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題記:衡陽,1976年2月來到這里(那年我才25歲),直至2012年10月退休定居廣州,我在這里工作生活了36年零8個月。可以說我和夫人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都奉獻在了這片土地上。</p> 因為辦《社會保障卡》,我從廣州回了一趟家,說是今后工資、醫保都打在一張卡上,實行“一卡通”。即使在異地,也可隨時領取工資,報銷醫藥費。 說是回家,其實是回我工作的地方。我的家在湘潭——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故鄉。后來在長沙讀書,畢業分配去了衡陽直至退休。衡陽,有我的小家,我的領導和同事、朋友,我的車間、我的辦公大樓,我的工廠。 我是1976年過完春節來廠的。我學的是分析化學專業,分配在鑄鋼車間爐前化驗室。爐,是煉鋼的電爐,煉鋼工人根據我們的化驗結果,調整電爐中鋼水的化學成分。我在爐前化驗室當技術人員,一呆七八年。直至今日,周邊誰家房屋裝修電錘沖擊聲,恍若鑄件清砂的風槍聲,我仿佛又回到煉鋼爐前那“火紅”年代。 工廠當時的全稱叫衡陽冶金機械修造廠。工廠的歷史可上溯到1935年建立的鐵路衡陽機廠。1954年1月,由湖南銻品廠更名的長沙冶金機械修造廠由長沙遷來與衡陽機廠合并,定名為衡陽礦山機械廠。1956年冶金工業部成立,工廠即隸屬冶金工業部,更名為衡陽冶金機械修造廠。“冶金,冶金”,應該就是那時叫開的。 工廠東門直面107國道,橫過馬路,就是貫通南北的大動脈京廣鐵路。“京廣”線節外生枝,向西生出一枝湘桂線,生生地把這片土地分割成兩大塊,一塊為生活,一塊為生產。七棟宿舍緊依湘桂線,《十萬個為什么》上說,火車經過引起的地面震動,相當于一級地震。單身的那幾年,我就一直生活在一級“地震”中。 <p class="ql-block"> 長沙師傅的方言與衡陽徒弟的語音相結合,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獨特的語言,人稱“冶金話”。在衡陽,我廠是為數不多的部屬企業之一,相當有名氣,提起“冶金”,婦孺皆知。那年頭,穿“冶金”廠工作服上街,類似如今開“勞斯萊斯”、“賓利”車兜風,一出茅坪街,就不由你不把豪氣寫在臉上,一路風光,逛一天街也不覺累。</p> 那時有很多指令,是直接從北京下達的。1952年,首都北京天安門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指令我廠制造起重機;新中國實施荊江分洪工程,分洪區蓄水量可達五十億至六十億立方米,指令其工程設備全部由我廠承擔;越南古定鉻礦是我國成套援外建設項目,規定五九年上半年投產,中央作為政治任務。指示“只許做好,不許做壞”。其設備制造冶金工業部指令我廠完成。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我廠改屬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管理,更名為衡陽有色冶金機械總廠。因其綜合能力最強,體量最大,行內人稱“衡老大”。“衡老大”不是衡陽人叫的,是更大區域,更遠的人叫的。至少可以大到北京,遠到吉林、沈陽。 礦山三大件:牙輪鉆機、挖掘機、裝載車,我廠占了兩件。我們不造裝載車。<br> 牙輪鉆,為開采露天礦山鉆炮眼,最大軸壓力55噸,穿孔深度一次可達18米多,最高月進尺可達五千五百多米。<br> 108噸的裝載車見過嗎?車輪直徑三米多,直著腰就能從車底走過去。但在我挖掘機司機眼里,只能算是兒童玩具車。在礦山,裝載車排著長龍“隆隆”地經過作業面,不熄火,我們的挖掘機抓三斗就要將它堆滿。 傳統的鋼鐵產品生產,煉鋼廠先把鋼水澆成鋼錠,生產廠家再把鋼錠加熱軋制成需要的鋼坯。這樣大大地降低了金屬收得率和鑄坯質量,還極大地浪費了能源。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歐美國家出現一項連續鑄鋼技術,直接把鋼水澆注成型。連鑄生產反映一個國家鋼鐵工業的發展水平,工業發達國家連鑄比達到70%以上,而當時我國不到3%。 1982年9月27日,我廠試制的國產第一臺R5.25米小方坯連鑄機在邯鄲鋼廠一次試拉成功。此后,各種類型的方坯、板坯連鑄機生產,替代進口,徹底改變了我國連鑄生產的落后面貌。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廠接連開發出連鑄機、牙輪鉆機以及卷取機卷筒、軋輥等76項新產品,其中112項產品填補我國有色鋼鐵工業空白,4項產品分別獲得國家金、銀牌獎。李鵬總理親自為我頒發牙輪機“重大技術裝備嘉獎”獎牌和證書。國家機械委發文宣布,我廠生產的連鑄機、牙輪鉆機、卷取機卷筒等三類11種產品為替代進口產品,今后不再引進。 <p class="ql-block"> 我廠擁有牙輪鉆機、電動挖掘機、井下鏟運機、連鑄機、卷取機、軋機、球磨機、燒結機等十大系列產品,毫不夸張地說,工廠自建立,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為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我為我們的職工和我們的工廠感到驕傲和自豪。</p> 1983年10月,我從鑄鋼車間調至黨委宣傳部后,棄工從文,在華中工學院新聞系攻讀新聞學專業。學成歸來,歷任《衡冶工人報》要聞版責任編輯、衡冶電視臺臺長、黨委宣傳部部長。親身經歷、報道和見證了工廠許許多多的歷史事件。 我廠生活區呈半開放狀態,自成體系。這里沒有公交車站,公共汽車也不在里面穿行。哺育室、幼兒園、小學、中學、技校、職工大學、醫院等一應俱全。住房、水、電、燃氣等完全自供自足,有線電視網絡也比市有線網足足早建了十余年。人們說,“冶金”廠子弟從生到死,只要你愿意,完全不用離開“冶金”廠。 然而,幾十年來,退休職工和非生產人員已成倍于生產一線職工,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持續推進,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以往生產生活一起抓大型國企優勢成了企業沉重的包袱,在市場經濟面前完全受到強烈沖擊。 2005年9月9 日,衡冶總廠按法定程序實施政策性破產清算,把公安、街道、學校、醫院等人員及資產,以及退休職工養老保險,統統向政府和社會移交。水、電、氣以及有線電視,不再自供,全部并入市網。 2006年7月11日,原冶金部的中鋼集團與衡冶總廠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簽訂了并購重組協議。 同年12月16日,中鋼衡重正式掛牌成立。留用的員工,重新聘任上崗。下崗和自主擇業職工,中鋼集團出資妥善處置。 中鋼衡重成立后,我和電視臺的同事,登上生活區六十米高的自來水塔,俯瞰生產區:廠房經過整頓修葺一新。極目遠眺,藍天下,目光所至,皆為吾土。 父輩當年建廠時,腳下這片名叫范家坪的地方只是一座荒郊野嶺,幾萬人在這里生產生活都十分困難。如今高樓林立,道路擁堵。偌大一座企業盤踞于此,確實妨礙了城鎮居民的生活,阻礙了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排污降噪的成本也十分高昂。政府和市民強烈要求“還地于民”。 2008年7月28日,中鋼衡重新建礦山冶金裝備制造基地在衡陽白沙工業園舉行奠基儀式。 新基地占地970畝,總投資15億元。 2010年11月,污染噪音最為嚴重的鑄鍛公司,率先整體搬遷至新基地。 廣州—衡陽,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衡陽沒家人,回去一趟也不容易。我們請仍在工作的朋友帶我們進公司參觀參觀。 眼前這片近萬名職工工作的廠房,一下縮減成四五百人,多少有些落寞與凄涼。 一座又一座空置的廠房,被人租賃以作他用。 正值正午時分,也許工人們回家吃午飯去了,車間只有幾臺機床在開動, 一臺牙輪鉆機正在調試,朋友介紹說目前牙輪鉆機市場銷量還是很好。<br> 朋友說,等全部債權債務和遺留問題處理完畢后,整個公司將全部遷至白沙工業園新基地,徹底“還地于民”。<br> 中午,我們執意要朋友帶我們去公司小食堂吃員工福利餐,回味回味當年工作時的滋味,仿佛自己仍置身在這大家庭。 2012年10月,我退休離開之前參與了企業志的編纂工作。書名《中鋼衡重志》,時間跨度為1981-2010。為《衡陽冶金機械廠志》續編。 《衡陽冶金機械廠志》與《中鋼衡重志》,承上啟下,無縫對接;<br> 1935-2010,綿延七十五年,無時間隔斷;<br> 衡陽機廠-衡冶總廠-中鋼衡重,源遠流長,一脈相承。<br> 當年的父輩,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聚集在這片熱土上,青春播灑,壯懷激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堅信我們的后人,一定能繼承和發揚“冶金”的光榮傳統,不斷開拓進取,續寫新的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高青县|
乐业县|
盐池县|
罗江县|
西昌市|
雷波县|
长葛市|
土默特左旗|
靖西县|
武邑县|
石屏县|
广丰县|
资源县|
武安市|
宜都市|
贡觉县|
屯门区|
台山市|
闽侯县|
宝兴县|
定远县|
夏邑县|
化德县|
长宁县|
泾源县|
溧阳市|
长葛市|
建水县|
横山县|
徐州市|
邵东县|
屏山县|
衡南县|
荆门市|
遂平县|
上虞市|
甘南县|
万荣县|
曲靖市|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