坐像。孫思邈(541?-682年),京兆華原(現(xiàn)陜西耀縣)人,唐代著名醫(yī)藥學(xué)家。幼年多病,便立志從醫(yī);二十歲時學(xué)成,朝廷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堅持為窮苦百姓治病,被尊為“藥王”;其著作《千金方》、《千金翼方》被醫(yī)界稱為方術(shù)之祖。云臺山是其從醫(yī)活動的場所之一,半山有“藥王洞”遺跡。</p> <p class="ql-block"> 2021.12.3.</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同仁县|
东城区|
龙江县|
丹江口市|
靖边县|
宜川县|
南部县|
泸水县|
安化县|
长丰县|
扬州市|
河曲县|
祁连县|
合作市|
万盛区|
兴业县|
枣阳市|
徐水县|
尼玛县|
临武县|
搜索|
定日县|
明溪县|
玉树县|
永福县|
襄汾县|
高州市|
紫云|
随州市|
壶关县|
美姑县|
五寨县|
林甸县|
鹤峰县|
巴中市|
唐山市|
邹城市|
洛川县|
阳泉市|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