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日里的陽光是一縷縷炫目的光芒,彌漫于一望無際湛藍的蒼穹,感嘆時間,感慨歲月,感恩生命,感謝遇見。</p> <p class="ql-block"> 11月22日,在接到教研室閆仲麗老師的駐校通知后,我們就做好了初步的工作安排,組內每位老師都積極行動,開始分頭準備,按要求單獨備課,集體備課,相互聽課。大家都翹首以盼閆老師的到來,希望她能給我們帶來新的理念,新的突破,新的啟程。</p> <p class="ql-block"> 11月23日上午,閆老師做了關于《在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專題講座,她強調"在備課中要對課標進行深度剖析和理解,在教學中要更注重過程與方法的研究,將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埋于學生心底,生根發芽……"</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美術學科的目標是“雙基”,之后是“三維”,而現在是核心素養。面對教改,我們一度迷茫,不知該怎樣上好美術課。這次聽了閆老師的講座,真的是讓大家豁然開朗。教學中,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改變的情況,而不是合理或不合理的結果。</p> <p class="ql-block"> 閆老師駐校期間,組內老師每人一節公開課,集體大練兵。雖忙,累,但也快樂著,收獲著。圖為周霞老師公開課《民間面塑》,周老師授課過程中臉上始終洋溢著甜甜的微笑,相信同學們在老師這樣濃濃的愛的懷抱中也是幸福滿滿。</p> <p class="ql-block"> 面對即將來臨的美育中考,我們不得不去考慮如何讓學生形成積淀深厚的美術素養,所以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只針對性的上一些技能課,而是特意選擇一些欣賞評述課,如杜燕老師的公開課《飛天》,這樣的課信息量大,很難講,但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能讓他們逐步形成鑒賞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史淑婭老師講了《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 ,她的課如春日里撲面而來的輕風,自然,恬靜。</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師講了《造型別致的椅子》,她在教學中深度挖掘了椅子的歷史,還以世界著名的設計師為例,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及對設計藝術的持久興趣。</p> <p class="ql-block"> 周石瑤老師講的是書法課《認識甲骨文》,教學過程趣味性十足,一環扣一環,學生饒有興味。</p> <p class="ql-block"> 張帆老師的公開課是《大樹的故事》,她畫的大樹漂漂亮亮,講的故事也可可愛愛。</p> <p class="ql-block"> 幾節公開課完成后,姚老師組織美術組全體教師統一評課,每位聽課教師,帶著對教材課標的解讀,對課堂教學的思考進行評課,大家積極發言,熱烈討論,就教學設計的多樣性教法及重難點突破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 評課結束后,閆老師送給我們三句話。</p><p class="ql-block">一:作為教師,站位要高,思想境界要高于教材給予的內容,要時刻站在立德樹人的角度來育人,要真切的讓孩子們去感受,而不是喊空口號。</p><p class="ql-block">二:作為教師,要養成一種研究的習慣,如對課標和教材的研究,對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的研究等等。</p><p class="ql-block">三:積累平日里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p><p class="ql-block"> 寫到這,有一種感動,感動于閆老師對我們的厚愛是那么真誠。更有一種敬佩,敬佩她對于這份事業的忠誠與熱愛。</p><p class="ql-block"> 11月26日上午11點30分,駐校活動結束了,我們所有人目送閆老師離開,揮手告別。那一刻,對于我們而言,是新的啟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師反思與心得</p><p class="ql-block">姚艷艷——</p><p class="ql-block"> 生機盎然的春天預示著萌發;驕陽似火的夏天演繹著繁茂;碩果累累的秋天孕育著收獲;而在潔白無瑕的冬天卻能夠讓你自省,讓你品嘗自我人身的積淀,讓你在沉淀中蓄勢待發。</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冬季,市教研員閆仲麗老師帶著全新的美育教育理念和對我組教師團隊的深情厚愛,開啟了教研員駐校一周的教學指導工作。在這一周里,全組教師共做了公開課六節,教學研討活動五次,教研員做講座兩次,評課7節。想像一下,一周的時間,我組教師除了完成自身原定的教學任務外,還要聽同組教師的公開課,進行評課活動,教研研討······一周的忙碌不言而喻,壓力、疲憊更是可想而知,但當最后一天活動結束,教研員與我們揮手告別時,我們卻依依不舍。感謝閆老師此行的傾情指導,感動同組教師的努力付出。當然,最令人激動的是將指引我們今后教學之路的學研所獲。</p><p class="ql-block"> 在本周活動中,閆老師指明了學科素養下的美術教學今后的執教方向;說明要以評價引導教學,以課標指引方向;要逐步在日常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注重素養的滲透,創設引發探究行為的問題情境,生活情境,情感情境等。另外,閆老師還就學科素養下的藝術素質測評及各地區試卷分析做了解讀。</p><p class="ql-block"> “美到極致是自然”,閆老師對于學科素養的指導是渾然天成、是真情流露、是厚積薄發。一周的時間,每一位教師都是滿滿的收獲。</p><p class="ql-block"> 除教學研討外,全組教師還做了公開課展示,每位教師課前都做了精心的準備,教學設計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教學風格各具特色,新教師純凈,老教師干練,這是一次集中的組內大演練。雖不是賽課,卻勝似賽課。課后全組教師針對每一節課進行了交流和研討,大家直言不諱,真誠地評價了每一節課的優點和不足。教研員閆老師更是細膩剖析,從教學方法、課堂效果、學科素養等方面進行了指導和評價,對每一位教師都給予了肯定和表揚,同時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并提出了建議。</p><p class="ql-block"> 通過本次的活動,我組教師對未來的教學研究和學科發展也做了幾點規劃:</p><p class="ql-block">1. 風格是外在,主張是內在。每個人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魅力,盡早形成自己的教學主張。</p><p class="ql-block">2. 關注生活,聯系生活進行美術跨學科的學習。</p><p class="ql-block">3. 注重教學中評價的作用,以評價引導教學。</p><p class="ql-block">4. 課堂教學要始于課標,基于教材。</p><p class="ql-block">5. 反復研究課標,把研究課標當成一種習慣,習慣久了就會形成自然。</p><p class="ql-block">6. “立德樹人”,美育也是育人。</p><p class="ql-block">7. 素養的形成要落實到日常的教學中,注重平時的積累。</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員閆老師的專業引領和傾情指導,引導我校教師從更高的視角反思了課堂教學,給每位教師都帶來了一次全新的思考過程和感悟,如何把這次研討所得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教學當中,還需要深度思考的過程,就像閆老師講座中提到的“理之在詩,如水中鹽、蜜中花”,美育的本質,蘊涵于內的味道要透過形,細細品嘗其中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李曉艷——</p><p class="ql-block"> 美術學科是中小學必修課程,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美術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根本任務是通過美術教學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獲得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美化社會生活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無論是低年級還中高年級,在課堂教學中都要大力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放手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覺地去思維、質疑,能夠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學生自由思維的空間。教師真正的成為學生發展的助手,參謀與引導者,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共同研究、探索、解決疑難。</p><p class="ql-block">教學措施: </p><p class="ql-block">1、區別年級差別,把握學生的審美特點進行引導,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注重點、面相結合,以點帶面,共同進步。</p><p class="ql-block">2、不斷創設新的教學情境,營造適合學生成長的課堂氛圍,激發他們用畫筆來描繪出發自內心的感慨,激活他們的思想,充分表達學生對美的向往與追求。</p><p class="ql-block">3、每堂課前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設計好教學環節,正確判定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突出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教法靈活,層次清晰,得當,結合各年級的學生特點加以把握課堂,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成長的天地。</p><p class="ql-block">4、在新課改形式下,教師要轉變觀念,努力學習新課改相關理念,領會課改精神,關注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通過美術課的學習得以身心健康的發展,同時實現教師與新課程的共同成長。</p><p class="ql-block">5、注重美術課程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能力,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學生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意與能力。</p><p class="ql-block">6、注意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滲透,結合語文教學,讓學生為課文插圖,為日記作文配圖;結合自然、社會、勞動等課程進行描繪、手工制作,布置美術園地。</p><p class="ql-block">周霞——</p><p class="ql-block"> 2021~2022學年度小學美術課聽課心得體會</p><p class="ql-block">為期一周的美術聽評課活動落下帷幕,我們美術組全體教師進行了展示,巧妙新穎的課堂設計,靈活機智的課堂教學,自然、生動的師生互動,每堂課都經過教師精心設計準備,從而受益匪淺,獲益良多,心中有了不少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上好一堂美術課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老師根據對學生的了解,對課前的精心準備,以及課堂的精心創造和課后的反思等等,都要做全面的思考。神秘久遠的《飛天》,《造型別致的椅子》,多彩的《民間面塑》,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還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系。</p><p class="ql-block"> 課堂教學過程中,創建多維互動的學習方式,能有效利用課堂“動態生成”的資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縱即逝的。這是一種無法預約的精彩,也是教育智慧的結晶,是神來之筆,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的教案“活”起來,讓我們的課堂“動”起來,讓我們的孩子“發展”起來。只有寬松、自由、開放、生成的課堂才是“動態”的課堂?!睹耖g面塑》通過游戲,一只只可愛的小動物、一個個有趣的頭像魔術般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整個教室沸騰了。沸騰的場面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手的神奇、藝術的魅力,以及演示的美。有很多感受是在下課后才感知到的,我希望在課堂中能很好的把控這動態生成,讓課堂教學活起來。</p><p class="ql-block"> 閆老師講座也使我受益匪淺,最大的感受就是,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p><p class="ql-block">張帆——</p><p class="ql-block"> 為期一周的緊張、繁忙的教研活動結束了,每一天我們不是在去上課的路上,就是在去聽課的路上,不是在去聽課的路上,就是在去評課的路上,每個人都過得很充實、很豐富。</p><p class="ql-block"> 我本次的教研課準備的是二年級上冊第15課《大樹的故事》,首先是以繪本故事《樹真好》作為導入,開啟了本節課,課中學習了大樹的種類,組成部分,外形特點,構圖方式,繪畫方法等等。然后設置情境,大樹的朋友會有誰,它們會做什么,請學生展開想象并大膽的說一說,隨后將自己創想的故事畫下來。最后拓展引導學生要愛護大樹,保護自然,升華本節課情感。</p><p class="ql-block"> 在所有老師都講過課后,我們做了集體評課,通過教研員閆老師的評課及之前有關美術教學的講座,我做了如下反思和總結:</p><p class="ql-block">1.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聯系學生實際,靈活性地備課。</p><p class="ql-block">2.在教學中時刻把握教學評的一致性,將評價嵌入整個學習過程中。</p><p class="ql-block">3.教學過程中聯系現實生活情境,創設情境,在情境中解決問題。</p><p class="ql-block">4.在美術核心素養的導向下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注重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能夠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p><p class="ql-block">5.運用學習工具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多種角度和方法進行美術鑒賞。</p><p class="ql-block">6.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美術活動中注重體驗和感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p><p class="ql-block">7.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觀察、多想象、多思考、多表達,注重發散學生的思維。</p><p class="ql-block">史淑婭——</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2日-11月26日。呼市美術教研員閆仲麗老師蒞臨我校,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習,聽課,評課活動,我受益頗豐。</p><p class="ql-block"> 閆老師為我們做了以“基于核心素養下的美術教學”為主題的講座,其中提到學科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強調在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明確任務,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學習方式獲取知識與技能,并將其運用到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同時逐漸形成美術學科的觀念,思維方式和技能。</p><p class="ql-block"> 在此次活動中我準備了一節造型表現類課程——《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在教學設計前期,我認為此課對于學生技能方面要求較高,要著重講清點線面與黑白灰的關系。而忽視了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并將學到的知識技能用于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講座后,我對此課的教學過程重新設計。尤其是藝術實踐方面,創設一個情境即“黑白灰為主色調的室內設計,讓學生設計與之相匹配的生活用品、裝飾畫來設計美化房間?!弊寣W生明白黑白灰的運用廣泛,以及能在合適的情境下,選擇合適的方式和內容。比如,有的學生畫了漢堡裝飾畫,該學生不僅能在技法上說明自己的畫面、組織、想法,同時還提到這幅畫可以掛在餐廳。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學生在以往造型表現課中學習過后,往往會有這樣的疑問,我該畫什么呢?也會出現在講授過程中學生積極性高,但在畫的時候沒有用到所學的知識,即“不能學以致用”,理論知識與自我認知是分離的。</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對學生說,要學以致用。對此,我也將這句話送給我自己。我將以此次培訓作為工作學習的加油站,把所學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所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文字:杜燕</p><p class="ql-block">圖片:美術組全體教師</p><p class="ql-block">編輯:杜燕</p><p class="ql-block">初審:云霞</p><p class="ql-block">復審:韓清華</p><p class="ql-block">終審:婁淑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合川市|
昌吉市|
江油市|
辽宁省|
习水县|
二连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
鹤山市|
昌平区|
余江县|
崇州市|
基隆市|
闵行区|
长沙市|
宜宾县|
景泰县|
正镶白旗|
浦城县|
南乐县|
陆川县|
通海县|
文昌市|
贡嘎县|
阳江市|
宜良县|
潢川县|
商水县|
常州市|
芜湖市|
通化县|
根河市|
黄浦区|
东辽县|
陇南市|
海城市|
昌黎县|
承德县|
麻阳|
波密县|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