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月十八日,游覽了德欣梅里雪山,怒江丙中洛之后,早晨從福貢出發,晚上八點多鐘到達巍山。</p><p class="ql-block"> 此次巍山行并不在計劃之內,因我妹夫及同學已在巍山,約我們在此會合。但于我而言卻有意外收獲。</p><p class="ql-block"> 之前聽說過巍山,只知是一古城,古城去過不少,大同小異吧。誰知初識巍山便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驚鴻一瞥的奇妙感覺。</span></p><p class="ql-block"> 巍山古城地處云南西部哀牢山麓,紅河源頭的巍山,是一座具有濃郁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始建于元代的古城,在明代改為磚城,如今已有六百年歷史卻古風猶存,新貌自然,漫步街頭,恍若隔世。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巍山古城著名地標拱辰樓。</p><p class="ql-block"> 拱辰樓系明代蒙化府北門城樓,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拱辰樓原為三層,南明永歷四年(1650年)守道熊啟宇改建為兩層。樓建于高8.5米的磚砌城臺上,下為城門洞。樓為重檐歇山頂建筑,抬梁式木結構,面闊五間計28米,進深四間17米。下層四面設廊,登樓可俯視全城,上檐南北兩面分別懸掛有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蒙化府同知康勷提書的“魁雄六詔”和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蒙化直隸廳同知黃大鶴提書的“萬里瞻天”字匾,二匾氣勢磅礴,筆力遒勁,顯示了南詔王皮邏閣統一六詔,雄踞大西南的威嚴。 是歷史文化名城巍山的標志建筑。</p><p class="ql-block"> 1993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拱辰樓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圖為星拱樓。</p><p class="ql-block"> 星拱樓又名文筆樓,位于古城正中,為明代蒙化府府城中心的過街樓。明代洪武年間,大批明軍到來,巍山設衛屯田,在此基礎上開拓修建古城,并將原有的土城改為磚石城,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成。樓的上檐北面懸掛“星拱樓”字匾,在下檐的東南西北四面分別懸掛“瑞靄華峰”、“巍霞擁鶴”、“玉環瓜浦”、“蒼影盤龍”匾額,繪寫巍山四環景色。1981年4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星拱樓基座面闊,四向貫通。</p> <p class="ql-block">文獻廣場 </p><p class="ql-block"> 文獻廣場于2006年在群力門外開辟,文獻廣場的得名,與巍山悠久的文化淵源有關。早在南詔時期,南詔王就勸民習讀漢書,至明清以來更是人才輩出,明清兩朝巍山共有進士23人,文舉220人,武舉30人,貢生500多人,清高宗弘歷于乾隆元年(1736年),御封巍山為“文獻名邦”,時任蒙化掌印同知孫必榮,因蒙化(今巍山)得此桂冠,是一盛事,即率士紳在北門外新建門樓一座,取名“文獻樓”,將“文獻名邦”四字鐫刻為四塊大匾,懸掛在樓南檐下。</p> <p class="ql-block">圖為古城文獻廣場的門樓。</p><p class="ql-block">清乾隆間,巍山就被御封為全省四個文獻名邦之一,曾在縣城北門外建“文獻樓”以紀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1年6月,為紀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3000多援藏蒙化民工群策群力</span>修通公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縣人民政府用</span>現代材料建一坊稱“群力門”。這座門從此矗立在古城北面,承載著巍山人為之驕傲的“群力精神”,成為巍山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巍山縣在群力門外新建了一座反映群力精神的雕塑。雕塑生動再現了當初蒙化援藏民工的群像。</p> <p class="ql-block"> 巍山古城在唐初就有村舍了,元代的時候,段氏總管開始建筑土城,到明朝才正式建城,至今整座縣城依然較為完整的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時候的棋盤格局,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p><p class="ql-block"> 南詔古街由明清時期保留至今的月華街、日昇街、北街和南街組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城內大街小巷縱橫交錯,呈標準的井字結構。</span> 建筑為土木結構,坡頂青瓦屋面,一樓一底,底層為鋪面。青石板鋪就的路面,錯落有致的古民居,古色古香的庭院,讓我們真實感受到巍山歷史文化名城豐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聽說古城“創衛"活動剛過,感覺街道特別干凈,家家戶戶門口都有鮮花、木雕、石磨、水槽點綴,淸新怡然。</p> <p class="ql-block">古城內有仿古立體雕塑,與當地人的生活融為一體,成為一道亮景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徐家大院。徐家大院位于巍山古城北門外,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積1293.9平方米。徐家大院建筑規模宏大,風格獨特,整個院落布局精巧,環境優美,較好地保存了清代民居風格。房主徐氏家族,先輩徐咸泰、徐之琛等人為巍山民主革命先驅,曾加入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護國、護法運動和北伐戰爭。后人徐克家為巍山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曾參加廣州起義,后任廣東潮梅特委委員、常委兼秘書長,1928年犧牲于汕頭,其姐徐克峻為巍山第一個女共產黨員,云南婦女運動的領導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劉家宅院。宅院位于南街8號,始建于民國初年,為三方一照壁與四合五天井有機組合形成的六合同春民居建筑。是當時商鋪與住宅較好結合的民居建筑代表。房主劉增祐,字介眉,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就讀云南陸軍講武堂,與朱德同班,后參加云南重九起義及護國運動,曾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2005年11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古城內這樣不大有名的古宅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這處古宅上“刺青,紋身”字樣赫然醒目。看來古城有著極大的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的傳統民居是歷史文化名城最重要、最基本的元素。巍山古城街道多為一間或兩間鋪面,后面是深邃的三進兩院的“竹筒筒”,又稱“一條槽”式的民居。這種建筑面寬很小,進深卻很深,臨街為鋪面,后面為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古街巷。</p> <p class="ql-block">你能看出圖中左邊是個咖啡館嗎?低矮傾斜的屋檐,斑駁舊痕的小門洞,與“洋盤”的咖啡似乎很不搭。咖啡館取名為“清歡”,人間有味是清歡,何管門面如何呢!兩扇小門貼有字聯,左為“言善”,右為“語美”,倒也顯出主人家的品位。</p> <p class="ql-block">低頭從小門進入,果然別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佛系路人,與古風古韻的古街倒是滿搭配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古城精品客棧“喜舍”,走進庭院中,恍若到了江南小院。院內花卉爭奇斗艷,彩畫對聯書香氣濃。巍山人骨子里透著的文人雅士之風,在這個小庭院得到充分展現。</p> <p class="ql-block">古城內商鋪林立,現代生活滲透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很有意思的是,古城街道左側大多為傳統商品,店鋪陳舊古樸,右側大多是現代商品,裝修也較新式。走在街上,左看右瞧,仿佛電影蒙太奇一般,處在時空變換中。</p><p class="ql-block"> 右上圖中的草鞋已很難見到了。</p> <p class="ql-block"> 懸掛著的老式煤油燈,讓我想起樣板戲“紅燈記”里李鐵梅。</p> <p class="ql-block">用楹聯方式發訃告,我還頭回見。</p> <p class="ql-block"> 古城內不論是商鋪還是民居,無一例外的都貼滿楹聯,商鋪名號也是別具一格、各有特色,處處彰顯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p><p class="ql-block"> 圖中老人家后面的楹聯“悠閑人生享自然”,就像是老人家生活寫照。</p> <p class="ql-block">古城清靜,只有少數年長者在自家門前閑坐。</p> <p class="ql-block">歲月靜好。</p> <p class="ql-block">喝早茶的市民,與我熟悉的成都茶鋪子迥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在“群力門”前遇上一位上前搭話的老人,問我從何而來,告知后便與我攀談起來。隨后拿一紙貼給我看,說是很準的,要我一定記住,有事去找他,他煞有介事地說了一大堆。我猜想他是算命先生吧。</p> <p class="ql-block">這位老者其實是磨刀師傅,算命是副業。</p> <p class="ql-block"> 這位也挺好玩的,拿著一把超小的“三弦琴”向我們炫技,我卻一眼看到他手腕上醒目的手表。</p> <p class="ql-block">下午放學了,街道上頓時充滿生氣。</p>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為天。在巍山古城,各種風味小吃,不僅本地人喜好,外來游客也慕名而來。</p> <p class="ql-block"> 巍山風味小吃也和巍山歷史一樣,悠久而漫長,底蘊深厚,令人回味無窮。</p><p class="ql-block"> 圖為用軼事和傳說賦予感情的小吃一根面。</p> <p class="ql-block"> “一根面”的師傅,手在扯面,嘴在說唱;介紹完一根面的歷史淵源,又賣力宣傳巍山的旅游。我開玩笑說政府應該給她這樣的好市民頒個獎。</p> <p class="ql-block">手法嫻熟,動作麻利,賣米糕的師傅。</p> <p class="ql-block">過江餌絲。</p> <p class="ql-block">牛干巴</p> <p class="ql-block"> 說了吃喝,不能少了穿衣。古城手工扎染刺繡也滿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逛累了,在街邊長凳子上小憩一下。</p> <p class="ql-block">兩只小狗見到我家大金毛,被其碩大的身型所震攝,汪汪地吠個不停。</p> <p class="ql-block">政府大門也是古香古色。</p> <p class="ql-block"> 巍山東蓮花村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說是美食一條街,但只有這家“偰氏面片”人氣旺些,其他的門可羅雀。</p><p class="ql-block"> 東蓮花村是回族村落,岀名的主要是它的馬幫文化以及大馬鍋頭馬家幾兄弟的舊宅故居,我覺得還有興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馬幫文化博物館門前的這座小樓,樓上窗戶的造型有點意思。</p> <p class="ql-block">緊挨著馬幫文化博物館的馬如驥大院。</p> <p class="ql-block"> 馬如驥故居,于1934年開工至1941年竣工。馬如驥舊居是馬家大院古建筑群當中的典范,特色是“一碉兩院三門四閣五堂六天井”。馬如驥故居無論是照壁還是雕花,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伊斯蘭文化及馬幫文化的和諧并存,是東蓮花古建筑群中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馬如驥大院的精美絆住我們的腳步,流連忘返。后來的馬如清大院已無暇顧及,匆匆而過。</p> <p class="ql-block"> 十月二十日上午,驅車上巍寶山。</p><p class="ql-block"> 巍寶山名聞遐邇,被稱為云南道教名山,為全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殿宇遍布全山。這里又是南詔發祥之地,至今留下許多傳說勝跡。本應好好逛逛這樣的名勝之地,但因連日的奔波勞累,體力不支,所以我們進去后只到了文昌宮就返回了。</p><p class="ql-block"> 在巍山實際只有一天多點的時間,很多地方都沒走到,以后有機會還會去的。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此,2021年的梅里怒江行結束了。因為</span>疫情,出游受限,但我們還能抓住時機出門旅行,已是萬幸。</p><p class="ql-block">(文中所用資料文獻均摘自百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3日于昆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江市|
额济纳旗|
平遥县|
财经|
河津市|
南郑县|
隆化县|
曲周县|
祁东县|
金川县|
南澳县|
沽源县|
莱阳市|
常山县|
顺平县|
陕西省|
武穴市|
库尔勒市|
甘孜县|
高陵县|
饶阳县|
五大连池市|
和龙市|
连平县|
阿拉善左旗|
千阳县|
嘉义县|
开江县|
兖州市|
浦县|
海阳市|
锦州市|
平利县|
涞源县|
土默特右旗|
东莞市|
马关县|
西吉县|
尚义县|
宁晋县|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