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我們一行9人早6點半在海情大酒店吃過早飯后,駕駛3輛豐田霸道型越野吉普車出發,開始駕車游西藏之旅。從青島走濟青、同三、日東高速至東明,轉奔蘭考連霍高速,當晚冒雨于21點進西安,住阿房宮凱悅酒店。 第二天,早8點吃飯,9點出發,走西(安)包(雞)高速到武功,南行到周至接108國道,走秦嶺,霧蒙漸晴,盤旋約4小時過佛坪,到洋縣,路蔡倫墓,奔漢中北,走西(安)漢(中)高速,過南鄭,張騫墓、武侯墓祠,路棋盤關、劍門關、李白故里江郵,經嘉陵江上游,隔江看千佛崖,過廣元、綿陽,于晚上19點30分到成都,住新良大酒店。<br><br>川陜公路秦嶺段驚險巍峨,“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不與秦塞通人間”或許說的就是川陜這段路,沿途還可以見到金絲猴觀賞地,熊貓觀賞地,說明這兩種動物在秦嶺都有身影,此外,幾乎沿途都是國家森林保護區,可見其植被在我國地位十分重要。漢中大地則顯得敦厚壯觀,層山疊展。廣元在群山環抱之中,山與城相互依偎,頗具規模。此日的一路高速均很少車輛,車奔行走的很愜意。 24日上午,本想好好休息后進藏,11點在旅館大廳見華西都市報頭版登“水斷川藏線,過二郎山繞行”,介紹23日凌晨1點,國道318在二郎山底出現70余米塌方,道路搶修,約25日左右修復,怎么辦,等楊指揮定奪。<br><br>研究后,我們決定繞開塌方段。車南行,走成(都)雅(安)高速到雅安,轉108國道至滎繞,過漢源,奔石棉,然后再折道北上,路磨西古鎮走瀘定。這一走無疑兜了個大圈。沿路除一小時高速外,漢源段幾乎是全部山路,海拔達2700余米;石棉段是沿大渡河上游岸邊行走。北上的路是一條省道,完全是在大渡河邊,右側是千丈高崖,左側則是奔騰的河流,道路的狀況時好時壞,漸漸越來越差。因下午1點才從成都出發,所以歷經艱險趕到磨西古鎮時已是晚上9點多了,看頭頂滿天星光,在檢票口卻車隊排起了長龍,細問得知是前方修路,單向放行,需要等候對面車過來后再這面通過,饑餓中等到半夜11點半,得到可以通過的信息后,各車競爭奪路,直奔前方。接近翌日凌晨一點到達瀘定,住瀘定橋大酒店。 25日,早8點半起床,餐后去瀘定橋參觀,10點開始,繼續沿318國道奔康定,路途中看到的第一個雪山是遠處的貢嘎雪山,在一片群山背后,陽光的簇擁下分外壯麗。路過的跑馬山被草地覆蓋著,顯得悠閑。康定城不大,但開始顯現出藏族的味道,這個路段間大都是盤山公路,國道邊的河流清澈、急促、秀美。過康定下站是雅江,道路許多是土石路面,坑凹不平,經過植被較好的一段路,到達依峽谷岸邊所建的雅江縣城。再前行,行走中大多是以草為主覆蓋的山頭,經過川藏公路中海拔4200米的高爾寺山和海拔4600米的剪子灣山,路上觀賞著遍地牛馬的草場和藏民居民點。晚7點半進理塘,理塘縣城位于海拔近4000米的川藏高原的一塊盆地中,規模不大,房屋則完全是以藏族形式為主了。 康定路段 <div>暮色中的理塘</div><div><br></div><div>到理塘我們即商量是入住還是奔稻城,因感到奔波的疲憊,再加之計算路程到稻城應半夜12點了,遂決定就地宿夜。而且由于覺得稻城也是自然景觀,來回2天,臨時取消了到那的原訂計劃。但這或許將是一個終生的遺憾。</div><br>因為在雅江到理塘段,我們車隊中的一輛曾遇到點麻煩,所以在到達理塘后即被當地的交警找到處理問題。<br><br>晚上,住進圣地大酒店,我感到自己出現高原缺氧癥狀,身體發熱,吃了6片感冒藥和1包沖劑后即蓋棉被和2床毛毯睡去。 川藏線上虔誠的藏民 第二天早晨,當地溫度僅3度,人覺得異常寒冷。我開始感覺得太陽穴發脹,頭疼厲害,請教當地人后,買來肌苷口服液,我一氣喝了4小瓶,半小時后感到癥狀逐漸消失。隨即,我們10點在處理完意外的事故后趕路去巴塘。前半段是在較筆直的公路奔馳,路邊有河流牧場,常常遇到被放養的牦牛群,景色很宜人。后半段則是復雜的山路,崎嶇蜿蜒,甚至險峻,160公里的路程我們奔波了4個多小時。下午3點半到達巴塘。這里的海拔只有2600米左右,是高原上難得的好地方。在這里我們找了家專門做鴨湯的飯店,飽餐一頓。吃的我大汗淋漓。身上寒氣被徹底逼走。飯后我們即奔西藏在318國道距四川最近的縣城芒康。 <div>巴塘</div><div><br></div><div>車走出縣城得知因為修路,這段道路只能單行,無奈中等待著。其間,天空時而陽光普照,時而急雨撲來。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天空中同時出現2道彩虹的奇觀。等到21點,終于可以允許車輛通行,隨即我們匆忙趕路,經過3個多小時的連夜急行,半夜23點17分到達西藏的東邊陲芒康。由于同車的朋友高原反應嚴重,這一天的行駛由我一人完成,也很好的體驗了下駕車走川藏公路的感覺。</div> 芒康是川藏公路318線和滇藏公路214線的交匯點,也是自四川和云南進西藏的咽喉。 27日晨8點30分,我們驅車自芒康繼續西行。在到達左貢前,車輛是沿著瀾滄江上游在重山間穿行,先經過了一段風景如畫的路途,藍天、白云、河流、樹木、草場交相展現著精彩,猶如相互一起疊加出的人間仙境。隨后是一段曲折的山路,環山繞行,其間我們穿越了此行第一個海拔超過5000公尺的山口東達山,海拔5008米。由于進西藏后的公路全部由武警戰士負責管理和修整,所以路面質量也明顯比四川的要好很多。11點45分左右我們到達左貢。從左貢向西先是一段比較舒緩的公路,然后隨即攀越海拔4618米的業拉山口,再需走一段號稱108道彎的險峻山路,道路異常艱辛。下山后沿怒江行走奔八宿,這中間經過了一處由武警把守的跨江橋梁,路況則是新修建的,車行很便捷。 左貢 業拉山口 過八宿奔然烏湖,一程也是路順坡緩,所以86公里的路程我們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大約在下午4點半到達。趁天色尚早我們立即游覽了美麗的然烏湖,整個湖面綿延約20公路,我們選擇了一處經典的湖畔留影歇息。遠處的山脈頂部還留存著積雪,近處的山巒與湖島交錯,如此景色讓人晃入仙界。游逛了然烏湖后,我們入住然烏賓館,吃然烏魚,品當地口味,吃的大家很滿意。而且在這里我們喝了進藏后第一次酒,盡管每人約莫2斤啤酒,但這是在西藏高原喝酒的首次嘗試,也不知道明天的反應會如何。匆匆收筆寫到這里,已經是晚上22點16分了。明天計劃去有著西藏江南美譽的林芝,然后直奔拉薩。 <div>清晨的然烏湖</div><div><br></div><div>28日,原計劃是早6點起床,但一直到7點15分才睜眼。早餐后把車胎修補完,我們隨即向林芝趕去。再次經過然烏湖時,清晨的湖面,波光萬里,凝若明鏡,將湖對面的山與云映照的宛若兩幅對描的彩卷。再向前,首先路過波密縣,沿路在雅魯藏布江的東岸行走,道路兩側樹木茂密,景色極似內地的森林公園。波密的房屋很有特色,屋面大多是天藍和赫紅色,好象是在鐵皮上粉刷過似的。</div> 波密風光 過老虎嘴 色季拉山口的白塔 <div>遠眺南迦巴瓦峰</div><div><br></div><div>過波密后,經通麥橋時,橋頭豎著限速5公里的標志,但因為前面的車輛都快速通過,我駕駛的第三輛車通過時被站崗的武警戰士截住。由于武警不罰款或交通處罰,在問及處理措施時,被提出要在此停留2小時作為懲罰。再交涉后,被要求掃橋。因此,我成為此行中第一個接受如此教育者。再前行,是號稱川藏公路最險峻的老虎嘴路段,約15公里。也是一段國家地質公園所在地。經過幾次停車、倒車、讓路的周折后,我們駛上攀登海拔4610余米的色季拉山的道路,在通過山頂牙口時目睹了遠處海拔7700余米的南迦巴瓦峰,據介紹這是目前我國超過7700米唯一尚沒有被人類征服的山峰。</div> <div>林芝風光</div><div><br></div><div>下山抵達林芝,這處被世人關注,又譽為西藏江南的地方,藏語的意思是“太陽的寶座”。走近時,我們在一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風景區的指示牌引導下,又深入林芝境內行駛了約20公里,沿途瀏覽了尼洋河的迷人風光,最終來到其與雅魯藏布江的兩河交匯處,這里沙洲與河水交相輝映,綠樹與湖島相依錯回,自是他處難覓,人間罕見。</div> 尼洋河 從湖邊離開,我們在回返林芝的路上又路過了具有2500年的桑樹王旁,因已經過了參觀時間,所以只能留下了遺憾。再行,我們拜臨了林芝第一古剎達則寺。這所已有600年歷史的寺院,離主路僅800米,但道路異常復雜。進寺后,見眼前不大的院落,讓人覺得厚重但質樸,只有一座主殿,一處轉角式的憎房。脫鞋后進殿,主持給我們講解了內中所供的各佛祖,虔誠中我們燃香膜拜,我也為寺院進了自己微薄的心意,這也是我進藏后的第一次表心。 過林芝,前行10余公里,我們進八一鎮。這里似乎是西藏境內的漢民天地,房屋完全依漢式為主,街道整潔有序。經過選擇后我們住進這里的假日酒店。 秀巴千年古堡 <div>巴松措湖</div><div><br></div><div>29日,也許是頭天晚上在高原上洗澡的緣故,我早晨起來就覺得頭腦昏沉。9點鐘被楊指揮敲門叫醒,早餐吃了3個雞蛋一碗稀飯就匆匆上路了。沿318國道繼續西行24公路,來到一處叫“卡定天佛瀑布”的景點。卡定的藏語意為“天上人間”,景區被大量翠竹簇擁著,最引人處是一落差近200米的瀑布。在這片飛流的周邊,因自然的造化,形成了神似觀音和男女護法的影象,這神來之筆造就了渾然天成的“天佛”。再前行,路過工布江達縣的“秀巴千年古堡”,其實際是有數處極似漢人烽火臺般的建筑構成,只是造型更高直,像幾座用當地石材堆砌成的方形煙囪。別看其并不復雜,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當年松贊干布(或格薩爾王)征占一地后,即修一戎堡,作為統治的標志,也同時用于防御、報信、士兵住宿。繼續行進,我們的車駛離國道,深入40公里到達“巴松錯湖”。這是我們此行走進的第一個4A級風景區。寬廣的湖面,天然的湖心島,遠處的冰山與周邊造型混重的群山勾畫了這里的景致。應該說這個景點也許是開始期望值過高,所以來到眼前頗有點失落感。管理和景色都不很盡如人意。</div> 我們在川藏線上奔馳 奔拉薩的路越來越短,我駕著車,在不自覺中沿著較平緩的公路,沒有經過什么復雜的回轉即到達海拔5013.8米的米拉山口。這是我們行進中又一新高度,也是到拉薩前最后一個山口。同樣在較好路況的引導下,我們路經松贊干布出生地,黃教6大寺院之一的甘丹寺,順利的在傍晚7點駛進了拉薩市區。經過與友人聯系后快速的入住了位于羅布林卡路18號的雅士賓館。 大昭寺 30日早晨起床已經近10點了,由于昨天晚上我就有點感冒的感覺,吃了許多藥,睡的很沉。上午與朋友簡單的逛了下拉薩市容,買了頂牛仔帽。由于沒有聯系好進布達拉宮的票,所以午飯后我們先去了大昭寺。這所始建于公元647年吐蕃松贊干布時期的建筑,供奉著文成公主進藏時帶的金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建筑外表并不十分壯觀,但內部則金碧輝煌。正門前,無數僧侶、藏民虔誠的不斷的進行著五體投地式的膜拜,讓人深感著他們的真摯,也讓人對這個宗教之邦嘆為觀止。 <p class="ql-block">走進羅布林卡,這所藏語意為寶貝園林的地方原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近代在這里修建了新宮。內有大型介紹藏傳佛教經由至今的故事,布置有起居、辦公、接待等場所,園內綠樹茂密,竹翠鳥鳴,是藏式園林的典型代表。</p> 離開羅布林卡,我們去布達拉宮前廣場拍照留念。三輛車排開,9人圍其周圍。因為在這里如此停車拍照會被警察阻止,所以在更換人過程,匆忙間,我將自己的照相機遺忘在拍照處,也算是給自己此行留下了些許的窩囊。主要是前面走川藏過程的許多照片也丟失了,或許這將是永遠難以禰補的了。 <div> 31日,清晨8點,我們被急促的電話叫醒,告知搞到8:30分的布達拉宮參觀門票。匆匆收拾后,早飯也沒有吃,大家直奔布達拉宮。可是,到后卻在太陽下一直等到中午12點多,才花費高出原票價7倍的費用進了門。</div><div><br></div><div>這所始建于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的建筑,自十七世紀第五世達賴喇嘛重建后,一直延續到第十三世達賴,成為前藏歷代達賴喇嘛的住錫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其主體分白宮和紅宮,主樓13層,高115.703米,由寢宮、佛殿、僧舍等組成。殿內用無數金珍堆疊佛像、靈塔、壁畫,彰顯了這塊土地曾有的對宗教的信仰。可惜現在這里不允許拍照,所以只能憑記憶去描述一切了。</div> <div>羊卓雍錯湖</div><div><br></div><div>到下午1點半走出布達拉宮,隨即我們西行奔江孜。由于感冒,我在路上已開始有了睡意,不覺中車抵海拔5030米的卡若拉山口,俯瞰山下是美麗的羊卓雍錯湖。碾轉下山,沿湖繼續西走,我們又跨過了海拔4330米的斯來拉山。由于路遇山體塌方,車被迫停在一段下山的路上。借機草草的進了點食物,通行后我們疾奔江孜。晚上9點,江孜古城終于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這座古城因曾抗擊過英國的入侵讓世人敬重,也因電影“紅河谷”的拍攝而得名。其坐落于一山巔,更似高原之上的古堡,險峻雄偉。由于西藏與內地的時差緣故,此時天還沒有完全黑下去。在古堡前留影后,我們又來到距其約2公里的白居寺旁。同樣是在外面拍照,但也算是看到了這兩處景點的模樣。</div> 江孜古城 <div>白居寺</div><div><br></div><div>離開時,天完全黑了,但道路的狀況好多了。我重新坐到駕駛室,黑夜中將100公里的路途跑完,在深夜10點30分進入后藏的中心城市日喀則,隨即入住這里最好的賓館山東大廈。接著大家去吃火鍋,也算解決了一天的肚皮問題。<br><br>8月1日上午10點,我們走進位于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這是西藏黃教的四大寺院之一,于1447年(藏歷第八熱迥火兔年)由一世達賴喇嘛創建,現供有五至九世班禪的靈塔,也是后藏最大的寺院。該寺面積近70萬平方米,整個寺院給人的第一印象更像個村落。大量供喇嘛居住房屋與許多虔誠的教民似乎混雜與其間。主殿由三部分組成,背依山勢,一字狀展開。單棟建筑雖不及布達拉宮壯觀,但整體氣勢則別有境界。特別是內中十世班禪的靈塔上安放的其真身經過處理后的鍍金坐像,栩栩如生。</div> 離開扎什倫布寺,我們再西行。由于318國道修路,我們北繞一片似乎是無人的區域到拉孜,后經一段盤山公路,來到定日縣。由于這里已經接近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所有過往車輛均需經過一個邊防檢查站。被查驗了身份證和護照后,我們得以進入。再前行,過珠穆朗瑪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驗票口,走一段更為曲折的環山路后,我們于傍晚20點左右到達海拔5180米的山口。抬眼眺望正南,晚霞映照下的珠穆朗瑪峰豁然出現在我們前方,興奮中大家忙碌的拍照留念。此時,據守在山口的許多藏族老人、孩子也蜂擁的圍到我們身邊,索東西,搶鏡頭,糾纏要錢。 珠峰檢查站 一番滿意的攝影后,我們隨翻山西下,奔位于珠峰底的絨布寺。由于路況不熟,加之天色漸黑,跌跌撞撞,我們至到夜晚23點半才到目的地。好象是別無選擇,我們住進一處被褥潮濕的旅館。草草吃了碗方便面和隨行帶的罐頭,無奈的鉆進被臥湊合一夜。<br><br>由于是在珠峰下海拔4930米的地方睡覺,第二天醒來,我再次感到腦袋疼脹。可是為了能盡快到達珠峰大本營,我們在早晨7點半就爬了起來,冒著霧水,開車向上駛去。因為天還早,路過一個“景區核心區嚴禁車輛駛入”的牌子時,由于沒人盤查,讓我們僥幸的過去了。否則這段路我們只有冒雨乘馬車進,而且需要花費1個小時的時間。 乘著灰朦的天色,在遇到4只野鹿從身邊穿過后,車進珠峰大本營。眼前是一條4米左右的道路,兩旁按扎了約20余座帳篷,有當地藏民經營的簡單住宿處、小商點、添水處等。大本營內有許多的外國友人,再是國內的登山或旅游探險者。由于霧重,我們根本看不到珠峰,留下自己到達這里的影子后,只有遺憾的下山。或許這里很難有機會再來。 <div>世界海拔最高的絨布寺</div><div><br></div><div>在霧中按原路下山,回到距珠峰頂約20公里的絨布寺的時候已經8:30分了,恰是景區管理人員開始上班的時間。絨布寺始建于1899年,屬紅教(寧瑪派)寺廟,由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建,位海拔4980米處。盡管稱不上多么古老,但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據說當初把寺廟建得這么高,是想圖此處清靜,難有人打擾。但近年來珠穆朗瑪峰旅游漸熱,廟里的喇嘛們想清靜也難。寺外白塔下的瑪尼堆是當地佛教信徒們為自己祈求好運的地方,如今,十字架和英文也出現在里面了。看來,想好運的人是不分黃白的。</div> 在寺前拍照留影后繼續回返,再抵昨日看到珠峰的山口時,我們完全被濃霧罩著,實際這霧就是山下見到的云,所以大家嘻稱自己也騰云駕霧了一番。由于是白天,昨晚讓我們走了近4小時的路,這回只用了2個時辰。好象一切都很順利,回到拉孜后,我們再進還在修路的318國道時,車開應急燈,謊稱要去日喀則看青島的援藏干部,被同意放行。<br><br>路好,車快,終于在傍晚6:30到達拉薩。清洗衣服后,抒寫行記,現在已經是20點55分。不過,今天由于知道跑路的任務重,所以到現在我們還沒有進過正餐,我也只是在路上吃了點牛肉,喝了5瓶水和飲料。 <div>羊八井</div><div><br></div><div><b>8月3日,</b>似乎是瘋狂的一天。原本就知道這天的青藏公路行程將是很緊張的,需要奔行1200公里。早晨7點半起床早餐后,由于房間結帳出現點問題,我們近9點出發。沿109國道行進,第一站是位于拉薩北的羊八井,走進看到,原來是一處地熱形成的溫泉水池,與周邊高原和雪山對比著,似乎別有景天。但由于沒有什么處理,這里看上去更像普通工廠的熱水池。</div> <div>遠處的念唐古拉山</div><div><br></div><div>再前行,路過海拔463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口,這座高達7111米的高山峰在遠處白雪和浮云的纏繞下目睹著我們,異常壯觀。前行,奔納木錯湖,這個位于當雄縣境內的景點,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我國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我們開頭車,到當雄由于相互呼應出現問題,后面兩輛車錯過去景點的轉彎處繼續多走了30公里。最后,楊頭的車調轉回來,而另外的一輛則直接東進了。如此波折,我們在這里耽擱了1個多小時。從當雄縣到納木錯湖需要走61公里路,盤過一個山頭后,美麗的納木錯湖出現在眼前。又走約30公里,車到湖心島。遼闊的湖灘,遠處的山島,與白云藍天一起交織著。在這里拍照、騎牦牛,一番折騰后我們又前行。</div> 青藏公路是筆直的,路面平緩,同行的朋友嘻稱能睡著。奔馳中,一會黑云夾著急雨,一會陽光下晴空萬里,變化的天空讓人的心情跟著浮動。路過羌塘草原,無垠的綠海和遍地的牛羊,給人童話世界的感覺。過那曲,經安多,漸漸的車開始爬坡,聞名的唐古拉山口出現在腳下,這處海拔5231米的山口,是青藏線上最高的穿越點,石雕的解放軍戰士塑像把我們以前在電視里見過的畫面點燃。山口的風很粗暴,遠方的唐古拉山很傲慢,但我們還是擁有了征服者的豪邁。 下山后再是一段舒緩的道路,西藏歡迎您再來的路牌,告訴我們已經離開了那神秘的地域,也讓內心有了一次小小的感嘆。突然,身邊一直與我們幾乎并行的青藏鐵路上出現此次旅行中第一次看的火車,與火車飚車,給了我們新的樂趣。交替著,奔馳著,甚至在原應加油的雁石坪,我們也沒過多理會。路過通天河,一直跑到沱沱河邊,這是長江的最上游,也是被譽為長江源的地方。可惜,極目望去,穿過眼前的河流,塊塊的水洼,并沒有水草繁茂或水系淼淼的景致。加油后,再向前,神秘的可可西里就要出現。一路上我們留心觀察著,期盼著,但除了牧民趕的牛羊,沒有看到心目中念想的藏羚羊。在一處我們認為是為藏羚羊遷徙預留的橋涵下拍照后,車繼續東行。 夜,漸漸爬上天空,周遍的黑幕已經讓人失去觀賞景色的心情,也沒有了可以賞閱的條件,只有抓緊到達格爾木的念頭在驅使著我們。逐漸,身邊保護野生動物的告示牌,公路兩旁特殊的護欄在提醒我們已經進入到可可西里的中心,可黑夜已使我們難以再欣賞到什么。在疲憊與饑餓的騷擾下,我們穿過了昆侖山口,但漆黑的也讓我們滿目蒼然。<br><br>半夜2點半,我們終于拖著困倦進入格爾木,睜開惺忪的眼睛,我感覺到了這座城市還是頗具規模的。在與前面沒有去納木錯湖的車會合后,進一家清真飯店吃手抓羊肉,喝地道的羊湯,算填補了腹中的饑腸。飯后找了五六家旅館,都被遺憾的告知客滿。商議后,覺得即使在此留宿也會拖至凌晨4點,第二天的行程需要全部改變,而且還不知道是否能尋覓到住宿處。<br><br>不休息,繼續走,相互在車上交替小歇,是我們無奈的決定。夜色中,黑暗的路越來越長,過宗加、香日德,突然我們發現這段公路沒有加油站,3輛車都面臨燃料斷盡的困惑。爭取節油,限速在每小時90公里的時速上緩行。天漸漸亮了,車進入都蘭縣,終于看到加油站,興奮中細問,都蘭整個縣停電,無法加油。我們的心又掉至冰點。幸好前方不遠處遇到一家有自備電的加油站,加滿后,車又可以繼續從容前行了。 白天可以讓我們仔細看下青海的地貌了。身邊的山像座座巨大的土堆,路過的似戈壁又似草原的地方出現了大群駱駝,也不知道是有人管理的,還是野生的。過橡皮山后,10點半我們抵達青海湖,浩瀚的湖面與寬曠的草原相互依偎著,湖邊的帳篷和放養的羊群及牛馬,給這湖光,這草原揉進了恬靜與悠閑,也讓人感到了湖的滋潤,草的涵納。<br><br>由于過分的疲勞,我們在湖邊找到一處叫草原賓館的地方,開了鐘點房后,大家吃飯休息到下午3點。<br><br>繼續奔西寧,在一段似高速的公路上走到多巴后,轉行約20公里,來到塔爾寺前。 塔爾寺 塔爾寺是達賴和班禪的老師、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也是藏教4大中心、格魯派6大寺院之一,始建于藏歷六繞迴土羊年,即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距今有660余年的歷史。寺院的布局有些近似扎什倫布寺,如積聚的村落,只是建筑的形式有了變化,或許是與漢地相距較近的緣故,這里許多房屋的大門采用了漢式的屋檐和歇山,而墻體和窗則依然沿用藏房的摸樣。寺院占地600余畝,建筑逾10萬平方米。主建筑是一處金頂的宗喀巴殿,并不高大,但內供位宗喀巴誕生地的宗喀巴塔。拜瞻間,恰是頌經時間,百余喇嘛們在院里圍成4個半圓式落坐著,中間的似師傅引領,其余的神態各異。如同學生上課,只是有的學生已年近花甲。內中自有交頭接耳者,左顧右盼者,亦極是看去有趣。<br><br>晚上在西寧用餐后,我們趕蘭州入住飛天大酒店。 8月5日,因前幾天的疲憊,以及一輛車的反光鏡被刮掉。上午休整后,下午我們即奔天水。沿途車窗外為我們顯示著這片隴上的黃土地特有的風光,公路上方的牌子提示著甘肅曾有的歷史和厚重的過去。路經秦代的發祥地秦安、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禮縣,到天水已經是17點30分左右了。我對天水的印象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天水關收姜維的歷史故事,但我們此行的目的是去拜伏羲廟。 走進位于歷史文化名城天水市區的伏羲廟,這所供奉中華初祖先哲的廟宇或許因過去的破壞和失修,今天看去,大量東西都是近幾年新整理的。歷史的厚重感欠缺很多。內中主要介紹了伏羲的創造與發明,以及八卦的出現。主殿供奉的高三米的伏羲像為明代作品,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另外,從伏羲廟內的介紹中得知,這里還是伏羲的居住地,也是其悟出八卦的地方。不過,廟內正規專業導游所說,伏羲是女媧的丈夫,讓我覺得迷惑。 麥積山 再去東南40余公里的麥積山,已是晚上7點多了,由于麥積山石窟景區管理人員已經下班,我們雖然可以將車開近石窟,但內中很多設門的洞窟被鎖閉了,只有幾尊無法封閉的大塑像在晚霞中穆立著,面對個別被鎖閉的窟像,我們只能隔門窺看了。不過,雖然如此,這所位居中國4大石窟之一的佛地,還是讓我領略了它的精彩。這里現存的大小石窟約190余處,山因似麥垛形而得名,由于天水曾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所以自漢代即開始大興佛事。山半腰上,鑿山形成的三尊巨大佛像,神態雍容,線條清晰,立式的造型凝目遠方。封閉內的塑像,形色生動。彩繪的服飾和面容,顯現著極高的藝術魅力和水準。整個石窟被鑿在山面南的一側,需要通過附在山壁上的木梯折轉向上達至。應該說,這是一處集莫高窟與龍門、云崗石窟各方特點于一身的佛窟。<br><br>匆匆的看過麥積山石窟,我們夜過寶雞,上高速進西安,住西安賓館。<br><br>8月6日,由于頭天的宵夜吃到凌晨4點,所以睡到中午11點我才起床,看到同房間的伙伴還在身邊酣睡,自己也只有耐心等待。至下午2點,準備去法門寺游覽的同伙才陸續到旅館大廳集合。吃過飯后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我們匆忙駕車趕往位西安市區西北方向百公里外的目標。 由于高速公路修路,我們到達法門寺已經是傍晚6點了。這是一個尷尬和無奈的時間,寺廟的大門已經關閉。匆忙走去的時候,一位農婦悄悄過來,說可以帶我們進院。看來真是什么行業都有人做。從旁門進入法門寺大院后,同伙們忙著點香,似乎這時間才顯示出虔誠。見到此情景,我不禁戲嘲到:“剛才還都貪戀大肉,似乎一口也不能少,錯過了進寺時間,現在怎么卻都變成了這般模樣呀。”搞的他們低頭竊笑,佛祖面前,不敢多語。<br><br>法門寺塔自從1981年遇雷劈,使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子現身后,該寺名聲大噪,香火日盛。此番,我們也是慕名朝拜。細觀間,發現舍利子的塔已經修復,地宮也對外開放,只是我們此次來晚了,無緣進入。其正殿原為清代建筑,現今也由寺院僧人集資改建成為一仿唐代風格的大雄寶殿。此外,由居士捐助,近年新建的千佛閣也落座于廟的東院。總之,整個寺院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不似往日看到的名剎以歷史和文物價值取勝。瀏覽中,原本關閉的正殿大門豁然打開了,一個主持正在香案前點燈拈香,為即要開始的法式活動做準備。或許是佛緣不斷,我們借此機會,認真的敬瞻誠拜了佛祖。<br><br>返程西安,進店晚餐,一切平安。<br><br>8月7日,早晨8:30離西安,走西臨高速,連霍高速,同三高速,濟青高速。過潼關、洛陽、鄭州、開封、蘭考、徐州、連云港、日照,回青島已經是晚上8:30分了。至此,順利結束此番旅行。<br><br><br>注:這是篇十多年前的旅行札記,文字為每天記錄。今放此處,只為存念,亦是記憶的回望,但求留駐曾經的腳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兴海县|
宜黄县|
盐边县|
大埔区|
上饶市|
宜宾市|
龙岩市|
蒙自县|
明水县|
梓潼县|
新沂市|
根河市|
方城县|
花莲市|
海宁市|
台江县|
合江县|
浦北县|
尖扎县|
渭源县|
永济市|
开化县|
海丰县|
福贡县|
宁河县|
宁波市|
赤壁市|
陆川县|
明水县|
霍林郭勒市|
双鸭山市|
泽州县|
翁牛特旗|
壶关县|
北川|
定西市|
从化市|
和平县|
肇东市|
土默特左旗|