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我童年的冬天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新年慰問軍烈屬了。陽歷的12月31日,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天寒地凍,滴水成冰,老師讓我們分組去給村里的軍烈屬打掃院子,貼對聯,可我們去了軍烈屬家里一看,人家早就打掃得干干凈凈的了,對聯也已經貼好了。我們便興高采烈的返回學校,向校長和老師匯報。其實,老師也知道人家早就準備好了,讓我們去只是表示一下,心意到了就行。那時,誰家孩子在當兵,家里的人就是軍屬,有在抗日戰爭或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親人,家人就是烈屬。軍烈屬家的大門上掛有“光榮烈屬”或“光榮軍屬”的牌子,很受人們的尊敬和羨慕。她們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覺悟都很高,哪里舍得用我們這些毛孩子們在這么冷的天里干活呢?</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全校師生排著整齊的隊伍,敲鑼打鼓,來正式慰問軍烈屬,我們到了軍烈屬院子里,家屬們早已等候多時,她們拿出平時舍不得吃的紅棗,核桃招待我們,我們表面上假裝不要,其實,嘴里早就流口水了。老師也懂我們的小心思,就讓“少先隊大隊長”先給軍烈屬們讀慰問信,然后我們再一起唱歌,歌曲一般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東方紅》或者《大海航行靠舵手》,唱完倆首歌,我們就能得到盼望已久的好吃得了。這天下來,我們收獲滿滿,兜里裝的鼓鼓的,歡天喜地的回家向父母邀功去了。現在想起來,我們這那里是去慰問人家呢,簡直是去打劫了。那時,民風淳樸,鄉里鄉親親如一家,不分你我,人們樂得如此。軍烈屬們也把我們的慰問視為莫大的榮耀,高興半月二十多天呢?</p> <p class="ql-block"> 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無論何時都不能丟掉,不能淡忘,更不會過時落伍。軍屬光榮,寥寥四字,情深誼重,無論是當年高歌的“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打敵人”,還是魚水情深,還是今天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都表明,無論何時何處,國家的強大繁榮,既離不開人民軍隊的保衛守護,也不能缺了億萬軍屬的無私付出。</p> <p class="ql-block"> 寫到這里,我早已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如今,慈祥的彭校長,早在三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我們的宋老師,也因肺癌離去了;對我們嚴格要求的劉老師,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們看望的軍烈屬也大部分不在人世了;世上最愛我,親我,懂我的父母親也都走了…… </p><p class="ql-block"> 而我,不知不覺間,已到了退休的年齡,回首往事,如煙似夢,彈指一揮間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家人,珍惜擁有的一切,活在當下吧。</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江阴市|
寻甸|
化德县|
沾化县|
依兰县|
织金县|
河东区|
新河县|
清苑县|
边坝县|
高台县|
得荣县|
渝北区|
遵义市|
大足县|
汝南县|
商丘市|
长宁县|
隆回县|
无棣县|
宁夏|
上犹县|
鸡西市|
清水河县|
镇坪县|
兴文县|
宿迁市|
深水埗区|
凤城市|
育儿|
黄平县|
星子县|
克什克腾旗|
全州县|
郎溪县|
岫岩|
保靖县|
乌审旗|
大理市|
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